王老的书房(晓露)
我是一个“三线”人,与王老已经相识20多年,王老即王春才,是原国家计委三线建设调整办公室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副会长、四川作家协会会员、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员,高级建筑工程师,今年79岁,被大家尊称为王老。
王老一直鼓励我写作,并介绍我加入了四川省作家协会,我常常到他家向他请教。王老的家位于成都市中心,是王老原单位1984年修建的职工宿舍的6楼,
黄包车的故事
在王老书房中的一个书柜里,我看见一个小小的礼品盒,盒上系着红丝带,盒旁放着一辆黄包车模型(实物是广州产的打火机),这是王老珍藏了十多年的生日礼物,是他外孙王琎12岁时用自己挣的23元稿费买来送给他的。当时王老患中风手拄拐杖,行走困难,王琎希望外公继承他父亲王老太爷拉黄包车的前进精神,坚持走路锻炼身体。
王老的父亲王恒祥老太爷生于1894年的苏北平原建湖县高作乡,那里经常发水灾。1918年,苏北平原又发大水,土地被淹,庄稼颗粒无收,王老太爷几兄弟被迫无奈到苏州谋生,因没有文化,只能做一些下力活,抬轿子或拉黄包车,王老太爷就靠拉黄包车挣钱养家。由于没有文化地方又不熟,不认识街道名和门牌号,有时就不能准确地把客人拉到目的地,这样不但得不到力钱,有时还遭到臭骂和拳打脚踢,王老太爷饱尝了没有文化的苦楚。当王老三兄弟出生后,王老太爷发誓一定要让儿子们读书,能读多少就让他们读多少。王老太爷在苏州拉了二十多年黄包车,直到1941年新四军解放了家乡,1946年进行土地改革,1947年家中分到16亩土地和三间房后,才回到家乡务农。王老太爷靠拉黄包车,培养了文坛三兄弟王春友、王春才和王春瑜三个儿子。
王老说他们家的家风就是他父亲传下来的黄包车精神,即吃苦精神和前进精神。外孙王琎从小耳濡目染,深刻理解并传承了这种家风,这令王老感到十分欣慰和自豪。
一个浓缩的三线建设史料博物馆
王老的书房资料比书籍还多,资料全部整理成册,分类摆放,俨然一个档案室,这些资料都是王老自己亲自整理的。2011年,王老接受攀枝花市文物局张鸿春局长、文物专家刘胜利的请求,决定将自己收集整理的有关彭德怀和三线建设的资料捐献给攀枝花三线建设博物馆。那段时间,王老成天就坐在书房整理资料。七十多岁的王老因长时间坐着不动,脚都坐肿了,前后花了两年的时间,才将资料整理好,并亲自将这批珍贵的文物资料护送到了攀枝花市,令有关领导、文物专家十分感动。这批文物包括中央领导、中央有关部委领导和老将军对三线建设的题词、给《彭德怀在三线》一书的题词。
在书柜里还放着几十本日记本,包含了王老从1956年开始写日记以来的全部日记。坚持每天写日记让王老养成了写作的习惯,王老从1957年开始发表文章,发表的《和苏联索特尼柯夫专家相处的日子》、《多亏贺老总捅了一棍子》、《浦氏三姐妹(蒲洁修、蒲熙修、蒲安修)》等作品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一写就一发不可收,至今也没有停止创作的脚步。
因工作的关系,王老常常深入到三线建设地区的各基层企业、单位,照了大量的相片。王老有一个习惯,每到一处拍的照片,他都要整理成一册,几十年下来,他的相册已有200多本。这些珍贵的相片,保留了历史的真实原貌,为王老的写作提供了有力的佐证,也为三线建设研究留下了珍贵的史料。
从1964年我们国家开始三线建设起,王老就一直工作在三线建设的领导岗位上,1997年62岁的他退休以后,也一直在研究三线建设,撰写反应三线建设的题材。满屋的资料、书藉、图片,王老的书房就是一个浓缩的三线建设史料博物馆。
绘图板的妙用
在王老书房的书桌旁,放着一块老旧的绘图板,那是王老年轻时任建筑工程师手工绘图用的。
1999年10月,64岁的王老由于长期伏案写作形成严重的颈椎病,从而引发中风。经过几个月的住院治疗,王老仍感头痛、头晕、头抬不起来、手脚发抖、抽筋、站不起来、吃饭要人喂,几个医院的西医会诊后确诊是脑梗阻造成的,很难治疗,认为病情控制住不发展就不错了。拄着拐杖回到家的王老,连生活都不能自理了,更别说写作了,这令王老非常痛苦,但生性倔强的王老不甘心这样活着。他想,脑梗阻不就是脑血管不通吗?能不能想办法打通?西医说不能,中医行不行?王老四处求医、八方寻药,成都蓉威诊所的中医刘继贤医生很肯定地告诉他:能打通,地龙就有这个功效。地龙就是蚯蚓,有通络除痹的作用。王老听从刘医生的治疗方案开始服用中药,主要成份就是地龙,并同时辅以颈椎按摩。坚持服用了3个多月60多付中药后,2002年,王老的身体开始好转并逐渐扔掉拐杖。
