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光真:一辈子听党话的模范老共产党员
在水乡建湖县城的前街后巷,人们经常看到一位八十多岁老太的身影:个头不算太高,满头银丝,身板硬朗,鼻梁上架着一副老花眼镜,走路不拄拐杖,说话声音洪亮,语速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慢……
人们总是亲切地称这位老人为“唐老太”。
唐老太,名叫唐光真,
可就是这样一位后代满堂、儿孙绕膝、每月还领着离休金的老革命,至今却还住在上世纪80年代初建造的老公房里,过着“竹稍赶竹稍”的拮据日子和忙碌奔波的劳顿生活……
唐光真,到底是怎样的一位老太呢?熟悉她的人会异口同声地说,她是位一辈子听党话,倍受人们敬重的模范老党员、老干部。
唐光真说:“既然投身革命,就要听党话,将革命进行到底!”唐光真从1941年15岁参加打游击开始,踏上革命征程,抗日战争中当联防队长,解放战争中做支前模范,七十多年来从没掉过半步,做到了革一辈子命,拿一辈子奖!
唐光真出身于贫苦家庭,四岁半时就学着大人的样子开始干活,八岁能挑水,九岁那年随父母到苏南挑石打工,十三岁又折回苏北老家跟着父母舂碓盘米。
苦难的童年逼得唐光真把所有的希望瞄向了革命。1941年的冬天,15岁的她被当地群众推荐为村上36户人家的行政组长,不但参加打游击,还发动贫苦农民,组建农会等群众组织,支援抗日斗争。
1942年2月,16岁的唐光真在参加一次为阻止日本鬼子下乡扫荡的打坝活动中,因工作出色被现场任命为联防队长,领导三个乡的一千多名基干民兵,连续打了四年半游击,枪林弹雨,出生入死,无所顾忌。
在解放战争中,唐光真又是一名优秀的支前模范。1946年秋的一天,她率领人员押运16条10吨的大船,帮助解放军运送枪枝、弹药、布匹、衣服等后勤物资,在敌军残余势力之间来回穿梭,胜利完成了任务。
1946年,唐光真当上了县妇联主任,解放后,又相继在多个部门任职,其中两任上冈镇党委书记,1984年底在县卫生局领导岗位上离休。
在苦水里泡大的唐光真,没上过一天学校,硬是凭靠顽强的意志和超人的刻苦,在革命队伍和工作实践中自学,攻克了文化关。从1946年在《盐阜大众报》发表第一首江淮小调《送军鞋》开始,六十多年来,先后撰写了无数的讲稿、通讯和诗文,且相继在有关报刊上发表。老伴走后,唐光真饱含泪水和真情,编写了一本怀念伴侣张学纯的纪念专著《风雨同舟五十年》;八十岁那年,又提笔,编写了述怀言志的《历史的回忆》一书;另外还帮受朋友所托编著了好几本纪念性书籍,倍获好评与感激。
有人说,唐光真是革命一辈子,争先一辈子,拿了一辈子的奖,这话一点也不过份。仅以离休后为例,20多年间,唐光真获评县以上先进达15次,其中:1986年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发挥余热先进个人;1993年被省关工委评为先进个人;1994年被县委组织部评为离休干部“振兴建湖智多星”;1998年被市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离退休干部“十佳”先进个人;2004年被省委组织部、老干部局评为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2005年八十高龄的唐光真又被市委评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先进个人,事迹被收入《时代先锋》一书等等。人们称赞她是位始终听党话、跟党走,永葆党的先进性的一面旗帜。
唐光真说:“既然加入共产党,就要按入党宣誓所说,为党奋斗终生!”唐光真1944年入党,1984年离休。她说,我离休没离党,离了休要换好岗,我要永远为党工作,真正做到春蚕不死丝不尽,小车不倒只管推!
