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收成庄:曾经的“盐城”(施东明)

发布日期:2016/12/19 10:06:53  阅读:4973  【字体:
 

 

    “这是不干的凤凰池沼,前面是收成小街,还有相传薛仁贵征东时的扣马桩。”8月下旬,记者来到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庄采访,村主任吴加兵向记者介绍了这里久远的历史和传说。据有关资料记载,建湖县九龙口镇的收成庄是一个古老的村庄,相传这里是2000多年前“盐城”县城的政治文化中心,是今天盐城最初的雏形。关于这个说法,19984月出版的《盐城市志》上部第一卷建置区划第三节“三国、魏晋、南北朝”介绍:“‘永嘉之乱’后,都城南迁(南京),史称东晋。东晋王朝在长江两岸侨置一些州、郡、县,以安置南逃的士庶。据史料和建国后出土文物考证,今建湖收成庄曾有作为县城的记载,又有安帝义熙三年(407年)入幕的晋宗室东海王司马彦璋之墓,说明建湖临海地带当是东海侨郡属下的某侨县所在。”

 

    在收成庄,村里的一些老人相继与记者谈起,今天盐城的来历出自一个传说:相传八仙过海,乘着一艘运盐的无底船,行到今天的收成庄一带,问一庄上妇女,这船上的盐能沉在这儿吗?妇女说,这船盐不能沉在这,要到“东边”才能沉,这一走就到了现今的登瀛桥处“盐(沉)城”。而收成庄就成为汉时盐渎县最早的地方。

 

    一些古老的村镇有八景之名,九龙口镇的收成小街(村)也不例外。相传这里曾是晋东海侨郡属下的一个侨县城池。据传,这里也有八景,即凤凰池沼、东海王陵(墓)、五港分流、烟锁绿槐、渔火繁星、双桥对峙、古院钟声、滨湖书屋。吴加兵带着记者看了一些古老景点留下的点点风貌。

 

    凤凰池沼。在收城村的入口处,有一个约三四百平方米的水塘,千百年过去了,池塘内水平如镜从未干过,就是在今夏高温少雨时节,还是有大半塘的水。

 

    扣马桩。相传薛仁贵征东时,曾在这里停留,驰骋的战马留在这里歇脚,并扣在这石柱上。扣马桩过去曾被埋在河里,村里前几年挖出,现已拉到村部存放。

 

    孝子坊。清代,一姓薛人家的子弟薛宫做官期间,父亲去世,母亲高龄,他便辞官回家,侍候母亲尽孝道。据说清道光皇帝赐其孝子称号及牌坊,以示发扬孝敬父母的好风气,现在这块孝子坊也已收到村部,隐约还能看到上面刻的一些字。前些年有人出20万元购买,村里没卖。

 

    唐槐。唐朝栽的一棵槐树,现已朽秃。今天的村部专门在她生长处立了一块石碑,记录这棵老槐树千年的历史。在她的旁边,村里又栽了一棵,以示纪念。

 

    东海王墓。东海王司马彦璋,为司马冲嗣子,晋安帝隆安四年(400年)袭封。元兴元年(402年)三月,其胞兄司马元显率军征讨桓玄,王师败于新亭,全家被桓玄杀害。时东海封邑,为鲜卑慕容占有,不能归葬本郡。义熙三年(407年),择葬于广陵郡射阳湖东岸(今九龙口镇收成庄戛粮河堤旁)。原墓虽已被盗,但仍残存砖砌墓廓。19927月,建湖县人民政府在此重新建亭立碑,以存其迹。

 

    罗汉院。原址在今九龙口镇“收成小街”东首,始建于唐建中四年(783年),为盐阜地区“九寺十八院”之一。惜罗汉院毁于1942年日军炮火。重建后的罗汉院,院址已迁至县城城南新区双湖公园内,规模宏大,金碧辉煌,堪称经典建筑,为双湖公园增添了一道亮丽的佛教景观。

 

    双桥对峙。只是南北两个小岛夹着的小河、短河而已,连河名都土俗得不能再土俗了,却硬铮铮地承载着古往今来收成庄人的渔樵耕读。河上“双桥对峙”一景上有镌着“观渔”、“问樵”、“望耕”、“听读”八个大字的四匾额。

 

吴加兵告诉记者, 收成村地势不高,历史上曾多次因洪涝灾害面导致庄稼颗粒无收。近年来,该村先后投入300多万元,新建了两座排涝泵和3座闸,并新筑了4000多米的高标准圩堤,使这里旱涝保收。村里有学校、卫生室,村里人学有所教,病有所医。亮化工程与县城自来水接轨工程都达到了100%。全村有20%的农户都买上了商品房,有30%的劳力外出打工,他们要让这片凤凰宝地,真正闪闪发光。

 

转自《盐阜大众报》2013823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