2012年12月,沈阳《老同志之友》杂志刊登了王老写的《地龙助我重新站起来》一文,中断三年的写作又开始了。王老的老伴吕婺常吕老坚决反对王老再写作,担心王老再犯颈椎病,但怎能阻挡得住。王老其实也担心自己的身体,为了减少写作时颈椎弯曲,王老就把以前当工程师时用的绘图板找出来,写作时斜放在书桌上便于写作。
1999年以前,王老曾主编过《中国大三线报告文学丛书》、《三线建设铸丰碑》、《中国大三线》、《航程》等书,出版了《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一书。2003年后,大病初愈的王老倍感生命无常,更加拼命地写作。王老趴在这块倾斜的绘图板上,用钢笔又写出了《苍凉巴山蜀水情》、《日出长江》、《九九艳阳天》、《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彭德怀三线岁月》等书,共计205万字。
2004年4月,时已90岁高龄的著名作家马识途为王老新作题写了《日出长江》书名,该书出版后,王老将书送给马老,并对马老说:我69岁了,身体不太好,我不写作了。马老说:你才69岁,怎么能够说自己不行?你熟悉三线建设,有生活,要为后人留下点东西,你再写20年都没有问题。王老听了马老的话,又不停笔地写作。2006年9月,马老在王老新出版并题写书名的《九九艳阳天》一书的扉页上写下了鼓励的话:“春才同志出好书,艳阳天际人共仰”。
为彭德怀补碑的人
在王老的书房中,有满满两柜子是有关彭德怀的资料,包括几十年来王老采访100多位当事人所做的采访笔记,收集的文物、资料等。
1965年11月,身处逆境的彭德怀奉命到成都担任西南建委第三副主任,负责三线建设的工作,1966年12月被红卫兵揪回北京,关押8年后被迫害致死。彭老总在成都工作的那段时间,因工作的关系,王老常常接触到彭老总,亲自感受到彭老总忍辱负重、一心为国、一心为民、甘为孺子牛的高尚情操,因敬重彭老总的为人和同情彭老总的遭遇,王老暗暗下决心用自己的笔墨让历史记住一个活着的彭德怀,让后人了解一个真实的彭德怀。他开始悄悄收集有关彭老总的资料。
1986年利用业余时间采访,动笔写成《彭德怀在三线》书稿,1987年元旦开始在《军工导报》上连载,受到读者欢迎。中央军委《彭德怀传记》编写组顾问彭德怀夫人浦安修读后欣慰。浦老因患乳腺癌住在北京301医院治病,没有子女,一位名叫江颖的女兵照顾她,浦老带病看王春才送给他的15万字的《彭德怀在三线》文稿,认真阅改文字64处。
人间毁誉淡然对之,身处逆境忠贞不矢。
为《彭德怀在三线》题 浦安修 87.12.25 于北京
然后,浦老让江颖在客厅里手握相机,为她与王春才合影留念,并对王春才说,此照片可以印在书上,希望明年即
责任编辑刘卫平,联系了北京几家出版社,有人因心有余悸,以忙不过来为由,婉言谢绝出版《彭德怀在三线》。王老最终找到了四川省社科院出版社社长张力,1949年,他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1955年转业考进上海复旦大学历史系,1960年毕业参加工作,非常敬重彭德怀元帅,主动向四川省新闻出版局领导汇报申请出版《彭德怀在三线》,得到立即批准。1988年8月该书14.8万字,第一次印刷1万册两个月就售完,接着又加印了3万册也很快售完。
浦安修及《彭德怀传记》编写组全体同志得到了《彭德怀在三线》书,非常开心,王焰主任主持了座谈会,有关内容编入《彭德怀传》一书。但让王春才心里难过的是,浦安修老前辈
1991年,为纪念建党70周年,《彭德怀在三线》经四川人民出版社再版发行,印刷1万册,内容已经增加到23万字。
出版前,1991年1月,四川人民出版社给中央军委《彭德怀》编写组发函,呈上该书新增加8万字原稿,请审定并签发书面意见为荷。《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王焰主任,50年代就担任彭德怀办公室主任,他亲自阅审稿。代表《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签发了审稿意见:《彭德怀在三线》一书,从各个方面描述了彭老总在蒙冤受屈情况下,积极为祖国建设事业而奋斗的崇高品德,是一本好的群众读物。我又读了新增的章节,根据我们所掌握的资料,认为书中的重要情节都是符合历史事实的。彭德怀传记编写组王焰
