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县志 > 正文

★红色记忆水乡行(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办)

发布日期:2011/10/17 14:59:28  阅读:44125  【字体:
 

 

 

 

红色记忆水乡行

                 ——建湖县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集锦
 
 
 
 
 
 
 
 
 
 
 
 
 
 
 
 
 
中共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
 
二0一0年 十二 月
 
 
 
 
    
目  录
引言
 
    旧址留芳
 
中共草堰口党小组旧址
中共阜宁县委员会成立旧址
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旧址
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旧址
中共盐城县委员会成立旧址
树海大队旧址
新四军军部及华中局移驻北左庄旧址
中共建阳县委、县政府成立地
华中野战军军工二厂旧址
华中野战军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旧址
苏北二分区委《人民报》及印刷厂旧址
上冈共进社旧址
 
    领袖足迹
 
刘少奇夜宿北当典
刘少奇移停十顷荡
 
    名人故里
 
从这里走出新中国外交部长——乔冠华故居
梁垛团五港口陈村——王翰出生地
 
    敌后办学
 
新四军与海南中学
盐城县中学生夏令营营址
 
    战斗遗迹
 
收成阻击战纪念地
保卫盟军坠机战斗纪念地
 
    巍巍丰碑
 
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
建湖县烈士陵园
九龙口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上冈抗日二十一无名烈士纪念塔
冈西镇白果烈士墓
陆庄革命烈士纪念塔
永丰革命烈士纪念塔
辛庄革命烈士纪念塔
冈东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颜单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英名永存
 
一、红色地名
 
秉文乡
东平乡
许晴村
白果乡
荫文乡
左幼乡
守城乡
福初乡
天美乡
智谋乡
二杨乡
洪章乡
张萍乡
德辉乡
日晖乡
 
二、名将遗闻
 
功过由人说到今——记马玉仁烈士
故园有幸埋忠骨——记陈中柱烈士
 
后记
 
 
 
 
 
 
 
 
 
 
引  言
 
     2010年3月,我们根据中央办公厅、中央党史研究室关于“开展全国革命遗址普查工作”的指示和省、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关于“革命遗址普查工作实施方案”的部署要求,在占有大量历史资料的基础上,组织力量对建湖县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年5月至1949年9月)留下的革命遗址(包括其他遗址)作了全面系统的普查,参照规定的普查内容范围,按重要组织机构旧址;重要党史人物故居、旧居;国家领导人活动地;重大战役、战斗地;有影响的革命烈士事迹发生地或墓地;反映重要历史活动、进程、思想、文化的各种遗迹;建立的各种纪念设施等7个层面,进行了实地调查、考察、摄像和填表登记。在全县各镇、区党委、政府的有力支持配合下,经过近4个月的努力,于6月底顺利完成了所有革命遗址普查工作,汇总上报了在省、市范围内有影响的36处革命遗址普查资料及成果,并对普查工作进行了总结。
     建湖是革命老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全县各地留下了许多珍贵的革命遗址。这些革命遗址,铭刻着中国共产党在建湖开展革命斗争的光辉历程,记录着广大共产党人,人民群众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的重大贡献,蕴含着无数革命者为代表的建湖儿女艰苦奋斗、不屈不挠、一往无前、敢于胜利的革命精神,是对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革命传统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一笔宝贵的革命文化遗产。通过开展革命遗址普查,全面了解我县丰富的党史资源,掌握各处革命遗址的基本情况及其生存动态,对于更好地保护利用革命遗址,进一步推动红色旅游,继承和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革命精神,激励全县人民为推动科学发展,建设美好建湖而共同奋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现在,我们根据上级要求,把这次革命遗址普查成果编辑成书,从增强可读性出发,对成果资料进行了结构编排和文字加工,编辑成《红色记忆水乡行——建湖县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成果集锦》一书,奉献给广大读者,也是向我县建县70周年敬献的一份礼物。相信这本书能够使您进一步了解建湖的历史,正确认识建湖的现在,更好地开拓建湖的未来提供有益的帮助!
 
 
 
 
 
 
 
 
 
 
 
 
 
 
 
 
 
 
 
 
 
旧 址 留 芳
 
 
 
 
 
 
 
 
 
 
 
 
 
中共草堰口党小组旧址
 
     草堰口党小组是大革命时期盐阜境内,乃至苏北地区由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第一个党小组。她像一粒火种,点燃了盐阜大地的革命热火,她的一声呐喊,唤醒了盐阜人民团结起来,向旧世界开战,为实现共产主义伟大事业而英勇战斗,勇往直前!
     旧址印象  古草堰口小街(今草堰口集镇)位于县境东北部,串场河与草堰河的交汇处。串场河西岸的通榆公路南北穿街而过,水陆交通便捷。小街商铺鳞次栉比,集市繁荣。集镇居民住宅多为砖墙草苫,经商做买卖或开个体小作坊。内街深巷一些青砖小瓦清式建筑住户,多为唐姓望族中的富户和书香之家。20世纪二十年代中期,就在小街北首一户青堂瓦舍人家(即在上海法政大学读书的唐仲衡家),建立了盐城县第一个中共地下党组织——草堰口党小组。该址历经数十年沧桑,特别是近几年集镇建设改造,原址已不复存在,成为新的居民住宅区。
     史事经纬   1925年寒假,在上海大厦大学读书,有国共双重党籍的仇一民(今盐城市亭湖区人)受上海中共党组织的派遣,回盐城从事建立中共组织等活动。翌年春,秘密发展了草堰口人唐仲衡以及梁开甲、吴广文、邹渐余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6年4月,仇一民、吴广文、唐君照等在唐仲衡家碰头,决定成立草堰口党小组,仇一民任组长。其成员分别在上冈、盐城、大冈等地宣传革命思想,传播马列主义和党的民主革命纲领,吸收优秀青年入党,组织工农群众展开反帝反封建斗争,响应和迎接国民革命军北阀等。草堰口党小组在1927年8月至11月,与上海党组织保持单线联系,1928年1月中共盐城县委成立后隶属盐城县委。1928年4月,草堰口党小组组长仇一民在阜宁东沟收编土匪武装途中遭敌袭击牺牲后,上级党组织批准唐仲衡负责草堰口党小组工作,继续在草堰口、上冈一带发展党员,坚持革命斗争。由于大革命失败,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党小组与上级党失去联系,党员之间秘密联系也中断,力量十分单薄,到1931年底,草堰口党小组的集体活动完全停止。
     关连人物    唐仲衡烈士
     草堰口党小组负责人唐仲衡烈士,又名唐秉钧,1900年2月出生于今建湖县草堰口镇,是盐阜地区早期党员之一。1920年秋就读于上海法政大学,读书期间与盐阜地区早期共产党员仇一民结识,并多次参加上海地下党活动。1926年,由仇一民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他家建立了盐城第一个地下党组织——草堰口党小组。1928年4月,党小组长仇一民牺牲后,经上级党组织批准由唐仲衡负责草堰口党小组的领导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草堰口党小组解散,他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后又恢复了联系,先后在杨村补习团、海南中学、盐阜第二中学边教书育人,边开展地下工作。
     1946年底,受中共华中工委派遣,他奉命率全家六口人以“逃亡地主”的身份到江阴,投靠时任国民党江阴要塞炮台台长堂弟唐秉琳、工兵营营长唐秉煜以及守备总队队长表弟吴广文。并在江阴镇髙巷11号,即要塞司令部的斜对面建立了地下联络站,他担任地下联络站负责人,开展要塞起义的策反工作。将要塞内部获得的重要情报经交通联络员,及时汇报江北华中工委指挥部,同时把党的指示传达给要塞地下党,和要塞内部的地下党一起策动战场起义。1949年4月21日,江阴要塞起义成功,他为人民解放军顺利横渡长江,保护江阴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立下了汗马功劳。江阴要塞起义成功后,他返回盐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不久因积劳成疾,于1950年春不幸逝世,终年50岁。嗣后,盐城专区行政公署追认他为革命烈士,安葬的墓地在今草堰口镇居委会九组。
 
 
 
 
 
 
 
 
 
 
 
 
 
 
   
中共阜宁县委员会成立旧址
 
      从草堰口镇驱车,沿204国道向北2公里,有一条东西走向的建湖、阜宁两县分界的界河,叫友谊河,把一个原属阜宁县的名叫大唐庄的大庄子,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分的南唐庄和中唐庄在今建湖县草堰口镇境内,北部分的北唐庄则属今阜宁县沟墩镇。82年前,就在南半的南唐庄,诞生了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盐阜区第一个县委——中共阜宁县委员会。
      址貌一览  南唐庄座落在草堰口镇大唐村南庄组,有40多户农家,东邻204国道不足1公里。庄南头靠路边有一年久失修、破烂不堪的三间一厨草房,显得十分显眼,这是原中共阜宁县委委员、阜宁县篆河小学教师唐太初的住家。庄前一条小河,河南岸向东不远处有一块空地,是上世纪60年代被拆除的唐家牛车棚残址,这个残址便是是当年中共阜宁县首届县委的成立地。
      史事经纬  1927年春,正当北伐战争取得节节胜利之时,蒋介石集团却在上海,汪精卫在武汉发动了“四·一二”、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大肆搜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第一次国共两党合作破裂,大革命失败。针对国民党制造的白色恐怖,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了“八七”会议,确定了土地革命和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是月,中共江苏省委恢复,并陆续派员到苏北,宣传党的“八七”会议精神,积极组织江北农民武装暴动。11月,成立中共江北特别委员会,先后派遣李林、王剑秋等8名同志来盐阜一带指导工作。1928年1月春节前夕,李林等来到阜宁南乡的大唐庄,在地下党员,时任阜宁篆河小学教师的唐太初家,商量秘密成立中共阜宁县委事宜,接着在庄南面的牛车棚里开会,宣布成立中共阜宁县委员会。首届县委由9人组成,李林任县委书记,唐太初、王家祥、黄效白、张凤吾、钱福海、王四、陈勃、姜元之为委员。县委分工李林负责全面工作,唐太初负责宣传工作,钱福海、王四到蔡桥镇西北乡花园头工作,王家祥等负责蛤蜊港、刘戈、左兴庄、八滩、前岸、东坡等地工作。县委成立后,积极发展党的组织,组织武装斗争。全县发展党员360多人,建立了海关镇、花园头、城厢小学,喻口、蛤蜊港、蔡桥等8个党支部和21个党小组。县境北部地区在阜宁县委的领导下,党的工作迅速开展起来,革命群众运动蓬勃兴起。
     链接轶事      
境北地区党的活动
      中共阜宁县委成立后,派员在县境草堰口,辛庄一带发展党员,建立组织,准备武装暴动。1928年1月至6月,在草堰口和大唐庄发展了6名进步青年入党,建立了草堰党支部,唐桂群任支部书记。该支部广泛发动群众,开展抗粮、抗租、抗税、抗捐、抗丁“五抗”斗争,给当地封建地主势力以沉重打击。并利用多种途径,搞了数十支枪和弹药,响应苏中红九军,组织200多名青壮年进行编队训练,作武装暴动准备,后因阜宁的蛤蜊港,蔡桥等地组织的三次农民暴动失败而流产。县委宣传委员唐太初利用暑假期间,到辛庄西的宝塔湾一带活动,发展了李楚珍、曹加明等人入党,建立了宝塔湾党小组,李楚珍任组长,秘密开展宣传“八七”会议精神,发动农民开展“反田契”斗争。直到1929年冬,该小组因有的党员调外地工作,有的去了苏南和上海,组长李楚珍在上海又参加了陈独秀“无产者社”(托派组织)等原因,致该小组活动停止。
 
成立大唐庄党支部
     1928年夏,中共江苏省委邮寄给阜宁县委的文件和宣传刊物,因接收地阜宁邮政局负责接收和转递的地下党员,不幸身份暴露。为避免损失,使省委来函投寄不致中断和发生问题,中共阜宁县委决定改在边远的草堰口邮政代办所接收。唐太初与经他发展的曹加明、吴章华等几名党员商量,并经阜宁县委批准,在唐太初家成立大唐庄党支部,由唐太初兼任支部书记。主要负责省委来函接收转送的领导,直接承担此项任务的是吴章华和唐太初的爱人,前后3年时间从未中断,大唐庄党支部实际成为中共阜宁县委的地下交通站,后因国民党阜宁县党部加紧搜捕中共地下党员,支部成员被迫隐蔽他乡,与上级联系中断,于1930年底停止活动。大唐庄党支部虽然建立时间不长,但对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为不忘过去,继承和发扬光荣传统,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后,草堰口镇党委在旧址恢复成立大唐村党支部(现为总支)及其村委会。
 
 
 
 
 
 
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旧址
 
     “七·七”事变后,县境各阶层纷纷成立各种抗日救亡团体,宣传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在通榆路沿线的上冈地区,以青年学生和青年知识分子为主体,由中共地下党员参与组织领导的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影响最大。这个组织虽然只活动了五、六个月,但服务团全体成员斗争坚决,工作努力,活动形式多样,宣传抗日工作做到家喻户晓,对上冈地区开展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抗日救亡活动起到带头作用。
     旧址印象  上冈是境东通榆路上的重镇,旧盐阜区十大名镇之一。20世纪三十年代上冈异常繁华,常驻人口达3.3万,东西、南北是条石路面大街,两旁店铺、商号、工场林立,瓦屋、楼房鳞次栉比,粮棉、食盐、百货贸易十分兴旺。镇东角头街南端是集市贸易活动地,北首是各种社会团体的住所。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就设在上冈商会内。商会为两层楼房,古式建筑,大门朝西面向角头街,门旁有一口居民汲水的老井。1938年5月,日军首次侵犯上冈,出动飞机狂轰滥炸,上冈商会遭到重创。此后,上冈又先后被日伪军和国民党军队占领,对整个集镇进行了掳掠摧残,使商会原址彻底毁坏。新中国成立后,商会一带作为政府办公地。九十年代划属建湖县第二人民医院,现为二院的职工住宅楼。偌大的庭院内住着几户人家,只有遗存的一口古井让人们穿越时空,想象其陈年往事。
     史事经纬  “七·七”卢沟桥事变发生后,上冈地区失学、失业青年为报国无门而坐卧不安,焦急万分。时在南京金陵大学读书的陈宗泽,暑假回老家陈灶锅,召集在外地读书的学生陈久仁,陈宗良,陈仰梅和本地年龄较大的学生十多人,组成学生抗日救亡宣传队,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演出。9月,中共江苏省临时委员会成员王翰,根据中央中共关于组织抗日统一战线,扩大救亡运动的指示精神,派遣地下党员唐君照回原籍,把失学、失业工人、农民、店员、青年组织起来,开展抗日救亡工作。唐君照回乡后召集唐君鄂、唐小什、陈宗泽、赵敬之等开会研究,决定组建“盐城县十四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简称“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会上起草了《工作纲要》,其宗旨是宣传抗日,唤起民众。下设组织、宣传、总务、劝募、交通五个股,分别由韩锦文、陈仰梅、周庚、韩镗、韩钟负责,陈宗泽负责陈灶锅分团,唐君鄂为服务团顾问。办公地点设在上冈商会内,先后吸收青年148人(包括陈灶锅分团)参加。每天上午大家到商会集中,学习时事,交流情况,讨论工作,各负其责。服务团主要任务是宣传抗日救国,开展街头演讲、贴标语、散发传单和文艺演出等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并为抗战募捐。他们自编自演了许多文艺节目,在角头街,商会门前的博场和启新大剧院等地演出“活话剧”。服务团的宣传活动搞得轰轰烈烈,反汉奸、反投降斗争搞得扎扎实实。其间,组织了与贪官、地痞、受贿抓丁的三次斗争,有力地打击了敌顽、汉奸的气焰,鼓舞了人民群众的士气,扩大了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的声誉。在服务团的影响下,上冈各中小学生纷纷走上街头,宣传抗日,广大群众和各届人士积极响应,主动捐钱捐物,抗日救亡热情高涨。
     1938年春,由于唐君照、唐小什、赵敬之等主要骨干被党组织委派赴徐州五战区搞统战工作,加之农历3月底日军首犯上冈,商会被炸,上冈沦陷,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公开活动停止。
    链接轶事  
创办上冈中学生补习团
     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被迫解体后。其成员在各自的岗位上继续开展抗日救亡工作,有的直接参加了对敌斗争。
     1939年8月,唐小什、陈宗泽、赵敬之等一部分骨干从徐州回到家乡,在上冈中学、农职中等校任教。暑假期间,他们利用国民党号召“读书救国”的名义,商量决定创办盐城县第一中学生补习团,以为中学生补习文化课形式,教育青年学生抗日救国。他们通过办团经费大家凑,住房设法找,课程各人上,入学学生分头串联召集的方法,积极筹办补习团,具体事务由原海南中学教师董裕公(又名董立)负责。经过一段时间筹备,于9月初顺利开学,共招收学生30人,其中绝大多数是有志的抗日青年。补习团一改“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眼前书”的旧学风,除坚持文化教学外,引导学生走上社会,参加抗日救亡工作。他们在上冈闹市区办了一个定名为“大家看”的墙报,不定期地刊出抗日消息和抗日小言论,激励民众团结一心抗日救国。还联合冈中,农职中进步师生组织话剧团,歌咏队上街宣传,在上冈地区产生了巨大影响。由于日军飞机经常空袭上冈,补习团被迫迁移农村,先在上冈西的舍利寺,后到五区孔庄的福慧庵,坚持流动教学。10月,中共泰州中心县委地下党员徐亚云通过树海(地下党员)引荐,参加了补习团的领导工作。11月,树海又引荐中共苏皖三地委民运部长杨汉章担任补习团政治教员,并发展了唐小什、董裕公,陈宗烈、陈真等师生入党,使补习团真正成为在地下党领导下,担负起培训党的骨干使命。12月,由于补习团要动员一批学生去皖东北参加八路军随营学校受训,不慎走漏了消息,引起了国民党盐城县党部的注意,于1940年春节后派兵袭剿补习团,地下党员、教师赵敬之被捕,其余师生离校,补习团解体。
    关连人物 
赵敬之烈士
     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及后来的上冈中学生补习团主要骨干,被誉为“苏北教育史上的天之骄子”赵敬之,原名赵恒礼,1907年5月出生于草堰口堰东村。早在青年时代就向往革命,1928年考取上海国立劳动大学,同年加入共青团,1930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参与组建盐城县十四区上冈青年抗日救亡服务团,宣传抗日救国,后奉调到徐州第五战区青年抗日救亡服务总团工作。1939年秋回乡,与进步青年筹办盐城县第一中学生补习团,先后培养了40多名抗日骨干。1940年春节后,因学生行动不慎泄密,被国民党特务逮捕,他始终坚贞不屈,后被同乡、同学、结拜弟兄的国民党少将(爱国将领,革命烈士)陈中柱保释。1940年10月,盐城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他担任盐城县第十四区区长,兼县立上冈中学校长。1941年春,泰州李长江部公开投敌,陈毅秘密召见赵敬之,要他去泰州劝说陈中柱勿随李长江投敌。在他的劝导下,陈中柱在黄桥战斗中,一直按兵不动。此后,他专心从事党的教育工作,创办了盐城县县立中学。1942年8月任盐阜区联立中学生活指导部主任,1943年任射阳中学校长,1946年任海南中学校长。期间,他认真贯彻党的敌后办学方针,坚持游击教学。1947年暑假,华中五地委和行署为了加速培养一批有文化、有理想的高一级知识分子,调赵敬之筹办苏皖边区第五行政区高级专科学校,校址选在今建湖县高作镇吕北舍。同年8月11日下午,他到行署回报办校情况后返回途中,在穿越串场河封锁线时,与国民党部队的便衣队遭遇。他发现敌情后纵身入水,敌人以排枪射击,壮烈牺牲,时年40岁,后安葬在今建湖县草堰镇堰东村一组。
 
 
 
 
 
 
 
 
 
 
 
 
 
 
 
