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孝老爱亲写真情(倪圣余 徐汉民 王乃定)

——记上冈镇红卫初中学生何宏新

发布日期:2012/10/16 10:57:49  阅读:2371  【字体:
 

 

  在上冈镇红卫初级中学,提到应届毕业生何宏新,都说她是一个孝老爱亲的好女孩。

 

  何宏新小时候是一个弃婴,养父长年患有间歇性精神病,爷爷奶奶都年近七旬,丧失了劳动能力,家庭生活基本没有经济来源,一家四口人住在一条破旧的船上,靠政府救济度日。她自小就用稚嫩的双肩和爷爷奶奶一起挑起家庭生活的重担,克服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困难,并以顽强的毅力完成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全部学业,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百善孝为先”的传统美德。

 

  从5岁那年起,何宏新就开始学煮饭、侍候病中的养父。个子矮小的她因锅台高,够不着,时常踩着小凳,趴在锅台上做饭,经常被溅出的米汤或开水烫伤小手和胳膊。上小学时,一次,父亲发病了,她小心翼翼端着自己熬好的稀饭来到父亲的床前,不料被养父一掀,泼得她满头满脸滚烫的稀饭。脸被烫破了,好心的邻居帮她简单地处理了一下,她又背着书包上学了。上小学的何宏新除了要完成学习任务还要帮养父穿衣、洗脸、刷牙、梳头、捡柴、生火、做饭,洗衣服。每当夜幕降临时,何宏新住的那条小船上就亮起了昏黄的灯光。此时她又在挑灯夜读了,人们说,何家船上的灯总是最先亮起,最后熄灭。

 

  2005年秋天何宏新进入了红卫初中读初一。长年患病的养父病情不断加重,一度卧床,何宏新每天要给养父接屎接尿,擦洗身体。端午节、中秋节,邻居送给她粽子、月饼,她从不尝一口,都要留给养父和爷爷奶奶,别人给的好吃的,她总能找出自己不喜欢吃的理由,留给父亲和老人。何宏新的邻居何彩兰老人说:“这娃娃太孝顺了,我活了一大把年纪也没有见过这么懂事的孩子!”

 

  2006年暑假的一个深夜,电闪雷鸣,风雨交加,她的养父病情突然发作,不省人事,望着无奈的老人,她二话没说,背起昏迷的养父冒着雷电风雨艰难地往村医生的家走去。经医生的及时抢救,养父捡回了一条命。

 

  没有生活来源的何宏新一家生活比较艰难,在地方党委、政府和学校、邻居及老师、同学的帮助下,一家人度过了一个个难关。怀着一颗感恩的心,何宏新把每位好心人的帮助记入自己的《恩人簿》。

 

  上了初中以后,何宏新的生身父母听说她的家庭生活十分困难,多次要接她回去,可她总是说:“爷爷、奶奶年纪大了,爸爸长年生病,我走了他们怎么办?”更重要的是,在她困难时,党和政府送来了温暖,同学们为她献出了爱心,给了她更多的鼓励,难舍那份关爱和亲情,她毅然决然地留在了那条破旧的船上,和爷爷、奶奶、养父生活在一起。

 

  带着无限希冀的何宏新同学,由一名小学生成长为一名初中生。她的家庭依旧贫困,她的学习依旧专注认真。教室里、课堂上、实验室里无处不留下她那活泼可爱的身影。乐意与同学友好相处,合作学习,给老师们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学习上的何宏新对自己的要求是严格的,然而生活上的她却是非常节俭的,饭堂的餐桌上,从不浪费一粒粮食,她知道粒粒皆辛苦的道理,平时别人资助的零花钱她总是一个掰成两半花,她懂得那有限的钱凝聚着别人的汗水和深情。

 

  为了更好地回报党和社会,回报家乡父老,回报师长学校,回报所有关爱自己的好心人,何宏新除了认真学习,还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公益活动。到敬老院,她热情为老人服务;去交警队,她虚心向叔叔阿姨请教,帮助别人做好事。每年上百个节假日,她大部分都用在了照顾老人和帮助别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学校师生和乡亲们几乎每时每刻都瞧见她勤奋和助人为乐的身影。

 

  何宏新,一个出身贫寒的女孩,在党的阳光哺育下,在社会主义温暖的大家庭里,在众多好心人的呵护下,健康活泼、可爱阳光、茁壮成长。

 

转自《建湖日报》2008523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