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漫话建阳三座古桥(张瑞桢  李世安  赵庆荣)

发布日期:2016/1/28 9:14:49  阅读:2654  【字体:
 

 

建湖县建阳镇地处“五沟三河”交汇处,是一名副其实的水乡古镇。这里,历史上就得桥之便,素有“三步两桥”之称,集市沿水而设,桥市、桥行、桥线、桥码头……成了建阳的一大特色。全镇通街桥梁18座,本文叙述的是被载入旧《盐城县志》的“景忠、双虹、向阳”三座古桥。

 

景忠、双虹、向阳三座桥,都是横跨东西流向的建港沟而贯通南北。建港沟到了建阳镇西段——古酺神庙处,象火叉钳似的分成南北两条河,被称之南、北建港沟。酺神庙座落在分岔处的小岛上。景忠桥位于酺神庙北侧,横跨北建港沟,双虹桥位于酺神庙南侧,横跨南建港沟。这两座桥正好把建阳老街——酺神庙——建阳南街联成一体。向阳桥则在酺神庙东首,横跨在原建港沟(俗称建阳越河)上,和景忠桥、双虹桥成鼎立之势,为水乡古镇增添了风采。这三座桥历史悠久,名闻遐迩。景忠桥原名“墨水桥”,创建于宋宝佑年间。据地方志载,酺神庙是宋末丞相陆秀夫幼年读书处,原先这一带没有桥,只有一摆渡。陆秀夫应试得中后,便捐献桥资,在渡口处建了一座木桥。明万历年间又重建此桥,因陆氏系景忠堂谱,故称“景忠桥”,以资纪念。在此期间,随着建港沟的疏浚,又相继创建了双虹、向阳两桥。据《杨氏家谱》和《姜氏家谱》记载,这三座古桥在清光绪年间大修过一次,今海外企业家杨栋先生祖父杨明珠和清末秀才姜效诗,曾主动解囊资助,并负责监修。

 

抗战前的三座桥,古朴典雅,具有民族特色,桥身是木雕栏杆,上边由四根红栏柱撑起,南北各一排楼,亭角高翘,如同凤凰欲飞,显得飘逸壮观。排楼立柱上的楹联,清醒注目,闪煤着古桥的绰影。景忠桥联为“双涧倒流千古秀,春光欲上万年枝”,双虹桥联为:“桥头看月色如画,枕畔听流水有声”,向阳桥联为:“绿波东西南北水,红栏鼎足亭子桥”。三副桥联之笔墨均出于书法家陆海之手。

 

这三座古桥,桥长均不足十丈,宽只有丈余,但在当时的盐城西北乡是屈指可数的。这里不但是生意买卖最活跃的地方,也是民间文化活动最频繁之处。时建阳出灯、玩龙,都要踩桥而过,每每还要在桥上表演“九狮图”和“长龙盘桥过河”的精采节目。建阳还有个风俗,每年都要举办几次桥会,说书、唱道琴、放河灯、玩龙船……吹弹歌舞,几成不夜。明、清时期,这里游客如云,令人留连忘返。晚清爱国诗人陈玉澍曾即景赋诗:“景忠桥下夕阳低,流水潺潺似马啼,人影霞飞天共涌,渔舟斜泊绿杨西”。在建阳“八景”中,颇有名气的“三桥鼎立、“双虹晚跳”、“双涧倒流”、“戍楼听潮四景,均取之于这三座古桥。

 

抗日战争中,这三座古桥都蒙受了战争创伤。桥楼桥面均遭破坏。建阳县人民政府肇建后,为便利交通,即在原桥面上铺设了木板,补换了桥桩,直至建国后才修茸一新。1952年苏北行署拨款2.8万元,复修双虹,向阳两桥,重建景忠桥。六十年代初期,在戛粮河整治工程中,景忠桥河段被拓宽,扬州地区兴化水利工程队承担了景忠桥改建任务,1963年竣工,建成了五孔钢骨水泥人行桥,更名“镇西桥1976年盐城专项拨款1.8万元,将双虹桥改建成水泥双拱型机耕道桥,桥位东迁90米,更名“人民桥”。翌年,又将向阳桥东迁100米,新建成装配式的钢筋混凝土人行桥。1991年遭百年未遇的特大洪涝,向阳桥受到严重袭击,建阳人民自筹资金,及时修复,保证了古桥完整无缺。

 

时代变了,桥也变了,原先的木桥已改建成仿古砖石拱桥,过去的人行桥已发展成车辆通行的机耕道桥,公路桥。八十年代初,在镇西瓦瓷村兴建了一座戛粮大桥,开辟了盐阜通途,为盐淮公路线上一座重要的桥梁。1992年投资60万元,在镇东又兴建了一座建阳大桥,这是延伸建阳集市和沟通南北的主要公路桥。同时,先后兴建了朝阳,光明、长建,元旦等通街桥梁,使古镇展现了新姿。在这里可以见到集市“小桥流水”的景色,桥的构思和造型既新颖又美观,如长虹卧波,横跨南北,又如劲弓满月,沟通东西。建阳商品经济的大发展,桥也助了一臂之力,这一座座桥梁给龙镆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笔者深思:可惜三座古桥桥名被改掉两个,如能满足人们怀古之情,是否仍沿用古桥之名,既体现镇史的源远流长,又反映建阳桥的传统和发展,新旧对比,则更有利于激起建阳人的乡情和乡思。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六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