 
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旧址
 
     1930年前后,国民党蒋介石以其军事和政治手段,结束了全国军阀割据局面,确立了专制独裁统治后,开始疯狂地对付共产党。对我地下党实行“防制和争取并重”的自首政策,提出了“利用叛徒,以毒攻毒,扩大线索,一网打尽”的反动方针。国民党盐城县党部根据这个反动方针,采取“收买”和“以毒攻毒”手法制造白色恐怖,大肆逮捕和屠杀中共地下党员和革命群众。到1933年底,中共盐城县委及其基层组织相继被破坏,活动停止,使革命转入了低潮。直到1939年10月,中共淮属地委(又称淮海特委、苏皖三地委)派员到境内树家桥(今沿河镇树桥村)建立了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盐城县地下党组织才得以恢复,人民群众的抗日救亡活动才掀起了热潮。
     旧址印象  树家桥是建湖县沿河镇东南方向的一个大村庄,距沿河镇政府所在地东夏庄大约5公里,以滕沟河为界,分成南庄和北庄。这个有数十户住家的南庄,沿滕沟河南岸东西延伸约半里地,中共盐城县工委成立地在南庄(今树桥村树桥组)的地下党员树海家。树海家是南庄子上的富户(其父是晚清秀才),住在庄子的中间,有砖墙草毡房屋前6间、后6间,隔间壁板五柱落地。宽大的天井东西两侧有围墙保护,东围墙大门向着庄中的巷道。1943年大崔庄据点伪军到树家桥扫荡,树家大院被烧毁,原址现成为当地农民的住宅。
     史事经纬   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进一步唤醒盐阜人民团结起来,为民族生存而战,为正义而战,坚决抗击日本侵略者。被国民党制造白色恐怖,被迫隐蔽转入地下4年之久的盐城共产党员纷纷出来找党,联合社会进步青年和知识分子开展抗日宣传,广泛发动群众,在盐阜大地掀起了抗日救亡热潮。
     1937年7月中共淮属地委在淮阴成立,决定把党的工作推进到盐城地区,恢复县委领导及其各级党组织,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先派组织部长杨汉章到盐城西北乡活动,联络地下党员和进步青年,为建立党的组织打下了群众基础。接着又派刘大谟(女)做组建恢复工作。1939年10月14日,刘大谟在政治交通员章群(女)护送下,带着地委书记万众一和委员陈克天给树海的信,来到境内十一区树家桥的树海家与树海见面。并根据信上的要求,当天晚上召开会议,先发展树海加入中国共产党,然后宣布成立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刘大谟任县工委书记,章群任组织部长,树海为宣传部长,至此,停止活动5年之久的中共盐城县委恢复成立。按照地委的部署要求,会议讨论了工委的主要工作任务:一是积极发展党员,建立起党的基层组织;二是继续发动群众开展抗日救国宣传;三是了解韩顽(国民党江苏省政府主席韩德勤)、土匪武装情况及动态;四是调查盐城的政治、经济、社会情况;五是熟悉盐城地理和风土人情,便于隐蔽斗争;六是物色人才,为开辟根据地,建立民主政权做准备。当时处在白色恐怖情况下,搞隐蔽斗争没有文件、档案和笔记记录,主要靠脑记、口传,领导人到哪里,机关随着转移到哪里,县工委机关就设在树海家。刘大谟是外地人,操两淮口音,社会接触有诸多不便。树海从安全和方便出发,几天后将刘大谟同志秘密转移到沿河南楼王庄的胡扬(原名邱剑鸣)家,以胡扬妹妹的同学名义在胡家住了十多天。后来章群通过地下党员还寄萍的关系,介绍刘大谟到庙子堡小学(在盐城冈门附近)当教师,化名戴一蓬,以教书作掩护,从事抗日宣传等地下活动,县工委机关也就设在庙子堡小学,持续半年多时间。1940年5月,工委组织部长章群在回地委汇报工作途中遇袭牺牲,宣传部长树海因活动过多身份暴露,奉调到苏中工作,工委只剩下刘大谟1人,工作难以开展,后被迫转移到前李府党支部所在地湖垛南乡的前李府。
 
 
 
 
 
 
 
 
 
 
 
 
 
 
 
 
中共盐城县委员会成立旧址
 
     1939年10月成立的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活动半年后,由于工委成员发生意外,使党的工作开展出现了困难。为进一步打开盐城地下党工作局面,做好八路军,新四军提前会师,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的准备工作。中共淮海特委决定再派方秉文同志来盐城,在境内湖垛南乡前李府(现属近湖镇严桥村)的地下党员王大林家,将盐城县工委改建为中共盐城县委员会。
     旧址印象  前李府(今近湖镇严桥村前庄组)原为湖垛南乡的一个小村庄,有20来户人家。位于西塘河西岸,南距唐桥不足3华里,北距湖垛7华里多。(即现在建湖县城双湖公园南侧,北依南环路和南环大桥,西靠湖中南路。)原村庄西北角,靠近南北大路有两户砖墙草毡,带壁板隔间的富户,时任前李府党支部书记王大林和地下党员王炳文家,就是1940年5月中共盐城县工委转移至此,并成立中共盐城县委员会的重建地。王家房屋在1943年麦收时,被湖垛扫荡的日伪军烧毁,成为废墟,后为当地居民的十边地。2008年县城扩建城南新区,延伸湖中路,途经旧址,房基被挖,正待开发利用。
     史事经纬 1939年10月,根据淮海特委指示,在境内树家桥成立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经过半年多的艰苦工作,党的组织和革命活动有了很大起色和发展,在境内先后建立了4个党支部和1个党小组,发展党员40多名。1940年5月,盐城县工委组织部长章群在回淮海特委途中遇袭牺牲,宣传部长树海在盐城活动太多,引起国民党的注意,无法继续工作而调往苏中,县工委只剩下县委书记刘大谟1人,工作十分困难,被迫辞去小学教师职务,从庙子堡转移到前李府王大林家。其时,中央决定开辟苏北敌后抗日根据地,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的时间提前。为进一步打开盐城党的工作局面,抓紧两军会师的各项准备工作。淮海特委决定派方秉文来盐城,以加强盐城县委的领导。6月的一天,方秉文在地下交通员护送下来到前李府,在王大林家与刘大谟等会合,在王家开会。根据地委的指示,宣布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改建为中共盐城县委员会,由方秉文担任县委书记,刘大谟任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王大林任县委宣传部长。会议总结了前段时期县工委工作的经验教训,讨论了县委建立后的工作任务,一致主张除与己建立的党小组、党支部加强联系外,重点向空白区发展党员,建立党组织;广泛联系群众,加强抗日宣传,扩大抗日力量;开展统一战线工作,团结争取开明绅士一起抗日,为迎接八路军南下做好各项保障工作。县委活动的范围:方秉文除负责全面工作外,还联系伍佑、南洋岸、上冈一片;刘大谟活动于秦南、冈门、楼王、沙沟一带,以尚庄为中心联络处;王大林活动在盐城西北乡一带,即以湖垛、高作、建阳,孟庄等地为主。县委机关设在王大林家,直到10月10日,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后,创建盐阜区敌后抗日根据地,中共盐城县委机关才由前李府迁驻盐城,至年底,顺利完成了地下县委的工作任务。
     从中共盐城县委成立到县委机关迁驻盐城,中共盐城县委在前李府居住半年多时间,未受任何破坏和损失,平安而圆满地完成了地委交给的各项任务。这与建湖人民,特别是前李府人民的关怀,保护分不开的。正如刘大谟同志在回忆当年重建盐城县委时感慨地说:“建湖人民对党是有功的!”
 
 
 
 
 
 
 
 
 
 
 
 
 
 
 
 
 
 
 
 
树海大队旧址
 
     20世纪四十年代初,在县境南部活动着一支颇有影响的农民抗日自卫武装,这就是由中共地下党员、盐城县委委员、盐城西南行署主任树海领带的树海大队,而这个大队组建成立地在境内的树家桥(今沿河镇树桥村)树氏宗祠。
     旧址印象 树氏宗祠位于树家桥南庄后、滕沟河北岸一个约一亩多地大的高墩子上。据树氏宗谱记载,宗祠建于清代,为四合院的豪华建筑,有房屋22间。北边正殿供奉着祖先牌位名讳,东西厢房和南大殿为祭祖议事和聚餐场所。南殿大门为正门,大门旁有石鼓一对(俗称石狮子,上面雕着图案)。因树氏是清代官宦之家,大门两侧砌有“八字墙”,大门上方雕有“圣旨”和八仙过海的砖像。东厢侧门有门楼,挂着县立树村小学校牌。宽大的天井中间有一座小花园,西南角有升旗用的旗杆一根,四周栽植高大的梧桐。整个宗祠青砖小瓦,飞檐翘角。1941年2月树海大队就在这里组建,召开了成立大会,也是大队军事训练的重要场所,抗战时期新四军过往部队也曾多次在这里驻训过。1943年大崔庄据点伪军到树家桥扫荡,树氏宗祠遭到部分毁坏,新中国成立初完全拆除,现为居民住宅区。
     史事经纬 1941年2月,盐城县委,县政府为加强西部荡区对敌斗争的需要,决定成立了盐城西南行署(同年4月撤销),任命十一区区委书记树海为行署主任。同时还要求行署建立起自己的自卫武装组织,以对抗土匪、韩顽和日伪军的袭扰。根据这一指示精神,树海同志利用家乡树家桥七、八人枪的自卫队,进行有组织,有领导的训练和活动,此后又从宗族中动员一批人参加,队伍扩大到70余人枪。为公开地打击敌人,实行武装自卫,遂将自卫队正式任命为“树海大队”,树海自任大队长,并在树氏宗祠举行了大队命名仪式。大队只设1个警卫连,连长霍宗孟,副连长王汉民、树芳,指导员王世英。同年夏,部队又收编了鸽子荡的夏福康土匪武装,队伍扩大到100多人枪。1941年7月日军发动第一次大扫荡时更名称“盐城县荡东大队”,大队下属三个中队,收编的夏福康部为第一中队,夏福康任中队长;东夏庄民兵基干班为第二中队,朱同阶为中队长;原警卫连为第三中队,成为境内西南荡区一支独立的地方抗日自卫武装。主要活动在县境内东南和西南部荡区一带,开展武装自卫,打击汉奸和地方恶霸势力,配合新四军主力抗击日伪军扫荡。1941年9月建阳县建立后,改名为建阳县荡东大队,树海仍任大队长。1942年春,一中队不服管教,胡作非为,中队长夏福康有投敌行为,大队在县政府和县总队配合下,对一中队做了遣散处理,纯洁了队伍。同年7月并入建阳县抗日自卫总队(简称县总队)。
     树海大队从组建到上升为主力前后仅一年半时间,对敌作战50余次,在抗击日伪军扫荡,清剿土匪,保护抗日民主政权中发挥了重大作用,立下了不朽功勋,将永远载入建湖人民革命斗争的光辉史册!
     关连人物          树  海
     树海(1912~1981),原名树延绮,沿河镇树家桥人。早年就读于上海暨南大学文学院,与务本女中学生张美茵等创办《辟生》半月刊,宣传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时,担任暨南大学抗日救国会主席。“八·一三”事变后,他与梁涛等人去浙江湖州等地发动民众抗日,后回家乡执教于沙沟小学。民国二十八年(1939)春,他和同校教师徐亚云毅然弃职去高邮湖西,参加中共地下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三路二团”陈文部,在该团政治处供职。不久,被吸收为中共党员。同年秋,该团在塔儿集为国民党顽固派韩德勤部击垮,树海与徐亚云脱险后,去苏中找中共泰州中心县委书记俞铭璜联系党组织关系未果。根据俞銘璜指示返回家乡,继续从事抗日救亡工作。1939年10月,中共苏皖三地委派刘大谟来树家桥,在他家中建立中共盐城县工作委员会,树海重新履行入党手续后,任工委宣传部长。次年5月,他因活动过多,政治身份暴露,由党组织安排绕道泰州去皖东北,因交通受阻,遂留苏中任中共靖江县委委员兼宣传部长。1941年春,回盐城任县委委员兼第十一区区委书记、盐西行署主任。他积极发展地方武装,经其组建的“树海大队”,是一支很有影响的地方抗日武装。同年秋,建阳立县,树海先后担任县农救会会长、县抗日自卫总队副总队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1948年初调皖北,任中共两淮区党委委员,后担任中共合肥市委书记、合肥市市长。1951年调华东局政法党组工作。1955年任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处长兼秘书主任,后调任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主任兼党总书记。上世纪六十年代,先后任上海市普陀区副区长、政协普陀区委员会副主席等职,1981年病故。树海一生曾多次遭受挫折,但对党的忠诚始终如一。生前著书《醉雪诗抄》。
 
 
 
 
 
 
 
 
 
 
 
 
新四军军部及华中局移驻北左庄旧址
 
     王阑西同志在《驰聘中原——回忆刘少奇在华中》一书中写到:1941年夏,日伪军对苏北发动第一次大扫荡,新四军军部撤离盐城。少奇、陈毅、赖传珠同志率华中局、军部部分同志,撤至盐城以西湖垛镇北的水网地区中的一个方圆仅有二里左右,周围都是河流的小村庄上指挥战斗。这个鲜为人知的小村庄,就是今钟庄镇古桥村的北左庄。
      旧址印象 北左庄位于钟庄镇的左家庄北,靠近西塘河东岸,东南临水,西北通旱的小村庄,有二十来户人家。庄西头的左氏宗祠,与社会上他姓宗祠相似,青砖小瓦“四合院”,坐北朝南,除北边祭祀大殿外,其他房屋为通间大厅,作祭祖聚餐和议事用。宗祠东南侧有一“三合院”,为地主左芬的住宅。其余农户分散在宗祠的周围,为土墙草屋。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就分住在宗祠、左芬的住宅和群众家里,前后达23天。北左庄数十年来,经过战争洗礼和建国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改造,原样不复存在,现已建成新的居民楼,左氏宗祠原址为钟庄镇私营企业基地。
     史事经纬 自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后,日伪军便精心策划以围歼新四军主力,摧毁新四军军部为主要目标的苏中、苏北地区“大扫荡”。这年二月初,新四军政委胡服(刘少奇)在盐城县委扩大会议上就提出“准备反扫荡,发动群众减息减租”的号召,并随时做好向西北撤退的准备。军长陈毅亲临盐城西北乡钟庄,高作一带勘察地形,选择军部转移地址。由于北左庄四面环水,其东、西、北边都是大塘河,往西北有旱路进退两便,所以最后确定军部和华中局在撤退时临时设驻北左庄。得悉日军发动对盐阜区夏季大扫荡消息后,于7月10日先期撤离盐城,军部和华中局机关进驻北左庄,司令部设在左氏宗祠内,刘少奇、陈毅同志住开明绅士左芬家。华中党校、江淮印刷厂、华中鲁艺、抗大五分校女生队等分别驻北左庄周围的陶家舍、南华舍、荡杨庄、钱家垛、东、西涔等村庄。新四军、华中局领导人在日伪军的夹缝中一边沉着地指挥部队对敌作战,一边有序地组织后撤转移,至8月3日,安全地撤入阜宁县境内。
    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驻北左庄虽然不到一个月时间,但在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机关移驻北左庄旧址被列为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链接轶事    
刘少奇、陈毅会见上海文化界人士
     1941年夏,上海文化界著名人士吕振羽、贺绿汀、许幸之等人,冲破重重阻碍和封锁,几往周折,于7月20日终于到达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临时驻地北左庄,投奔新四军。此时,日军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已经开始,西路日军从蒋营、收成入侵,先后占领了建阳和湖垛镇。东路日军侵占上冈后,继续向湖垛方向推进,实行分进合击,企图围歼北撤的新四军。21日,敌汽艇开始在军部周围的河道上来回游弋,枪炮声此起彼伏。就在这紧张时刻,刘少奇、陈毅在北左庄一农家院落里会见了前来投军的上海文化界人士,向他们表示亲切的慰问和热烈的欢迎,并就如何开展敌后文化工作,建立和发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同他们广泛地交换了意见,就连日军打落在窗台上的子弹都没有打断他们的热烈讨论。刘少奇、陈毅这种临战不乱、临危不惧、泰然自若的革命家风度,给在场的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华中卫校在吕北舍成立
     为保障前线,培养战时医护人员,新四军军部确定创办华中卫生学校。早在军部撤离盐城前,就成立了卫校筹办处。军部移驻北左庄后,筹办处在距北左庄不足二里路的西塘河西岸的吕北舍(今高作镇高群村6组)开办了华中卫生学校。7月22日上午举行开学典礼,军长陈毅在指挥军民抗敌的百忙中抽空赶到吕北舍,参加了开学典礼并讲话,他要求学员在战争环境中不怕艰苦,不怕牺牲,一面战斗,一面学医,学好本领,为军民服务,他的讲话激起会场一阵又一阵掌声。华中卫校学员100多人,校长由新四军卫生部长沈其震兼任,崔义年任副校长。至7月底,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安全撤至阜宁县周门,华中卫校遂撤离吕北舍。华中卫校在吕北舍办学近1个月,与驻地群众结下了血肉联系。该址距今已70年,给人们留下了红色记忆。
 
 
 
 
 
 
 
 
 
中共建阳县委、县政府成立地
 
     长北滩,这个建湖人都十分耳熟的地名,位于今建湖县高作镇西北的长北村境内。1941年9月18日(农历7月27日),建湖(阳)县立县时,县委、县政府机关就驻在此地前后长达3年之久。成为抗战时期全县大政方针的发源地,领导抗日的指挥中心。
     旧址印象    长北滩原为古射阳湖畔低洼的荡滩地。明初洪武赶散时,苏州阊门一王姓举家迁此垦植谋生,几经繁衍,形成水陆面积2000多亩和老王庄、南庄和北庄三大自然村庄的农家庄园,为纪念这位叫王长北的开垦祖先,故将此地定名叫长北滩。后来,王氏家族在三个庄子的中南部一个四面环水、面积约1.5亩地的土墩上修建了王氏宗祠。宗祠为四合院,坐西朝东,一座青砖小瓦不带飞檐的清代建筑,共十大间(前三间、后三间、南北两侧各两间),西边三间为祭祀大殿,供奉着祖宗牌位。房屋宽一丈二,深一丈三,隔间用木柱和柁梁,无隔墙,间与间相通,相当于大厅。室内配有方桌和长凳,专为祭祖聚餐之用,也是开会议事的好地方。东大门外右侧有一手扶木栏杆的小木桥,通向庄边大路。宗祠南侧为庵墩子,有二亩多地大,一条小沟将南北两墩子分开,中间有一土坝相通。庵墩子上的和尚庵通称长北庵,坐北朝南三合院。北边为大雄宝殿,两侧为厢房,大门朝南,天井是空的。庵内住有和尚,室内摆置着菩萨佛像。县委、县政府尊重宗教信仰,没有占用长北庵,则大小会议和集体活动都在王氏宗祠内举行,长北庵作陪衬掩护。由于王氏宗祠是县委、县政府的会议中心,所以成为县委、县政府驻长北滩的一个特定标志。王氏宗祠和长北庵在建国后被拆除,上世纪60年代原址曾办过长北小学和大队部,现墩子被群众承包为十边地,上面长满意杨。
     史事经纬 1941年1月,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中共盐阜区党委针对日军切断交通,分割地形,蚕食根据地,围歼新四军的严峻形势,为领导全区军民有力地反击日伪军的猖狂进攻,加强被分割的各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决定划大县设小县,后因日军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而延迟。8月底,日军第一次大扫荡失败后,盐阜区党委开展战后整顿,首先完成划县分治的未竟事宜,将原盐城县划设成建阳、盐城、盐东三县。9月18日盐阜区党委宣传部长曹荻秋奉命率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一营营部与一连,来境内宣布成立建阳县。原准备到十一区八字桥(今颜单镇境内)一带举行,途径周家舍遇敌受阻,退驻至敌情较稳定的六区(今建阳、高作一带),在季陆墩(季墩和陆墩的合称)召开了建县成立大会,党政军民有数百人参加了大会。曹获秋代表区党委在会上宣读了建阳县建县命令,任命冯国柱为县委书记(当时称政治委员),唐君照为县长,发布了建阳县建县公告。会后,因县委、县政府机关在季陆墩不便于开展工作,就改驻在距陆墩北边三里多路的长北滩,分散住在以王氏宗祠为中心周围的群众家里。县委书记冯国柱及继任的金韬、刘阳生住在北庄的王立明家。县长唐君照及继任的何封(贺志芳)、树海住南庄王立华家,秘书室设在王立木家,保安科在王立仲家,县抗日自卫总队(简称县总队)驻东边老王庄,还有个别机关留在季陆墩。接待工作和决策研究大多在群众家中进行,大小会议和重大集体活动都在王氏宗祠。如县委、县政府机关成立大会;县总队、县参议会、县妇联成立大会;全县各界人士代表会议以及每年召开的军民联欢会等等。县机关工作人员下基层指导工作,领导干部到区乡调查研究,区乡干部到县开会,受领任务等都在长北滩,上级军政首长也常来长北滩检查考察,主要有曹荻秋、洪学智、李一氓等。据说陈毅、粟裕也曾路过长北滩。县委、县政府驻长北滩前后约3年时间,直至1944年夏才安全离开。
     链接轶事 
建县时建阳县委、县政府机构设置
     县委机关设五部一室:即县委组织部、县委宣传部、县委民运部、县委社会工作部、县委敌工工作部和秘书室。
     县政府工作部门有秘书室,民政科、财经科、保安科、粮食科、税务局和法治交通站。下辖9个区暑,其9个区的地域范围大致为:
    一区,原盐城县六区北半部,以高作为中心,东至西塘河,西至戛粮河;二区,原盐城县十二区北部,以东郑庄为中心,东接三区,西至西塘河与一区交界,南至夹荡港,北至北塘河;三区,原盐城县十四区西部,以东、西吉庄为中心,草堰口以西;四区,原盐城县四区西部,以倪家河、花墩头为中心,新兴场以西,永丰圩一带;五区,原盐城县五区的东八乡,十八团一带;六区,原盐城县五区的西八乡,大崔庄、裴刘庄一带;七区,原盐城县十二区的南部和原盐城县六区的南部,湖垛镇、建阳镇以南,西虹桥、走马沟一带;八区,原盐城十一区东部,单家庄、楼夏庄一带;九区,原盐城县十一区的西部,顾家庄、收成、蒋营、孟家庄、九里一带。
    (附建阳县建政时区域图)
 