1984年,唐光真真的离休了。她前脚离休,后脚就任县政协医卫组组长、县关工委文卫组长和卫生局关工委主任、离休办主任、离退休老干部学习大组副组长,担负起县政协的医卫组工作以及县卫生系统的关心下一代和老干部这三项工作。经常组织医务人员送医下乡。利用清明、五四、六一和国庆等节日组织老革命到卫校、县中和烈士陵园等地宣讲革命传统。
在游击战争中结成革命伴侣的老伴张学纯,离休后患了严重眼疾,唐光真一边为老伴到处寻医问药和安排好生活,一边还到处奔波忙工作。
一次,她到一个单位检查关工工作,因帮做一位青年思想工作,一直谈到下午点把钟才回家。门一推,见小孙子挂着两行泪水依偎在双目失明的爷爷怀里睡着了,再一看,锅没动,瓢没响,爷孙俩中饭还没吃呢,再一问,儿子下乡工作去了,媳妇临时出诊了,唐光真鼻子一酸,赶紧放下小包,扎上围裙上灶台去了。
2005年3月初,大女儿唐张建在扬州住院急需手术,大女婿来电话说:“无论如何请您老人家明天赶来。”唐光真一听心急如焚,但转念一想,自己手头还有件公事没办,于是马上跟女婿打招呼:“我明天还要召开一个会议,贯彻市县关工委会议精神,而且通知已发,没法改了。你按照医生要求,抓紧给她治疗,我后天一定赶到。”
2002年,老伴去世后,唐光真更是把对老伴的爱化作拼命工作的热情。
每当人们津津乐道这些事,大家的敬重之情会油然而生,而唐广真则认为,这只是他在履行一名党员的入党誓词而已。
唐光真说:“既然领了党和国家发的人民币,那就要一心一意为党、为国分忧,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唐光真从来都是这样认为,对于工资,自己只有支配权,却没有占有权。所以,几十年来,她无数次地向海啸难民、地震灾民、希望工程、困难户、贫困生……伸出援助之手。
唐光真奉献一生,捐助别人一生。多少年来,她始终没有忘记困难群体和需要帮助的人,以一颗赤诚之心,用自己的收入来捐助他人。说来你可能不信,作为一名十五岁就参加工作的老革命,工作几十年,离休后每月工资也有几千元,而且儿女们从没要过她老人家一分钱,可她却没有积蓄。钱哪去呢?不了解情况的人老是百思不得其解,而在唐光真的日记里却记得清清楚楚,她的工资,除维持自己正常生活外,几乎全部捐出去了。
那已是十几年前的事,家住高作农村的王书芹,正是依偎在妈妈怀里憧憬美好未来的时候,可灾难却悄悄向这个不懂事的孩子袭来,小书芹的妈妈不幸患绝症病逝。紧接着奶奶又离开了人世。这使小书芹的母爱与亲情顿失。祖父、父亲和小书芹三代人相依为命,家庭经济十分困难,当务之急是小书芹面临失学的窘境。唐光真知道后,专程到乡下找到了王书芹的父亲商谈。并鼓励小书芹说:“孩子,你必须读书,决不能辍学,有困难,奶奶来帮助你!”唐光直一边出钱帮助小书芹的父亲搞副业赚钱,一边给书芹买来了书包和文具,还帮书芹添了新棉袄。且这一帮,就是十几年,懂事的书芹,没有辜负唐老太的一片赤诚之心,认真学习的实际行动报答了老人家。
其实,对唐光真来说,资助困难学生又何止这小书芹一人呢?几十年来,到底资助过多少人,这连她自己也记不清了。如今八十七岁高龄的唐光真,还在资助着五名在校读书的贫困学生,其中大学生一名、小学生一名、初中生三名。
唐光真的善举,不仅照亮了一个个面临辍学学子的人生前程,更重要的谱写了一曲曲大爱无垠的美丽乐章!
用唐光真自己的话来说,我是从旧社会黑暗中走过来的人,苦难的童年,没有上学的机会,如今我要尽可能帮助有困难的孩子,让他们在新社会的温暖阳光下茁壮成长。
唐光真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为丰富农村孩子和农民的文化生活,他在家乡高作镇卞港村捐助万元兴办了一间拥有5000多册图书的村文化室;
——每年给原卞舍小学一千元,资助困难学生购置学习用品,这一给就是十几年;
——2001年唐光真获市委组织部奖金100元,她凑足1000元,捐给一所贫困小学的孩子们;
——2004年省委组织部和省委老干部局发给她1000元老干部工作先进个人奖金,她一转手捐给了太平洋地震灾区;
——2009年县里发给唐光真离休老干部慰问金1000元,她又加了3000元,向党组织交了一笔四千元的特别党费;
——2008年汶川大地震,唐光真几天几夜睡不着觉,把五月份全月的工资一分没留全部寄给了灾区;
这就是一位离休老干部、一位老游击队员、一位模范老共产党员的真情人生!
转自《高作神韵》
- 上一篇文章: 莫道桑榆晚 为霞尚满天
- 下一篇文章: 用“爱”沐浴孩子健康成长(周凤祥孙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