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湖轻工历史上的品牌印记(闵长富)
建湖的轻工源于手工业,建湖手工业史上也曾有过品牌产品,但是,这种品牌而不是当时的政府部门命名的,而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品牌,它是铭刻在人们心目中的名牌。在我的印象中有三个产品是值得一提的。
响誉世界的烟花炮竹
建湖的烟花源于鞭炮,原建湖县鞭炮厂,它的前身是李庄鞭炮业生产合作社,位于当时李庄即近湖公社的长沟,现城南新区。建湖的烟花炮竹起源于明末清初,有300多年的历史,原来都是一家一户的手工作坊生产,民国年间,有几百户家庭作坊在从事生产鞭炮,新中国成立后,到了合作化时期,组建了生产合作社,规模逐步扩张,再到工厂化生产集群,上世纪70年代,成立建湖县鞭炮厂,到了80年代起,烟花炮竹生产进入澎化期,1986年全县已有33个生产厂家,生产方式也从完全手工操作逐步向半机械化、机械化过渡,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作工艺,鼎盛时期,每年研发的烟花新品有300多个,年产大型组合、礼花弹、喷花、吐球、火箭、玩具、线香、旋转、烟雾、水上、日景等12大类2000多个品种烟花,年产量110多万箱,产品远销15个省市、30多个国家和地区,花炮行业成为建湖的纳税大户,建湖也成了著名的花炮之乡,也是全国烟花炮竹五大主产区之一。2007年在意大利举行的第三届国际焰火大赛中,建湖烟花一举夺魁,2009年建湖烟花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随着烟花炮竹生产规模扩大,建湖同时形成一支国家A级烟火晚会燃放工程设计与作业资质的专业队伍,拥有国际上最先进的音乐编程无线遥控点火系统,曾承办过国庆50周年圆明园、石景山、门头沟等三个景点的烟火燃放,并承担了第六届中国艺术节、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八届中学生运动会、第十四届世界女子蓝球锦标賽、中国南京长江国际旅游节、海峡两岸CEO金陵论坛、第六届中国残疾人运动会、中国南京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博览会等重大活动的燃放。每当节日或重大庆典时,建湖的烟花五彩缤纷从天而降,如璀璨的云霞辉映苍穹,普天遍地的声响热闹非凡,给节日和庆典增添迷人的色彩。
花炮行业是个高危产业,随着生产规模的扩大和发展,工厂点面的增加,管理上带来一定的难度,所以,在产业转型中,县政府忍痛割爱,做出痛苦的抉择,关停了花炮产业,建湖市场上再也没有自产的烟花炮竹了。“建湖花炮制作工艺”这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花炮之乡”这个历史名誉,将以文化形态传世。现在建湖挂牌的“焰花爆竹实业公司”也是名不符实,以前的公司是做花炮,卖花炮,经营花炮,而如今只是做策划,卖创意,在国内外从事焰花晚会组织,焰花图案设计和焰花音乐的编程,这个品牌将成为一个历史的记载。
沙庄陶大房剪刀
沙庄 “陶大房剪刀”有近四百年的历史。明末清初,战祸连绵,民不聊生,据传安徽芜湖有一个陶氏铁匠为生计所逼,肩挑风箱、铁炉流离转徙,后在当时的盐城县的沙庄(原建湖县蒋营公社河北大队,现建湖县九龙口镇),择一荡滩落脚定居,以锻打日用铁器为生,后陶氏当家产品剪刀以“货真价实,包用回换”著称于苏北里下河地区,广负盛名,并悬一金字招牌“陶大房剪刀老铺”,(金字招牌是民送还是府封,今无考证),招揽生意,嗣后,陶氏剪刀更是名高誉满,生意兴隆。为独家经营,垄断市场,陶氏子孙坚守机密,艺不外传,每日开炉均在深夜。奈陶家历代单传,人丁不盛,陶氏恐祖传技艺断绝,又因生意旺盛,业小人少难于应市,自民国初期,便不得不招雇帮工为辅助,扩大产业。外姓帮工的不断介入,陶氏剪刀独家经营的缺口已被突破。不久,陶大房剪刀技艺在沙庄开始传播,一传十,十传百,一些上无片瓦、下无立锥之地的农民,便弃农经工,或亦工亦农,即农忙时务农,农闲时从事剪刀生产。凭借陶大房的招牌,在小船上开炉创业,沙庄的“夫妻船炉”便纷纷出现,1920—1930年的10年期间,“夫妻船炉”已发展到80多张,这时专为剪刀生产经销服务的商人也在沙庄应运问世。剪刀经销商的出现,陶大房剪刀的销路相应拓宽,这时,沙庄剪刀在苏北里下河、沿海棉垦地区颇有声誉,各地纷纷争相购买,陶大房剪刀生产进入鼎盛时期,沙庄村舍也因此繁荣昌盛起来,沙西镇也就由此叫开了。
