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昔日红色文化堡垒 今日传统教育基地

――记新四军苏中印刷所旧址所在地建河村

发布日期:2016/11/23 15:44:03  阅读:2643  【字体:
 

 

在那战火纷飞的革命战争年代,老盐城县西北乡的射阳湖畔屹立着一座敌后文化战斗堡垒,它就是盐阜老区著名的“红色文化村”――今建湖县恒济镇孟家庄南不足一公里处的建河村。改革开放后,村里群众在党支部、村委会的带领下,自筹资金,修复了原苏皖二分区区委主办的《人民报》及其印刷厂(当时人们习惯地称它为“新四军苏中印刷所”)的旧址,创建了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基地,使当年的“红色文化村”成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又一个亮点。

 

敌后的红色文化堡垒

 

古建河村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全村由谢家庄、俞家庄、戴莫庄三个联防村庄组成。在历史上,这里曾有过永安镇的行政建制。明崇祯五年(1632),黄河又一次夺淮入海,在苏家嘴等处决提,上游冲下来的洪水夹带着泥沙淹没了整个永安镇。水退之后,人们在这里筑起了两道长堤,一名建丰圩,一名河丰圩,又把两道堤名的首字联在一起,改村名为建河村。这样看来,仅从易名之日起算,建河村也有近四百年的历史了。

建河村地处沿荡,地势十分低洼,经常遭受水涝灾害的侵袭。清康熙四十八年(1709)大水过后,村民们在谢家庄东首、溘河与沿河的交汇处建起了一座庙宇,以祈求龙王保佑全村免受水涝之苦,这就是名闻遐迩的“古龙王庙”。随着年复一年的祭典,各种以“龙”为中心的活动便逐步兴盛起来,舞龙、划龙舟、迎龙会、龙灯会等等,不一而足。人们用这些规模盛大的活动来表达祈求丰收、向往太平的美好愿望。因是,建河村又被雅称为“龙村”。

建河村虽属偏僻的芦荡小村,文化教育却比较发达。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颁诏“停科举、立学校”后,乡里有识之士李绍仪、马兆颐就分别在戴莫庄、俞家庄各办起一所国民小学,开创了盐城西北乡兴办近代教育的先河。1940年盐城县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树海同志率领一个小组来到建河开辟工作,接管了这两所学校,同时又在谢家庄利用高大轩敞的谢氏宗祠创办了一所新型的抗日小学,就连不少外村、外乡的学生也都慕名前来就读。全村二里方圆,竟办有三所学校,彼此之间,琅琅书声相闻,猎猎校旗相望,不但在那时,就是在现今,也是极为罕见的。不久,建阳县(建湖县原称,后因与福建省建阳县同名而更改)县委又先后派民运干部王大林、吴仲明等前来督导,县青年服务团和著名的新安旅行团也多次前来开展抗日宣传活动,协助村里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儿童团等抗日群众团体,还辅导组建了歌咏队与秧歌队,帮助重建了舞龙队。一座敌后的红色文化堡垒,就这样顺理成章地形成了。他们书写墙头诗,张贴标语,开辟壁报栏,举办识字班、时政讲座、场头乘凉晚会等,抗日宣传活动搞得有声有色、热火朝天。

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后,盐城西北乡形势日趋严峻,建河村周围,敌伪据点林立、戒备森严。中共建河村支部,偏偏就在这连天的炮火中应运诞生了!尽管敌人扫荡频繁,建河村的共产党员们却很会在敌人扫荡的夹缝中开展抗日教育,村里的“游击教学”一天也没有间断过;儿童团员们仍然坚持着到打坝(为了阻碍日寇小火轮行进)的工地上做宣传鼓动;缮写组的同志甚至把宣传标语一直写到敌据点蒋营附近的屋墙上。在1943年的参军运动中,以建河村村民为骨干的吉济乡业余剧团不但演遍了“袁(东、西袁庄)(孟家庄)十三庄”,还经常到游击区去演出,荣获盐阜区“参动歌声遍建阳”的美誉。“参动”者,“参军动员”之谓也。

 

“游击办报”中的鱼水深情

 

19466月,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置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于不顾,大举进攻解放区。苏皖二分区区委主办的三日刊《人民报》及其印刷厂奉命精简与转移,一部分人员随大军北辙山东,一部分则转移到群众基础较好的原抗日敌后根据地坚持办报。同年冬天,这部分办报的人员几经辗转,来到了五分区,开进了建河村的谢家庄。这里原是我党在盐阜区开辟较早的老根据地之一,群众经过抗日烽火的洗礼,具有坚定的革命意志和高昂的革命激情;加之地处射阳湖畔,芦荡广袤,与县城相距较远,群众居住也比较分散。庄上有谢氏宗祠,庄东有古龙王庙,都是可供进驻的好地方。建河村前的一片芦苇荡,是二分区和五分区的分界处,可进可出,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便于隐蔽活动。《人民报》社及其印刷厂就在这样的沿荡小村里,度过了它最为艰苦的时期。

