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进犯盐城西北乡的日伪军情况概述(李世安供本网专稿)
建湖县原名建阳县,抗战时期始由盐城县划出分治,因位盐城西北,故又被俗称为盐城西北乡。这里,是革命老区,是当年日伪军多次进犯的地区之一。从卢沟桥事变的第二年,直至日寇投降,日伪军进犯西北乡达七年之久。其历次进犯的情况为何,迄今在地方史志中尚未见有系统的介绍。现根据有关资料,试作概述如下:
日寇首次进犯情况
1937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后,日寇大肆侵华。1938年3月17日,日军一〇一师团所属一○一旅团佐藤正三郎部,由南通天生港登陆,沿通榆公路北犯。4月26日,日寇侵占盐城。是日,出动11架次日机轰炸上冈,炸死群众12人。28日上午,日机第二次轰炸上冈,以配合其陆军进犯上冈。上冈民众奋起自卫,以仇奎胜为首的保商团30多人在镇南徐家河阻击来犯之敌,激战一夜,掩护了大批居民转移,最后终因众寡悬殊而撤退。29日,日军佐藤支队侵占上冈。同日,从西路阜宁方向过来的日军津田支队进犯朦胧小街。日寇所到之处,实行惨无人道的恐怖政策,杀人放火,奸淫掳掠,无恶不作。尤其杀人喂狗,用人血饮马,以我同胞作活靶劈刺,残暴至极。日寇侵入上冈后,杀人如麻,被炸被杀死的人数无法统计,仅有尸可寻者就有123具。日寇走到哪里烧到哪里,从最繁华的西大街、角头街、东大街到北坝大街、中心街、小北街,焚毁房屋两万多间,整个上冈镇废墟成片,血流成河。境西朦胧一带亦有200多人死于日寇屠刀下,并纵火焚烧房屋,男女老少夜宿荒野,无处栖身。日寇在西北乡不仅屠杀了许多无辜的百姓,还兽性大发,抓住妇女,不分对象、不分场合,恣意凌辱,形同禽兽。日寇在上冈一地,就奸淫妇女200多人。小小的朦胧街,也有上百名妇女遭日寇奸淫、杀害,佛庵女尼,亦难幸免。日本的特派随军记者小俣行男也供认不讳。他在同年6月22日东京《读卖新闻》第一版上报道:“日军侵犯上冈,抓着三十多名妇女,关在中德医院楼上,逼她们脱得一丝不挂,扔进大水缸洗冷水澡,然后逐一轮奸。稍有反抗者,则用刺刀挑破小腹,杀死。一妇女破腹后仍未死,众日军则将她四肢踩于脚下,用汽油灌入她腹中,点火焚烧,并抚掌大笑。”小俣行男随津田支队进入洗劫后的朦胧小街,到处都留下奸杀的场面:“净慧寺墙下,躺着一具双手反缚的十八岁左右的少女尸体。广场上还有十来个与少女同样命运的尸体,被砍了头的老婆婆,七八岁的少年,店老板模样的男人……不仅广场上有尸体,在房中也躺着赤身裸体的被开了膛的女尸,包括腹中怀有胎儿的孕妇,都是先奸后杀的。一个姑娘大约在二十岁左右,衣服被扒得精光,被士兵强奸轮奸后,裸露的大腿间,还看到插进一截木棍,姑娘连把木棍拔出来的力气都没有了,终被活活烧死……”除上冈、朦胧两地遭受日寇的肆虐外,草埝口、殷家舍、夏家桥、董陈墩、周家灶和双塔、三里桥等地均遭受过日寇的洗劫,数以千计的人家家破人亡。
5月31日,驻上冈日寇乘汽艇西犯湖垛,受阻于沿河口之木桩拦河工事,国民党五十七军一一一师杨开端部在群众配合下,隔河阻击4小时,敌被迫退回。此战毙敌16人,杨开端部牺牲2人,从此日寇嚣张气焰有所收敛。
徐州沦陷后,日寇打通津浦线,将战线西移,集中兵力攻打武汉,6、7月间,侵入盐阜的日寇先后撤离。侵占朦胧的津田支队于6月上旬撤离;侵占上冈的佐藤支队于7月被撤离。这样在日寇首次攻击过境后,盐城西北乡虽在敌人威胁范围,但尚未被其真正占领,成为敌后空隙。