 
 
 
 
 
 
 
 
 
 
华中野战军军工二厂旧址
 
     在芦沟镇双庆村的肖家岸,庄头大路右侧空旷的土墩子上,一棵高大的银杏树十分显眼。这块空地和银杏树就是旧华严庵的遗址,也是解放战争初期华中野战军军工二厂厂部所在地。
     旧址印象 旧时的肖家岸是个远近闻名的大庄子,30亩地大小的墩子上住着数十户人家,肖姓大地主庄园占了墩子的四分之一。庄东头肖氏宗祠为带飞檐的清代建筑,庄西北角是“四合院”华严庵,庵内三棵高大的银杏树,记载着庵堂历经的沧桑岁月。抗战时期日军第一次大扫荡,入侵的日伪军在庵的对面设立了据点。解放战争初期,华中野战军军工二厂进驻肖家岸,厂部和车间住在肖氏宗祠、地主庄园和华严庵近一年时间。新中国成立后,肖家岸原貌发生很大变化,宗祠、庙宇被拆除,地主庄园和散居农户经拆迁改造,现成为新的居民住宅区。
     史事经纬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共两党在重庆举行了和平谈判,但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背信弃义,蓄意制造了军事摩擦并不断升级,终于在1946年6月发动了进攻新四军五师的中原战争。为做好内战准备,华中野战军军工二厂奉命由苏中迁驻建阳县芦沟区的肖家岸一带(今芦沟镇双余村)实行军工生产。全厂有200多名军工人员,其中女同志占三分之一,同时招雇当地临时工200多人。厂长是吴运铎、肖飞。二厂除厂部外分三个车间,厂部驻华严庵,枪械修理车间住地主庄园和肖氏宗祠,配有发电机组和车床若干。翻砂车间驻肖岸附近的潘庄,有冲天炉一座;装配车间设在肖家舍,建打靶场一座,负责枪械组装,校正 和测试。
     该厂主要为部队生产炮弹、炮座、手榴弹、枪榴弹和子弹,修理前线送来的旧枪支、炮座等。原材料通过四个渠道获取,一是从地方收买废旧的铜、铁、锡;二是前线部队送来的报废枪支、炮座、弹壳等;三是庙堂内神佛像外表装金材料;四是地方政府从地主豪绅那里收缴的钢板、锡铁器皿等。生产出的武器弹药先用木船运送到指定地点,然后陆续补充给参战部队。
     华中野战军军工二厂驻肖岸前后近一年,后因国民党军队大肆进攻苏北解放区,国民党军用侦察机多次在二厂驻地上空侦查盘旋,为避免遭受意外损失,奉上级指示,于1947年2月转移到阜宁县的杨集和八滩。二厂转移时在驻地仅留下发电机组的水泥基脚一座,余无任何痕迹。
 
 
 
 
 
 
 
 
 
 
华中野战军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旧址
 
     1946年,正当土地改革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之际,建阳县芦沟区委(今建湖县芦沟镇)接县委指示,要完成一批从前线下来的伤病员救治和安置任务。8月的一天,数十条木船开进大崔庄,这是华中野战军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奉命转移至此,开展前线后送伤员的医疗救治工作。该院进驻大崔庄半年多时间,在芦沟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出色地完成了前线伤病员救治任务。
     旧址印象 大崔庄是芦沟的中心集镇,区委、区政府的所在地。这个有100多住户的大庄子,四面环水,一条小街贯穿东西。庄内多为砖墙瓦屋,地主的宅院就占了三分之一,庄子的河南边有一爿地主开设的油米厂。华中野战军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就住在东首的地主宅院内,部分伤员分住在周围的群众家中。1948年3月建湖全境解放后,这些地主宅院被拆除改造。1949年2月成立大崔粮管所时,原址改建成粮食仓库。
     史事经纬 1946年夏秋,国民党制造的军事摩擦不断升级,在苏中和苏北地区,国共两军大小战斗时有发生,内战即将爆发。为加强前线伤员的救治工作,做好反击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准备,华中野战军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奉命由苏中转移至群众基础较好的建阳县芦沟区大崔庄,负责对随院转移的300多名伤员的医治,继而做好随后发生在通榆路沿线战斗伤员的救治工作。该院有医务人员50多人,下设4个医疗科室和4个伙食单位。分院到达后,院部住在庄东首地主崔汉图家,外科手术室设在地主崔玉甫家南厅房里,300多名伤员大部分住在两家地主的空房子里,小部分住在群众家里。
     分院进驻大崔庄后,芦沟区区乡政府积极发动群众做好接待安置工作,专门指派一名干部,帮助分院搞好对外联络,购买粮草、蔬菜、肉类食品和营养品。每天安排30名妇女为分院洗衣服、被褥、绷带敷料、医疗器具等,帮助护理重伤员。过年过节,区、乡干部主动到分院慰问,给伤员赠送慰问品。分院的医务人员也积极为驻地群众免费治病防病,举行军民联欢会,和驻地人民结下了深厚友谊,受到干部群众的热烈欢迎。
     华中野战军后方医院苏北二分院驻大崔庄前后半年时间,共救治军队和地方伤病员3000多人次。1947年2月,由于国民党军用侦察机多次侦察,为避免不必要的损失,根据上级指示,撤离大崔庄,迁至阜宁县的硕家集。
 
 
 
 
 
 
 
 
 
 
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及印刷厂旧址
 
     当你来到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谢家庄,观赏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及印刷厂旧址的时候,思绪就会被带到腥风血雨的60年前。
     址貌一览 苏中《人民报》旧址原为谢氏宗祠,现已建成飞檐带廊柱的三开间两层楼房,占地600多平方米。楼上陈列着当年苏中《人民报》社的同志在此游击办报的资料和部分报样12件,旧式印刷机1台。楼下是“老少同乐园”,有电视机、报刊、棋牌及少量民族乐器。楼前是一片可纳六七百人的开阔地。夏季,村民们经常在此举行纳凉活动和观看露天电影。
     2006年3月18日,这里举行了县级文物保护单位的挂牌仪式。
     史事经纬  1946年6月,国民党反动派背信弃义。置全国人民的和平愿望于不顾,大举进攻苏北解放区。苏皖二分区区委主办的三日刊《人民报》及其印刷厂奉命精简并转移,一部分人员随大军北撤山东,一部分则转移到群众基础较好的敌后根据地坚持办报。同年冬天,这部分办报人员几经辗转,来到了五分区建河村的谢家庄。这里地处射阳湖畔,芦荡广袤,与县城相距较远,群众居住也比较分散。庄上有谢氏宗祠,庄东有古龙王庙,都是进驻的好地方。建河村前的一片芦苇荡,是二分区和五分区的分界处,可进可出,有一定的回旋余地,便于隐蔽活动。《人民报》社及其印刷厂就在这样的沿荡小村里,度过了它最为艰苦的时期。
     《人民报》及其印刷厂原有工作人员60多人,辗转到谢家庄时,连排印工人在内也只剩下21人了,报社和印刷厂实际上是两块牌子一套人马。当时二分区含高邮、宝应、兴化、溱潼、江都、樊川、沙沟等7个县、区。报社记者每天要走几十里甚至上百里的路程去采访新闻,以保证3天一期的《人民报》按时编辑出版。由于人少事多,排字、拼版、校对、发行,几乎样样都采取通力合作的办法,一个人要顶两三个人用,平均每天要工作十几个小时,“打夜工”成了家常便饭。报社无线电发报员盛耀,有一次为了抄收苏皖边区政委饶漱石的《迎接民主高潮》的讲话电讯稿,在报房工作了两天两夜没合眼。为此,分区机关还给他记了功。排字工人王炳尧,那时才十多岁,进厂刚满三个月,每小时竟能捡字1273个,这在当时整个华中印刷行业里,也称得上是“能手”了。最有意思的是,他因为个头不高,干起活来,总是手捧着字盘在其他工人的腋窝底下穿来穿去,嘴里还尖声地哼着小调,样子十分可爱。
     1947年3月,国民党反动派对苏中地区搞了个“三月会剿”,6月又集中兵力深入我五分区中心地带进行报复性“清剿”,致使苏北通榆公路以西的广大地区交通阻绝。原在建阳瓦瓷庄的我《苏北日报》被迫转移到外线去了,原报纸的服务范围便由《人民报》来供给。就在谢家庄这个荡边的小村里,《人民报》向广大群众及时报道了“鲁南大捷”、“枣庄大捷”、“鲁西大捷”、“溱潼莫家堡之战”等重要新闻,极大地鼓舞了我二、五分区乃至整个苏皖边区军民的革命斗志,也使敌人见了为之丧胆。
     当时《人民报》的所有工作人员,从主编到厂里工人,个个都穿着新四军的蓝灰色军装,他们原本隶属于新四军一师政治部。人民把《人民报》的印刷厂习惯地称为“新四军苏中印刷所”,当时厂里负责人之一的陈辉,群众直呼为“陈所长”了。
     报社的同志在游击办报、隐蔽办报的过程中,与建河村的群众结下了鱼水般的深情。为了保卫报社的安全,村里民兵与厂里纠察队员一道站岗放哨;儿童团的孩子们则轮流爬到村口的大树上瞭望,一旦发现情况异常,报社便立刻转移,村民们也都全力以赴地帮着把机器和纸张隐藏起来,宁愿舍弃自家的东西,也绝不让报社有一点损失。形势危急时,人民就把机器搬到船上,开到荡心去印报。有一次敌人下乡“清剿”,把村头、河口都封住了,报社在芦荡深处坚持了一个多星期,按时印刷了3期报纸。报社同志的生活给养是村民们最为关心的大事,老村长谢立祥带着几名农救会员,临时从邻村搞到几屉糕饼之类的熟食,佯装下荡割柴草,用船悄悄地送到荡心去 ,才使报社同志摆脱了饥饿的煎熬。谢立祥还在村里组织了一批身体结实、思想过硬、水性又好的汉子,两个人一组,轮流担当起运报的重任。他们先把报纸打成捆,藏在柴草或者稻草中间,再用小荡船送到三四十里外的荡南宝应县鲁垛乡的陶家林分发处,由那里再向各地传递。在谢家庄,三分之一以上的农家都有人担当过这种运报的任务。
     报社记者每天都要走很远的路,几天就跑破一双鞋,村妇救会就发动妇女为他们做鞋。报社里有三位女青年,都是从南方大城市来的,也想学着做,村里的谢晋懿、谢晋玉两位姑娘就手把手地教会了她们。她们当中有一位来自上海的高个子高中毕业生,为了学做鞋,竟要把自己一件半新的衬衫剪了做“铺衬”。谢晋懿的母亲见状,一把拦住了她,又让几位妇女从家里取来许多“零布头”,送给她做鞋底。上海姑娘过意不去,便把那件衬衫送给了村民张文章的妻子。
      那时的报社,既是一支战斗队,又是一支工作队、宣传队。报社的同志支持当地搞土改,帮助军烈属和困难户突击抢收抢种,还辅导妇女识字班,教唱新歌曲。逢到春节,他们还编排了曲艺、歌舞、活报剧等小型节目,和村民们一同登台演出。至今村里一些老人还记得有几句歌词是这样唱的:“游击办报难不难?再难也要顶着干!新闻子弹惊敌胆,人民大众乐翻天!”
     报社同志与建河村群众情最深、谊最笃,所以当1948年形势好转,报社需要回迁到二分区高(邮)、宝(应)、兴(化)一带时,彼此都依依不舍,许多人掉下了惜别的泪水。
    链接轶事  
“建河版”的《柳堡的故事》
     印刷厂负责人之一陈辉,与建河村还多了一层特殊的关系。他那时年龄不大,才二十刚刚出头。这位来自江阴的年轻人,说话铿锵有力,办事精明干练,又生得浓眉大眼,一表人才,是个人见人爱的帅小伙。当时他住在村民谢应明家。谢应明有个女儿叫谢晋白,真是名如其人,果然生的白白净净,模样儿也标致。这姑娘平素举止大大方方,可一见到陈辉就会脸红。吃过晚饭后,她常常会捧着识字课本,羞答答地向陈辉问这问那。日子一长,谢应明老人也看出些苗头,知道女儿暗恋上人家“陈所长”了。一日,趁陈辉还在厂里忙着,老人把女儿叫到身边问个明白。女儿并不吭声,只是一味地点头。老人长长地叹了一口气说:“唉,只怕人家陈所长看不上你这个不识多字的丫头噢!”谢晋白听了,白了父亲一眼,喉咙里“哼”了一声,转身进房去了。从那以后,谢晋白反而越来越大方起来,早晚洗脸洗脚水总是她为陈辉准备好热水;陈辉换下的脏衣服、脏鞋袜,她也不声不响地为他洗干净,还不许她母亲插手帮忙。陈辉是何等聪明的人,岂有不明白姑娘的心思之理?实在是因为办报任务重,工作太繁忙,一时还顾不上谈情说爱,所以总是与姑娘保持着一定的距离。其实在他内心里,早就觉得这位晋白姑娘蛮不错,是个知冷知热、手脚勤快的好姑娘,因此对她也颇有好感。直到报社接到回迁命令后的一个晚上,陈辉才主动约请谢晋白作了一次彻夜长谈。这一夜,他俩避开人群,也避开了癝冽的寒风,并肩坐在草堆上,彼此倾吐了久藏于心的爱慕之情。天亮临分手时,陈辉明确表示:现在只能把恋爱关系确定下来,等到全国解放了,再办喜事不迟。谢晋白很干脆,满目含情地只说了三个字:“我等你。”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陈辉果不食言,一封信飞快寄到了谢家庄,信封里揣着两张信纸,一张是给谢应明夫妇,一张是给谢晋白的,写的都是让谢晋白到江阴去和他结婚的话。几天后谢应明就亲自把女儿送到江阴陈家,成就了这对战地鸳鸯的美满姻缘。就因为这段真实的故事,所以后来影片《柳堡的故事》在谢家庄打谷场上放映的时候,建河村人既倍感亲切,又深表惊异。亲切,是因为影片里的故事他们太熟悉了;惊异,是因为天下事竟有如此巧合得一模一样的。更为凑巧的是《人民报》创刊于1944年,首刊正式在宝应县的柳堡,即影片拍摄外景的地方印成的,而建河村又是《人民报》社及印刷厂1946年从宝应迁来“游击办报”的地方。因此,建河村群众就把陈辉和谢晋白的故事,很自然地看作《柳堡的故事》的“建河版”了。从那以后,他们对这部电影无论看多少遍,都象看第一遍那样兴致盎然,就连影片的主题歌《九九艳阳天》也都人人会唱。
     1949年扬州解放,印刷厂随二分区机关进驻扬州,1950年,又随扬州地委机关迁往泰州,1951年实行企业化,被正式命名为“泰州市人民印刷厂”。1984年该厂建厂40周年,时任建河村党支部书记的谢红光也应邀参加了庆祝活动,还见到了好几位当年在建河村苏中印刷所工作过的老同志。
 
 
 
 
 
 
 
 
 
 
 
 
 
上冈共进社旧址
 
     20世纪二十年代初,在“五四”运动精神影响下,境内向往革命的进步青年和学生,秘密串联,成立了各种形式的社会进步团体,举起科学、民主两面旗帜,宣传革命,开展反帝反封建斗争,以上冈大达轮船局为活动点的“上冈共进社”就是这些进步团体中的杰出代表。
     旧址印象 大达轮船局在上冈集镇的西桥头,是串场河、老盐河(今黄沙港)等水道运输的中转站。除两幢办公经营用房和高大的门楼外,门前靠河边有一个偌大的货运场,站后便是居民的住宅区。大达轮船局历经80年沧桑变迁,所有旧式建筑不复存在。新中国成立后,该址改为上冈轮船站。改革开放以来,水上客运逐年减少,现轮船站改为上冈盐业公司。
     史事经纬  1921年,陈独秀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树德里三号组织召开了党的“一大”会议,薛树芳(在南通代用师范读书)与一同学(南通人)一起去上海做外围工作,回来后在上冈学生中进行通信联系,有中学生,也有大学生;有家住上冈的,有农村的,也有上海、北京等地的。其中上冈的进步学生有臧循(字良父)、陶其情(字实七)、吴宗鲁(中共地下党员)、薛树芳(字诵齐)、彭大铨(字秉候)等100余人。开始活动是定期聚会,议论政事。约在1921年底或1922年初放年假时,二、三十人在上冈北坝大达轮船局后陶其情家开会,成立了“上冈共进社”。其宗旨:“砥砺德行,交换知识,谋乡梓公共事业之进步”(简称:革命,合作,互助)。推选臧循为社长,执行部长薛树芳,议事部长陶其情、吴宗鲁负责宣传工作。上冈共进社成立后,办通俗揭示,通俗格言等,灌输平民必需的常识,积极宣传共产党主张,成为共产党的外围组织。1923年,中国共产党青年运动早期领导人恽代英主办的《中国青年》(一个星期1期,一年52期,32开纸,一期5-6张,报价一元一年),他们曾向该刊投稿,题为《上冈情况》,内容是上冈共进社组织及工作情况,署名“树芳”。他们还在外地带回《响导》、《中国青年》等,先后二年办过两期暑期补习班。1926年以前,他们对当时地方改革的意见,利用出会、玩灯的机会,用红、黄等颜色纸写成标语,贴在头牌上,进行抵制日货等反帝反封建的宣传活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由于蒋介石血腥镇压革命力量,上冈共进社被迫解体。几经沧桑,上冈共进社活动地大达轮船局不复存在,现为上冈盐业公司办公和经营场地。
 
 
 
 
 
 
 
 
 
 
 
 
 
 
 
 
 
领 袖 足 迹
 
 
 
 
 
 
 
 
 
 
 
 
 
刘少奇夜宿北当典
 
     当你站在建湖县政府大院门前,面对市民广场向东眺望,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北侧县水利农机局与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高大的办公楼群。而东边的水利农机局楼群在县城第一批旧城区拆迁改造前,是湖垛老街北当典的原址,也是当年刘少奇亲率乌江大队,东进盐阜区,途径湖垛镇,夜宿北当典的旧址。
     旧址印象 北当典旧称福泰当,建于清同治年间,资金总额白银4万余两,是盐城西北乡最具实力的当典,位于湖垛老街中段的西侧。民国16年(1927)孙传芳联军过境,其后又发生“闹马党”,当典被迫息业,便一直成为公益用房。北当典为“四合院”建筑,坐北朝南,一色的青砖小瓦。正房为三上三下两层楼,手扶木栏杆楼梯通向外阳台,室内铺着木地板。东南厢房和南屋共10间,均为平房,院大门朝北。1940年10月新四军、八路军会师后,创建盐阜区抗日敌后根据地,北当典是八路军五纵队一支队三团团部所在地。新中国成立后,一直是县百货公司和五金公司仓库和职工住宅用房。1998年县城旧城区拆迁改造一期工程中被拆除,现为县水利农机局办公楼以其大院院址。
     史事经纬 1940年10月下旬,中共中央中原局书记刘少奇(化名胡服)率华中局机关,江北干训队和其他干部1000余人(统称乌江大队),从淮南半塔集出发东进盐阜区,一路上冲破敌人的围追堵截,于月底抵达阜宁东沟与八路军五纵队会合。11月2日    ,刘少奇在黄克诚陪同下,从东沟出发,向盐城县境内挺近。行至夏粮河,与五纵队三团派出迎接的一个连相遇。下午二时许到达湖垛,三团团长王良太热情接待了少奇同志一行,并安排在北当典住了下来。少奇同志下午和王良太交谈后,又走访了湖垛市民和附近农户10多家。当天晚上不顾旅途劳累,在北当典和三团营以上干部见面,他亲热地询问了干部生活、工作情况,并作了长篇讲话,讲话的主要精神:一是苏北抗日斗争的方针、策略;二是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问题;三是共产党员的修养问题。引经据典,援古道今,表现出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在谈话中,他不时地停下来向大家提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循循善诱,耐心指导,给大家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就这样,少奇同志从晚上7点半钟开始,一直讲到凌晨二点才休息,第二天一早赶往盐城,7日赶赴海安与陈毅、粟裕等新四军领导人会合。
 