《人民报》原有工作人员六十多人,辗转到谢家庄时,连排印工人在内也只剩二十一人了。当时二分区含高邮、宝应、兴化、溱潼、江都、樊川、沙沟等七个县、区。报社记者每天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去采访新闻,以保证三天一期的《人民报》期期都能按时出版,其辛苦程度真让现在的人难以想象。由于人少事多,排字、拼版、校对、发行,几乎样样都采取通力合作的办法,一个人要顶三个人用,平均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打夜工”成了家常便饭。报社里有个叫盛耀的,是无线电收发报员,有一次为了抄收苏皖边区政委饶漱石的讲话《迎接民主高潮》的电讯稿,在报房苦守了两天两夜没有合眼。为此,分区机关还给他记了功。排字工人王炳尧,那时才十多岁,进厂刚满三个月,每小时竟能捡字1273个,这在当时整个华中印刷行业里,也称得上是“能手”了。最有意思的是,他因为个头不高,干起活来,总是手捧着字盘在其他工人的腋窝底下穿来穿去,嘴里还尖声哼着小调,样子十分滑稽可爱。

19473月,国民党反动派对苏中地区搞了个“三月会剿”,6月,又集中兵力深入我五分区中心地带进行报复性“清剿”,致使苏北通榆公路以西的广大地区交通顿时阻绝。原在建阳瓦瓷庄的我《苏北日报》(《盐阜大众报》前身)被迫转移到外线去了,这一带报纸便也由《人民报》来供给。就在谢家庄这个荡边小村里,《人民报》向广大群众及时报道了“鲁南大捷”、“枣庄大捷”、“鲁西大捷”、“溱潼莫家堡之战”等重大新闻,极大地鼓舞了我二、五分区乃至整个苏皖边区军民的革命斗志;也使敌人见了,为之丧胆。

人们为什么把《人民报》的印刷厂习惯地称为“新四军苏中印刷所”呢?原来,当时《人民报》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主编直到厂里工人,个个都穿着新四军的蓝灰色军装,还因为他们本来隶属于新四军一师政治部。这样看来,群众的改称不无道理,就连当时厂里负责人之一的陈辉,也被群众直呼为“陈所长”了。

报社的同志在游击办报、隐蔽办报的过程中,与建河村的群众结下了鱼水般的深情。为了保卫报社的安全,村里民兵与厂里纠察队员一道站岗放哨;儿童团的孩子们则轮流爬到村口的大树上了望。一旦发现情况异常,报社便立刻转移,村民们也都全力以赴地帮着把机器和纸张隐藏起来,宁愿舍弃自家的东西,也决不让报社有一丁点儿的损失。形势危急时,人们就把机器搬到船上,再把船开到荡心去办报印报。有一次敌人下乡“进剿”,把村头、河口都封住了,报社只好在芦荡深处坚持了一个多星期,虽说按时出齐了三期报纸,但报社同志的生活给养却成了村民们最为关切的大事。老村长谢立祥带着几名农救会员,临时从邻村搞到几屉糕饼之类的熟食,佯装下荡割柴草,用船悄悄地送到荡心去,才使报社同志摆脱了饥饿的煎熬。编报印报是这般艰难,而报纸的传递却更要难上十分。还是谢立祥这位老村长,在村里组织了一批身体结实、思想过硬、水性又好的汉子,两个人一组,轮流担当起运报的重任。他们先把报纸打成捆,藏在柴草或稻草中间,再用小荡船送到三、四里外的荡南去。在荡南的宝应县鲁垛乡的陶家林有一个分发处,报纸就经由那里再向各地传递。在谢家庄,三分之一以上的农家都有人担当过这种运报的任务。

报社记者每天要走很远的路,几天就能跑破一双鞋,村妇救会就发动妇女为他们做鞋。报社里有三位女青年,都是从南方大城市来的,也想学着做,村里的谢晋懿、谢晋玉两位姑娘就手把手地教会了她们。她们当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高个子高中毕业生,为了学做鞋,竟要把自己一件半新的衬衫剪了做“铺衬”。谢晋懿的母亲见状,一把拦住了她,又让几位妇女从家里取来许多“零头布”,送给她做鞋底。上海姑娘过意不去,便把那件衬衫送给了村民张文章的妻子。

那时的报社,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宣传队。报社的同志支持当地搞土改,帮助军烈属和困难户突击抢收抢种,还辅导妇女识字班,教唱新歌曲。逢到春节,他们也编排了曲艺、歌舞、活报剧等小型节目,和村民们一同登台演出。至今村里一些老人还记得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游击办报’难不难?再难也要顶着干!新闻子弹惊敌胆,人民大众乐翻天!”

