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嵩传
夏嵩(1876~1944),又名世恩,字逸凫,亦作逸桴,号赞成,(张友武《省议员夏嵩事略》记其幼名世恩,字赞成,中年号逸凫。)祖居盐城楼夏庄(今建湖县沿河镇),夏嵩出生时家境贫寒,后其父夏庆云靠船运经营,渐臻富有。
夏嵩自幼入私塾就读,光绪20年(1894)应童子试,名列县首,府试合格,入县学,6年后中秀才,入陈玉澍主持之盐城尚志书院。光绪33年(1907)在陈玉澍力主下,东渡日本,入早稻田大学攻读法律,两年后学成归国,经清廷法部复试,赐予法政举人。复试后,获选山东泰安即用知县。不久辛亥革命爆发,夏嵩弃官归里,经营田务与实业,并与同乡李一山、乔炳等人创办开明小学(后改名为盐城县县立第四高等小学),自兼校长。
民国2年(1913),出任盐城县教育款产经理处主任,主管全县教育事务。4年后卸任,担任楼冈市(今建湖县颜单、沿河、九龙口镇一带,公所设今沿河楼夏庄)保卫团团董。民国7年(1918),当选为江苏省第二届议会议员,驻宁供职两年多,就振兴苏北地方民族实业,兴办教育,整治里下河水利,创立养老院、残废院等方面多有建言。当时盐城县国民党内部分为中央派、西南派,夏嵩是中央派为首者。民国9年(1920),夏嵩厌恶军阀混战,于仕途渐淡,遂返归楼夏,于乡里兴办实业与教育。民国14年(1925)动员地方商户集资创立群英初级中学,夏嵩捐田百亩作为校产。
抗战爆发后,本已退出政界的夏嵩激于民族大义,1938年2月出任盐城县抗日同盟会理事长。1939年春,支持群英中学学生王大林、季龙、朱尚彬、朱耀南、胡扬等投奔抗日武装“三路二团”,并冒险救下被国民党缉捕的群英中学校长孙达伍。
民国29年(1940)年,原中共盐城县委派李寄农登门做夏嵩的工作,同年底,陈毅亲至楼夏庄,拜访夏嵩,交谈抗日形势,宣传共产党团结一切力量共同抗日的意义,晓以民族大义,请他为抗日出力。夏嵩为陈毅雄风大度和坦率真诚所感动,坚决拥护共产党的抗日主张。次年初,应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之邀,出任临时参议会副参议长。同年秋建阳立县,夏嵩将保家的自卫队30多人、28支长枪全部编入9区区队。他主动约请西南地区士绅聚会,动员他们向民主政府缴纳公粮田税,自己带头缴粮20多担,次年春又向8、9区群众借出200担粮食,帮助度过春荒。
1942年秋,日寇驻湖垛中队长木木田给夏嵩写信,想以早稻田大学校友的身份前去“拜访”,夏嵩深以为辱,举家迁居沙村荡,并将家财全部清光,只在厅堂留下佛雕(其意责木木田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早稻田大学的文凭。木木田到楼夏其家,见状目瞪口呆,狼狈而回。直到第二年年底(一说为1944年10月),日伪撤离楼夏庄,夏嵩一家才返回。
1944年10月,夏嵩因痰喘症发作而离世,终年68岁。
按,中共建阳县委1943年4月13日《关于反扫荡工作回报》中云:“我猛袭湖垛后,楼夏据点的夏逸凫在病中吓死,各据点的地主纷纷搬出据点,大部分已到我根据地来了。”这里“夏逸凫”应指“夏嵩”,但与事实并不相合,或为当时误传误报,录此纠讹。
附,1942年夏嵩在建阳县政府召开的士绅座谈上的发言,原载于《盐阜报》1942年7月6日第2版,此据《建湖文史选辑(第三辑)》。1942年6月,建阳县县长唐君照召集6、7、8、9区士绅举行座谈,盐阜军区司令洪学智也亲自到会,22日夏嵩在会上作了发言。
夏嵩在建阳县政府召开的士绅座谈会上的发言
目前国家已到紧急关头,非结合广大民众的力量,不能渡过难关,求得抗战的胜利。但现在还未能一致起来,是因为今天存在三种力量与三种局面。这三种局面,究何趋向,一般人尚未能判断清楚,因此显出徘徊不前。
以我个人之见有两点:第一,合乎真理的,一定能成功。就拿民主政府的减租法令来说吧,上古时候有授田分田制,那时并不分你的我的,直到商鞅变法土地才归私有。根据孙中山“平均地权,节制资本”的理论,国民党没有认真做,共产党来实行,这就是合乎真理的。第二,合乎人情的,一定能得到大家的拥护和支持。我去年参加盐城县参议会时,许多人说我过去年老不做事,现在反出来做事,责备我,我以为并不奇怪。过去国民党到苏北来的时候,骂我是土劣,我就蹲在家里。共产党到苏北来后,不但没有那样骂人,反一次两次三次地叫我出来做事。共产党这样有情有理的敬重耆绅,我还没有看见过,叫我能不出来吗?再拿八路军、新四军来说,纪律严明,爱护群众无微不至,我三十年来没有见过这样好的队伍。现在,有如此强大的军政当局,试问,哪个不同情拥护呢!
大家不应该徘徊观望,只有团结一致,才能渡过国家的紧急关头。
录自《民族英雄传》
- 上一篇文章: 唐少友传
- 下一篇文章: 杨幼樵传 建阳四皓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