 
 
 
 
 
 
 
 
 
 
刘少奇移停十顷荡
 
      建湖的内圩地区多荡名,起因是古东塘河两岸为沼泽地,自然港汊纷岐,苇荡草滩毗连,兽鸟出没,鱼虾栖息。后经垦发,高者曰垛,低者曰荡,可耕可牧,可渔可猎。十八团(今庆丰镇)境内形成600多亩的“十顷荡”亦源于此。70年前,中共中央华中局书记,新四军政委胡服(刘少奇)在西撤转移途中,曾停留在十顷荡,同地方干部一起研究部署反扫荡斗争的故事,一直成为民间广为传颂的佳话。
     旧址印象 十顷荡位于庆丰马庄集镇的东南方,地跨庆丰、高峰、庆东三个村(居),四周与沟河相通。旧时的十顷荡水质清晰,水生动植物繁多,苇草茂盛。数十个高出水面的滩垛地,蒲柴稠密,便于人员隐蔽活动,若进出这些滩垛地,需舟船送接。当年刘少奇停居十顷荡,就是在荡心的柴滩上,召集区、乡干部开会,商讨对敌斗争策略,部署反扫荡斗争。二十世纪60年代初大办农业,十顷荡被开发成沟河农田,后又建起了工厂和居民住宅。现被庆丰镇列为红色旅游景区,加以开发和利用。
     史事经纬 1941年7月中旬,日伪军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为避敌锋芒,新四军军部和华中局先期撤离盐城,向北左庄转移。时任新四军政委、华中局书记的刘少奇(化名胡服)同志,亲率华中局机关一部到达县境内马庄,特地召见了盐城县五区(今庆丰镇)农救会会长马玉甫,告诉他敌情紧迫,有一些重要文件不能随行带走,要其妥善保管,伺机再转移到指定地点。马玉甫欣然接受了任务,遂同两名党员,将文件装进一只空棺材内,运到十顷荡内隐藏起来。并当下将刘少奇一行安排在荡心的一个柴滩上吃中饭。为了不引起敌人的注意,由他11岁的过继侄子马从爱,以放鸭为名,撑着鸭船将饭菜送进荡。从爱很聪明,把饭菜放在鸭食的下面,用东西隔垫好,到了荡心,以三声“吆喝”放鸭声为信号,马玉甫即同五区区长魏心一出来接应小从爱。下午,刘少奇召集了部分区、乡干部,一起商讨了坚壁清野反扫荡工作。时至夜晚,远处的炮声隐约可闻,马玉甫亲撑小船,摸黑将刘少奇一行护送出十顷荡、夏家荡,向西北方向安全地转移。半个月后,日伪军对五区进行“梳蓖式”扫荡,为确保文件安全,马玉甫同另外两名党员趁黑夜将掩藏文件的棺材装上小船,自己披麻戴孝,佯装送葬,闯过日伪军封锁线北沿河,安全地把文件送到新四军军部阜宁县停翅港。
     链接轶事 
马玉甫和刘少奇
     马玉甫,建湖县庆丰镇马庄人,雇农出生。1941年春,中共盐城县委组织的民运队进驻十八团(当时称盐城县五区),马玉甫参加了革命。不久,县委宣传部长金韬到五区发动农民参加农民抗日救国会(简称农救会)试点工作,马玉甫主动协助金韬废寝忘食地跑东庄、串西舍做群众工作,带头清算高利贷,减租减息,借粮、借枪以及反扫荡准备工作。在他的带动下,五区的农民运动很快地开展起来,4月20日,成立了全县第一个区农民抗日救国会,马玉甫当选为会长。4月下旬,刘少奇在盐城主持农民代表座谈会,马玉甫应邀参加,并汇报了五区开展农救会工作情况。刘少奇听了感到非常满意,要求各地学习五区经验,放手发动群众,把根据地的群众组织迅速建立起来。就此,五区被评为模范区,马玉甫被评为模范农救会干部,受到少奇同志的表扬。此后,盐城县成立县农民抗日救国会,马玉甫当选为副会长,受到刘少奇的接见。7月,在十顷荡保护刘少奇,冒险转移和保护党的重要文件,进一步加深了马玉甫与刘少奇的革命情谊。建阳县建立后,马玉甫继续担任五区农救会长。抗日战争胜利后,马玉甫因劳累生病,被迫离职进行修养。新中国建立后,少奇同志曾指示建湖县政府对马玉甫一家给予生活照顾,并先后几次邀请马玉甫到北京家中作客。“文革”初期,马玉甫因护送刘少奇,遭到“造反派”的歪曲和批斗,但他坚持原则,仍然颂扬刘少奇为中国革命和建设中建立的功勋,勇敢地捍卫了刘少奇的声誉,表现了一个老雇农、老党员对党、对革命事业的铮铮铁骨。
 
 
 
 
 
 
 
 
 
 
 
 
 
 
 
 
 
 
 
名 人 故 里
 
 
 
 
 
 
 
 
 
 
 
从这里走出新中国外交部长
                  ——乔冠华故居
 
     从建湖县城坐车东行5公里,便到了著名外交家乔冠华的故乡——盐城市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庆丰镇东乔村。这里西傍东塘河,地处204国道和盐淮公路之间,水陆交通十分便利。村子四周农田平展,阡陌纵横。村内美观整洁,居民住宅多为设计精巧的楼房,村路全部硬质化,汽车可直达农户门前。乔氏故居就坐落在村部的北侧,在这里,乔冠华度过了他的童年和少年时代。
     址貌一览  乔氏大院建于清代。院落内花木葱茏,青砖小瓦的房屋,龙脊花墙,建筑风格古朴典雅。主屋坐北朝南,明三暗四,东厨西厢,占地近2000平方米。主屋明间里,陈列着100多帧照片,将乔冠华从德国留学回来从事抗日救亡和在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一系列外事活动、重要国际会议以及晚年生活的情景,生动地展现在参观者的眼前。主屋西房的阁楼是乔冠华少年时代的休憩处,有一张单人木框竹心床,两头用长凳搁着;床边有一只小柜。楼下陈列着乔冠华的部分遗物,包括著作和生活、办公用品等。日寇侵华期间,全村房屋毁于战火。而乔氏大院独能保存,是因为有个伪军旅长看中了它,将它作为旅部使用,其时乔家人已在户主乔守恒(冠华之父)带领下逃难至沪上。新中国建立后,乔氏大院由乔冠华的大嫂一家居住。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其大嫂一家迁居盐城,大院即由地方使用,设过队部,办过油坊。现在的故居,是乔冠华逝世后,由庆丰镇人民政府于1990年筹资修复的。增砌了围墙,又在西厢旧址上建了一排新屋,作为资料室和接待室;大院门口复修了牌坊, , 式的门, 楼,门额上书“乔冠华故居”五个大字。2003年9月被列为盐城市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5月被确定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履痕  乔冠华于民国2年(1913年)3月28日诞生在故居主屋的东房。母亲姓刘,生有三男五女,冠华最幼。冠华3岁时,生母病故,父亲续弦又生一男二女。乔家在当地是书香门第,曾祖父乔泌是邑庠生,能诗擅文,名播乡里;父亲乔守恒、叔父乔守清都是读书人,开明但无意仕途。冠华幼时资质聪颖,悟性过人,加之家学渊源,入塾前就能坐在父亲的怀里一首接一首地背诵古诗。5岁时,到他二叔乔守清的家塾里读书。这位二叔教学严谨,对学生要求一丝不苟,而乔冠华学习也很刻苦勤奋,出奇地爱读书。当年乔家屋后西北角有一个大池塘,池塘中央有座圆土墩,乔守恒在土墩上盖了两间茅屋,算作书斋。由于茅屋里的光线比老屋明亮,空气又新鲜,竞成了乔冠华最喜爱的读书场所,被风趣地称之为“小岛书斋”。乔冠华白天去叔父家受益,放了学就到“小岛书斋”读书。在家塾时,他就能熟读《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神童诗》以及《四书》、《古文观止》,表现出惊人的记忆力。
     乔冠华10岁时走出家门,随二哥冠鳌进入设在裴刘庄的三丰市第一小学读高小,12岁小学毕业,随后在亭湖中学、淮美中学和钟南中学读书。他用4年时间,读完了中学六年的功课。1929年,16岁的乔冠华高中毕业,考取清华,攻读哲学。在清华园,他是同届学生中年龄最小的一个,被誉为“苏北神童”。24岁时,乔冠华获得德国图宾根大学哲学博士学位,这在当时可算是凤毛麟角。他少年得志,却也少年气盛,曾发“天下文章班马乔”的惊人之语,自比西汉文章大家班固和司马相如。
      抗日战争初期,乔冠华刚从德国回来的时候,就以锋利的文笔,在广州、香港、重庆各抗战报刊发表时评文章,还有许多文章登载在新加坡等地的华侨进步报刊上,因此,“乔木”的笔名在香港和东南亚一带广为人知。其时胡鼎新(胡乔木)在延安写文章用的笔名也是“乔木”,他俩一南一北,皆为文章圣手,故当时有“南乔”、“北乔”之说。乔冠华以后在重庆《新华日报》工作,以“于怀”的笔名撰写《国际评述》专栏文章,先后出版《争民主的浪潮》、《形势比人强》、《向着宽阔光明的地方》、《从战争到和平》、《从慕尼黑到敦刻尔克》等。他的不少政论文章,纵论国际国内形势,其见解之独到、逻辑之严密、文采之华丽、语言之犀利,令中外广大读者心悦诚服,赞叹莫名。当时远在延安的毛泽东也关注到他的文章了,并给予高度评价:“他(乔冠华)写的一篇文章可顶上战场上的几个坦克师哩!”
     新中国建立后,他受到毛泽东、周恩来的器重,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办公厅副主任、新闻总署国际新闻局局长、外交部政策委员会副主任、亚州司代司长、外交部部长助理、副部长、部长等到职。在长达40年的外交生涯中,乔冠华以一支利笔和杰出口才,显露出冠世的才华,为共和国的外交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20世纪六十年代初中苏公开论战期间,乔冠华是钓鱼台国宾馆“秀才班子”中的主要成员。1970年他起草了在世界引起重大反响的“五·二○声明”。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乔冠华在毛泽东、周恩来的直接指导下参加了中美会谈,他和当时的美国国家安全事务助理基辛格共同起草了《中美上海联合公报》。
     1971年10月,联合国大会决定,把蒋介石的代表从联合国组织及其所属一切机构中驱逐出去,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同时,邀请中国政府派代表团出席第26届联大。中央在讨论第一任中国赴联大代表团团长人选时,毛泽东亲自点将:“让‘乔老爷’作团长。”“乔老爷”就是乔冠华。
     乔冠华紧急受命,深感责任重大。在故居资料室内,陈列着一首《过大西洋》的词,是乔冠华1971年10月11日率团去联合国途中的飞机上亲笔写下的。词中写道:“万里大洋横渡,一望长空尽碧。此去欲何为?擒虎子、入虎穴!”对此,乔冠华还加了自注:“出国前,主席多次找我们谈话。最后一次,我问主席还有什么交待的?主席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这首词及其注,真实反映了乔冠华当时肩负重任、不辱使命的决心和信心。
      11月15日,联合国为中国代表团举行了欢迎大会,57个国家的代表相继登台致欢迎词。最后当乔冠华代表中国走上讲台时,他那焕发的容光、颀长的身材、花白的头发,甚至连同身着的那套深色中山装,一下子成了那天联合国大厅最为耀眼的亮点,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雷鸣般的掌声中,乔冠华开始了演讲。他旗帜鲜明、雄辩滔滔,全面阐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表现了新中国外交家的远见卓识和过人才华。当他演讲结束时,热烈的掌声在联合国大厅长时间地回荡,各国代表团团长纷纷上前与他握手、拥抱,向他表示祝贺。
     由于乔冠华的才学和他在1971年26届联大的出色活动,一直到1976年中国政府每年都派出以乔冠华为首的中国代表团出席联大会议,这是他外交生涯的巅峰时期。
     乔冠华1977年被诊断患有“高心病”,即高血压引起的冠心病,1978年10月又被确诊为肺癌。1983年9月22日上午10时40分乔冠华带着晚年的遗憾溘然长逝,享年70岁。
     链接轶事  
父子香港缘
     乔冠华曾两次赴香港。第一次是卢沟桥事变后,他放弃了国外优裕的生活条件,毅然回到祖国,在香港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先任《民言社》记者,不久就到余汉谋主办的《时事晚报》做总编辑,1939年廖承志、连贯在香港介绍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41年他出任香港《华商报》编委、《大众生活报》编委。香港沦陷前,他遵照周恩来指示,和廖承志、连贯一起,冒着极大风险,营救被日军计划搜捕的滞留在香港的文化名人,并亲自把邹奋韬等人护送离境,才最后离开香港。到了重庆,他便参加《新华日报》的编辑工作和党的外事工作。
    乔冠华第二次赴香港是在1946年底,其时,为了充实香港地区的力量,他奉周恩来之命,与爱人龚澎一起去香港,先后担任香港工委委员、《华商报》社论委员,不久,又被任命为新华社香港分社社长。
     乔冠华的儿子乔宗淮在他父亲的母校清华大学毕业并获得硕士学位后,被分配到国防科委从事科研和技术工作。就在乔冠华二次赴香港37年后,1983年乔宗淮奉命赴港深造,翌年9月出任中共港澳工委常委、新华社香港分社副秘书长,1987年任副社长。1991年以后,乔宗淮先后出任我国驻芬兰、爱沙尼亚、朝鲜等国大使,继而升任外交部副部长,成了年轻一代的外交官。现在,他是我国外交部党组成员、纪委书记。乔冠华、乔宗淮父子与香港的缘分堪称人间佳话。
 
了却冠华回乡梦
 
     乔冠华住院期间,自知来日无多,思乡之情油然而生,病榻上的冠华常常与爱妻章含之女士谈他的童年、少年,谈他的家庭、村庄。他叹息说,从清华毕业后50年未曾回过家乡。
     乔冠华的一生,是忙碌的一生。他曾在1933年清华大学毕业时返回家乡一次。此后在重庆期间,曾因肠胃病入医院开刀,病中虽然十分思念家乡,但因时局紧张,未能如愿。1943年,乔冠华与龚澎结婚。龚澎是辛亥革命时著名的革命党人龚振鹏的女儿。龚澎曾在外交部新闻司独领风骚14年,是我国外交界最杰出的女性之一。乔冠华与龚澎结合的28年中,也时常怀念故乡,总想把龚澎带到盐城老家看看。这一愿望一拖再拖,终因龚澎患脑溢血于1970年9月离开人世而未果。乔冠华的续弦夫人章含之是知名人士章士钊的螟蛉女,北京外国语学院教授,她与乔冠华患难与共,鹣鲽情深。乔冠华去世后,她曾两次来到建湖,寻觅幼年冠华的足迹,还为故居提供了乔冠华的部分遗物,如主屋的衣橱、书柜、沙发、办公用品和书籍;西厢房里乔冠华的生活照、工作照。她在《故乡行——忆冠华》一文中说:“到冠华家乡去的想法。其实是他去世后就一直萦绕在我心头的。这也是替冠华了却一桩未遂心愿。”她送来的虽然只是几件旧物,却寄托了乔冠华对故乡人民无限眷念之情。2005年“五一”期间,乔冠华之子乔宗淮偕夫人彭燕燕和妹妹乔松都回到东乔村瞻仰乔氏故居,并在曾祖父、祖父、叔父的墓前敬献了花篮。乔冠华的子女们,同样把这次回乡看作是为父亲圆了长达50年的回乡之梦。
 
 
 
 
 
 
 
 
 
 
      
 
 
 
 
