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文明楷模 > 正文

建湖的两位中国工程院院士:夏咸柱与李立浧

发布日期:2011/10/17 16:50:08  阅读:9814  【字体:
 

 

夏咸柱院士:著名动物病毒学专家

(东大新闻网,2010年6月8日)

      夏咸柱院士是我国著名的动物病毒学专家,长期从事家畜传染病学教学与科研工作。现任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院专家组成员。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军队(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多项;出版专著3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先后被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军优秀教师”、总后勤部“优秀共产党员”和“一代名师”,三次荣立三等功,2002年荣获“全军专业技术重大贡献奖”。2003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献身国防,携笔从戎报国家

    夏咸柱院士1939年出生于江苏省建湖县。1965年8月,南京农业大学毕业后,他选择了献身国防科学事业。他被分配到我军唯一的兽医人才和军马疫病防治教学研究机构——军马卫生研究所。他先后参加了郭佩蓉教授主持的马传贫特异诊断和殷震院士主持的马传贫病毒异种细胞分离研究。   

立足前沿,开辟动物疫病
与人畜共患病防治研究新领域

    进入80年代,军犬被正式列入战斗编制。由于我国犬病学研究起步较晚,种犬多数需要从国外引进,犬病的诊断与防治制剂也严重不足,以致于在引进种犬的同时,也“引进”了犬瘟热、传染性肝炎、细小病毒性肠炎等疫病,导致军犬疫病泛滥,阻碍了我军军犬的培训和使用。夏咸柱院士大胆地担起了军犬疫病的防治研究重任。

    他运用分离所获得的多种病毒进行疫苗研制工作并于2002年研制出“犬五联弱毒疫苗”,它是我国唯一获国家批准的犬用弱毒联合疫苗,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新兽药证书和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不久,他又成功研制出“犬六联弱毒疫苗”。面对成功,他没有止步,而是把眼光瞄准了更高的目标——狂犬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他大胆采用可以在犬、狐、狼等多种动物体内复制的犬Ⅱ型腺病毒弱毒为载体,进行狂犬病毒基因重组活疫苗的研究,现已取得突破性进展。

    夏咸柱院士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治研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2003年在全国爆发的SARS疫情期间,他作为国家农业部SARS病源调查专家组成员,对SARS病源调查提供了很多有宝贵价值的建议和技术支持。特别是在野生动物可能携带导致SARS发生的致病病毒的研究方面,他提出了被动免疫制剂,紧急预防制剂与试验动物模型研究等建议案。多数被有关部门采纳,有的已取得了较大进展。

拓宽视野,填补濒危
野生动物疫病防治空白

    近几年,夏咸柱院士在濒危野生动物的疫病防治研究上,获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在国内外首次对虎和熊猫进行了犬瘟热、副流感、流感、细小病毒、冠状病毒、传染性肝炎病毒和猫瘟热病毒的血清学调查和病原研究。在国内外首次发现了熊猫冠状病毒和虎的流感病毒。通过对所分离熊猫冠状病毒S基因的序列测定和分析,确定了其进化地位。在熊猫犬瘟热病毒的研究中,测定了熊猫犬瘟热病毒的全部H基因和部分F基因序列,这些基因已被列入世界Genbank基因库,从而从分子水平确定了犬瘟热病毒对熊猫的致死性感染,有关论文被美国《化学文摘》摘录。

    夏咸柱院士注重科研成果的转化。先后与四川卧龙大熊猫保护研究中心、黑龙江横道河中国大型猫科动物繁殖基地、毛皮动物养殖场等单位建立了合作关系,有力推动了国家野生动物保护与经济动物养殖业的发展。仅“犬用联合弱毒疫苗”1项成果使用,便获得直接经济效益1400余万元,为国家和人民挽回经济损失5.8亿元。

艰苦创业,呕心沥血育人才

    年逾六旬的夏咸柱院士没有忘记学科建设及后续人才梯队的培养。为了搭建一座集科研教学一体的学术平台,主持创建了全军军犬疫病防治中心。已成为我军预防兽医学研究领域的实验基地。多年来,他共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30余名,为兽医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田宇飞)

 

李立浧:中国电网工程与直流输电技术权威

(建湖日报数字报平台,2008年1月28日)

 


