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跃在基层的民间演出队(潘清儒)
在建湖县城的社区和公园广场,在乡村的庭院场头,人们会经常看到一支演出小分队。他们人员不多: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六七人;行装简便:通常是几只装行头道具的大箱包;设备简易,两三把二胡、一支短笛、一具板鼓。他们对演出的环境要求也不高,只要有一片空地,容得下百八十人或三五十人,他们的演出便可开场了。
这是由一群四十五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组成的演出队,年龄最长的七十九岁。为首的是一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叫李雨生,他是铁杆的淮剧票友。自从上海退休回老家的十多年间,他一直喜欢唱淮剧,每逢亲友聚会,他总会应邀或自告奋勇清唱一段,而更多的场合是在行人集中的公园和广场,在塘河公园、希望广场、东方广场等会时常见到他的身影。他十足的底气、浑厚的声音、真挚的情感也着实吸引人,往往一曲下来,总会得到观众的喝彩。正是在频繁出入这类场所的交流活动中,他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淮剧票友,他们商议成立个小分队,从事传统淮剧的演出活动,传播淮戏知识,弘扬淮剧文化,为更多的家乡父老服务。
在这些淮剧票友中,有从专业团体退休回家的演职员伍少南、周桂珠,更多的是像臧佩洵、唐登雨、朱晓云、倪金凤等业余爱好者。他们不计报酬多少,纯以娱乐和服务为目的,只要有业主和观众需要,他们便风雨无阻地参加演出。
小分队的足迹遍布城乡,建阳马厂、近湖东冯、芦沟裴刘等地他们都曾演出过,路途近的电瓶车前去,路途远的包客车前往。
这是在近湖长沟的一场演出。有一位老人八十大寿,孝顺的儿女为老人请来了这支小分队,让亲朋好友、左邻右舍一同欣赏,演的是《杨门女将》。演员们很投入,唱念做打毫不含糊,唱到“河塘搬兵”这一段时,现场鸦雀无声,观众完全陶醉在字正腔圆的唱词和感人的剧情中,精彩处,演员还应高寿老人要求再唱一遍。子女们看到老人家高兴,往往有红包相赠表示谢意,观众们也会跟着鼓掌欢呼,甚至竞相“打彩”。对于这传统的表示对演员高度赞赏的举动,他们是不会拒绝的。
在恒济开山寺的演出,观众达三百多人。演出刚开始,突然下起了雨,演员们脸上的油彩褪色了,戏服打湿了,他们全然不顾,硬是冒雨把三个小时的《牙痕记》全部演完。现场的看客居然没有一个退场。他们绝对沉浸在戏中,和戏中的人物同呼吸、共情感。“悲调”声起,他们唏嘘不已,潸然泪下;“快活调”时,他们欢呼不止,捧腹大笑。看到演出如此成功,住持妙庆法师执意请人陪他们上饭店以表慰问之情,可他们婉言谢绝,坚持与和尚信众们一起吃斋饭,他们的善举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赞誉和有关主管部门的赞扬。
这支“大篷车”式的演出队又集合了,不知他们是去西南的九龙口,还是去东北的草堰口。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人们都亲切地称他们为“夕阳红”民间演出队,可他们却自号为“春雨”演出剧团。愿这活跃在基层、不辞劳苦、无私奉献的“春雨”,使“淮剧之乡”这片土地更加滋润。
转自《建湖日报》2012年11月7日
- 上一篇文章: 追赶光明的前行者——记日月照明公司副总经理、总工程师唐建华
- 下一篇文章: 王春瑜:史家墨笔诉真情(王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