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人物春秋 > 乔冠华研究 > 正文

乔冠华的香港岁月(连载二)(茆贵鸣)

发布日期:2014/8/25 20:15:58  阅读:2823  【字体:
 

 

 

 

○毛泽东主席曾幽默地说,“乔老爷”的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

 

乔冠华的社论文章,不仅气势非凡,文采斐然,而且喻意深刻,见解独到,极具逻辑力量。

 

请看乔冠华323日社论《谜一样的马德里》的结尾部分。他在分析了保卫者阵营内部分裂的阶级根源之后,这样写道——

 

西班牙是一个生长橄榄树的地方。冬天到了,橄榄树的枝枝叶叶化为泥土。但是谁又能担保现在已经变橄榄树田的肥料的战士的骸骨,不在那历史的春天到来的时候,又结出青葱的果实,来点缀那明媚的半岛呢。

 

如此热情洋溢的文字,你能不为之激动、为之振奋?

 

简直令人拍案叫绝,徐迟先生读后惊呼,“这是激动人心的史诗!”他感叹曰:“我从未读到过这样感人的社论。社论写的是历史,而历史从来都是用血和泪写成的。在我的心目中,他比我们的许多诗人要强得多。他写的是我们时代的最好的史诗。”

 

19399月,《时事晚报》因经费不济而令人遗憾地被迫停刊。停刊后,乔冠华随即接到《世界知识》金仲华的邀请。于是,他又开始了《世界知识》的编辑工作,并在继续撰写着国际述评文章。

 

乔冠华的一篇题为《英苏谈判与德意同盟》的述评,是在希特勒挑拨离间,张伯伦又一厢情愿地大放和平烟幕:欧洲大陆似乎已丧失斗志并且陷入和平之梦幻这样的背景之下发表的。他一针见血地道破了慕尼黑协定的虚伪性,“去年十月以来,欧洲的和平与秩序,建筑在一个虚幻的棱堡上……在这个棱堡下面,呻吟着一千五百万的捷克人,两千四百万的西班牙人,更下面则有六百七十万的奥国人”。在谈到意大利出兵阿尔巴尼亚并逼迫产后仅三天的皇后仓惶出走这一侵略行为,以及英军军舰见此不仅不予动用军舰反而将其散布于东西地中海两端这一奇怪的做法时,他将此讽喻为“烛影摇红,千秋疑案”,其浩然正气可谓气贯长虹!他以观察家的眼光老练地指出,“西班牙九九六天的斗争,充分地证明了一个民主的国家的确可以保卫自己”,但最后却是“英法绞死了共和西班牙”!因此,他义正辞严地警告热衷于绥靖政策的英法领导人不要高兴得太早。他说,“在这一个意义上,法西斯并没有打进马德里,而是打进了伦敦和巴黎”!

 

如此深刻尖锐的剖析,何等地淋漓尽致!

 

文章行将结束之际,他又以优美的文字写下了一组激动人心而又催人奋进的史诗——

 

约莫1900年以前,当纳撒热人耶稣绑赴十字架,穿过耶路撒冷的街道,有些妇人为他哭泣的时候,他曾骄傲的对她们说过,“耶路撒冷的妇人,你们不要哭我,请哭你们自己吧!”今天,我们可以同样说:不要为马德里哭泣,请把你们的眼泪,洒向巴黎和伦敦去吧!马德里是永生的,它活在现在与来来为民主而斗争的一代的伟大的心中。

 

乔冠华那频频见诸报端的一篇篇国际述评文章,愈来愈显示出撼人心魄的力量。他在《中立国决定欧战的命运》一文中,极其准确地把苏联和美国比为“今天这个世界当中立着的两座历史的斯芬克斯”,说它们“一座是在华盛顿,一座是在莫斯科”。接着,他又形象地指出,“随着历史波涛的倾泻,这两座斯芬克斯迟早会先后说出话来,那声音是决定的。”

 

多么形象而贴切的文字!那些原本对苏联和美国在二战中没有及时明确表态而充满神秘感,并且一直处于迷惑不解的人们,竟被他点拨得茅塞顿开。

 

乔冠华的《西线终于爆发战事》一文,更是气势磅礴,其文笔如千军万马,一发而不可收。他在文中列举了许多战事后,大声呼喊道:  “山雨欲来,地中海大有西风即起之势!“你看,同盟国对轴心国所发起的那种摧枯拉朽的凌厉攻势,不已跃然纸上?其作用不可不谓振聋发聩!

