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建阳镇挖出窖藏银玉器(叶劲)

发布日期:2012/10/14 15:23:31  阅读:2922  【字体:
 

 

1985年春,县文物普查成果,捷报频传。建阳乡政府在扩建大会堂的工地上,挖出一罈文物。县普查办公室即派人赶赴现场考察,据施工人员介绍,他们挖地基距地表约60厘米,发现一只罈子,罈口复盖一面盆大的铜盖子,罈里有不少铜器,已送乡财政所保管。后在该所办公室见到出土的罈子,为酱黄色,高约40厘米,口径约20厘米,斜丰肩、鼓腰、腹径约45厘米,下部斜收,底径约20厘米,经清理,罈内上部杂放许多铜器有:旧式拉插长方形铜锁、铜灯台、铜灯盏、铜帐勾、铜勺铜铲等数十件。罐内下部堆放许多银、玉器,银器有:银簪子3件、银耳环2付、银发夹l件、银帽饰(锍金)11只;玉器有:玉镯3件(一件破)、玉簪子l件(白色,断)、玉戒子2件、玉和合仙l件(寸许大)、玉簪朵子6只、玉锁l件(白)、玉坠子1对、玉耳环(缕空)1对、玉花2件(白)、玉佩2只、玉帽饰20只、玉纽8只(圆)。此外,盖罈子口的,是一面大铜镜,直径27.5厘米、边厚0.6厘米、重约l公斤。还有帽顶子l件(球形)、三角形铝银质胸章2枚,上面分别刻铸“淮安律师分会”、“红十字分会”等文字,除铜器外,合计69件,其中玉器50件,银器19件。

 

窖藏的铜器,是家庭日用物品,银、玉器均为妇女和儿童头上装饰用的佩件。其中不少式样古雅典洁,用白玉雕刻缕空制的耳环、耳坠、玉花,琢工精致,手法奇巧,长15厘米的银发簪,簪柄上一寸见方的银制框内,纹饰细如发丝;一件翡翠玉镯(白里夹绿),秀色可餐,可惜断成两截。儿童帽子上小饰件,姆指大的银片(锍金)上面雕刻的“吉祥如意”、“长命百岁”花纹图案,唯妙唯肖。那面罕见的大铜镜,距镜边缘5厘米处,刻铸一道凸起的弧形圆圈,圈内四方,铸楷书“五子登科”四字,镜背中间铸一圆钮,中有孔(悬挂镜用)。根据上述器物的纹饰、制作风格,为明清时期产品。

 

    出土地点在原乡政府大院南端,距建阳老街不远,过去这里是镇中心住宅区。根据窖藏的铜器居多情况分析,埋藏时间,可能在抗日战争期间。当时老百姓害怕日伪军下乡扫荡,抢劫铜器制军火,所以埋藏于地下。伴随出土两枚三角形胸章,上面分别铸“淮安律师分会”、  “红十字分会”文字,窖藏主人当是建阳镇上颇有名望的人士。同时有一个帽顶子,那是清代官员和有科举功名的人帽子上的饰件,反映此户人家可能为官宦之后。所以拥有比较珍贵的白玉制品和使用富丽堂皇的大铜镜。这些尘封半个多世纪的窖藏银玉器,一朝重见天日,在建阳镇传为佳话。出土的铜器留给乡财政所保存,银、玉器及铜镜上交县文博部门收藏。

 

引自《建湖文博》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