 
    梁垛团五港口陈村——王翰出生地
 
     在东塘河西岸,钟庄镇(旧称梁垛团)境内五港口西北,有一个以陈姓望族命名的陈村,盐阜区的革命先躯王翰就出生在这个村的陈家墩。
     旧址印象   陈家墩实际是一个名叫陈廷珍(王翰的祖父)的地主庄园,晚清时从范公堤外迁入,垦殖、繁衍、创业而成。有水田360亩,黄海滩涂植棉条田11块。陈墩是住宅地,面积约2亩,位于东南两条小河汇集处的南侧高墩上,庄东和庄前是大片空旷的老沤田。庄内有瓦屋、草房数十间(含佃户住家),主屋在庄的中间,王翰就诞生在主屋里。庄西北靠两河交汇处有一爿米厂,临河设两个大码头。抗战时期其父陈曙东将米厂捐给了地方抗日民主政府,现米厂机脚隐约可见。陈曙东在庄东百米开外办过一所简陋的陈墩小学,后又捐田200亩,在河西创办了梁垛第一所完全高等小学(将陈墩小学并入),名曰“盐城县梁垛高等小学校”,后改名为陈村小学。王翰在这两所小学读完6年书,12岁离开陈家墩,去上海私立南洋中学求学。
     人物履痕   王翰,原名陈廷庆,1911年4月11日出生于盐城县梁垛团五港口(今建湖县钟庄镇马渡村)陈村。其父陈曙东,是一位开明的知识分子。王翰幼时在本村小学读书,尔后去上海读完中学,深造就读于上海交通大学土木工程系。在读书期间,王翰14岁即投身于“五卅”爱国运动,21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走上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革命道路。“九·一八”事变后,王翰积极参加学校的抗日救亡活动,两次与交大学生一起赴南京请愿,在游行示威中,遭到国民党军警逮捕,后在同学们的营救下获释。继而转到复旦大学,以学生身份作掩护,从事左翼组织社联(社会科学家联盟)和地下党工作。
     20世纪三十年代前期,由于国民党在其统治区内实行残酷的白色恐怖政策,加上中共党内“左”倾冒险主义的影响,中共上海中央局和设在上海的中共江苏省委遭到破坏。危难时, 刻,王翰同邓洁、胡乔木等几位战友,挺身而出,组建中共江苏省临时工作委员会,坚持在上海战斗,维系了不绝如缕的党在上海的领导,此时他才25岁。
     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王翰发动和组织大中学校抗日救国联合会致电北平抗日将士,表示深切慰问,并发动学生募捐,支持抗日前线。“八·一三”淞沪战争爆发后,他根据党中央指示,把省委领导下的各抗日救国联合会改组成吸收各抗日阶层和进步人士参加的抗日救亡协会,积极支持前方抗日。同年10月,王翰被调到武汉任中共湖北省工委秘书长、工运部长,参于武汉地区基层党组织和武昌、汉口等区委的恢复筹建工作。1938年6月,王翰在湖北省委第二次会议上站出来抵制王明推行的“一切经过统一战线,一切服从统一战线”的右倾方针及其对陶铸的压制打击。10月武汉面临失守危险,根据周恩来指示,他协助钱瑛(女)做好武汉失守前党组织转移和疏散工作。此后,王翰就任中共鄂西北区党委书记。
     1939年春,国民党发动第一次反共高潮,鄂西北形势紧张,王翰火速赶到襄阳、荆门等地,组织武装准备打游击。不久,当日军渡过汉水侵入襄阳以西地区时,这个地区的党员和进步青年组成游击队奋起抗战,从四面八方打击敌人。这支队伍后来成为新四军五师的一个组成部分。
      1940年春,中央军委任命王翰为“鄂豫挺进纵队”政治部副主任。1941年4月起,鄂豫挺进纵队改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王翰被任命为师政治部副主任,1943年春改任师政治部主任。这年,他还协助十三旅旅长周志坚指挥田二河战斗,打垮日伪军对天汉地区的扫荡进攻。其时,他因操劳过度,不幸患上了肺病,并日趋严重。1945年王翰离职去延安中央医院治病。1947年2月,王翰出院,调中共中央城市工作部,从事白区工作研究,任部委委员、农村工作组组长、工业组组长等职。
     新中国成立之初,王翰任中南行政委员会人民监察委员会副主任、主任。1954年调北京任中央人民政府监察委员会副主任、监察部常务副部长兼党组副书记。部长是钱瑛,钱瑛因兼任中监委其他工作,部里的日常工作实际上由王翰负责。王翰始终如一,为党和人民忘我地工作。此间,为了保, 护人民的利益,他铁面无私秉公办事,连续处理了许多大案,人们称他为“王青天”。
     1957年,王翰被错划为“右派分子”,下放到三门峡铁工厂监督劳动。“文化大革命”中,王翰再度被批斗。特别应该提及的是,在“文革”开始不久,造反派找到王翰,提示他在监察部时曾反对过刘少奇,要他出面当反刘少奇的“英雄”,并以此作为替他翻案的条件。王翰不为所动,冷静地说:“我没有反对过刘少奇,我也揭发不出刘少奇有什么罪行!”之后,任造反派怎样威逼利诱,王翰还是那句话,结果,王翰又多受了十多年苦难。由于精神上的折磨,肉体上的摧残,使他肺气肿病日趋严重。
     “四人帮”被粉碎后,1978年王翰被送到中央党校学习。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他的错案得到彻底纠正。之后,他被调到国家司法部担任顾问。可惜的是,他未能正式上班,因身体支撑不了而住进了医院。
     生命垂危时,他没有忘记自己司法部顾问的职责,一边挂着盐水,一边请身边人员替他作笔录,一字一顿地口述《对司法工作的建议》,算是临终嘱托。这份数千字的《建议》,倾尽了他对司法工作的满腔热忱和最后心血。不久,王翰便告别了人世。
     1981年1月17日,王翰追悼大会在中直礼堂举行,李先念、彭冲、宋任穷、胡乔木、杨静仁、李维汉、程子华等有关方面的领导人和司法部机关干部及王翰生前好友等参加了追悼会。胡乔木致了悼词。
     悼词是简略的,但是在这朴实无华文字的字里行间,却隐隐约约地展示着王翰顶天立地,铁骨铮铮、坎坷曲折并富有传奇色彩的一生,也倾注和寄托着党和人民对他的理解,钦敬和不尽思念!
     链接轶事    
王翰传记成书前后
     1981年1 月2日王翰同志因病逝世后,其夫人张清华抱着为他立传的心愿,开始了收集资料的工作。她拖着病体,奔波于王翰同志曾经生活战斗过的地区,向知情人采集哪怕是一星半点的宝贵资料。可惜后来张清华同志亦因病辞世,这项工作中途停顿下来。其后,王翰同志的亲属和战友数次试图继续进行,以竟此事,都因征编任务的浩繁和个人力量的有限而未能如愿。
     1995年,王翰之女张青向家乡江苏省有关领导请求帮助,得到原江苏省副省长陈克天的热情关心和大力支持。他认为,这不仅仅是王翰个人的事情,更重要的是弘扬王翰的崇高品质,让广大干部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继承这份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中共江苏省委、盐城市委和建湖县委的关心下,1996年春,由中共江苏省委党史工作办公室牵头,盐城市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建湖县委党史工作办公室参加,成立了《王翰传》编审委员会及编写组,在原有工作的基础上,制订编纂方案,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了全面的征集编写。这项工作得到了北京、上海、武汉、南京、河南三门峡市等地众多老同志及史志档案部门的积极帮助。编写人员抱着“写王翰、学王翰”的态度,认真整理、消化数百万字的资料,辛勤笔耕、数易其稿,终于完成了王翰传记的编写任务。
     《王翰传》经过3年多时间的编写终于问世了,而这项工作从提出到完成,却历经19个春秋。
      在《王翰传》顺利出版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特地在百忙之中,亲笔题写了“革命信念,始终如一”的题词,中共江苏省委的三位书记江渭清、韩培信、陈焕友也分别为《王翰传》题写了书名或题词,这既是对逝者的高度褒扬,也是对编写者和广大读者的殷切希望。1999年11月12日,《王翰传》在盐城举行发行仪式,原副省长陈克天和中共江苏省委、盐城市委、建湖县委有关负责同志,市直机关,盐城大中专院校部分代表100多人出席,大家一致认为,王翰之不愧为王翰,他毕生献身革命,留在人间的是一生清白,正气堂堂,铁骨铮铮,无私无畏,光照人寰,不愧为一个忠诚的马克思主义者。表示要学习王翰同志百折不挠的革命精神,忠于党,忠于人民,忠于无产阶级的革命事业。
 
 
 
 
 
 
 
 
 
 
 
 
 
 
 
 
 
 
 
 
 
 
 
 
敌 后 办 学
 
 
 
 
 
 
 
 
 
 
 
 
 
新四军与海南中学
 
      在抗日战争时期,盐城西北乡的海南中学(今属建湖县钟庄镇)是屹立在敌后的一座文化堡垒,培养革命干部的红色摇篮。在战争环境下,这所学校的存在、变化和发展,并能够发挥出重要作用,是与新四军的亲切关怀,直接支持分不开的。
      址貌一览 海南中学位于钟庄集镇的东北侧,南靠建冈公路,西邻231省道,占地面积33000多平方米,虽没有高耸的教学楼和靓丽的外貌景观,但内部设施完备,现有物理试验室2个,化学试验室1个,生物实验室2个,多媒体教室2个,舞蹈音乐美术教室1个,计算机网络教室2个,还有图书馆、广播、宽带网络系统,标准田径运动场等。设12个教学班级,600多名学生,72名教职员工。校园西南角修复的四角亭是海中原址的唯一存留物,他见证了学校近百年办学的沧桑变迁,更见证了海中在新四军关怀支持下,坚持敌后办学的历史事实。
     史事经纬 海南中学原系清末举人孙大鹏(字海南)于1925年在其家乡钟庄创办的私立中学。三十年代初,因水灾停办。抗日战争爆发后,盐城遭敌机轰炸,城内不少学校迁至西北乡。孙氏后裔即在此时聘请来钟庄避难的教员为海中复校上课。
     1940年8月,新四军挺进纵队为开辟苏北新区,培养大批的地方干部作准备,特派纵队政工干部凌渐磐(凌一鸣)同志,通过中共盐城县委,到海南中学任教,把海南中学作为新四军的一个联系点。凌渐磐到校后,团结广大知识分子,培养骨干力量,发展徐斌(苏我荷)等进步青年入党,并建立了海中地下党组织,带领广大师生走向社会,动员民众,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在校内,改革课程设置,废除公民课,增设政治课,教唱救亡歌曲,自编抗战教材,文科选教了岳武穆的《满江红》、文天祥的《正气歌》,选讲了岳飞、文天祥的故事,以及有关抗日救亡的文章,实施抗战教育。同时宣传八路军、新四军的抗战事迹,使该校很快成了敌后首先树起的一面抗日大旗。从此,海中这所由为封建统治阶级培植驯服工具的旧学校,在党的领导下,逐步改造为抗战建国伟大事业服务,培育革命人才的基地。
     新四军在盐城重建军部后,军部领导对原新四军挺进纵队的联系点——海南中学十分关切。1941年1月25日,新四军在盐城游艺园召开重建军部大会,特邀海中师生参加。不久,新四军政委胡服派军部秘书陆璀来海中指导工作,勉励学校搞好抗日民主教育。3月13日,海中成立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原新四军后方办事处主任杨纯、盐城县委书记冯国柱等亲临祝贺。新四军军部在盐城召开的“五·四”纪念大会上,海中戏剧社演出了自编活报剧《枪毙汪精卫》,受到军部领导的赞赏和与会者的欢迎。
      军部还经常派知名人士到海中讲学和指导工作。1941年夏,鲁艺华中分院按照军部的指示,组织三个工作队下乡协助地方开展工作。音乐系主任何士德带领的第一工作队,被派到海中所在地的盐属十二区,以海中为落脚点,指导和带动附近学校及全区广泛开展抗日民主活动。工作队进驻海中的当晚,就举行了联欢会,邀请周围学校师生参加。海中校长李仰同代表全体师生致辞欢迎。工作队为师生们表演了《中华民族好儿女》、《亡国奴当不得》、《当兵把仇报》、《傻子打游击》等救亡歌曲和戏剧,台上台下,掌声雷动,那慷概激昂的情绪,热烈紧张的气氛,使与会者久久不忘。
      鲁艺师生到海中的第一步工作,就是宣传并积极推行抗日民主教育,提出在一切为抗日战争胜利的总目标下,做好教育工作。在建立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的基础上,又建立了教师抗日救国会,这是盐城西北乡教育界最早的抗日民众组织。此外还成立了海中剧团、歌咏队、秧歌队、标语缮写组、时政讲演站等,在校内外轰轰烈烈地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
     鲁艺工作队下乡之时,正值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的前夕,鲁艺同志的工作是非常紧张而又艰苦的,除了帮助海中等学校实施抗战教育,还要组织师生深入群众中去宣传,组织自卫队,开展反“扫荡”斗争。每逢群众集会时,工作队都要演出抗日的歌曲、戏剧,夜晚回到驻地后,还帮助学校剧团编排文娱宣传节目。白天不怕太阳晒,夜晚不怕蚊虫咬,常常夜以继日,通宵不眠。在百忙中,何士德主任挤出时间,为师生们上政治课,讲《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章枚教授主动上音乐课,教唱鲁艺自编的革命歌曲。有一次,鲁艺戏剧社主任许晴到湖垛体验生活,也特地对海中剧团进行辅导。6月底,苏北歌咏协会湖垛支会在钟庄成立,何士德同志在会上作了生动的演讲,海中师生中的文艺骨干分子,都被邀请参加。在15名支会委员中,海中师生即有9名。鲁艺工作队在南梁乡结合工作时,和海中墙报小组一起,出版了通俗墙报《大家看》,两天一期,受到当地农民和其他民众的欢迎。此后,海中的进步师生便紧跟鲁艺工作队,分头深入到各乡村,动员群众献枪献粮,组织自卫队、运输队、拆桥队、情报队,有时和鲁艺同志同台演出,显得非常活跃。
     这年7月上旬,海中全体师生参加盐城学联在芦沟寺举办的夏令营。新四军军部派了一批青工干部担任夏令营各个大队、中队的领导工作,并组织了临时服务团,将团员分成小组,到各组开展及指导戏剧音舞工作,许晴、贺绿汀、许幸之等都亲临指导。鲁艺的同志们和海中师生经常在一起讨论时政,参加讲演,开展歌咏、戏剧、美术、体育等活动,通过这些活动,加深了革命情谊。7月21日,日寇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夏令营解散,海中的小同学被动员回家,大同学跟着军部青工干部一起疏散,其中有不少人扛起了枪,踏上了抗日征途。
      1943年初,为了粉碎日寇的第二次大扫荡,新四军部队和地方机关实行精兵简政,抽调一批人员加强基层建设。考虑到海南中学所在的钟庄地区沟河密如蛛网,交通不便,群众觉悟高,斗争性强,海中又是军部的联系点。斗争形势急需培养大批人才。而当时创建不久的建阳县全境还没有一所县立中学,于是委派部队的文化干部朱波、仇泊、冯智、田林、游颖等同志先后到海南中学工作,分别担任了学校的党支部书记,生活指导部主任、指导员、政治辅导员等主要领导职务,直接肩负起创办“抗大”式新学校的历史重任。
      新四军坚定正确的办学方向,艰苦奋斗的办学精神,灵活主动的工作方法和密切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也教育和影响着海中的广大师生,他们在新四军的言传身教下,树立起以苦为乐,以苦为荣的艰苦办学思想。没有教材自己编印,没有教具自己制作,吃粗粮,睡地铺,不叫一声苦。形势紧张时,白天站岗放哨,夜间和衣而睡,一发现敌情,就跳圈子,和敌人“捉迷藏”。敌人东边来,他们西边学,背包、书包随身带,走到哪学到哪,树荫下、草堆旁、河堤边都是课堂,膝盖当课桌,一有空就学起来。在学校周围敌堡林立的险恶环境中,始终坚持教学,从不间断,成了敌人打不散,困难拖不垮,巍然屹立的坚强文化教育堡垒。
     在战争年代,海南中学不仅是一所普通中学,而且也是一所干部学校,是培养干部的摇篮,输送人才的基地。在整个办学过程中,始终坚持教学与育人相结合的方针,注重培养学生的工作能力,为后来独立工作创造条件。新四军挺进纵队凌渐磐同志进驻该校后,十分重视上好时政课,并采取定期与不定期的形式集体听时政报告,对学生加强思想教育。1943年海中改为建阳县县立中学后,学校增设了《青年修养课》,由部队同志主讲,其内容有《青年与世界观》、《青年与人生观》、《青年与革命》等,使学生逐步提高政治觉悟,树立革命的人生观和科学的世界观。从海中出去的学生,政治思想素质都比较好,实际工作能力都比较强,深受用人单位的欢迎。如有一批学生去新四军三师搞无线电工作,干得很有成绩,受到黄克诚师长的夸奖。据统计,该校在战争年代为根据地、解放区输送了上千名的军队干部和建设人才。1985年9月4日,是海中建校60周年纪念日,分布在全国20多个省、市、自治区的广大校友,共推出400多名代表返回母校参加校庆活动,他们中有党政军高级领导干部,有教授、讲师、研究员、艺术家、作家、工程师,特级教师和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有的在国外成了企业家或知名人士。真可谓“桃李满天下,四海竞芬芳”!海中还多次协助建阳县委举办在职干部培训班,为提高基层干部的素质作出了贡献。在师资和教学设备上支持过淮安师范、盐城师范和射阳、建阳、上冈等中学,起到了“工作母机”的作用。
     海中又是宣传队。在新四军文艺工作者的辅导下,海中剧团成了建阳县一支重要的宣传骨干力量。他们根据战时需要,自编了上百个大、中、小型节目,经常深入全县各地演出,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在1943年参军运动中,海中剧团曾到全县各区作巡回宣传,歌声响彻四面八方。在全县评比时名列前茅,荣获绣有“参动歌声遍建阳”的锦旗一面。日寇投降前夕,海中剧团曾到敌据点盐城附近的张庄演出,黑夜里,用土话筒向敌人喊话,规劝伪军弃暗投明。在宣传工作中,海中除抓好文娱演出外,还组织歌咏队、秧歌队,成立黑板报、墙头诗编写组,举办时政讲座,贴标语、散传单,运用多种形式广泛开展社会宣传工作。师生们还创造了用贝壳组字的办法,把宣传内容用贝壳嵌在交通要道路口,既醒目又耐久,曾得到三师副师长张爱萍的赞扬,并向全区推广。
     海中亦是工作队。紧密配合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积极参加社会活动,在抗敌除奸、土地改革、征收公粮、慰问军队、护理伤员、封河打坝和动员参军等政治中心任务中,学校除大力宣传外,还派出师生到附近区、乡、村协助工作。1944年3月,行署通报表扬了“海中师生参加打坝和宣传”的事迹,号召全区各学校向海中学习。在每次参军运动中,海中师生都踊跃报名参军参战, 仅1947年6月,全校就有32名同学光荣入伍,直接参加了解放战争。海中在反“扫荡”斗争中,师生们在部队同志带领下经常摸黑到串场河敌封锁线上,挖公路,毁桥梁,切断电线,有力地配合地方武装取得反“扫荡”斗争的胜利。解放战争全面打响后,学校派出工作队,帮助地方干部组织后勤,有的还跟随部队上前线,作宣传鼓动工作。在敌情紧张时,海中成立了武装队,师生们日夜站岗放哨,保卫学校。有一次,敌人窜到海中教学点张墩一带“扫荡”,部队同志率领学校武装队,活捉了几个敌兵,受到县委的嘉奖。渡江战役时,学校还组织随军渡江宣传队,协助部队开辟新区,不折不扣地完成了党交给的各项任务。由于工作出色,五分区党委授予学校“支前模范”的光荣称号。
     海中还是一支生产队。在1943年大生产运动中,全体师生发扬南泥湾精神,大搞勤工俭学活动,利用课余时间,种菜、养猪、磨豆腐、捞鱼虾,改善生活。有时还为部队加工军粮,特别是纺纱搞得最为热火,各班都有几部简易的木制纺纱车,每天下午课后,轮流纺纱织布。由于抓好生产自救,既改善了伙食,又增加了收入,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靠自己勤工俭学即能解决学膳费。在战争年代,海中学生之所以很少辍学,重要的原因之一就是生产搞得好。在农忙时节,师生们帮助军烈属或附近群众拉犁踏车、割麦栽秧、施肥除草,深受群众欢迎。师生们还自力更生,土法上马,搭起了简易大会堂,白天作教室、会堂,晚上作宿舍,自己动手不断改善教学条件。
     全国解放后,曾在海中工作过的部队同志先后调出,然而,新四军的优良传统和艰苦办学精神被海中师生接过来,传下去,不断发扬光大。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海中广大师生时刻以新四军敌后办学革命精神激励自己,解放思想,大胆探索,积极投身到教育改革中去,并迈出新的步伐。上世纪八十年代成了钟庄乡“三制”(校长选任负责制,教师定编聘任制,教学岗位责任制)改革的试点校,取得的经验,在全乡、全县、全市、全省推广,在全国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当年的海中是坚持敌后办学的模范学校,今天的海中是市、县验收的合格初中;当年海中的宣传、体育工作在根据地榜上有名,今天海中的宣传、体育工作在全市名登榜首;当年海中是大生产运动的标兵,今天是勤工俭学的先进单位。近几年来,海中多次被市、县评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教育改革、体育工作还受到省政府的表彰。
 
 
 
 
 
 
 
 
 
