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历史人物 > 正文

两袖清风马为瑗(彭淑玲)

发布日期:2013/4/13 11:52:15  阅读:2557  【字体:
 

 

他去世时,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送来挽联,一轮明月,两袖清风;盐城名贤宋泽夫送来挽联,人名已千古,清风剩一棺。这两幅挽联都用了一个词,清风。是的,清风二字,就是他一生最好的写照。他的名字,被写进了《清史稿》的《循吏传》。

 

他叫马为瑗(18601915),字慕蘧,又字念劬,建阳马厂人。马家,盐城的名门望族。祖父马松年为监生,父亲马松年闻为贡生,都是集美德与修养于一身的人,《盐城县志》说他们是行义并彰,名昭邑乘的人。光绪年间,朝廷曾经赠给马家一块写着乡闾硕望四个字的匾额。家族里有自己的读书精舍,叫后乐堂,取的是范仲淹老先生的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说法。他家门上的对联也不同于寻常人家,上联是庭悬南郡太守授生徒账,下联是家有东汉将军诫兄子书。世代的书香浸染,让他有别于一般读书人,读书不只是为了功名,更是为了实现读书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

 

1881年,马为瑗以第二名的成绩考取盐城县学,又得瑞安人黄体芳和长沙人王先谦先生的点拨,学业功底深厚。《盐城县志人物篇》是这样描述他的,胚胎前烈,笃学砥行,有经世之志。后来,腐败的清政府与英俄政府先后签订了《烟台条约》、《伊犁条约》,作为一个有家国责任感的青年人,马为瑗坐不住了,以禀贡生的身份进京,被授任东城兵马司指挥,1885年,获知县资格,赴顺天府(今北京)候补。

 

1900年,八国联军进军,烧杀抢掠,无恶不作,慈禧狭光绪帝弃城出逃,京城官员也多半自寻活路,各自保命。在京城为官,身为平局长的马为瑗依然从容镇定,保证了粮库的安全,还出仓粟三百石,济危城民食。他的行为得到了顺天府尹的肯定,从此,开始了长达数十年的知县生涯,足迹遍布八个州县。

 

作为一个腐朽朝廷的官员,马为瑗从来不是一个暮气沉沉的腐儒,有开明进步的新思想。民生凋敝,非实业莫能振解。对时局的分析,他一直是清醒的,有远见的。为官期间,他一直简衣素服,与平民无异,他觉得自己是民众的服务者,而不是享有特权高高在上的人。

在东安县,民教相仇的时代,村民拆毁了法国教堂,连他的最高顶头上司李鸿章都妥协了,同意赔银10万两。而他作为一个官位很小的县令,依然据理力争,结果减至2万两。对闹事的教会势力,马为瑗率兵擒拿,按律处决。法国公使给清廷施加压力,马为瑗与法国牧师对付公堂,驳得牧师哑口无言。他是一个集智慧与力量于一身的人,维护的是一个中国人的尊严,中华民族的尊严。府尹召为瑗为之对质,为瑗慷慨申辩,色厉辞严。史料是这样记载的。维护这样的尊严,需要的是不怕丟掉乌纱帽,不怕失去性命的魄力。

 

在丰润县时,他兴办学校,设劝学所,资助出国留学生,兴办实业,设工业局。还花了许多的心思,指导农民改良棉花种植技术,在苑明欣先生的《清末直隶的农业教育》一书中有关于这件事情的详细记载:

 

如丰润县令马为瑗到任后,见种棉者均不得法,于是会商乡耆“细为根究底蕴,测其地理,辨其土性,度其形势”,并劝谕绅耆随时讲解植棉新法,谕令先由绅富之家试种,并购农话报册,设立宣讲所,延请“学术勤奋、通晓农学者数人”,用白话逐日讲说,设有长条木凳,“任农夫野老坐而观听”,遇有不明之事,准其随时诘问,并令人将植棉新法在乡民聚集之时“妥为讲解”。

 

这一个个历史细节,都是极用心的。他是一个有着父母心的父母官,工作仔细、诚恳、严谨,他甚至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想用自己绵薄的力量去帮助那些苦难中的中国农民。为官一任,造福一方,他一直努力在做。在蓟州任知府期间,他清查出瞒报土地五万多亩,并将田亩税赋充作地方教育经费。他知道,只有教育才能使民众清醒明醒,才能救国家。

作为一个地方官员,因卓越的政绩和良好的口碑,他得到了光绪帝的召见,并得到光绪帝传旨嘉奖,赏戴花翎。对一个地方官员来说,应该是此生莫大的荣耀了。清实录光绪朝实录有这样的记载:昌平州知州许元震、甯河县知县李培之、香河县知县署东安县知县马为瑗、均著传旨嘉奖。

 

十五年的官场生涯,使他渐渐心灰意冷,清廷的腐败无能令他从失望到绝望,光绪帝的戴花翎也没有能留住他,最终,他选择了辞职,因为他从来不迷恋虚无的权利。辞职后的他,想走的是第二条路,实业救国,开发遵化承德的煤矿。遗憾的是,准备工作刚刚开始,他就倒下了,去世时才五十六岁,死于劳累过度。归葬家乡,途经盐城时,盐城知县王素沂为他举行了追掉会,更多的人因为仰慕他的为人,送来了挽联。他的墓,就在今天高作镇的口河村。

 

学生时代,他与盐城的大儒陈玉澍为同窗好友,陈玉澍称他为有道君子。他是配得上有道君子这个赞誉的。他的道,就是遵循一个人最本质的良知去做人,做事。他去世时是1915年,离现在快要有一百年了。在今天,马为瑗这个名字和他的精神,依然值得我们敬仰。

 

转自《新浪网》彭淑玲博客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