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水车的回忆(孙兆乾)

发布日期:2012/4/14 10:08:54  阅读:3146  【字体:
 

                                   

“水”是农业的命脉,农业生产离不开“水”。

 

小时候,我就很喜欢水车,经常到车棚内纳谅,车网上睡觉。那时候我们农村里村村、舍舍农业生产全靠水车、车水灌溉、排涝抗旱。因此,水车是农家之“宝”。

 

水车有三种:牛车、风车和脚车。

 

 牛车,有车棚八角园形,四梁八柱,就像公园内的一座凉亭、四面来风,八面观光。水车的零部件都是用木料制成,像一台机器,有齿轮、转盘、车心和曲轴,提水用漕桶汲板和木榷,这些东西都是巧手木匠精工制作,小巧玲珑,美观适用。农闲时,农家人把车上使用的零部件像“宝贝”一样收藏起来,以便来年再用。特别风车它有布帆,也有用蒲草编织篷帘,旋转在风车桅杆上,它不问风向,随时运转。有段顺口溜唱得好,“兄弟七八个,围着车心转,一阵狂风起,这个撵那个。”如遇风调雨顺日子,农家人就像做喜事一样欢乐,昼夜不停乘风取水。因为风车的运作原理。它通过巧妙构思,对解决农田缺水,减轻劳力负担有着科技、节能的创意。

 

脚车,是人用双脚踩在车轴上,有三人脚车,也有四人脚车。踩车时人手扶在车架上,双脚旋转步伐一致。一天下来,踩车人脚上往往都磨成了泡。遇到旱涝灾害时,踩车人一干就是半个把月,累得腿痛脚烂人变瘦。

 

牛车多数是用黄牛拉动。因为黄牛有精神、跑得快,水牛干田里的活,有时田间急需用水也会用人工推,八个人带上竹扛,顺着车心的转盘人接人似地推转着。记得有年旱灾、村头劳力编排成队,歇人不歇车日夜干着,还用一面铜锣敲敲打打,看上去很是热闹,那时我不知道为什么要敲锣,待长大后,才解开这个谜。原来,敲锣的目的是给人提精神的,怕推车人疲劳困倦打瞌睡。

                     

当年还不谙世事的我,那时只顾玩笑取乐不觉得水车落后和汲水困难及农民艰辛劳苦。合作化后,村里有了抽水机,农业用水靠机械抽水,水泵抽水,再也用不到水车了。如今有用上了电,闸刀一开,只听“哗”的一声,湍湍清水流进农田里。水车已湮入历史尘埃,就然“水车”这神奇的名子也无影无踪。在农业机械化没有实现以前,“水车”对农业生产发展确实功不可没,它有着独特的历史文化,是农家人倍感温馨的农业机械。时下,人旱涝丰收衣食无忧,只有上年纪的人还记得当年用“水车”往事,水车创造财富,水车是农业生产上的命根子。

 


二人脚车

 

 

牛车汲水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没有任何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