此后至解放前这几十年中,陶大房剪刀虽有些发展,但终因高捐重税,横征暴敛,层层盘剥,沙庄剪刀频于夭折,到解放初期尽剩40多张“夫妻炉”。
解放后,在党和政府的关怀下,个体手工业逐步组织起来,走合作化的道路,加之得到政府政策的扶持,陶大房剪刀得到迅猛发展,先由互助合作组,后来成立合作社,继而建立沙庄剪刀厂,1963年剪刀厂迁址到建湖县城,根据上级恢复名牌的精神,剪刀作为小商品得到各级政府的扶持,于是,陶大房剪刀如鱼得水,如虎添翼,步入发展的快车道。
“文革”期间,名牌遭批判,招牌被砸烂,剪刀生产处于停滞不前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在党中央和省轻工部门的支持下,名牌重振旗鼓,生产又有了新的起色,沙庄剪刀厂更名为建湖县剪刀厂,过去品种单一的陶大房剪刀发展到四十多个品种,生产工艺逐步由半机械化、机械化替代手工生产,年产量由几千把发展到拥有50多万把的生产能力,产品畅销全国各地,生产的剪刀并始终保持起落灵活、松紧适当、刃口锋利、小巧灵珑、经久耐用、美观大方的品牌特色,与“王麻子”、 “张小泉”剪刀争艳媲美。
到了上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计划经济逐步退出市场,国家对生产剪刀的钢材计划逐步取销,政府对生产剪刀补贴从弱化到取销,因剪刀生产的利润微薄,称为针尖上削铁,剪刀生产亏损越来越严重,企业实在难以为继,后来剪刀厂根据市场的需求,上了新的产品,逐步转产为电器产品,后又生产纺织配件,传统的品牌陶大房剪刀在竞争中从此退出市场。
周家庵的冶匠
周家庵的馋头已有六百多年的历史。
周家庵的馋头源于周家庵的冶匠。周家庵冶匠原始祖传姓周。周氏原藉是苏州人,从业冶匠手艺,远在明朝初期,据传是在明太祖朱元璋“洪武赶散”期间,周氏来到盐城县神台庄以西七、八里的地方,在荒滩择地(现建湖县建阳镇建东村)落脚,重操旧业,糊口谋生。
周氏冶匠手艺,技艺精良,产品制作精细。特别是当家产品馋头,是砂芯泥模,一模多铸,别具一格,在农耕时代的当时很有名气,尤其是苏北里下河地区名声广传。民国二十五年编撰的《续修盐城县志》中“湖垛冶匠”的记载,就是指的周家庵冶匠。
馋头,是小农具产品,是农耕时代一种重要的耕作工具。周氏馋头,质量胜人,销路甚广,产品供不应求,当时,周氏企图独家经营,坚守技密,技不外传。但随着形势的发展,生产规模逐步扩大,家族增多,从事馋头生产的户数一代比一代多,也有少数外姓开始介入,昔日的小荒滩逐步变成了村庄,由于位于建阳以东,故具名东建庄,直到十九世纪,周氏信佛的一代祖先周德柱,出面筹款在庄上建了一座庵堂,从此东建庄改名为周家庵。为了纪念庵堂的落成,他花了近三年的时间,浇铸了一只大香炉,这香炉是方底,五层,宝塔形,三米多高,荷花瓣子脚,下层肚子是铸的二龙戏球,上面四层四个角是四条龙,每条龙嘴里含有铁球,下颔倒挂铃铛,再下面倒爬狮子,顶端是狮子顶着葫芦。葫芦上插三支箭,中间还铸有“水旱八仙”及三国志等人物图案,形象逼真,栩栩如生。炉中点香,顶端狮子口及十六条龙嘴都喷烟,此时龙随香烟便摇头摆尾,如同活的一样,周家庵冶匠手艺的术艺化在这座香炉上得到充分显示。日本鬼子侵略中国时,当地的群众把它埋入土中,得以保护下来。解放后,江苏博物馆曾派人前来参观考察,多次欲征集,可周氏家族爱不择手,旨意作传统手工艺珍品教育后代。遗憾的是在“文革”中,这只香炉惨遭厄运,被视作四旧被砸烂,周家庵冶匠的代表之作从此在人间消失。合作化时期的周庵冶炼厂,上世纪70年代更名为建湖县冶炼厂,除生产馋头和犁铧、锅圈等生产、生活资料外,随着农业机械化的实现,农业生产资料馋头、犁铧也逐步退出了市场,厨房用具的变革,锅圈之类的生活用品也失去了市场。建湖冶炼厂转产工业产品,生产钢锭模,主供上海钢铁厂和南京钢铁厂,铸造工艺也有了创新和改进,本世纪又与盐城江动集团联营生产柴油机机体,后来在改制中企业解体,具有六百年历史的的周家庵冶匠也与世告别。
历史上的轻工名牌虽然退出了,但建湖人的创牌精神不变,现在又有不少新的品牌涌现,如“森达”“克胜”“玉人”“豪迈”“象王”等一个接着一个名牌在市场竞争中精彩展现。
- 上一篇文章: 建湖农业的历史回顾(万晶生)
- 下一篇文章: 马厂人转变生育观念纪略(游扣喜 周庆柱 李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