1992年,《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三线》,由薄一波题写书名,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印1万册,内容增加到24万字。1998年彭德怀诞辰100周年之际,彭老总的家乡湖南湘潭县建彭德怀纪念馆,该书又加印了1万册。该书荣获四川省优秀图书奖、四川省优秀报告文学作品奖,经北影厂改编摄制的《彭德怀在三线》电影,获文化部“华表奖”提名、四川省“五个一工程奖”,2011年5月评定为国家重点公益性文化项目“农村书屋”图书。文化部原副部长、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电影家协会会长、著名老作家陈荒煤曾评价该作说,“它不仅是对彭德怀元帅建设三线所作出的伟大贡献的真诚缅怀,也是对全体三线建设的同志们所取得伟大成就的真诚纪念和鼓舞。”
2008年10月,为纪念彭德怀诞辰110周年,《元帅的最后岁月—彭德怀在大西南》经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增加到26万字。此书前后印刷4次,并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和人民网上连载,刚上网3天,点击率就达到33万。
2013年10月,《彭德怀三线岁月》经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批准,由中国文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内容增至36万字。插图150多张。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对该书稿的审查报告意见是:“《彭德怀三线岁月》是作者通过搜集大量史料、采访不少当事人写成的。书稿从彭德怀在三线的一段历史为线索,以丰富的史料和生动感人的故事,描述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彭德怀身处逆境,忧国忧民的崇高风范,书稿对广大党员干部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王老从1986年开始动笔写作彭德怀,几十年从来没有停止过研究和写作彭德怀。1991年,原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老作家杜鹏程为该书题词:“彭德怀同志在三线工作,这段历史,还未见著作文字记载。《彭德怀在三线》一书,填补了这个空白,是传记的重要补充,对读者有重大的教育意义。”王老因而被称为“为彭德怀补碑的人”。
研究三线建设的灵魂
整天趴在书房里写作的王老是一个什么样的人,人们对他有多种评价。
有人评价王老是一个“大傻子”。说如果他退休后利用自己的地位和影响,将用在写作上的时间、功夫用在个人经济建设上,他一定会成为一个收入非常高的人。王老的老伴吕老说:“我说他呀最划不来,一天到晚就知道三线三线、彭老总(彭德怀元帅)、彭老总,其他啥也不关心。给他说什么他都记不住,一说到三线、说到彭德怀就记得清清楚楚。每天趴着写作,写出一身毛病,出书得的稿费也全部换成书,书拿来送人,还经常倒贴邮费给别人寄去。我叫他别写了,他就是不听。不过,我还得敬佩老王,不抽烟、不喝酒、对人好,帮助他的朋友多。”
有人评价王老是一个“大乞丐”。说他在位时为三线企业争取项目、资金、政策,退休后还在为研究三线建设八方奔走,筹措经费出专刊、办中国三线建设研究网,还以79岁的高龄担任中央电视台电视纪录片《中国大三线》摄制组的总顾问。王春才感谢国家领导人对三线建设与三线人的关怀与支持。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的理事、常务理事及有关领导对王老是这样的评价:王春才是研究三线建设的活字典、带头人,是三线建设研究的灵魂。没有王春才的努力,就没有今天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史研究学会三线建设研究分会,也不可能有现在全国兴起的三线建设研究和宣传的热潮。
“艰苦创业、勇于创新、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三线精神在王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三线精神是点燃中华民族灵魂的一簇圣火,这簇圣火永远不会熄灭。王老没有给家人留下什么物质财富,却给世人留下了难得丰厚的精神财富。
- 上一篇文章: 今古何妨一线牵(王学言)
- 下一篇文章: 在镗鞳铿锵中坚守科学精神(吴昭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