 
盐城县中学生夏令营营址
 
     1941年初夏,中共盐城县委、县政府为把全县中学生组织起来,参加抗日救亡运动,并从中发现和培养积极分子,发展入党,为抗日储备后备力量,决定由盐城县青年抗日救国联合会筹委会和盐城县学生抗日救国联合会筹委会,联合举办首期盐城县中学生夏令营,营址选在今芦沟镇双庆村的芦沟寺。
     旧址印象 芦沟寺遗址位于芦沟镇双庆村芦沟组,相传是唐初一位芦姓乡宦捐资兴建而成,距今已有1300多年历史,是境内最负盛名的禅寺之一。寺基占地20多亩,四周环河,海拔4.3米,呈正方形。全寺用房27间,山门正南,前殿3间,宽8米,长12米,拱形门楼上书“芦沟禅寺”四个金字,山门两侧为狮子盘绣球石雕。凸越的屋脊两端飞角斜矗。后殿为大雄宝殿,共5间,平格三合门,屋面木椽琉璃瓦。屋角发鼎,蜿如象鼻凌空卷起,屋脊中间镶嵌一只两米高的黄釉宝葫芦。东西厢房各5间,厨房置于东厢前侧,后有住房7间。大雄宝殿东侧置一钱两库(焚纸帛),西侧置一纸约库(焚字纸),房屋均为雕梁画栋。前殿中门两侧,左青松,右梧桐,为两人对抱。后殿右侧有一雄性白果树,4人对抱,高出青松和梧桐,三树形成鼎足之势。天井宽大为方砖铺成,中央有一只2吨多重的天香炉。全寺置大小佛像112尊,罄、钵、鱼、钹置于佛台之上。约40公斤的铸铁香炉放在大殿当中,著有唐代年号的3吨左右大钟和直径1米的大鼓,置于大殿南墙两侧。整个寺院后殿高出前殿,两厢相形为衬,飞檐陡壁,层层叠起,庄严肃穆。盐城县中学生夏令营在此举办,一是条件优越,芦沟寺西厢房 外就是集成高等小学,空房多,寺院大天井和集成小学操场便于夏令营的集体活动;二是群众基础好,寺院方丈和德越等长老、僧侣积极支持以及驻地群众的拥护和帮助;三是寺院有田产360亩,可以补贴学生吃粮的不足。芦沟寺于1944年因抗战需要被部分拆毁,1958年“大跃进”被彻底拆除,现原址建成了农民住宅区。
     史事经纬   1941年7月7日,盐城县中学生夏令营建营仪式和纪念抗日战争爆发5周年纪念大会在芦沟寺院内举行。参加夏令营活动的单位多为盐城县境内各中学的师生,盐城县中学和私立上冈中学、亭湖中学、省临中、景鲁中学、时化中学、海南中学、群英中学等均派师生参加,后期阜宁县和涟水县也有部分中学师生赶来参营,还有盐城抗大和鲁艺学院的一些学生以及新安旅行团的部分成员,总共800多人。夏令营总部设在芦沟禅寺内,总队长郭铭(盐城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副队长周一萍,供给科长林凡(盐城县政府秘书),总队部设队务、教务、生活三个部,还有医务处和设计委员会。夏令营采取半军事化组织形式,下设4个大队,大队下设中队(以学校为单位)和1个直属队(由青年小学教师组成)。各大队有大队长、教导员,每个大队有3个中队,大队下设中队、排、班、组。大队长、教导员和中队指导员及总队部各部门的负责人均由抗大五分校、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新安旅行团和其他有经验的青年工作者担任,各中学的教师20多人都参加了总部和大队的工作。中队长以下各队班组长由学生推选产生。各大队成立俱乐部,内分教育、文学、戏剧、美术、木刻、歌咏、体育、新文字等8个组。学生驻地除芦沟寺和集成小学外,还分住在周围的大崔庄、肖家岸、北夏庄,大祁舍、田曹庄等地。日常生活是上午听课,下午自习,晚上组织集体讨论或文娱活动。课程内容分社会科学概论,中国抗战问题,自然科学概论3个部分,由著名学者冯定、丁华、薛暮桥、谢云晖、孙克定等人讲授。学生学习理论、写文章、出墙报、开演讲会,还做民运工作,练习歌咏,排演节目,搞体育竞赛等。鲁迅艺术学院派贺绿汀、许幸之、许晴、丁岩之等同志来指导文艺美术等活动,新四军军部一些领导干部以及从蒋管区来的知名人士到夏令营作过报告,国际友人汉斯.希浦夫妇前来考查参观,并作了热烈洋溢的讲话。刘少奇、陈毅同志原定前来讲话上课,后因反扫荡战事繁忙而未成行。由于夏令营活动内容丰富多彩,生动活泼,学生情绪非常热烈,对共产党抗日救国方针、政策以及国家民族的前途等重大问题都有了清楚的认识,坚定了跟着共产党,走抗日救国道路的决心。
      夏令营原计划活动三周。7月20日,日伪军发动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为组织根据地军民开展反扫荡斗争,夏令营活动被迫停止。学生疏散回家,只留三四十名骨干组成夏令营服务团,由郭铭、周一萍带队,一边游击转移,一边宣传反扫荡。这次夏令营活动时间虽短,但对参营学生影响极大,他们在以后的斗争中有的直接参加了主力部队,有的成为建设和保卫根据地的骨干,绝大部分学生走上了革命道路。
 
 
 
 
 
 
 
 
战 斗 遗 迹
 
 
 
 
 
 
 
 
 
 
 
 
 
 
收成阻击战纪念地
 
     收成阻击战是抗日战争时期,我新四军在粉碎日伪军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阻击西路日军入侵的一次重要战斗。这次战斗打击了日军闪电式进攻的嚣张气焰,迟滞了敌军推进速度,为新四军后方机关安全转移赢得了时间,也为新四军主力顺利跳出日军包围圈,实现战略性转移发挥了重要作用。
     旧址印象    收成庄位于今建湖县九龙口镇收成村,县境西部荡区蔷薇河与戛粮河的结合部,南距蒋营镇1.5公里,向北2公里可达江淮名刹泰山寺(今建阳镇境内)。收成庄原系古代城堡遗址,三面环水,有400多户人家,庄东首便是盐阜名刹罗汉院。庄子正南不足1里路,有一个由5条水道形成的五港口,扫荡日军就是从此处登陆,侵犯收成庄,在庄东与新四军阻击部队而发生了一场剧烈战斗。
     史事经纬    1941年7月中旬,日本侵略军为消灭盐阜一带新四军主力,实施“东西策应,分进合击”战略,发动了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西路宝应方面的日军1000余人,于20日上午8时,由射阳湖西的射阳湖镇出动30多只汽艇,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分两路向蒋营侵犯。企图快速占领建阳、湖垛,继而配合东路日军,围歼先期从盐城转移至北左庄一带的新四军军部及其华中局。为保卫军部,华中局及后方机关的转移安全,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一团奉命沿线阻击。旅长彭明智和团长王良太坐镇在建阳,指挥部队顽强击敌。二十一团二营在蒋营英勇阻击了2个小时,削弱了敌军北犯锐气后,主动撤出了战斗。日军侵占蒋营后,沿蔷薇河继续北犯。敌汽艇行至五港口,即登陆窜犯收成庄。此时,二十一团三营九连奉命阻击,九连指战员在庄北跑步冲入收成庄,与日军在庄东头相遇,当即在罗汉院周围与日军展开了巷战和肉搏。日军依仗人多武器好,拼命用火力压制九连,九连在敌我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利用灵活机动战术杀伤敌人。激战了2个小时,主动后撤至收成北大荒,利用坟地掩护阻击敌人,直到完成了阻击任务,才撤至建阳以北地区,为新四军后方机关安全转移赢得了宝贵时间。这场战斗,九连官兵表现十分勇敢,全连毙敌30余人,有52名干部战士光荣牺牲。为了纪念这次阻击战,20世纪六十年代,在收成村, 二组修建了简易纪念塔,1975年10月又重建高8米砖混结构的收成阻击战纪念塔,现该塔成为九龙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保卫盟军坠机战斗纪念地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是我们的重要盟友,驻扎在我国成都空军基地的美国“飞虎队”,在陈纳德将军指挥下,曾多次出动飞机去日本轰炸军事目标,直接支持了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1944年8月20日晚上8点多钟,一架有“空中堡垒”美称的B-29重型轰炸机在轰炸日本本土的归途中,突然坠落在建阳县六区夹晏乡(今建湖县建阳镇)金桥村的晏荡沟畔。就在这块盟机坠落的土地上,建阳军民义无反顾地与日伪军打了一场争夺坠机的战斗,不但营救了5名机组人员,还护卫了坠落的飞机。中美两国人民在共同战斗中结下了深厚友谊,至今仍被人民当做佳话传颂。
     址貌一览    走进坠机遗址,一尊上书“保卫盟军坠机战斗纪念地”大理石碑,竖立在建阳镇金桥村晏荡沟西的广场边上。该碑于2006年7月由建阳镇人民政府发起修建,碑高11米。碑后安葬着保卫盟机战斗牺牲的李昭义等四位烈士的遗骨。四周青松翠柏,肃穆庄严。广场左侧,正在兴建“保卫盟军坠机,营救美国飞行员”事迹陈列馆。广场三面临水,一派田园风光。东西两边是高产良田,南边是桑园,迎(北)面侧是一条水泥大道直通建湖县城。
     史事经纬    1944年8月20日,美机“空中堡垒”失事的那天晚上,晏荡乡党支部书记夏龙升、乡长张启文、中队长郭宽友从乡公所开会回来,刚走到金桥村路口,发现了这架坠落的盟机。他们深知此事非比寻常,连回家吃晚饭也顾不上,当即作出分工:乡长张启文留在现场,一面查看机舱里有无盟友,一面保护现场,不让陆续赶来围观的群众靠近坠机;支书夏龙升负责召集模范班(民兵中队),在晏荡沟两岸布置哨岗,监视敌特行动。因为这里距日寇据点湖垛镇只有3公里,晏荡沟东不远即为伪化区,汉奸、不法分子时有活动;中队长郭宽文则火速向区队、县总队报告,争取地方武装前来护卫盟机。郭队长走在路上,正好与区队同志相遇。原来区队已经看到了飞机坠地时的火花,全队30多名战士立即跑步前来。在区长王炳文的安排下,守护在坠机周边,夹晏乡干部、民兵守护在外围,静静地等待主力部队的到来。午夜时分,天公不作美,竟淅淅沥沥地下起了雨,军民们没有一个人离开阵地,整整守护了一夜。
     第二天拂晓,驻地20里外的建阳县总队(后改为盐阜独立团)二营六连80多名战士冒雨赶到了金桥村。与此同时,日军近藤中队长也带着湖垛据点的70多名日军和40个伪军往金桥村扑来,企图劫走坠机。由于敌人行动缓慢,途中又怕遭到我军伏击,所以等他们赶到时,我军早就严阵以待了。
     上午9时许,日伪军向我守机部队发起进攻,投掷弹筒,扫机关枪,来势汹汹。我六连战士在连长王海平、指导员郭典文的指挥下,一边沉着应战,不让敌人越过晏荡沟,一边布置小分队,向敌人背后包抄。区队战士则在两侧打冷枪,牵制敌人。建阳南乡好几百名民兵、群众闻讯,也纷纷赶来助战。一时间,枪声、手榴弹爆炸声、“打鬼子、保盟机”的呐喊声响彻四野。经过4个多小时的对峙和激战,终于将敌人击退,使日伪军抢夺盟机的阴谋彻底破产,机上的重要文件、武器装备无一落入敌手。战斗结束后,建阳军民用13条大木船,把拆卸下来的飞机部件,还有机上的6挺重机枪,一门小炮、5枚大炸弹及其他军用物资全部运到了安全的地方。
在这次护卫美机“空中堡垒”的战斗中,我六连机枪班班长李昭义和战士周仲昆、朱良、朱长林等四位同志不幸光荣牺牲。
     链接轶事   
营救坠机飞行员
     这架“空中堡垒”坠落前,机上有11名飞行员被迫弃机分批跳伞,最后两批离机的5人降落在我建阳县二区松樵乡和万丰乡境内。那天晚上,松樵乡民兵中队长刘江荣带领十多个民兵,在距湖垛敌据点以北约1.5公里的陈家堡执行任务,突然发现从东南方向飞来一架飞机,在上空转了两圈,便有白色的降落伞从半空中冉冉地飘下来。刘江荣随即和民兵陈道龙冲过去查看,在周家舍的一座小草堆旁边发现了一位大个子的外国人。大个子不懂中国话,只从衣兜取出一面小旗,旗上写着:“亲爱的中国朋友,我们是来华对日作战的美国人。”刘江荣明白了他的身份,立即护送他到当地乡政府。谁知他们刚一离开,驻守在湖垛洋桥河东的十多个日军就追寻过来。鬼子在那座小草堆附近叽哩哇啦搜寻了好半天,一无所获,只好乱放几枪,悻悻地缩回了据点。
     刘江荣把这位美国飞行员送到乡政府所在地的汤家碾,照料他吃了晚饭,为他安排好住宿。第二天一早,老刘又奉命将他送至二区区公所所在地的东郑庄。正好区委书记方非同志会讲英语,经过询问才知道这位美国人是B-29重型轰炸机的少校领航员,名叫萨伏爱(音)。当他们完成任务返航,飞距我国东海岸大约100公里的黄海上空时引擎突然发生故障,只好一路向西滑行。为了减轻飞机载重量,就分批跳伞,第一、二批跳伞的有6人,第三、四批跳伞的有5人。除他而外,他的10名战友均不知落在了何处,他请求我抗日政府帮助查询。萨伏爱少校非常感谢刘江荣在危难之际救了他,便从手腕上拿下金表送给刘江荣。刘江荣向他摇摇手说:“你是与我们并肩作战的盟军战友,救你是我应尽的义务,这手表还是你留着自己用吧!”萨伏爱听后十分感动,连声说:“新四军、共产党真好!”
区公所向县政府反映了萨伏爱找寻战友的要求,县政府一边向上级反映,一边通知全县查询美国飞行员。苍天不负有心人,终于在万丰乡地域找到了4名幸免于难的美国飞行员,他们是:澳勃朗上尉,导航员、队长;斯太尔美克中尉,机械员;罗茨中尉,驾驶员;勃朗台治少尉,机枪手。我民兵立即把他们护送到建阳县政府临时所在地高作镇,与萨伏爱少校相聚会。一时间,他们悲喜交集,彼此热烈地拥抱了起来。附近的老百姓听说这几个美国人是支援我国抗战的,一个个奔走相告,有的给他们送来毛巾、肥皂、衬衣和布鞋,有的拎来鸡蛋和糕饼,感动得美国人频频伸出大拇指,称颂我军民的崇高友情,待他们比亲人还要亲。
美国坠机被建阳地方武装监护,5名飞行员被营救的事迅速通报到驻阜宁县张庄的新四军第三师师部,副师长张爱萍深为建阳军民的自觉行动感到欣慰,一边布置在“空中堡垒”坠落沿线继续搜寻其余的6名美国飞行员;一边通知新华社苏北支社和《盐阜报》社记者立即前往实地采访,又将此事迅速向新四军军部作了报告。新四军军部通报到延安,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对此极为重视,联名致电中共驻重庆代表团负责人董必武,请董必武将5名飞行员获救情况迅速转告驻华美军司令部及有关方面。
其时,三师师长黄克诚正在驻淮南抗日根据地津浦路东黄花塘的新四军 军部参加整风学习,接到了张爱萍的电报,他立即复电张爱萍要继续寻找其他飞行员,同时要将已获救的飞行员尽快转到更安全的 三师师部驻地,还叮嘱张爱萍好好款待他们。
 
欢腾的三师师部
     8月23日下午,在建阳县总队一个连的护送下,5名飞行员从建阳县境出发,去阜宁县张庄。一路上,根据地不少群众自发地夹道迎送。洪学智参谋长还亲自带领师部派来的马和黄包车,到阜宁县东沟镇来迎接他们。快要抵达师部张庄时,老远就看到中、美、英、苏四国国旗在天空飘扬,有新四军主力部队、民兵、农救会和儿童团组成的欢迎队排了足足两公里长。当他们到达师部时,人们齐声唱起了由三师文工团新填词的歌曲《欢迎美国人》,广场上鞭炮齐鸣,锣鼓喧天,欢呼声不绝于耳。飞行员们也激动得高呼:“谢谢中国朋友!谢谢中国朋友!”中午,张爱萍、洪学智设宴招待了他们。萨伏爱感动地说:“副师长在我们那里至少是个少将。能受到少将的接见,我们太荣幸了!”当天晚上,三师政治部还为飞行员们举行了欢迎会,表演了精彩的节目。
     其后的几天里,飞行员们参观了三师卫生部、卫生学校、后方医院和驻地的几所学校。
     27日中午,三师师部兼苏北军区司令部宴请美国盟友,出席的除张爱萍等三师领导人外,盐阜军分区副政委李雪三、盐阜行署主任曹荻秋等也从远地赶来。席间,宾主畅谈甚欢,先是洪学智参谋长向美国飞行员通报了8月21日发生在飞机坠落地——金桥村的那场战斗,萨伏爱等美国朋友这才知道,是建阳军民击退了湖垛敌据点出动的100多名日伪军,护卫了“空中堡垒”,建阳总队牺牲了1名班长、3名战士;战斗结束后,又是建阳军民连夜将庞大的机身和机上武器弹药拆卸并保护起来,哪怕是一个零件,一片纸屑都没有留给敌人。接着,张爱萍郑重地告诉美国飞行员,几天来,我地方军民在“空中堡垒”坠落沿线仔细搜索,可惜没有发现另外6名飞行员。通过翻译奥勃朗队长将三师领导的介绍做了详细记录。领航员萨伏爱说:“新四军真是我们的忠实战友,以生命的代价保护了我们,保守了盟国军事秘密。我们的政府也一定会感谢你们。我们愿意将这架飞机上的枪炮全部赠送给你们打击日本侵略者。”最后,张爱萍代表三师全体指战员向他们赠送了纪念礼品,一把从侵略者手中缴获来的日本军刀。
     当日下午,为庆祝美国战友脱险,三师师直单位联合举行了有3000余人参加的欢迎大会。主席台上悬挂着中、美两国国旗。当飞行员们登上主席台时,张爱萍首先起立鼓掌,全场立即响起了经久不息的雷鸣般掌声。欢迎大会由洪学智主持,吴法宪致欢迎词,奥勃朗、斯太尔美克和勃朗台治也在会上讲了话。曹荻秋代表盐阜区抗日民主政府热忱欢迎美国飞行员的到来,希望他们在根据地多走走,多看看。最后,新安旅行团为飞行员们演出了音乐舞蹈节目,美国飞行员也做了精彩的表演。
     嗣后,这5名飞行员依依惜别了盐阜大地,满载着中国人民的深挚情谊,欢欣地踏上了归国的旅程。
     美国《纽约时报》当时曾以《中国抗日的脊梁》为题发表文章说:“中国共产党区域军民,以游击战不断吞食日军。游击战的规模虽小,但都是很巧妙、很有实效的,他使日军不能顺利地占领地区。被迫降在解放区的美国飞行员们,对于中国游击队员的机智与勇敢,表示很深的感谢和敬佩。”
 
四十年后的佳话
     事隔整整40年之后,即1984年6月11日,我国一架专机飞越太平洋上空,在美国华盛顿机场着陆,时任我国国防部长的张爱萍,应美国国防部长温伯格的邀请赴美访问。张爱萍走下舷梯时,温伯格上前和他亲切握手,随后双方在五角大楼举行了会谈。接近中午时分,会谈结束,宾主一同步出会议厅,在大厅外守候多时的三位美国老人疾步上前,其中一位紧紧握住张爱萍的手,激动的说:“您、您还认识我吗?”
张爱萍细一端详,怔住了,这个不是40年前我苏北抗日军民营救的美国空军少校萨伏爱吗?他个头不高,还像当年那般消瘦,但显得挺有精神。“你,你就是‘空中堡垒’的领航员啊!”张爱萍肯定地说,“是我,是我们啊!”萨伏爱指着身旁另两位当年同时遇难的飞行员高喊着。接着,双方就紧紧地拥抱在一起。
     40年过去了,萨伏爱等坠机飞行员的心中一直珍藏着对新四军的怀念之情,珍藏着对中国人民的无比感激之情。作为新四军老战士的张爱萍,他也惦记着当年为中国抗战、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出过力、流过血的美国朋友。这次应邀赴美之前,张爱萍特地通过美驻华使馆向美方询问当年获救飞行员的近况,还随身携带了飞行员们在苏北拍摄的几张泛黄的照片,这回就一并赠给了美国东道主。在与三位美国老人共进午餐时,张爱萍说:“那时我们条件很差,只好把你们安置在一座庙宇里,现在回想起来,真有怠客之嫌!”萨伏爱忙说:“哪里!哪里!你们自己生活很艰苦,我们却享受到优厚的款待。庙宇环境非常好,内外都打扫得干干净净,连四周墙壁都用白布遮盖起来。屋里分有卧室、活动室、餐厅、浴室,还给我们送来了扑克、国际象棋和彩票球,条件不比哪里差啊!”另两位老人对这段经历也记忆犹新,滔滔不绝地讲起新四军三师对他们的周密保护和热情款待,说师部从特务营专门派出一个连来担任警卫,保护他们的安全;还设法找到了会做西餐的厨师,每顿有中餐、有西餐,任他们挑选,饭菜顿顿都不相同,真是吃得太好、太丰富了。萨伏爱站起身来对张爱萍说:“就是因为吃的太好,多年来我们总是感到过意不去。”三位美国老人一次又一次举杯向张爱萍致敬,还托请张爱萍向盐阜人民转致他们由衷的谢意。美国许多报刊报道了这次会见,热烈赞颂中美两国人民在二战期间建立的深情厚谊。此后,又有两名被救护的飞行员专程来华访问,他们再一次代表活着的战友,感谢盐阜军民、感谢敌后抗日根据地政府给了他们第二次生命,表示要为促进中美友好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巍 巍 丰 碑
 
 
 
 
 
 
 
 
 
 
 
 
 
 
 