 

通常情况下,那些板着面孔说理说教的社论文章,人们一般是不愿问津的。然而,只要是出自“老乔”笔下的社论,人们却不愿不读。因为读了那震聋发聩的社论,将无法再会摇摆起自己的意志而彷徨于歧途,他那史诗一般的述评语言,总能唤起人们的奋发向上精神。且不说他的文章标题,诸如《地中海的暗潮》、《谜一样的马德里》、《哀华沙》、《英苏谈判与德意同盟》、《中立国决定欧战的命运》,以及后来的《历史的报复》、《报复的历史》、《形势比人还强》、《迎接人民的春天》、《站在命运的河边》、《不能再拖》、《克里米亚的道路》等,是如何地先声夺人,其文笔更是犀利无比,极富战斗力,大有横扫千军之势。它们往往在广博的世界地理、历史、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知识的背景叙述中,向人们评论、透析着时局的焦点症结,思想集中,内容深刻,往往给人以极大的启迪和教益。用他后来自己的话来说,  “就在于它是紧跟着事件的发展写成的,带有时代的血腥气”;它“向大后方人民传播了中央对重大国际问题的看法,同时,也多少反映了那个时代的激情和人们的喜怒哀乐”。

 

不是嘛!仅1939年至1940年,乔冠华应香港各进步报书约请而撰写的国际述评文章就连续不断。据他自己临终前的粗略回忆,仅《时事晚报》发表的社论即有100余篇。当年,同在香港与乔冠华相濡以沫的冯亦代先生,曾将他1940年以前的国际述评文章汇编成集,取名为《争民主的浪潮》。文集于19405月由上海新人出版社出版问世后,即刻在上海引起反响。徐迟在一篇题为《第三次世界大战与才华横溢的乔冠华》的纪念文章里,比较详细地记述了乔冠华在香港的这段历史。他回忆道—一

 

我曾到过乔木(即乔冠华)的住处,看到他房间里,地板上,像书报社一样,放满了一排排一叠叠世界各地各种文字的报刊和地图(乔冠华精通德、日、英等多种语言),房间里几乎无插足之地。它们被排列得整整齐齐,有条不紊。我禁不住点头赞叹,他是用报纸作地毯的。家里成了报摊,倒是怪好看的。他的小小房间里,装满了全球的声音,你几乎听得到,在这里,尽管一切静悄悄,却有着真正是响彻云霄的,用时代号角组成的大乐队,奏出了无比宏伟的交响大乐。

 

他每天下午从九龙过海,到“阁仔”,和我们这些人哇啦哇啦大讲一阵,或到“聪明人”去和当时在港的一些西方著名记者会面,交流情况和意见,偶尔他也会到“高罗士打”喝下午茶,和个别高阶层的人士有些应酬。他在“阁仔”出现得最多。那里好象是他的办公室、指挥所。他很快成了我们的头儿了。晚间他从报社回去,夜深人静,他开始阅读材料,并写社论到拂晓黎明。呼呼大睡几小时,他起来再研究材料。便又到了登上轮渡过海的时候,他是很辛苦很辛苦的。他很快就成为香港知识界人士的中心人物,文艺界和他的关系尤为密切。

 

……

 

毛泽东主席后来在评价乔冠华当年的国际述评文章时,曾幽默地说,“乔老爷”的国际述评文章,“可顶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

 

 

录自《建湖文史选辑》(第八辑)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