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治水“习俗”谈(王学言)
有一首歌词叫“往事只能回味”。我说的是水乡建湖治水的“习俗”往事。这里的人们一代一代传承着兴利除害的接力赛,开河筑圩,抗洪排涝,成了人们年复一年的习俗,如今50岁左右的人,仍难忘昔日治水习俗,它留给人们无穷的回味。
习俗之一,年年岁岁上河工
建县之前(1941年前),建湖境内除西塘河、串场河和少数不规则的一条条弯弯的小河之外,其它没有象样的河道,农田河网几乎是一张白纸。因此,新的人民政府成立之后,特别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湖人每年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就是上河工。所谓上河工,就是带着生活用品和挖河工具、搭建工棚,吃住工地,平地开沟挖河或加高加宽原有圩堤,建湖人将开挖河道或加修圩堤叫“挑河”,“挑河”的主要工具有大锹、扁担、泥兜子。大型河工也有少数木制的独轮车。这种人力挑河治水方式,一直延续到90年代初(通榆河机械施工开始)。
新中国成立后,县里每年下达河工任务到公社,公社再将河工任务分解到大队、生产队。按照县、公社、大队成立团、营、连施工队。自带粮草,自挑土方,而民工们吃的是“野炊”,住的是稻草搭的工棚,睡的是稻草铺,生活条件极其艰苦,一个河工从开始到结束(一般河工20天左右,大的河工一两个月),难得吃上几顿肉,几乎全是白饭、菜汤(有时还吃杂粮、山芋、萝卜)。挑河工一般是没有报酬的,基本都是义务工,尤其是公社和大队河工,绝对是一分钱没有,即使县里大河工报酬也很少,但大家没有一句怨言,个个干劲实足,热情高涨。“人定胜天,团结治水”成了人们的自觉行动,也成了人们每年的习惯,更成为人们强大的精神支柱。在治水工地上,挑河的场面十分壮观,小的河工,成百上千人,大的河工数万人,挖的挖,挑的挑,三九寒冬无所俱,头顶风霜治水忙。迎着晨曦上工,带着星星收工。在寒冷的天气里,挖土的、挑土的人都是穿着单衣,但还是汗流浃背,一边挑土一边喊号子:嗨哟!嗨—哟!雄浑的号声,气吞山河,感天动地,一个个英雄好汉,好似当年的“愚公移山”,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十分难能可贵。如建湖主要入海水道之一的黄沙港,当年仅建湖境内就投入15万劳动力,历时3个多月,动用资金数千万元,完成土方近亿方。再如,70年代中期前后,高作动员万人开挖了贯穿全镇东西长达10多公里的创业河,钟庄组织3万多人,开挖了南北长达20公里的红旗河,80年代末,县里组织7万多人开发整治了大溪河,沿河组织了万多人开挖了向阳河,西南荡区的人们在一望无垠的荡滩里筑起了数百公里的防洪圩等等都是劳动人民付出的艰辛劳动。如今县境3000多条沟河就是当年党和政府带领人民群众战天斗地,锹挖肩挑治理水害的真实记录。
除此之外,建湖人民还积极响应毛主席“一定要把淮河修好”的伟大号召,先后组织数万人支援大运河水利工程建设,海丰(大丰)农场水利工程建设和新洋港整治(盐都)工程建设等10多个县外大型水利挑河工程。
习俗之二,“三车六桶”战旱涝
建湖为淮河下游,地处里下河腹部,地势特别低洼,一遇汛期
“四水投塘”。每年麦子一收,梅雨季节来临,农村家家户户都要做好防汛防洪的准备,在汛前做好木桩、毛竹、草包、木板、铁丝等抢险物资准备,同时,又要做好防干旱的应对措施。建国后一段时间农田水系不全,排灌设施不配套,抗旱排涝的主要工具是“三车六桶”(三车即:风车、牛车、脚车;六桶即:水桶、粪桶、吊桶、面桶、提桶、脚桶)。每年无论是水稻栽插引水、抗旱灌溉或排涝,架在河旁的风车、牛车、脚车凭借风力、人力、牛力提水、排水,干旱时男女老少担着粪桶挑水浇地,男人挑,女人浇,可谓是“抗旱战高温,汗滴禾下土”。遇有雨涝,田间积水,“三车”亦可排涝,“六桶”又彰显作用。三根木棍或毛竹搭一个三角架,将桶用绳子捆好吊在支架上,用手拉系好的绳子,不停地往上下拉动,提水于圩外,而面桶、提桶、脚桶则直接用于刮水。男女老少齐上阵,抗旱排涝的场面十分壮观。这种习俗一直传承到1991年(当时因机械动力不足),建湖发生百年不遇的洪灾,县委、县政府组织万名机关干部、工作人员和企业职工,自带面盆奔赴灾区刮水排涝,充分体现了万众一心,不畏艰难,人定胜天的治水精神。
习俗之三,众志成城保家园
过去,建湖每临汛期,如临深渊,如履薄冰,除“四水投塘”之外,还有大量的降雨。因此,防汛抗洪抢险工作为历届政府的第一要务。每遇连续降雨和上游客水压境,全县立即进入防汛紧急状态,县、乡、村24小时有人值班,还要巡查圩堤,各级组织防汛抢险队,一旦洪灾导致破圩、倒坝,值班人员鸣锣或高声呼喊,抢险队身无士卒,冲锋在前,搏风击浪。一方面组织群众撤离转移往高地,防止房屋倒塌(当时农村全是泥土墙、草盖房),另一方面家家户户齐上阵,男女老少齐抗洪,为了抢险应急需要,百姓自愿献出木材,门板,家具、树木、船只等,有的甚至还拿出棉被、衣服等物堵漏洞、挡水。抢险一般都是在暴风雨之中,人们在深水急流中一边用人墙挡水,一边打桩、挖土、装袋、丢草包,潜水堵漏洞,在急流中,人在水中打桩可算是一项绝活,要十分技巧,才能将桩打下去。风里雨里,眼睛都睁不开,然而,人们顽强拼搏,凭着坚强的毅力,不达目的誓不罢休。有时候,少数抢险队员为了抗洪,还被无情的洪水夺取了宝贵的生命,精神可歌可泣,感天动地。
建湖人民在长期的治水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治水经验和技术,如今科技的发展,治水已告别了传统习俗和方式,过去的治水方法只能为永恒的记忆和往事的回味,但这种治水精神对当今的年轻人来说,弘扬和彰显“开放包容、创新创业、敢为人先”新的建湖精神,却有着十分的重要的教育意义,了解这些往事,可以让他们领悟“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理,先辈们与大自然抗争的艰苦历史,更加珍惜现在安宁生活的来之不易,激励当今的人们为打造幸福建湖,建设民生水利、安全水利、生态水利、现代水利多作贡献。
- 上一篇文章: 水乡治水路漫漫——建县70年建湖水利建设成就回眸(曹征松、王学言)
- 下一篇文章: 水利史话之一:“打水平”(王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