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筱文艳与自由调(邓小秋)

发布日期:2016/1/8 17:23:12  阅读:2616  【字体:
 

 

“自由调”,是继“淮调”、“拉调”之后出现的淮剧的第三种基本曲调。它的诞生,筱文艳起了很大的作用。

 

在三十年代末期,淮剧有两大基本曲调,一是“淮调”,二是“拉调”。“淮调”产生于上里河,即两淮;“拉调”产生于下里河,即盐阜。于是淮剧演员也分为“东路”、“西路”两大派,凡是两淮来的只唱“淮调”,而盐阜一带的艺人又多唱“拉调,双方各自保持自己的风格特色,门户之见颇深。

 

民国二十八年(1939),筱文艳与何叫天、陈为翰在上海高升大戏院,合作演出连台本戏“七世不团圆”。所谓“七世不团圆”,便是“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蓝桥会”、“秦雪梅吊孝”、“隔墙相会”、“郭华卖胭脂”与“陈英卖水”这七个爱情悲剧。有一天,筱文艳在演唱“梁祝”时,觉得用原来的“淮调”与“拉调”,已很难表达祝英台当时复杂的心情,便即兴地哼唱着旋律新颖的唱腔,并且得到了主胡高小毛与鼓师王士广的支持。筱文艳经过舞台实践演唱以后,效果很好,观众都乐于接受,大加赞扬。于是,这种旋律比较自由的“自由调”,就在淮剧舞台上流传开了。

 

后来,还逐渐产生了各种流派的“自由调”,如马麟童的“马派自由调”与周筱芳的“周派自由调”等。从此,“自由调”更成为“南派”淮剧界最为流行的基本曲调了。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