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阳县纱布交换活动纪实(李世安赵庆荣)
1946年5月,建阳县政府为了发展纺织合作事业,在县治湖垛镇成立建阳县纱布交换所,所址在今新华书店老街门市部。这是建阳县第一家引导群众组织起来的县级供销合作事业。它在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支援军需,保障供给,促进解放区的生产发展,帮助群众解决生产、生活困难方面起了重要的作用。
早在战火纷飞的1941年,建阳县刚从盐城县划出时,县委和县政府就根据军民穿衣的需要,把发展手工纺织业作为反封锁和活跃战时经济的一项重要内容,提出“家家纺纱,户户织布”的口号,开展花、纱、布、粮交换业务了。1946年5月又正式宣布成立建阳县纱布交换所,作为全县花、纱、布、粮的交换枢纽,此举得到群众的热烈拥护。
交换所拥有仓屋13间,所内设会计股、合作股、营业股。谷曙民、姚峰先后任所主任。工作人员有彭展、姜永春、徐惠然、姚万里、唐明照、姜斌等。
当时花、纱、布、粮的交换办法是:领1市斤棉花,只要纺出15两纱(16两制),就可按纱的支数得到相应报酬(小麦)。具体的交换比例为:10支—17市斤,12支—19市斤;14支—21市斤,16支—23市斤,18支—25市斤。
公家发2.5市斤纱,民间交一匹布(每匹36尺长,l.2尺宽,制两套军服用料),按布的等级付给报酬(小麦):一等带23市斤,二等布21市斤,三等布19市斤。
建阳县纱布交换所起初不到十人,肩负着全县花、纱、粮的交换(供销)任务。平时,所里只留三、四名职工,做营业和负责成品纱、布的入库、运转工作,其余人员由主任带领下乡,跑村串户开展宣传教育,使群众了解生产自救的意义。指出纺纱织布既可以解决群众生活困难,又支援了部队,等于上前线打击敌人,同时也帮助群众解决纺纱织布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没有纺织工具,他们就发放贷款,组织专人购买并发动群众按样机制造。值得一提的是海南中学校长赵敬之发明了多支头的纺纱车后,所里同志立即组织木工,赶制了一大批,发给各乡做样子,使纺织工效提高一倍多。为了解决纺织技术问题,他们就到益林一带聘请技术人员,连续举办了几期纺织培训班,由技师上课示范,传授技术。他们既是一支服务队,又是一支工作队。一边做好思想发动,组织纺织合作事业,一边流动收花发粮,保证供销。不到两个月时间,全县即即有1万架纱车、4l5部布机投入行动,共建立纺织合作组59个,参加纺织互助合作的有4000多人。
建阳镇西郊职工村,全树230户人家,当时即有纱车260架,后来在纺纱基础上又发展了3个织布(巾)工场。由于户户参加纺织,被县委命名为“职工村”,村名至今未改。高作一个区拥有纱车1217架,日产棉纱313市斤,拥有织布机152部,年产厂布500匹,小土布938匹。群众參加纺纱织布,不仅支援部队布匹,解决军需,而且也藉以安度灾荒。1946年春荒,建阳区有520人参加纺纱织布,兑换粮食10500斤。秉文区410人参加纺纱织布,得粮7220斤。许多灾民说:“不花本钱,只要劳动,就有粮食吃,人民政府为我们想得真周到。”是年秋,随着纱布交换业务的扩大,又增设了建阳、大崔、上冈、尖墩4个分所,车动、王瑞章、洪仰才、齐锋分别担任分所主任,在全县形成了花、纱、布、粮的交换网络,工作很活跃。
1947年春,我军主力部队奉命作战略转移,盐阜地区形势十分紧张。分所经过整编,合并成建南、建北两个分所。建南分所主任主瑞章,副主任车动。建北分所主任先是洪仰才,后是刘训登、彭展。他们根据上级的指示,本着“一切为着前线,一切服从解放战争”的精神,一方面主动做好花、纱、布、粮的转移和掩蔽工作,一方面积极组织群众,开展生产支前。为了适应战时情况,采取游击活动、跟敌人“捉迷藏”的办法进行交换。在此期间,交换所同志工作非常艰辛,白天要在大后方组织生产支前,夜晚要深入游击区,甚至到敌占区去工作,有时还要护送物资上前线。
1948年,国民党军队从境内撤退,县境全部解放。纱布交换所工作重心转移到推进合作事业、帮助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上来。在短短的几个月内,就试办了平民、伍港、收成、单庄、兰成、朱庄、利民、建港、交陵等10多个合作社,为全县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是年底,纱布交换所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任务,代之而起的是建阳县生产推进社。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七辑)
- 上一篇文章: 抗日战争期间上冈镇的隐蔽斗争(夏瑞庭)
- 下一篇文章: 上冈名中医宋守白(夏瑞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