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李培亮大办农业的“三大改革”

发布日期:2011/10/17 16:30:04  阅读:3650  【字体:
 
 
                                                颜祖泽  周家泰①
 
    正当建湖人民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幸福时刻,我们不能不怀念曾经为建湖奋斗终身并作出重大贡献的李培亮同志。②
 
    李培亮同志为建湖作出贡献的重中之重是他带领建湖人民大办农业,解决了温饱问题,也为此后建湖的经济发展夯实了基础,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回忆李培亮同志在建湖大办农业解决温饱的过程中,他主要实施了“三大改革”:一是他大刀阔斧地进行耕作制度的改革,完成了全县的沤田回旱,③提高了复种指数;二是他动员群众大种大搞有机肥料,提高了建湖的土壤肥力,为农业高产稳产打下了基础;三是他积极进行水稻品种改良,完成了籼改粳、粳改杂、杂改粳的三大变革历程,④为水稻高产增进了种性活力。
 
    李培亮同志为发展建湖农业生产,实施“三大改革”并获得成功的主要原因,在于李培亮同志具有踏实的工作作风,优良的领导方法和严格的科学态度。
 
    1965年2月李培亮同志由武进县调任建湖县委副书记,后任县委书记。一到建湖就背着行李带领县委办公室秘书崔淳年到近湖公社桥东大队蹲点,和干部群众实行“三同(同吃、同住、同劳动)”,在“三同”中推广农业先进技术。他坚持身先士卒,身教重于言教。一到桥东大队的第三天就带领工作组、大队干部、生产队同志搞了全县第一个草泥塘。在春播、夏播、夏管过程中,在桥东大队不断召开现场会,每次现场他都亲自下田做示范,表演“落谷稀”、“浅栽对六棵”和“打耙扒秧根”。身为县委书记的李培亮同志,就是用这样踏实的工作作风推广了一项又一项农业先进技术,获得了全县广大干群的依赖和尊重。
 
    李培亮同志关于采取“点红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工作方法,用样板的力量来推动农业先进技术的推广。
 
    在推行“沤改旱”的过程中,他1966年首先在近湖公社桥东大队放出了“以磷代灰”的成功样板,从中取得了经验,接着又在经桥东大队为中心的扁担圩区七个大队展开一万多亩的沤田回旱,一举获得成功。样板的力量先后使全县40多万亩沤田全部回旱成功,提高了建湖农业生产的复种指数,粮食生产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在实施水稻品种更新的过程中,他也是采取以点带面的工作方法。1966年首先在桥东大队实施籼改粳,将原来种植的黄花籼、解放赤、顶芒籼等土种,改种农垦46和农垦57等粳稻良种,使桥东大队成为全县第一个水稻亩产超过600斤的大队,平均亩产602斤,比1965年水稻亩产356斤增长近一倍。建湖的水稻种植也迎来了第一个粳稻化时代。
 
    在推广大种绿肥的过程中,他也是在桥东大队创造了亩产鲜草一万斤的大样板,推动了全县种植绿肥18万亩,随着推广种植棉花,建湖县衽了稻、麦、棉、绿轮作制,从此建湖农业生产进入了良性循环的发展阶段。
 
    从1976年起,李培亮同志开始全力推广种植杂交水稻,建湖的水稻种植又回到粳改籼的轨道,这是建湖农业生产上的一次重大突破。面对这一新生事物,他具有严格的科学态度。首先组织各级干部学习杂交稻的科学技术,邀请全国知名水稻专家、江苏省农科所所长邹江石先生到建湖为三级干部做报告,使大家懂得了大种杂交稻提高产量的科学原理和种植方法。在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又认真进行了认真实践。1976年,在县农科所和恒济、近湖、庆丰三个乡试种了近四亩“南优二号”,获得亩产1200斤以上的高产记录。李培亮同志亲自下田察看、丈量测产、过秤验收,把第一手资料拿到手,并和当地干群总结了高产经验,成为全县推广的科学依据。
 
    接着,他在县农业局成立了杂交水稻办公室,委任崔淳年、万晶生二同志任正副主任,又能组建“南繁”工作队,由吕彬同志带队前往海南岛进行育种,解决了种源问题,加快了杂交稻推广进程。
 
    1978年,全县推广种植杂交稻25万亩,使全县水稻获得平均亩产808斤,首次过了《纲要》(800斤),⑤比1977年全县水稻亩产656斤增产二点三成,李培亮同志亲自蹲点的建阳公社建东大队1016亩杂交水稻获得平均亩产1202斤的高产。由于推广杂交稻,全县水稻获得大丰收,当年除留足口粮、饲料外,卖给国家的粮食达2.27亿斤,比上年多售给国家5570万斤。
 
    后来随着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和无权过问技术的不断提高,李培亮同志跑遍了全县各个乡村,深入调查研究,在基层干群和科技人员实践的基础上,总结出了温室育秧中“前期高温催苗,中期适温控苗,后期低温练苗”的育秧经验;在移栽上,创造出了“三苗配三茬,茬茬夺高产”的经验,即绿肥茬用小苗移栽,主抓分蘖成穗,大麦茬用中苗移栽,主抓好主茎成穗和分蘖成穗并重,小麦茬采用大苗移栽,主抓主茎成穗,研究发明了具有建湖特色的杂交栽培技术,轰动全国。1981年全县74.17万亩水稻,平均亩产达到965斤,其中44.52万亩杂交水稻亩产过千斤,达1019斤。建湖对国家当年贡献的粮食达3.8亿斤,人平391斤,成为江苏省的粮食生产大县,得到省委、地委的表彰奖励。
 