日伪第一次大扫荡
1940年10月,中原局书记刘少奇与八路军黄克诚部队、新四军陈毅部队开创了盐阜抗日根据地。皖南事变之后,新四军在盐城重建了军部。其后,党的华中局又在盐城成立。从此,盐城便成了华中抗日的指挥中心。
敌人非常仇视盐阜根据地的抗日力量,千方百计地想扼杀新成立的新四军军部。1941年6、7月间,日寇调兵遣将,集中了南浦独立十二旅团以及十五、十七师团各一部,加上李长江、杨中华的伪军共1.7万余人,分四路出发,以盐城为主攻目标,发动了第一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根据敌情变化,先于7月10日从盐城撤往西北乡北左庄和建阳北乡,后又移至阜宁农村。驻防在境内的新四军七旅二十四团1个营、二十一团3个营和八旅二十二团、二十三团各1个营,在跳出敌人包围圈后,转入外围作战,袭扰扫荡之敌,伺机歼敌有生力量。
7月20日,日军十七师团小林部队和伪军计1000余人,乘汽艇30多艘,从宝应向盐城西北乡蒋营进犯。当时驻建阳一带的新四军七旅二十一团得此情报后,立即派二营前去打阻击战,以掩护驻北左庄一带的新四军机关安全撤离。二营经多次往返冲杀,连续击溃敌人进攻,毙伤日伪100余人。终因寡不敌众,于当日下午主动撤出战斗。敌占蒋营后,继续进犯收成,我三营九连与敌肉搏,毙敌30余人。敌于下午3时许侵占建阳镇。我军两次滞敌侵犯,为新四军军部转移赢得时间,但伤亡重大,九连即牺牲52人。21日上午12时,日伪从建阳出动,一路向东,进犯湖垛,下午5时向古基寺进犯;一路向西,佯攻太平桥后,转向永兴集。22日拂晓,占永兴集之敌由西塘河转向北塘河、东塘河。其时,新四军军部正在转移途中,即命令七旅独立团阻击。该团之二大队在三宫殿前二里地段与敌激战2小时,牺牲100余人。敌又由东塘河入北沿河向上冈推进,在石桥头一带,与苏中联合抗日部队遭遇,激战4小时,“联抗”独立支队长黄重厚壮烈牺牲。黄昏时,双方撤出战斗,当晚敌占上冈。23日,日伪由上冈回占湖垛、乔庄、洪桥等地,建立据点。对据点周围继续“扫荡”、“清乡”,推行伪化统治。日伪扫荡,一路烧杀抢掠,给境内人民带来空前灾难。日伪侵占建阳一天一夜,屠杀居民18人,奸污良家妇女20多人,几十家商店全部被抢劫一空。日伪到北左庄扫荡,有4位村民被惨杀,100多间房屋被烧毁。日伪到殷家舍一带扫荡,一次抢劫粮食20多万斤。进入西北乡日寇,还在西塘河旁风湾一带施放毒瓦斯,我伤亡数十人。在这次大扫荡中,盐属十四区、五区、四区均遭受疯狂的侵扰,抗日政权受到严重破坏。
这次日伪大扫荡,从7月20日开始,持续了一个月零二天。在反扫荡一个多月时间内,境内民兵配合驻军进行战斗50多次,俘获伪团长一人,打死打伤日伪军300多人。在战斗中,我华中鲁艺著名文学家丘东平、戏剧家许晴和该院二队30多名师生在北秦庄遇难。盐属十四区区委书记白果、区委委员陆公凡和区队40多名战士,在尖墩突围中壮烈牺牲。此外,西北乡还有100多名党员、干部、民兵和群众在反扫荡中,英勇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8月下旬,日伪扫荡的主力部队南撤后,留下部分兵力,陆续在西北乡设立中心据点5个:上冈、湖垛、蒋营、大崔庄、草埝口;小据点20个:茶壶嘴、新兴场、唐营子、洪桥、花墩头、石桥头、廖家庄、吉家庄、古基寺、乔家庄、朦胧、建阳、高作、楼夏、东夏庄、郑沟、皮岔河、王家墩、小阜庄、严家港口等。全境驻守日军1065人,伪军5990人。
