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从远古走来(李世安)
早在五六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建湖地域乃盐阜平原就成了古淮阴夷部落劳动和栖息的地方。相传,当时北方有个奄民族南迁,从此经过,见这里东濒黄海、西襟射阳湖,真所谓“可渔可盐、可樵可牧、可耕可稼”之宝地,有一部分人留了下来。他们可算是盐城西北乡的早期开拓者。
这个部族历史上称为“淮夷”。夷,是我国古代对东方各部族泛称,亦称“东夷”。其散处在淮河流域的称“淮夷”,江北淮南的夷人又称“淮南夷”。建湖地处淮河下游南岸,最先在这里定居的部族是淮南夷的一支。《尚书·禹贡》中记载:“淮夷蠙 珠暨鱼”。胡渭在《禹贡锥指》一书中指出:淮夷所生活的地区范围,“今淮、扬二府近海之地皆是”。郭沫若主编的《中国文稿》中也说:“从黄河下游到江淮流域是东夷和淮夷的活动地区”。我国古代传说中的太皡号伏羲氏,就是东部所有夷人的祖先。境内上冈、芦沟一带曾先后出土过石刀、石镞、石矛、石锄等原始部落群活动的遗物。1971年疏浚黄沙港时,发现独木棺,“刳木为棺”此俗盛行于母系氏族社会解体后期,其时间距今约五千年左右。八十年代初,在朦胧古塔附近挖沟取土时,发现一处商周遗址,出土文物有夹沙红陶鬲、鼎、罐、泥质灰陶罐、几何印纹陶瓮罐等。上冈榆西村从地下二米处发现战国遗址,出土文物有大型几何印纹硬陶罐、小陶钵等,这些文物具有良渚文化某些特征,又具有自身的特色。
春秋战国时,先是吴王夫差“北威齐、晋”,“夺淮夷地而有之”。后越王勾践,发兵姑苏,灭了吴国,淮夷地又“吴亡入越”。再后,楚怀王占领了越国的地方,淮夷地封给楚将昭阳做属地。在秦代,淮夷之民“皆散为民户”,已成为统一国家郡县制下的编户,与华夏族逐渐融为一体了。
张謇在上冈创办大纲盐垦公司
李世安
范公堤以东滨海地带,古为产盐之地。后鉴于海势东迁,淤沙日增,逐渐失去煎盐条件。清末民初,著名实业家张謇为实现实业救国的理想,在煎盐业的日渐萧条情况下,积极倡导废灶兴垦。民国五年(1916),张謇和他的弟弟张詧来盐,以股份制公司的形式,募集资金,在上冈创办大纲盐垦公司,委合股者黄励生任公司经理,以后又在新兴场、伍佑、庙湾多处开办盐垦公司,为苏北沿海经济复苏开辟了一条新路。
上冈旧时为盐邑产盐区的重镇。清嘉庆初新兴场盐课司移此,管辖盐邑产盐区的三区、四区和十四区(今建湖上冈镇及草堰口、冈东两社区均在辖区之内)。张謇到上冈组织开垦,需要收购大量的荒滩灶地。当时盐区土地虽属国有,但使用权相当复杂。据资料载,有两种所有权之别,一种是商亭” 灶地和草荡地均归垣商所有;一种是盐亭 ,盐灶归垣商所有,草荡地归灶民所有。灶民为生计,已将部分草荡地开垦长杂粮。所以公司在成立前,须先收购垣商的产盐权和垣商、灶民的地面权,而后才能动工兴垦。收购盐区土地并非易事,牵涉到各方利益,纠纷不断,垣商强调“商亭商办,滩归商有”,甚至把草荡地说成是“灶尾”,由垣商自主出售。灶民利益受到捐害,纷纷出来抵制,也有一部分灶民小农意识严重,压根儿就不愿出售草荡地,便一起参与抗争,以致引发了著名的北七灶“灶民风潮”。刘障东、季龙图等有识之士出面调庭,最终得到解决。垣商公司退出了灶民已垦地,补足了剔厘费,以便灶民转业移居的安置,在当时兴垦大气候下,有不少灶民参加就近务农,成为公司的垦户。
废灶兴垦,把范公堤以东新淤的海滩围垦开辟成一块块农田,发展植棉,解决了纱厂所需要的原料。建立起棉垦区,扩大了人类活动空间,不仅使原来的集镇充满活力,也使一些垦民聚居之地发展成新兴集镇。在棉垦大潮推动下,上冈镇由此跃入盐城“八大镇”首镇。大纲公司便在垦民集中点开办学校、商店及小型工场作坊。棉垦事业的发展,对垣商和灶民产生了巨大影响,他们不再墨守成规,也依照公司模式经营。抗战前,盐城(市)滨海地区公司垦地已达129637亩,接纳垦户36250人。1937年,产子棉35万担,夏麦4.15万担。张謇的废灶兴垦,虽不能挽救中国的危亡,但却有利于当时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
追溯既往,张謇在盐城首创棉垦的历史功绩是令人难忘的。
- 上一篇文章: 朦胧宝塔的传说与考证(张万康)
- 下一篇文章: 朦胧宝塔(叶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