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史话之七——整治“扁担圩区”纪实(王学言)
“扁担圩区”位于近湖镇东北部,四面环水,南临建港沟,东抵东塘河,北部、西部为黄沙港、西塘河,形成一个自然圩区,圩区辖(并村前)塘东,东付、新东、吴左、夹港、杨庄、东陈七村,49个村民小组,圩区总面积1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1919亩。田面高程在1.3米左右。整治前,河不成形,田不规则,地不平整,圩不挡水,丰产亩产300斤左右,遇灾害年份只有100斤左右。
1962年、1965年汛期,该圩区水位分别为2.1和2.36米,当年庄稼几乎为颗粒无收的状态,区域内群众苦不堪言。
1966年冬,县委、县政府全面发动群众,在该圩区内修筑圩堤,因当时经济基础薄弱,时值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圩内排涝动力严重不足,又未能统一规划,只能为七个大队(后改为村),初步形成七个小圩区,圩堤标准为圩顶高3.6米,顶宽2米,内坡1:2,外坡1:1.5。但因圩堤战线长,挖压废面积大,花工多,且当时参加筑圩人员均吃不饱,饥荒十分严重,无力筑圩,因此一般都未能达标。1976年,县水利部门又在该圩区开始按“改造旧河网、建设新圩区”的要求,按自然条件改为一个大圩区,实行大规模的联圩并圩(当时亦为我县首个联圩并圩试点)。将原来圩长37.2公里缩短到18.1公里,经过三个冬春苦干,至1979年,整个圩区堤顶高程达3.6米,顶宽2米,内坡1:2,外坡1:1.5的标准。整个圩区建成圩口闸23座,排涝站18座、925马力,排水流量17.6m3/秒,挡得住历史最高水位,达到日降雨200mm,24小时内排出不受涝的要求。
1985年,按照省政府关于里下河圩区“七五”规划要求,圩堤标准有了进一步提高,堤高4米,顶宽3米,内坡1:2,外坡1:1.5,外青坎宽不少于2米,该圩区的圩堤,经过五年连续修建,至1990年,达到标准的有13.6公里,基本达标的有3.5公里,危险圩堤0.8公里,患工险段0.2公里,建成圩口闸29座,新建改建排涝站18座、993马力,涝流量18.166m3/秒,排涝模数为1.14。
降水抬田,防渍治碱,实现条田化。1966年之前,扁担圩区92%以上为一熟沤田,农作物品种单一,产量低而不稳,1966年县里在该圩区内大搞沤田回旱,改革耕作制度,由一年一熟改为两熟,增加复种指数。经过9年的探索,实践证明,只有把地下水位降下去,改变土壤结构,才能有利于增产增收,为达到上述目标,自1973年起,在扁担圩7个小圩区内,按原来田型方向,每250米左右开挖一条东西向生产沟,沟底高程0.5米,在两条生产沟间开挖一条东西向渠道,每五块田开挖一条南北向轮作沟,同时开挖田间“三沟”,初步达到了降水抬田、防渍治碱的要求。在扁担圩区取得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我县在全县范围内大范围推广条田化,掀起开挖生产沟、轮作沟的高潮,扁担圩区的综合治理为全县治水起到了示范性作用。
为了进一步提高防洪能力,1976年,县里又在扁担圩区中部开挖了一条“十字”型骨干河,作为圩内排涝,通航、积肥的主要河道。同时,圩区内按大队区域,又分别建成了几个降水体系,可以达到降水时,省工、省时、省经费的目的。
扁担圩区,从1966年—1990年,经过前后25年的农田水利建设和整治,圩区内闸、站、桥涵、堤、沟、河、路、林、村的分布,经纬有序,为农田旱涝保收、高产稳产奠定了坚实的水利基础,几乎年年都获得了丰收,成为全县最早农业高产圩区之一。
注:“扁担圩”(亦称万丰堤),始筑于乾隆8年(1743)。时任盐城知县的黄垣总结百姓障水之策,决定广行苏南“圩田障水”之法。县境按田划分筑圩长度,业主出食,佃户出工,分3年完成筑堤高度(第一年筑堤高3尺,次年续增高3尺,第三年完成堤高八九尺不等),境内庆丰堤、万丰堤(后人们根据圩区形状类似扁担而更名为“扁担圩”)均兴筑于此时,后又组织民工疏浚东、西塘河,《盐城市志》、《建湖县志》均有记载。
- 上一篇文章: 水利史话之六——“望夫台”(王学言)
- 下一篇文章: 水利史话之八——扑朔迷离的“清水潭” (王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