    在解决温饱以后,李培亮同志又着手提高人民吃粮的质量。他带领各公社党委书记和农业技术人员前往武进县良种场参观“武育粳三号”亩产1200斤的现场,虚心听取专家授课,引进种子,推广种植,实现全县水稻生产的第二个籼改粳历程,平均为首突破1100斤。
 
    李培亮同志很注意发挥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他经常深入农业局、农科所和乡镇农科站,与农业技术人员交朋友,谈技术,广泛开展研讨,虚心听取意见。每次三级干部大会上,他都安排技术人员做报告。他还十分注重农业技术人员的培养,在他担任县委书记期间,从农业系统先后提拔20多名技术人员走上副县级、局级领导岗位。黄务涛同志原是北大的高才生,1958年被打成右派,后虽平反,但一直未受到真正的信任和重用,在近湖公社任农业技术员。在研究推广杂交稻过程中,李培亮同志给他压担子,下任务,黄务涛同志有了突出贡献,李培亮同志就大胆提拔他,重用他,让他担任农科所所长,后来又推荐他担任县政府副县长,分管全县的农业生产。
 
【编者注】
 
    ①此文写于2004年10月李培亮同志逝世三周年时,作者颜祖泽曾任建湖县农业局副局长,周家泰曾任建湖农业局副局长、县科委主任。文章原题《怀念建湖人民的县委好书记——李培亮》,刊载于李培亮同志纪念集(季岭梅编),本网录载时有删节。
 
    ②李培亮(1929~2002),宿迁市宿豫区人,1929年12月出生于农民家庭,1946年参加革命。先后任宿迁县大兴区交通员、华中公学通信员、宿迁县陆集区委干事、常州地委工作队队员等职。1948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建国初期在武进县工作,先后任河塘区区委组织委员、县委组织员、礼嘉区区委书记、小河区区委第一书记、县委农工部副部长、前黄区工委书记、湖塘区工委书记等。1966年2月,任建湖县委副书记、县革委会工作队队长。1970年10月起,先后任建湖县革委会副主任、县委常委、县委副书记、县委书记。1982年,当选党的十二大代表。1984年1月,任阜宁县委书记。1985年2月起,先后任中共阜宁县委顾问和建湖县委顾问。1989年12月离休。2002年病逝,享年73岁。
 
    ③沤田,终年积水的田地,苏北里下河地区曾有大面积分布,一般一年一季水稻,产量极低。建湖方言中“沤”读去声。
 
    ④籼改粳,籼稻改种粳稻。籼,xiān,建湖方言读如“宣”。 籼稻,水稻的一大类,所出米粒细而长,米质较粗糙,建湖又称之为小米。粳,jīng,建湖方言读“gěn”。粳稻,水稻的一大类,所出米粒短而粗,米质较细软,建湖又称之为大米。粳改杂,粳稻改种杂交稻,杂交稻实质上是籼稻。
 
    ⑤《纲要》,即中共中央政治局在毛泽东同志制定的农副业发展“十七条”的基础上制定的《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纲要》要求在农业合作化的基础上,迅速地、大量地增加农作物的产量,发展农、林、牧、副、渔等生产事业,特别要求从1956年开始,在十二年内,粮食每亩平均年产量,在黄河、秦岭、白龙江、黄河(青海境内)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150多斤增加到400斤;黄河以南、淮河以北地区,由1955年的208斤增加到500斤;淮河、秦岭、白龙江以南地区,由1955年的400斤增加到800斤。其中的沙荒地区、土地瘠薄地区、常年旱涝地区、高寒山区、无霜期很短地区、地广人稀地区、大面积垦荒地区,可以按照情况,另外规定增产指标。这个《纲要》草案修正稿1956年1月23日经中央政治局讨论通过,两天后提交最高国务会议讨论并通过,最后提交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公布,1957年10月25日以中共中央文件颁布实施。
 
    这个《纲要》(修正草案)历史地来看还是既实事求是,又积极向上的,但经过1958年“大跃进”的冲击,并未得到正确的贯彻落实,中国农业走进一个低谷。1960年4月10日,第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根据变化了的情况,讨论这个《纲要》(修正草案),通过并公布了《一九五六年到一九六七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公布时只将纲要(修正草案)的第二十七条关于“除四害”的条文改为“从一九五六年起,在十二年内,在一切可能的地方,基本上消灭老鼠、臭虫、苍蝇和蚊子”,其他各条没有变动。此后这个《纲要》在指导全国农业生产中发挥了重大作用,达到《纲要》规定的粮食等作物亩产标准,也成为全国农业战线的奋斗目标。
 
    对照《纲要》,建湖县应该在1967年时粮食亩产达到800斤,但由于“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影响,实际上一直到1978年才达到《纲要》所规定的标准。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