盐阜区党委为了有力地领导抗日斗争,决定将盐城县一划为三,建立小县分治。1941年9月18日,西北乡由盐城县分出,正式成立建阳县,从组织上加强这一地区抗日斗争的领导。
日伪第二次大扫荡
日伪第一次大扫荡之后,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仍然坚持在盐阜区,成了日本侵略者的心腹大患,使其坐卧不宁。1942年底,日伪又重新集结,准备发动第二次大扫荡。
1943年2月12日,由敌酋南部襄吉直接指挥日军独立十二混成旅团全部,第十五、十七、三十五师团各一部,加上伪军共两万余人,分南北两路对盐阜区开始合围扫荡,建阳县是新四军经常活动的地区,是日伪这次扫荡的主要目标之一。日寇首先向风谷村、曹甸地区之国民党韩德勤部扫荡,并以十七师团一部进逼建阳,牵制新四军。新四军三师根据军部指示,其七旅二十团1个营,在第一次反扫荡结束后,留在境内,化整为零,与建阳县委、县政府密切配合,坚持游击战争,使敌到处扑空。韩德勤部队在日军扫荡之下,一部被歼,一部投敌,余部要求转入新四军防区。新四军从大局出发,同意他们的要求,不仅掩护他们退入淮海区,还供应粮秣。17日以后,日寇采取拉网战术,对盐阜区进行大扫荡。盘距在县境内的日伪军,除抽走一部分随扫荡大队伍行动外,其余各据点紧密配合。大股日伪在完成合击计划以后,分成若干股,重点扫荡我建阳县委活动中心地区的一、二、三区。日寇集中1000余兵力,开着36条汽艇,于3月6日至14日,向县境中心区各乡村,挨村挨户用骑兵、警犬、刺刀搜索,连续搜9天,设立临时据点8个,有十分之七的村庄被搜索、抢掠,并推行其伪化政策,实行“一家通匪,全村死罪”的“联保制”,妄图全面控制和伪化根据地。建阳人民在县委领导下,积极投入反“清乡”、反“蚕食”、反伪化的斗争,各条战线捷报频传。四区队及民兵配合县总队一部,再次攻克花墩头据点,激战一夜,4座敌炮楼全部被我摧毁,毙日寇6人,伤伪军11人,给日伪以重创。是月下旬,日寇先后三次派兵到高作、季墩、陆墩等地构筑工事,企图蚕食与伪化一区。一区民兵配合县总队一部坚决阻击,先后16天打了27仗,结果敌伤10余,伪军伤30余,使敌伪难于立足,被迫撤走。对这一战斗的评价,三师师长黄克诚在“盐阜区反扫荡总结”中曾指出:“其牺牲很少而终将敌人打退、据点拔除则为高作战斗”。
在第二次反扫荡中,除以武装反击敌人外,最为壮观的是全县人民开展的打坝、破路斗争。境内数十条主河干道,打起明暗坝100多座。群众打坝挑灯夜战,敌人白天拆,夜里又被老百姓打起来,使日寇汽艇不能肆意游弋。通榆路、湖垛至盐城的公路沿线,群众破路、割断电话线、拔除电线杆活动十分活跃,扰得敌艇不能行,车子无法开,经常翻船、翻车,气得日寇顿足号叫。日伪持续52天的大扫荡,以到处扑空、徒劳往返而告结束。
1943年粉碎日伪第二次大扫荡以后,敌我力量发生了变化。6月15日,建阳县总队和区队民兵配合,对驻建阳镇的日伪军围攻。16日,三师八旅主力赶来与敌激战一夜,敌于17日遣逃。此战毙伤日军36人,伪军60人,建阳镇为我收复。建阳战斗的胜利,扭转了建阳县抗战局面,增强了根据地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心,在盐阜地区革命斗争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到1944年春,全县由23个敌伪据点减少到只有湖垛、上冈、新兴场、草埝口、石桥头、皮岔河、古基寺等7个。全县十分之九的地区被收复和解放,还有十分之一的伪化区。而伪化区听命于我,应付于敌的“两面政权”,几乎比比皆是。