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
 
     从盐城市区乘车出发,沿着老盐(城)淮(安)公路向西北,过马庄北行不远,便到了建湖县庆丰镇的东平村,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就座落在这里。
     址貌一览 华中鲁艺烈士陵园建于1984年,占地4000平方米,陵园四周潺潺溪水萦绕,森森松柏长青。陵园的正中,矗立着一座13米高的方碑,碑的造型生动流畅,独具个性,从南北两面看去,碑身近似五条直线,象征着五线谱,意为殉难烈士多为文艺战士。碑的正面镌刻着原苏皖边区政府主席李一氓题写的“华中鲁迅艺术学院殉难烈士纪念碑”十五个工楷大字。碑的中上部是一面红旗的造型,上嵌金色五角星。碑座正背面镌有建湖县人民政府与庆丰镇人民政府联合撰写的碑文,文曰:
      英雄铁军   马列指航   逐鹿华中    誓扫天狼
      鲁艺战友   荟萃串场   鲁艺精神    光大发扬
      唤起民众   弦歌救亡   前赴后继    慷慨激昂
      壮志未酬   饮恨吾乡   江海悲痛    大地低昂
      春雷动起   彩虹辉煌   山海竞秀    人间沧桑
      蓝图卷卷   史诗行行   征人不歇    虎跃龙骧
      展望前程   心潮逐浪   英名永存    日月齐光
     纪念碑后是群墓,群墓东侧为丘东平烈士墓,西侧是许晴烈士墓。墓的四周植有灌木。纪念碑西侧,建有烈士资料陈列馆。一进大门,赫然在目的是张爱萍的题字:“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永垂不朽”。馆内陈列着鲁艺殉难烈士的遗像、遗物和他们的生平事迹介绍等。
     华中鲁艺烈士陵园于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被列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事经纬   1941年1月,国民党反动派发动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由陈毅任代军长的新四军军部1941年1月25日重建以后,大江南北许多杰出的文化战士和进步青年纷纷向盐城聚拢,一所新型的艺术学院在盐城诞生了,这就是有名的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
鲁艺分院成立后不到半年,日伪军集中兵力向我盐阜地区扫荡,华中鲁艺根据军部指示,于6月22日撤离盐城,在城西二十多里的黄家港待了两天,就转移到五区农村即今庆丰镇一带。7月初,又随同军部与华中局机关来到距湖垛镇4公里的北左庄。
     1941年7月下旬,日伪军分四路进攻盐城,企图一口吞掉重建不久的新四军军部。由于形势紧迫,23日午后,军部召开紧急会议,决定将华中鲁艺师生分成两个队,院部和文学系、美术系编为一队,由黄源同志负责,随军部行动;戏剧系、音乐系和普通班编为二队,由孟波、丘东平、许晴三同志负责,分头转移。为了安全,又派出一个战斗班与二队同行。
     当日傍晚,二队师生从北左庄以东的陶家舍出发,打算取道吉家庄和北秦庄,赶到盐城西南的楼王庄去。所经之处,都是我群众基础较好的五区地段。午夜时分,队伍到了北秦庄,大家一路劳顿,已是疲惫不堪,一个个倒下就呼呼大睡。丘东平带人查看周边情况并安排放哨后,刚躺下就听见“嘟突、嘟突”的汽艇马达声。丘东平、许晴、孟波三人一分析,决定立即通知大家紧急集合,迅速离开北秦庄。戏剧系主任许晴带领战斗班走在队伍的最前面,音乐系教授孟波在后队压阵,教导主任、作家丘东平则居中照应首尾。
     不料队伍走出庄子不多远,刚过了一道小桥,突然发现了意外的情况,200多个配有机枪、迫击炮的日伪军已经从东、南、西三个方向围了上来。这批敌人是来偷袭我《江淮日报》社的,而报社早在几天前得到情报就撤走了。见到被围困的师生,敌人一边嗷嗷乱叫,一边枪炮齐发,向师生们开火。面对着猝不及防的危急情势,二队师生毫无惧色,凭着仅有的八支(一说六支)长短枪和二十来颗手榴弹,迅速占据了有利地形,同敌人展开对峙、周旋。
     这场力量悬殊的遭遇战打响后,许晴、丘东平等商量决定:让戏剧系的袁万华立即带领大部分手无寸铁的师生向北突围,他俩与战斗班一起负责掩护。
     据健在的“老鲁艺”们回忆,与许晴并肩战斗的洪明,曾多次劝许晴随同第一批师生后撤,许晴死活也不同意,他反问洪明:“我是指挥员,你说我能先撤吗?”这位年仅二十九岁的共产党员、戏剧家,把活着的希望让给了别人,把死亡的威胁留给了自己,最后牺牲在阵地上。
     教导主任丘东平临危不惧,身先士卒,在枪林弹雨中同敌人打起了“麻雀战”。他一会儿在风车旁,一会儿又到了小桥边,指挥着师生冲过被敌人火力封锁的小桥。他自己在最后撤离时,回身看看是否还有师生落在后面,不幸被子弹击中,倒在了黄泥沟内。
     戏剧系党员袁万华是突围的组织者,他挥臂高呼:“在血泊中锻炼思想,在炮火中冲出生路,同志们跟我来!”在他的宣传鼓动下,不少师生冒死冲过了敌人的火力网,有的不幸倒在了桥南,而他自己最终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那一年,袁万华才19岁!
     未及撤走的普通班女生宋莹,为了免遭敌人的污辱,长时间泡在河水里不肯上岸,竟被凶残的敌人用刺刀猛刺头部而壮烈牺牲。
     战斗班的戏剧系学生徐辉带着打完子弹的枪,拖着一条负伤的腿,被敌人追到河边。他用最后的力气振臂高呼:“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喊罢,纵身跳进河里,光荣献身。
     还有8名不会游泳的女生在在遭到敌人追逼后,毅然投河自尽。心怀叵测的敌人气急败坏,将她们的遗体打捞上来,灭绝人性地用刺刀挑破她们的腹部,惨状令人目不忍睹!
     鲁艺二队殉难烈士们伟大崇高的民族气节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使大地为之震颤,江河为之动容。他们是中国知识分子永远的骄傲!
     在这场遭遇战中,丘东平、许晴、李锐(女)、袁万华、张炳炎、朱丹、魏征等师生和同行的新安旅行团负责人张平、张杰等30多人壮烈牺牲;邵惟、石流、张修等62人被俘;前来助战的当地群众也有4人受伤,8人惨遭杀害!最终从村北小河上突围出去的二队师生不足70人,只占原数的一半左右。
     当敌人知道不幸被俘的师生并非《江淮日报》社工作人员后,便企图从他们口中了解更多的军事秘密,特别是新四军军部所在地。62名被俘师生面对敌人的威逼和利诱,巧妙应对,始终没有一个吐露出半句实情。他们在被押送、囚禁期间,时刻不忘从敌人的魔爪下逃脱出来。在从北秦庄到盐城不足40公里的押送途中,有5名师生机智地逃脱了敌人的羁绊,以后又有很多人逃脱,他们都胜利回到了华中鲁艺,继续为抗战而奋斗不息。
     链接轶事   
永久的怀念
     日伪军从北秦庄撤回湖垛据点后,突围出去和被当地群众掩护下来的几十名鲁艺二队师生,在普通班班主任、音乐家孟波的主持下,匆匆掩埋了烈士们的遗体,举行了一个简单的悼念仪式,又朝着新四军军部临时驻地——阜宁县的周门出发了。
     到了周门,刘少奇亲切地慰问他们,并鼓励他们不要灰心丧气,要充满信心地继续战斗,为死难烈士报仇。陈毅也专门为此向报界发表了谈话,深切悼念鲁艺二队牺牲的同志,揭露敌人的罪恶行径。他还为新四军政治部编印的《革命烈士纪念文集》一书撰写了一篇《本军抗日将校提名录书端》,文中写道:
     “……又如丘东平、许晴同志等,或为文人学士,或为青年翘楚。(他们)或擅长文艺,其抗战著作,驰誉海外;或致力‘民运’,其宣传动员,风靡四方。年事青青,前途讵可限量;而一朝殉国殒身,人才之损失,何能弥补?言念及此,伤痛曷极!”
     陈毅的这些话,充分反映了我党我军对鲁艺二队烈士们的无限痛惜和缅怀之情。
     华中鲁艺二队丘东平、许晴等师生在北秦庄遇难的噩耗传出以后,延安《解放日报》、重庆《新华日报》以及全国各个敌后抗日根据地的主要报纸都立即予以报道,并发表了许多纪念文章。文艺界、教育界也纷纷举行聚会,悼念殉难师生,抗议日寇暴行。1941年12月14日下午,延安文艺界在文化会堂举行“追悼青年作家丘东平大会”,到会的有艾青、丁玲、欧阳山、高长虹、吴奚如、陈荒煤、刘白羽等,他们都了解丘东平,知道他曾被期许为“最有希望的青年作家”之一,一致认为丘东平“忠于生活,忠于艺术,忠于革命。他的死是抗战以来文艺、文学上最大的损失”。
     时至今日,从各地报刊上还能见到缅怀当年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的纪念文章。
     几十年来,北秦庄及其附近村镇的干部群众一直都深深怀念着鲁艺二队牺牲了的那些师生。逢年过节,人民都备好供果,来到烈士墓前,祭奠先烈的英灵。
 
 
 
 
 
 
 
 
 
建湖县烈士陵园
 
     在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大门口东侧,一块用深红色大理石砌成的标墙上,嵌刻着“建湖县烈士陵园”七个大字。原来,建湖县在2003年城市化建设中,将位于县城中心的建湖县烈士陵园搬迁至庆丰镇东平村,与华中鲁艺烈士陵园合并,由县民政局统一管理,所以说,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就是建湖县烈士陵园所在地。
     址貌一览  建湖县烈士陵园由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和搬迁新建园两部分组成,总面积2.3公顷,四周有小河与农田相隔。新建园位于鲁艺烈士陵园的北侧,走过小河上的玉石桥,便到新建园的中心位置。容纳3000人的纪念广场,地面用大理石铺成,正面矗立着用白色大理石构建的高9米,直径20米的革命烈士纪念碑,由原国务院副总理、国防部长张爱萍题写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色大字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广场的东北角一堵烈士英名红墙、记录了全县在各个革命时期而英勇牺牲的烈士名录。纪念碑和英名墙 后面为烈士墓集中安葬区,有单葬和合葬墓194座,墓体大小规格一致,排列有序,鲜花绿草装点其间,周边栽植的青松翠柏葱绿欲滴,新建园与前面的鲁艺烈士陵园形成了一个整体。
     建湖县烈士陵园整体布局合理,管理有序,环境幽雅,庄严肃穆,先后被盐城市命名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事经纬  建湖县烈士陵园是为纪念全县革命烈士而建造的。建湖县是革命老区,全县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献出宝贵生命的登记在册烈士有1621名,其中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牺牲的革命烈士1380人,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牺牲的241人,本地籍烈士1401人,客籍烈士220人。除安葬在外地的烈士外,安葬在境内的有1171名,这些烈士的墓地分散在全县的各个地方。为尽量地把分散各地的烈士墓集中安葬,便于统一管理和利用,1984年,建湖县委、县政府决定新建建湖县烈士陵园,并报经江苏省民政厅批准后,在建湖县城湖中路西侧(今希望广场位置)建造了烈士陵园,并建造了烈士纪念碑一座,正面镌刻了张爱萍将军的“革命烈士永垂不朽”题字,碑身刻有建湖县人民政府敬题的碑文。1989年经过扩建后,占地面积达2.2公顷。2003年因县城城市化建设需要,陵园东迁庆丰镇东平村,与华中鲁艺抗日殉难烈士陵园合并。新陵园经过几年的改造、拓建,已初具规模,入园烈士墓逐年增加,除鲁艺烈士陵园的合葬墓外,还有蔷微河战斗、蒋营战斗、收成阻击战、乔庄遭遇战、建阳战斗、顾庄战斗等革命烈士合葬墓。知名烈士有丘东平、许晴、苏林森、张萍、严超、马为清等,还有两名老红军的安葬墓。新的建湖县烈士陵园每年接待烈士家属凭吊和瞻仰烈士的中小学生及人民群众10余万人次,极大地提高了建湖县烈士陵园的社会知名度,成为全县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窗口。
 
 
 
 
 
九龙口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在九龙口镇蒋营集镇东首,建蒋公路南侧,矗立着一座巍峨挺拔的烈士纪念碑,这就是九龙口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址貌一览 纪念塔位于九龙口镇竹元村一组,占地1500平方米,四周农田环绕。纪念塔坐南朝北,砖混结构,水磨石塔身,塔座为大理石贴面。塔高20米,宽1.8米,塔座高6米,塔身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大字。塔前为约30米见方的纪念场,塔后为革命烈士墓地(2008年墓迁至县烈士陵园)。周边栽满鲜花绿草,苍松翠柏环抱,一派庄严肃穆气氛。
     史事经纬  九龙口镇革命烈士纪念塔主要为纪念蔷薇河战斗牺牲的革命烈士而建。那是1941年2月下旬,在黄桥决战中失败的国民党江苏省主席韩德勤,派所属常备二旅吴漱泉部占领境西沙庄、蒋营、萧庄一带荡区,妄图破坏建立不久的抗日民主政权。吴部下属两个团,一团驻萧庄,二团驻蒋营,独立营驻沙庄,旅部设在蒋营集镇东侧的法兴院,并以蔷薇河为屏障,沿河构筑了长达10里的战壕。为了打击韩顽的嚣张气焰,扫除抗日障碍,新四军决定铲除这块毒瘤。陈毅代军长于3月下旬和4月上旬两次赴蒋营一带勘察地形,了解敌情后,回盐城军部作了战斗部署。4月12日新四军一师二旅的五团、三旅七团在陶勇旅长指挥下,从东台县的刘庄等地出发,经两昼夜急行军抵达蔷薇河,完成了对西岸敌诸据点的包围,七团主攻蒋营。战斗从4月15日深夜11时发起总攻,先是五团扫除萧庄、花垛、陆家舍、欧冯庄外围之敌,溃敌拼命向蒋营顽旅部靠拢。七团一营乘30多条木船直插敌人三面交叉火力阵地——蔷薇河与蚬河交汇的十字河口,穿插分割,各个击破。经过两个小时的激战,夺取了十字河阵地,直向蒋营据点猛攻。团政委吴载文亲自到主攻连指挥战斗,顽强地击退敌人3次反扑。他在指挥夺取敌重要火力支撑点时,不幸中弹牺牲。七团指战员见到自己的政委倒下了,个个义愤填膺,立起冲锋,直捣旅部。吴漱泉率部仓皇夺路向沙庄突围,五、七两团乘胜追击,将退至沙庄的顽军包围。激战后,溃败的顽军大部窜入荡西。至19日战斗结束,先后歼敌近一个团,缴获轻重机枪12挺,步枪数百支,弹药、物资不计其数。为缅怀革命先烈,20世纪六十年代,原蒋营人民公社在福灜大队境内建造了革命烈士纪念碑。1985年,原蒋营乡集资,将蔷薇河、收成、乔庄三次战斗牺牲的105名烈士集中安葬在现址,建造了现九龙口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关连人物     吴载文烈士
     吴载文(1914——1941),原名吴金伙。福建省宁化县禾口区凤山乡吴坡头人。出生贫农。民国19年(1930)1月,宁化县建立苏维埃政权,是年3月吴载文参加了革命,任禾口区苏维埃政府文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了中国工农红军,先后担任战士、排长、连政治指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团总支书记。主力红军长征后,他随所在部队留闽西南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先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作战分区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红七支队政治处主任。1938年,闽西、闽南、闽中等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吴载文任支队政治部总务科长。不久随军北上,开辟苏皖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二支队独立营政委、四团政治处主任、苏皖支队政治部副主任、主任等职。1940年7月,新四军苏北指挥部成立,担任三纵队三团政委。吴载文是新四军优秀的政工干部和军事指挥员,屡立战功。著名的黄桥决战中,他指挥所部活捉国民党八十九军三十三师师长孙启仁,歼敌2000余人,受到粟裕的表扬。新四军重建军部后,担任一师三旅七团政委。1941年4月中旬,七团奉命驰赴蔷薇河一带,反击蓄意制造摩擦的国民党江苏省常备二旅。15日深夜战斗开始后,他指挥重机枪连掩护一营突破对方防线,占领十字河口阵地,并指挥主攻连击退顽军三次反扑。战斗正向纵深发展时,吴载文不幸中弹牺牲。新四军代军长陈毅在总结这次战斗时说:“这次仗打得是不错的,付出的代价也不小,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的团政委。”
 
 
 
 
 
 
 
 
 
 
 
上冈抗日二十一无名烈士纪念塔
    
     在204国道上冈段,上冈大桥北桥头的西侧,矗立着一座革命烈士纪念碑,在阳光照耀下显得巍峨挺拔,这就是上冈抗日二十一无名烈士纪念塔。
    址貌一览   纪念塔位于上冈集镇西北郊,坐西朝东,面对204国道,南依黄沙港和上冈大桥,南、西和北侧为农田环抱,占地面积360平方米。墓基平台用墨色大理石砌成,上设护碑栏杆。碑体为砖混结构,高10米,宽1.2米,上写“抗日二十一无名烈士纪念碑”。塔区内场地空旷,周围栽植少许松柏,是上冈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事经纬  1941年7月20日,日军发动了对盐阜区第一次大扫荡,并第二次侵占了上冈。8月12日(农历6月18日),上冈沧浪池浴工、中共党员李文学和其他党员,摸清了上冈据点敌情,带领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二团一部,从阜宁县板湖出发,分水陆两路,于当晚8时许包围袭击了盘踞在上冈杨裕记三层大楼内的日伪军,日伪军有的被打死,有的夺路逃窜。我军捉捕了一批汉奸,缴获了一批武器弹药。战斗结束后,部队迅速撤离了上冈。上冈的残敌连夜向盐城日军总部报信,次日黎明时分,盐城据点日军300多人,乘7只汽艇,沿串场河向北直扑上冈,企图救援和报复。其时,新四军22团已撤抵上冈西北沙汪头(今上冈镇沙汪村),为了掩护大部队安全后撤,二十二团遂留下一个加强排40多名战士断后阻击敌人。敌汽艇到了上冈以西的七步车(地名),大部分日军跳上岸,配合汽艇上的敌人,分头向阻击排包抄过来。加强排指战员们在腹背受敌的情况下,个个勇猛顽强,同敌人决一死战。顿时机枪声,爆炸声和喊杀声响成一片,只见加强排一名身材高大的机枪手端起轻机枪,对准河中的敌人汽艇,“哒哒哒……”一阵扫射,一个手拿望远镜的敌酋应声栽进了船舱。全排战士向扑过来的敌人猛烈开火,打得日军抱头鼠窜。激烈的战斗从上午8时许打到10时许,加强排的战士们子弹打光了,就用刺刀同日军展开肉搏,打死、打伤数倍于我的敌人。终因寡不敌众,除部分指战员撤出重围外,其余21名战士壮烈牺牲。
     战斗结束后,沙汪头、殷家舍、吉家庄的党员干部和群众,满怀悲痛就近掩埋了烈士遗体。为纪念这21位抗日无名烈士,党组织在烈士遗体埋葬处建造了简易烈士纪念塔,附近干部群众,每逢清明节,都来凭吊奠祭忠魂。1995年初,上冈镇党委、政府发动群众和中小学生捐款29万元,在烈士牺牲地沙汪头东首的新204国道西侧,上冈大桥北桥头新建了抗日二十一无名烈士纪念塔,以缅怀先烈,教育后代。
 
 
 
 
 
 
 