报社同志与建河村群众情最深、谊最笃,所以当1948年形势好转、报社需要回迁到二分区高()、宝()、兴()一带时,彼此都依依不舍,许多人掉下了惜别的泪水,就连日夜奔腾不息的溘河、沿河的流水,也一改常态,声音变得近乎呜咽了!

 

广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新四军苏中印刷所在建河村坚持“游击办报”的两年多时间里,留下了许多真实动人的故事。直到现在,这些故事仍然在建河村群众中口口相传,已经是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了。

村民谢家盛那时是村里的头号困难户。他家原来有几亩土地,但因他的妻子得了霍乱病,卖光了土地也未将病治好,去世时留下了一个五岁的儿子,叫谢立贵。谢家盛领着小立贵一路讨要,直到浙江嘉兴的乡下才立下足来,替当地一户人家打工。可惜好景不常,谢家盛因为闲时经常下河摸鱼,结果得了个“大肚子”病(血吸虫病),几乎成了废人。万般无奈,他只好带着时已十二岁的立贵,一路辗转讨要,又回到建河村的谢家庄。老村长谢立祥和报社同志一商量,报社同志深表同情,把这对父子安排进了印刷所,父亲谢家盛在伙房里挑挑水、打打杂,儿子谢立贵就帮助所里跑跑腿,送个信儿什么的。闲静下来,报社同志还热情辅导立贵学文化、学革命道理。生活有了着落,精神也不空虚,父子俩做起事来就分外卖力。因此,印刷所随报社回迁二分区时,就把这对父子也带上了,并安排谢立贵到淮安华东野战医院当勤杂工。后来父子俩又随大军渡江进驻上海,谢家盛进了新华书店,谢立贵被安排到华东局秘书科工作。1954年秋,组织上又送谢立贵进校读书,九年后的1963年,他从复旦大学毕业后,在上海某科研机构从事农药的研发,直到1992年离休。2004年的春天,建河村原任党支部书记谢红光曾去上海访问过他。一提到《人民报》和苏中印刷所,他就老泪纵横,连连说道:“苏中印刷所是我走上革命道路的第一站!要不是新四军收留了我们父子,我这条小命早就不在人世了,哪里还会成为建河村乃至全乡第一个大学毕业生!”

前文提到过的印刷厂负责人之一陈辉,与建河村还多了一层特殊的关系。他那时年龄不大,才二十刚刚出头。这位来自江阴的年轻人,说话铿锵有力,办事精明干练,又生得浓眉大眼,一表人才,是个人见人爱的帅小伙。当时他住在村民谢应明家。谢应明有个女儿叫谢晋白,真是名如其人,果然生得白白净净,模样儿也标致。这姑娘平素举止大大方方,可一见到陈辉就会脸红。吃过晚饭后,她常常会捧着识字课本,羞答答地向陈辉问这问那。日子一长,谢应明老人也看出些苗头,知道女儿暗恋上人家“陈所长”了。一日,趁陈辉还在厂里忙着,老人把女儿叫到身边问个明白。女儿并不吭声,只是一味地点头。老人长长地叹了口气说:“唉,只怕人家‘陈所长’看不上你这个不识多字的丫头噢!”谢晋白听了,白了父亲一眼,喉咙里“哼”了一声,转身进房去了。从那以后,谢晋白反而越来越大方起来,早晚洗脸洗脚,总是她为陈辉准备好热水;陈辉换下的脏衣服、脏鞋袜,她也不声不响地为他洗干净,还不许她母亲插手帮忙。陈辉是何等聪明的人,岂有不明白姑娘的心思之理?实在是因为办报任务重,工作太繁忙,一时还顾不上谈情说爱,所以总是与姑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其实在他内心里,早就觉得这位晋白姑娘蛮不错,是个知冷知热手脚勤快的好姑娘,因此对她也颇有好感。直到报社接到回迁命令后的一个晚上,陈辉才主动约请谢晋白作了一次彻夜长谈。这一夜,他俩避开人群,也避开了凛冽的寒风,并肩坐在草堆下,彼此倾吐了久藏于心的爱慕之情。天亮临分手时,陈辉明确表示:现在只能把恋爱关系确定下来,等到全国解放了,再办喜事不迟。谢晋白也很干脆,满目含情地只说了三个字:“我等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辉果不食言,一封信飞快打到了谢家庄,信封里揣着两张信纸,一张是给谢应明夫妇的,一张是给谢晋白的,写的都是让谢晋白到江阴去和他结婚的话。几天后谢应明就亲自把女儿送到江阴陈家,成就了这对战地鸳鸯的美满姻缘。就因为这段真实的故事,所以后来影片《柳堡的故事》在谢家庄打谷场上放映的时候,建河村人既倍感亲切,又深表惊异。亲切,是因为影片里的故事他们太熟悉了;惊异,是因为天下事竟有如此巧合得一模一样的。更为凑巧的是《人民报》创刊于1944年,首刊正是在兴化县的柳堡,即影片拍外景的地方印成的,而建河村又是《人民报》社及其印刷厂1946年从兴化迁来“游击办报”的地方。因此,建河村群众就把陈辉和谢晋白的故事,很自然地看作《柳堡的故事》的“建河版”了。从那以后,他们对这部影片无论看多少遍,都象看第一遍那样兴致盎然,就连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也都人人会唱了。