参与日寇扫荡的伪军
伪军,抗日战争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利用汉奸组织的军队的总称,有治安军、皇协军、和平军等番号,群众则称伪军叫“二皇”、“黑狗队”。
县境乃至盐阜区的伪军,主要是李长江、杨仲华两部。1941年2月,原任鲁苏皖边区游击总指挥部副总指挥李长江,在日汪威逼利诱之下,率其第一、第二、第六、第七等几个纵队计约两万人投敌。原江苏省保安第三路指挥官杨仲华,于是年6月步李长江之后尘,率部投敌。李长江任伪第一集团军总司令,杨仲华任伪苏皖边区绥靖军(后改为伪第二集团军)总司令,统帅伪军四个师一个独立旅,李、杨并列为苏北伪军两大头目。在日寇对盐阜区大扫荡中,李、杨两部充当扫荡急先锋,帮助日寇残杀家乡父老,奸污家乡姐妹,掠夺家乡财物,烧毁家乡房屋,成为日寇的帮凶,人皆恨之。扫荡过后,杨仲华退居东台,以后多次参与日寇对苏中地区的“清乡”、“扫荡”,在通如启海一带犯下了不可饶恕的罪行。
随日寇占领建阳地区的伪军,主要是两大派系,一派是伪军第二方面军三十三师孙建言部(属李长江部),驻盐城——上冈通榆路一线;另一部是伪胡冠军部,驻湖垛、大崔和十八团一带。1944年11月,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部由河南调防来此,原驻建阳县境内伪三十三师孙建言部撤离,防务交伪孙良诚部四十师戴心宽接替。孙良诚是在1942年率国民党第三十九集团军及冀察第一游击纵队所属一部共2万余在徐州叛国投敌的,投敌后被汪委任为第二方面军,驻防冀鲁豫边区。调至苏北后,总部设在泰州。其第四军军长赵云祥驻盐城,辖三十九师、四十师。其时日寇的气焰已减,赵军取而代之,下乡扫荡,虏人勒索,甚于日寇有过之,仅不烧杀而已。平时摊筹名目繁多,白叟黄童均难宽免。至人家倾囊倒筮,搜索财物,不胜枚举。1945年4月,日寇为摆脱困境,收缩兵力,重点加强沪宁线的防守,境内湖垛、上冈、草埝口等据点日寇相继撤走,防务完全交由孙良诚部四十师接替。从此,境内只剩下伪军。在历次反扫荡中,伪军被我毙伤695人,争取伪军反正433人,俘虏伪军595人。8月15日,日本法西斯宣布无条件投降。8月21日,湖垛、上冈等据点伪军,仓皇撤往盐城。至此,县境无敌踪。驻盐城的伪军直到11月11日,在新四军苏中主力和苏北地方武装围困下,宣布起义,改编为华中人民解放军第四军,后又加入华中野战军第七、第十纵队。
[相关链接]据1991年版《建湖县志》记载,日军入侵县境7年中,下乡“扫荡”有1300余次,制造了上冈、草堰口、朦胧、北秦庄、顾庄、大兴、乔庄等惨案9起,杀害军民2251人,伤830人,奸污妇女986人,烧毁房屋56407间,抢走粮食400多万斤,耕牛596条,猪2049头,风、洋、牛车486部,农船719条。
- 上一篇文章: 建湖“文革”期间的“反复旧妖风”(唐张新)
- 下一篇文章: ★阿英(钱杏村)建湖六日日记简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