  图为新当选的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

  1月25日到26日,新晋中国工程院院士李立浧从广州回到家乡盐城。尽管多了院士的身份,但李立浧在盐城的活动安排得极其简单,本色低调一如既往。前天晚上,李立浧在市区汉唐盛世酒店摆了四桌酒席,宴请在盐的亲友们。昨天上午,李院士悄悄来到母校盐中校园里转了转。随后,他就匆匆飞回了广州。在盐期间,记者采访了这位新晋院士,倾听一位农家子弟的院士之路和他几十年风雨人生的感悟。

  “浧,音读半边,用全拼打得出的。是水边的意思。”李立浧这样解释自己的名字。李立浧出生在水乡建湖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他的同辈兄弟的名字中都有“水”。因为家里子女众多,排行最小的李立浧直到10岁才上学。但李立浧成绩很好,小学时跳了一级。虽然家境贫寒,但李家对子女的教育十分重视。李立浧四哥1958年就进入复旦大学,是村里第一个大学生。

  初中和高中,李立浧都在盐城中学就读。回想起当初的情景,李立浧笑了,“那个时候人小,衣服都不会洗,常是二哥来帮忙洗。”6年的中学生活,李立浧对母校感情很深,“盐中有很好的老师,很好的环境,也培养出了很好的学生。”

  李立浧所在的高中班,是当年教育改革的试点班,即用两年时间学完高中三年课程。两年后,本可以参加高考,李立浧一心想读清华,老师建议他再读一年,“把握大些”。于是,李立浧参加了1961年的高考,顺利考入了清华电机系,“数学考了满分”。

  “盐中那一年考了8个清华,我们一个班就考上了5个。”回想当年,李立浧颇为自豪。这一年,李立浧成为老家建湖冈东公社第一个考上清华的学生,引起轰动。

  清华大学集中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学子,在这样的大环境里,李立浧“并没感到压力”,刻苦勤奋成绩优异,并担任了班长。李立浧选择的是高电压技术,当初对此并不了解,只是一个哥哥在电厂做副厂长,便选了这个专业。

  1968年7月,李立浧走出学习和生活了7年的清华大学校园,远赴甘肃,开始了16年的西北之旅。回忆起毕业时的情形,他笑言其实分配的工作专业并不对口,但他没有丝毫怨言和犹豫。因为他的心里有着那个年代大学生"服从国家安排,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时代激情。

  到西北工作,李立浧有机会参加了我国第一个330千伏工程--刘家峡水电站送出工程,该工程也是我国第一条超高压输变电工程。工程从刘家峡水电站到陕西关中地区,全长532公里,跨越崇山峻岭,包括著名的六盘山。当时李立浧只是其中的一名技术员,对于自己能够参加这个工程建设,李立浧说得最多的是“幸运”。

  大西北留给李立浧最深刻的记忆不仅那里艰苦的条件,还有在精神、技术、体魄得到的磨炼。他曾经在我国著名的干旱地区工作了几年,“那里喝水都是大问题,人们只能喝水窖里的水,在水窖里见到羊粪蛋是很平常的事。”李立浧笑着说。这16年的西北之旅也让李立浧的近视眼镜度数迅速增加到两千度。“都是在煤油灯下看书炼出来的。”乐观的李立浧说,“庆幸如今科技发达,我做了手术,近视没那么严重了。”

  在中国电力行业,李立浧被誉为“中国直流输电第一人”。他参加或主持了中国所有特大型输电项目。我国现有的7回直流输电项目,他直接参与了4回,另外3回,他是专家组负责人。

  几十年里,李立浧创造了许多个中国第一,他参加和组织了我国第一条330千伏输电工程、我国第一条500千伏交流输电工程、我国第一条±500千伏直流输电工程;参与组织我国第一条也是世界上第一条±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的技术攻关。为推进我国电网技术发展,尤其是直流输电技术与交直流并联电网运行技术快速跨入国际先进行列作出了突出贡献。在去年底进行的院士评审中,李立浧在480多名候选人中脱颖而出,进入最后33人名单。这是我国电力企业10年来的第一位院士。

  当选为院士,66岁的李立浧心态平和,他说,“只是非常幸运,没有什么改变。生活工作一如往常,我还是每天按时上下班,手头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如果有变化的话,就是感到责任更重了,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够尽可能地为国家多做些事,多工作一些时间。”

  谈及成功的原因,李立浧院士谦逊地说,“主要归结为坚持的力量,工作几十年没有离开过主题。在工作中,不断总结前人经验,总想做出与众不同的事来。我相信,生活对于执著的人总是有丰厚的回报的。”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