关于苏中印刷所本身,还需要交代几句。1949年扬州解放,印刷所随二分区机关进驻扬州;1950年,又随扬州地委机关迁往泰州;1951年实行企业化,被正式命名为“泰州市人民印刷厂”。1984年该厂建厂四十周年,时任建河村党支部书记的谢红光也应邀参加了庆祝活动,还见到了好几位当年在建河村苏中印刷所工作过的老同志。可惜那次没有见到陈辉,听同样被邀作客的谢晋白说,陈辉在那场“史无前例”的运动中受到了迫害,1970年就含冤去世了。

 

旧貌新颜的传统教育基地

 

如今的建河村,已非昔日可比,真可谓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在苏中印刷所原址的迎面,是一条东西向的主街道,六米宽的水泥路面,平坦而又整洁。街道两旁,一座座农民新居鳞次栉比。村南是千亩荷藕基地,村北是千亩鱼蟹基地,成了勤劳智慧的建河人民大显身手的广阔舞台。

在印刷所原址向西不足二百米处,有一个全村的支柱企业--建湖县恒发玻璃制品有限公司,年产值两千多万元,上交利税二百多万元。村里几乎家家有人在厂里上班,还吸纳了一百多个外村劳动力。厂主俞先发不但有经营头脑,目光也很远大。他曾说:“如今我们衣兜是满了,但大脑可不能空着,迫切需要有一个给大脑不时充电的地方!”

正是在俞先发的倡议下,由党支部和村委会牵头,村民们自动集资,把《人民报》社及其印刷厂的旧址修缮一新。原先的老式平房不见了,代之而起的是一座有飞檐带廊柱的三开间双层高楼。这座崭新的建筑,坐落在谢家庄的当央,既是农民文化活动中心,又是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的基地。在宽敞明亮的展览室里,陈列了许多当年“游击办报”的珍贵资料。这些资料,都是由谢红光不辞辛劳,自费跑泰州、到高邮、进上海,寻访当事人,千方百计征集来的。展览室对外开放后,全乡各中、小学经常组织学生来参观,接受革命传统教育。2006318日,这里还举行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仪式,前来参观的人就更多了。

建河村群众还把古老的舞龙技艺传承了下来。全村有三支舞龙队,成立了舞龙协会。2006年端阳节,他们到盐城参加舞龙比赛,得了一等奖。20054月,他们也曾代表盐城市去到张家港,在江苏省首届农家乐运动会的开幕式上表演过舞龙。他们不仅舞龙舞出了名,还把它发展成了一种产业:教外村人舞龙、帮外地人扎龙、受邀在全县甚至外县、市参加各种庆典演出等。

村东首的那座龙王庙,也经过了一番修缮,不但增建了一座前殿,还由村里民们集资二十多万元,建造了曲桥、凉亭等水上景观。如今,龙王庙及其附近的景观,包括苦苦筹集的风车、水车、石磙(碌碡)、碓臼、石磨等旧时农家用具,都将成为正在兴建中的农民公园的组成部分。无须多日,建河人足不出村,就有了个休闲的好去处。

美丽而又光荣、古老而又年轻的建河村,正张开双臂,热情地等待着各地客人的到来。如果您游兴未尽,还可以趁便到离此不远的九龙口,去领略一番生态自然保护区的旖旎风光。

 

转自《塘河流韵》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