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乡贤之 陈钟浩教授

乡贤之 陈钟浩教授

发布日期:2017/6/13 17:03:08  阅读:3424  【字体:
 

陈钟浩教授

何振华

初访陈钟浩教授,是1994年冬,陈老已93高龄。当时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君寄来两本吴晓写的《破屋春秋——陈独秀一家人》,托我转送一册给陈钟浩先生。我曾接触过陈老在抗战前后主持南京和平日报笔政、主编国际周刊时的多种外交著述,我知道陈钟浩这个名字却不认识他,承冯钟兄引见,那个冬日在沪上北四川路一幢幽静的旧式石窟门小楼里,第一趟见到了气宇轩昂的陈老。

93岁的陈老,魁伟,步履稳健,谈笑风生,就像他的名字,爽朗而且动人。听我说明来意,他边翻阅着我带去的书,边高声吟出“侠骨霜筠健,豪情风雨频”,问我是否晓得这是谁的句子,他说这是他的堂兄陈中凡赞颂老师的诗句。我这才知道陈独秀任北大文科学长时的高足陈中凡与他有这样一层血缘关系。

我知道陈钟浩这个名字,还因为苏渊雷先生送我的一副草书对子,当时我想请苏先生写的是“诗人枉向汨罗去,不及刘伶老醉乡”,苏先生说,不写杜甫的这个话,写“无酒刘伶醒,嗜茶陆羽狂”吧,是陈钟浩的句子。那天一走进陈老的“晴轩”,满墙字画,老先生说他虽然不可能再南游荆楚、北上徐淮,然四壁山川可卧游,身边还有可爱的猫咪相伴,老了,不能和我这样的年轻人比了,但不寂寥,振笔还吟,逸兴犹存。话题转到陈独秀在安庆的墓地,陈老说,研究历史的目的,只有一个,向后看是为了更好的向前看。经历了再多的坎坷曲折,一放到大环境里考察,自己承受的痛苦和磨难,其中多有教益,凄凉往事莫重论。而对待陈独秀这样的一些先驱者,陈老说他有责任并且应该不遗余力地为年轻人呼吁一个认真、公正、宽松、科学的追索和研究环境;他向当地政府建议好好修缮陈独秀墓,而这“仅仅也是对作为一个人的先驱者最起码的尊重”、对好好开始研究这样一个大写的“人”的真正起步;“有人说陈独秀不是一个彻底的马克思主义者,但我说陈独秀是一个人格高尚、毕生探索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思想的伟大的爱国者。”这在对陈独秀的研究远未开禁、真相有待廓清、迷雾依然遮眼的当时,陈老的识见和评定,我闻之更添一份钦敬。那次访问陈老时,谈起我曾经的法国之行,没几天,我收到陈老挂号邮寄我两册旧著影印本,《外交行政制度研究》(重庆独立出版社1942年版)和《从历史观念论东北问题》(刊1946年东方杂志),前者扉页有老人特以钢笔手书旧诗一首,“俊侣朱裙久入土,主人白发早盈头。欲歌马赛进行曲,一别花都五十秋。”长者的屐痕,温暖的爱意,都在苍劲也洒脱的字里行间。陈老祖籍江西,先是家迁苏州,明末再迁盐城,定居于上冈镇北七里庵。其父玉澍,字惕庵,是清举人,曾任尚志诗院山长、三江师范学堂教务长,著有《毛诗异文笺》、《后乐堂诗文集》等,传见《清续碑亭录》。家学渊源,陈老1927年于金陵大学毕业后,遂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在牛津访师进修。回国后先后任南京中央军校上校国际政治教官、中央大学史学教授、陆军大学少将政治总教官。新中国成立前后,历任法商学院校委会副主任委员兼教务长和近代教授、震旦大学史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史学研究生导师。1986年被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访问陈老之后,我一直没有去打搅。我知道陈老是上海诗词学会的常务理事,施蛰存先生送过我几册老先生们互相唱酬或自费印赠的作品,有一次施老得知我访问过陈钟浩,对我说,这个陈钟浩是个不简单的人物,做过孔祥熙的秘书,解放后在徐家汇的一所中学里教初中年级的世界历史课,不过很快就也被挖出来打成了历史反革命。在写下上面这些文字的时候,我找出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刊行的《陈中凡论文集》,精装,近百万字,印了1000册。现在知道二陈的人,有几?

 

 陈钟浩(1902-2002上冈镇北七里庵人。其父玉澍,字惕庵,前清举人,三江师范学堂教务长,著有《毛诗异文笺》、《后乐堂诗文集》等。陈钟浩1927年于金陵大学毕业后,留学法国,获巴黎大学文学博士学位。1933年在牛津进修。回国后,历任中央军校上校国际政治教官、中央大学史学教授、陆军大学少将政治总教官。新中国成立前后,历任法商学院校委会副主任委员兼教务长和近代史教授、震旦大学史学教授、上海社会科学院特约研究员、复旦大学史学研究生导师。1986年聘为上海文史研究馆馆员,以擅长诗词,公推为文史馆春潮诗社社长,与苏渊雷、施蛰存、刘子善、周退密诸老唱和颇多。学术论著有《外交行政制度研究》(重庆独立出版社1942年版)、《从历史观念论东北问题》(刊1946年《东方》杂志)等。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