 
冈西镇白果烈士墓
 
     1941年7月日军发动的第一次大扫荡,给县境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建湖军民不畏艰险,同仇敌忾,英勇抗击,在一个多月的反“扫荡”斗争中,付出了血的代价,发生在冈西境内的尖墩突围战斗就是一个突出的实例。为纪念以白果为首,在尖墩突围中英勇献身的先烈们,冈西镇政府在烈士牺牲地附近建造了白果烈士墓,以寄托革命的哀思。
     址貌一览  白果烈士墓位于冈西镇西吉庄北郊(今冈西镇嵇舍村大桥组),镇金鹤公墓东侧。占地260平方米,墓地坐西朝东,高8米,用大理石砌成20级台阶,墓前中央4米高的大理石碑上镌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字样,碑顶塑立着白果的汉白玉雕像,墓内埋葬着烈士们的遗骨。墓前为400平方米的水泥场,供干部群众,中小学生凭吊、祭奠。墓地东、南侧频临集镇水泥马路。西、北侧为农田。整个墓区绿草茵茵,松柏苍翠,环境肃穆幽静。白果烈士墓是1999年冈西镇人民政府筹资15万元,在原烈士墓旁新建的,现成为冈西镇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事经纬  尖墩突围战斗发生于1941年8月23日(农历七月初一)。当时,盐城县西北行署和十四区区署活动在冈西的东、西吉庄一带,还有驻军三师八旅二十四团三营一部,党政军三位一体,密切配合,抗日工作搞得十分出色,从而引起了日伪军的仇视和关注。8月22日傍晚,西北行署得知敌人要来扫荡的消息,会议决定十四区区委和区队50多人,配合二十四团三营的一个连坚持原地斗争,区委的女同志随西北行署转移到东塘河西的梁垛境内。次日凌晨,驻湖垛、乔庄、石桥头、上冈、草堰口据点的日伪军分5路合击西吉庄,从西南、东南、东北3个方向包抄过来,周围的水陆要道均被封锁。三营九连和区队在西吉庄西首遇敌遭遇,战斗打响。十四区区委书记白果、区长李甲和三营营长何玉祥一马当先带领部队顽强阻击,激战了两个小时,终因敌我力量悬殊,伤亡很大,遭敌包围。白果、何玉祥果断地命令部队后撤突围,部队撤至西吉庄北的尖墩五叉口,因大河挡住西撤道路,部队遂泅水渡河突围。白果、李甲和九连的大部战士均是北方人,不会游泳,白果、李甲只得找了附近农民家的水牛骑牛过河。因五叉口河面宽,水流又急,刚到河心,白果骑的水牛身体下沉,不幸滑入河中,溺水牺牲。这次战斗,区委委员陆公凡、区队工作人员徐海波、通信员王家中、三营副营长及九连战士共44人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当地干部群众将白果和四十多位战士遗体埋葬在五叉口附近(今嵇舍大桥组)的农田里,并立石为记。1974年,在烈士墓地重建纪念碑,碑正面刻着“白果等烈士永垂不朽”,1999年,冈西镇筹资在烈士墓地北侧新建了冈西镇白果烈士墓。
 
 
 
 
 
 
陆庄革命烈士纪念塔
 
     建湖县钟庄镇是烈士们用鲜血染红的地方。在镇区向北的梁垛港畔,青松翠柏环绕着一块高地,那里矗立着一座丰碑——陆庄革命烈士纪念塔。每当来到塔前,人们就会想起当年盐阜独立团二营四连的战士们同日伪军英勇搏战的悲壮情景。
     址貌一览  纪念塔及其附属场地占地约2000平方米,塔基呈方形,塔身高7.2米,正面写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后有水泥墓穴一座,安葬着革命烈士的遗骨。甬道左边盖有4间平房,室内的展品向人们展示着烈士们的生平事迹。塔的周围长满松柏、冬青、黄芽等花草树木,四周挖有围河。陆庄革命烈士纪念塔已被列为建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事经纬 1944年农历五月初五,建阳县(建湖县前身)二区区委、区署因对敌斗争需要,从北郑庄秘密转移到陆庄。
     同一天,盐阜独立团二营四连3个排的指战员在苏家嘴一线配合兄弟部队作战取胜后,奉命向上冈转移,途径陆庄时,天色已晚,便决定在陆庄宿营。区委、区署同志和当地群众一边帮助部队烧水做饭,一边腾出住地,让战士们休息。一排20余人被安排在十字河西的老庄,二、三排和区署的部分人员分别住在河东岸的陆庄。3个排70多名指战员分住在8户人家,大家经过两天两夜的长途迂回行军,都已十分疲倦,在农民家打好地铺,顾不上蚊虫的叮咬,一个个躺下来睡了,不多时就发出了阵阵鼾声。微弱的星光,把村庄田野照得隐隐绰绰,唯有清脆的蛙声反衬出夏夜的宁静。
     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支部队在第二天凌晨遭到了湖垛敌据点日伪军的袭击。
     当地土匪头子、汉奸孙景辉探知二区区署进驻陆庄后,连夜窜到湖垛向敌人报告。日寇早已把我二区区委机关视为眼中钉、肉中刺,便派出了200多名日伪军,取道左家庄,连夜向陆庄偷偷袭来。
     第二天凌晨,浓雾漫天,对面看不见人。四连一排在老庄设置的第一道岗哨没有发觉敌人已经到了左庄。第二道岗哨听到了脚步声,刚喝问“口令”时,就被鬼子开枪杀害了。
     敌人这次袭击,意在端掉我二区区委机关。当发现老庄住有新四军时,也有些感到意外,就慌忙调整了部署,把老庄团团包围了起来。我一排战士从睡梦中被枪声惊醒,也迅速做好战斗准备。
     不一会,几个敌军偷偷摸到一座“顶头舍子”(指两檐着地,山头开门的茅舍)前,正准备挑起夏帘子向屋内开枪,一班的一个战士箭步冲出去,与敌人展开肉搏。其余战士有的拿起扁担,有的举起叉子,坚决阻止敌人窜进屋内。
     住在隔壁一家的副连长髙立安闻声,带领二班战士,端着上好刺刀的枪破门而出,他大吼着:“同志们,跟鬼子拼命啊!”张牙舞爪的敌人一下子像捅了马蜂窝,乱作一团,但很快又从惊慌中镇定下来,向二班进行疯狂的反扑。敌人虽然越聚越多,二班战士却愈斗愈勇。战士的喊杀声,敌人的嚎叫声,武器的撞击声,惊天动地,响彻田野。一位矮个子战士左冲右杀,身上几处受了伤,仍然坚持战斗,直到右脚被炸断时,他两手还紧紧地卡着一个鬼子的脖子。高副连长和二班战士用刺刀刺,用枪把砸,顽强地跟敌人拼搏,虽然人人奋不顾身,终因寡不敌众,全部献出了年轻的生命。
     住在河东陆庄的二、三排战士,这时也组织起了一道火力网,掩护突击队翻过坝口向河西发起冲锋,增援一排,同时掩护二区区署同志转移。日伪军慌忙调转机枪口,向增援的突击队扫射。二、三排战士冒着弹雨,前赴后继冲向西岸。为了打掉敌人火力点,三排的3名战士组成了突击小组,冲向敌机枪阵地。第一个战士倒下了,第二个、第三个战士又冲上去,终于击毙了敌人的机枪手,缴获重机枪一挺,使局势得到了控制。
     天亮了,驻高作的盐阜独立团主力向四边发出增援信号,狡猾的日伪军害怕自己被歼,手忙脚乱地带着孙景辉逃回湖垛据点。
     陆庄遭遇战是一场英勇悲壮的战斗。我盐阜独立团二营四连在两个多小时的激战中,有39名官兵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还牺牲了1名区队战士和1名群众。这次战斗,保证了二区区委、区署的安全转移,粉碎了敌人妄图搞垮我二区民主政权的罪恶阴谋。
     敌人龟缩到湖垛据点后,我二区区委、区署的同志、突围出去的四连战士及附近乡村干部来到陆庄,目睹光荣献身的烈士遗体,一个个泪流满面,悲痛万分。区委书记方非(女)就地主持了追悼仪式,最后带领大家高呼:“打倒日本侵略者,打倒汉奸卖国贼!”“为民族雪恨,为阶级兄弟报仇!”追悼会后,人们收敛了烈士们的遗体,将他们安葬在梁垛港边。时隔十多天,我子弟兵在二区区委的配合下,深入虎穴,擒住了死心塌地投靠日寇的孙景辉,并在交群众公审后将这个恶贯满盈的匪首、汉奸处决了。
     为了永志不忘的陆庄遭遇战中牺牲的烈士,建阳县政府于1944年秋在梁垛港边建起一座纪念塔,正面有建阳县政府的题词:“抗日阵亡将士纪念塔”,两侧有唐君鄂、陈曙东、杨幼樵、乔耀汉等盐阜民主人士的题词,背面镌刻着二区区委方非、耿秉强等同志的题词。经过1959年和1970年的两次改建后,形成现陆庄烈士陵园。每年清明节期间,都有不少机关、学校、团体和人民群众前去瞻仰,寄托对先烈们的哀思。
 
 
 
 
 
 
 
 
 
 
 
 
 
 
永丰革命烈士纪念塔
 
     永丰革命烈士纪念塔是为了纪念解放战争初期,我华中野战军在上冈地区坚决抗击国民党军队大举北犯进攻,发生唐家营(今草堰口镇永丰村境内)阻击战斗而壮烈牺牲的勇士们所建造的一座丰碑。
     址貌一览  纪念塔位于草堰口镇永丰村七组,占地面积800平方米,坐北面南,南贴永丰路,东临村办厂,西靠居民区,北侧为农田。纪念塔为砖混结构,高8米,分塔座、塔体、塔冠三部分,塔体上下方均有浮雕,中间刻着“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大字,塔冠顶端嵌塑一颗鲜亮的红五星。塔旁和四周松柏参天,气氛庄严肃穆。该塔是1975年7月由县民政局筹建,2000年被确定为建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史事经纬  1946年,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撕毁重庆谈判协议,悍然发动反革命内战。在挑起中原战争后,大举进攻我苏北解放区。华中野战军在取得苏中“七战七捷”后,主力北撤山东解放区,国民党军黄百韬兵团沿通榆路跟踪追击。1946年12月18日侵占了盐城,21日上午8时,国民党军整编二十五师在空军和炮兵的掩护下侵犯上冈,遭到我华中野战军二分区四团(十纵84团)和分区特务团的顽强阻击。22日敌占领上冈后继续北犯,四团三营奉命在唐家营阻击,其8连在永丰村6组(唐家庄河南)阻击敌人,从早坚持到晚,连续打退敌人十多次冲锋,胜利完成了阻击任务。为北撤山东的野战军主力赢得了时间。这次战斗,8连有102名战士壮烈牺牲。战斗结束后,永丰的干部群众主动将牺牲的烈士遗体合葬在一个大坑里。1975年7月建湖县民政局在永丰村7组建造了革命烈士纪念塔,将102位烈士遗骨安葬在塔下。草堰口镇每年清明节都组织中小学师生前来凭吊祭扫,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辛庄革命烈士纪念塔
 
     在建湖县宝塔镇政府所在地东郊,有一座新建的烈士纪念碑,这就是辛庄革命烈士纪念塔。
     址貌一览 纪念塔位于宝塔镇辛庄居委会一组,占地面积210平方米,坐北朝南。前临3.5米宽的水泥路,东、南、西侧为农田,北侧为小河。纪念塔为砖混结构,高10米,宽5米,塔座高出地面2米,四周砌有白色水泥栏杆,塔体中央上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8个金字,塔顶镶嵌一颗红五星,塔后安葬着42位烈士遗骨,四周栽植少许树木,地面绿草茵茵,环境幽静、肃穆。
     史事经纬  辛庄革命烈士纪念塔为纪念解放沟墩战斗牺牲的烈士而建。
     1947年5月23日,人民解放军苏北军区主力向通榆公路叶挺城(盐城)至阜宁段的国民党军队郝鹏举部奋起出击,摧毁沿线敌据点,解放沿线集镇和广大乡村。24日,主力十一纵和建阳县总队、阜宁县总队在沟墩、喻口区民兵区队的配合下,发起解放沟墩战斗。十一纵某部3个连准时到达宝塔镇的陈桥和大曹庄等地。一连负责主攻,二连和三连分别阻击草堰口和阜宁的增援之敌。傍晚时分战斗打响,一连勇猛地突破了沟墩据点的外围阵地,直扑敌中心据点,先后发起4次冲锋,但由于敌人火力太猛,均无奏效。连长赵仁义见势,命令部队强攻暂停,自己冒着弹雨,在机枪火力掩护下,用竹梯当桥,越过据点壕沟,匍匐到铁丝网前,正准备向敌据点投掷手榴弹时,不意被敌人发觉,敌机枪疯狂扫射,赵连长身中数弹,光荣牺牲。指导员李风遂带领部队发起第五次冲锋,不幸也中弹牺牲。战士们见状,个个义愤填膺,轻重机枪一齐张口,手榴弹、掷弹筒雨点般地泄向敌据点,终于炸毁敌碉堡,击毙了敌重机枪手,冲进了沟墩镇。在兄弟部队的配合下,至次日拂晓解放了沟墩。这次战斗,一连阵亡38人,连同1947年初主力北撤山东时,益林战斗负伤经医治无效而牺牲的4名伤员,一起安葬在辛庄集镇东郊。为纪念英烈,20世纪八十年代,辛庄乡筹资32.6万元,在镇敬老院附近建造了辛庄革命烈士纪念塔。2003年辛庄集镇规划改造迁移至现址。
 
 
 
 
 
 
 
 
 
 
 
 
 
 
冈东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建湖县冈东镇为把全镇革命烈士墓地集中统一安葬管理,在镇政府所在地大缺口西郊新建了烈士陵园,并建造了造型独特的冈东镇革命烈士纪念塔一座,以告慰忠魂,启迪后代,作为全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址貌一览  冈东镇革命烈士纪念塔及其陵园位于冈中居委会一组,凤心河南岸,占地1200平方米。东临集镇解放路,南、西侧为农田,北靠冈东公墓。烈士纪念塔坐北朝南,砖混结构,大理石贴面。塔基平台高2米,7级台阶。塔高4.8米,塔体正、反面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个金色大字,塔顶为造型别致的白色雕塑。塔前是200平方米的祭扫水泥场,塔后为烈士墓地。塔四周栽植青松绿草,环境清新幽静。
     史事经纬  冈东镇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境内有104位英雄儿女为革命捐躯,其中在外地火线牺牲烈士92人,外籍在境内牺牲烈士2人,新中国建立后牺牲10人。为缅怀先烈,颂扬烈士革命精神,教育年轻一代,冈东镇人民政府1995年发动干群捐资15万元,在冈东集镇人民北路口建造革命烈士纪念碑一座,高4.8米,宽0.8米。2001年4月,适应集镇建设需要,方便全镇干群和中小学生凭吊祭扫革命先烈,镇党委、政府研究决定将全镇牺牲的革命烈士遗骨集中到镇,实行统一安葬和管理。拆除了原烈士纪念碑,在现址新建了烈士陵园及冈东镇革命烈士纪念塔。现已接收29位烈士入园安葬,新陵园已成为全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颜单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在水乡颜单镇单庄东首2公里处,有一方公园化的陵园公墓——颜单镇福田公墓。公墓深处,矗立着一座雄伟的烈士纪念碑,这就是颜单镇革命烈士纪念塔。
     址貌一览  纪念塔位于福田公墓的中南部,坐东面西,占地面积350平方米。纪念塔高16.8米,为砖混结构,大理石贴面,塔体书“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塔前水泥结面广场,是干部群众、中小学生祭扫凭吊烈士的场所。塔东侧和南侧为安葬烈士的墓地,现有墓穴69冢。纪念塔及墓地为福田公墓的组成部分,周围松柏葱翠,绿草花卉鲜艳,环境优美宜人。2007年被确定为建湖县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县级文物保护单位。
     史事经纬  颜单镇是革命老区,有着光荣的革命传统,抗日战争时期,是县内早期建立的抗日敌后根据地之一;解放战争时期,颜单人民相应党的号召,踊跃参军参战,积极支援前线,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做出了贡献。此期间,有69位英雄儿女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生命。为缅怀先烈,褒扬功绩,激励后代,1996年3月,镇党委、政府决定建设烈士陵园一座,将全镇革命烈士遗骸集中安葬在园内,并建墓立碑。此后,在县民政部门支持下,党政警民踊跃捐资15万多元,在原址建造了颜单镇革命烈士纪念塔。进入二十一世纪,适应镇福田公墓扩建需要,将烈士陵园与福田公墓合并,并发包给浙江温州客商开发管理,办成了全县首家公园式的陵园公墓。
 
 
 
 
 
 
 
英 名 永 存
 
 
 
 
 
 
 
 
 
 
 
 
 
 
 
一.红色地名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无数革命先烈为了革命斗争的胜利,为了民族解放和人民当家作主,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英勇奋战,谱写出一曲又一曲胜利凯歌。党和人民牢记他们的丰功伟绩,任凭当时斗争环境异常恶劣,仍通过开追悼会、筑墓、勒石树碑等形式,表达对逝者的敬仰和永久怀念。用先烈的英名来命名一个地方,一个学校或他们的牺牲地,也是当时纪念先烈的一个重要特色。随着岁月的流逝和区划的不断更替,这些以烈士命名的红色地名有的已不复在。但是,作为一段历史的客观存在,还是深深的植根在人民的记忆中。在建湖,革命战争年代有近千名英雄儿女把他们的鲜血抛洒上这块沃土上,其中有影响的知名烈士就有52人,用他们的名字命名的红色地名就有数十处。这里我们仅辑选部分红色地名,借此来介绍这些烈士的生平事迹,以表达我们的不尽思念,愿烈士的美名永存!
 
 
 
 
 
 
 
 
 
秉文乡
    
     秉文乡,是为了纪念方秉文烈士, 而命名的乡。现为建湖县钟庄镇。
     人物履痕 方秉文(1921-1941)原名王列云,江苏省淮阴县王营镇西坝人。出身塾师家庭。他七岁开蒙,在西坝盐务小学读书,后就读于淮阴私立诚志中学。“七·七”事变以后,他和进步青年在王营组建“青年工作团”,宣传抗日救亡。次年底,工作团改称“营坝战时服务团”,他是该团负责人之一。1939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淮阴临时县委、淮阴中心县委宣传部长。同年秋,他离开西坝,参加淮阴抗日义勇队。6月,义勇队编入“八路军山东总队陇海游击支队第八团”。9月,改为八路军苏皖纵队陇海南进游击支队第八团(对外称淮河大队),方秉文任大队宣传队长,后调任涟水县工委书记。1940年5月,为迎接八路军南下做准备工作,奉淮海地委派遣,来境内前李府,恢复建立中共盐城县委员会,担任县委书记,此期间,他和县委其他成员,跑遍全县,半年多时间就发展党员近百名。同年秋,盐阜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方秉文调任中共盐阜地委民运干部训练班主任。12月就任盐城县十二区(即现在建湖县县城一带)民运队长兼区委书记。他多次深入湖垛、高马、武陵、南梁等乡镇,帮助组建工、农、青、妇等抗日救国组织,建立和发展区乡武装。
     1941年秋,日伪军对盐阜区实行第一次大扫荡。7月1日,方秉文在湖垛西的伴孤庵召开万人“反扫荡”誓师动员大会,他作大会演讲,要求全区人民行动起来彻底粉碎日伪军的“扫荡”阴谋。会上,还检阅了全区10个乡镇的自卫队、运输队、拆桥队、情报队等,号召干部群众争当对敌斗争的模范,为反扫荡建立新功。7月22日夜,方秉文在住所入睡不久,土匪头子孙三率50多人,分三路直扑十二区区公所临时驻地——毗卢庵。土匪越过岗哨,冲进庵内。方秉文一听枪响,立即起床、闪到后门,开枪还击,不幸腹部中弹,在毗卢庵南门壮烈牺牲,年仅20岁。
     方秉文牺牲的噩耗传出后,广大群众无不悲痛。1942年7月22日下午,在方秉文牺牲一周年的日子里,中共建阳县委、县政府在二区(即方秉文牺牲的地方)召开了4000余人参加的追悼大会。会后枪决了为敌人通风报信的毗卢庵和尚空明。为了纪念方秉文烈士,中共建阳县委决定,将二区命名为秉文区。后来,在建立大乡时,县委,县政府又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秉文乡,所在的中学命名为秉文中学。人民公社化时命名为秉文人民公社,撤乡建镇后,钟庄镇下设有秉文村。
 
 
 
 
 
 
 
 
 
东平乡
 
     东平乡,是为了纪念革命烈士、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导主任、军事文学家丘东平,并以他的名字命名的乡。
     人物履痕    丘东平(1910-1941)幼名潭月,学名席珍,东平乃其笔名。广东省海丰县人,中国“左联”早期的军事文学家,报告文学家和小说家。1924年丘东平入海丰县陆安师范读书,1926年参加海陆丰起义,加入中国共产党,担任中共东江特委书记澎湃的秘书。第一次大革命失败以后,被迫去香港,当过船工,当过报社核对。“九·一八”事变后,他参加了十九路军,从事抗日救亡宣传,“一·二八”抗战时,丘东平在该军军部负责政治鼓动工作,组织战区民众参加战地服务,并参加翁照恒旅团坚守吴淞口炮台的战斗。十九路军奉调福建打反共内战时,他离开部队,到香港与友人合办《亚细亚》月刊,宣传抗日主张。不久,回上海参加“左联”,继续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他和朋友赴日本考察,并参加东京的中国“左联”活动,为“左联”干事。当他得知红军长征在陕北会师后,便回到上海,准备去苏区。由于地下交通中断,转道香港,遇到了中共中央派驻香港的代表宣侠父,要求他留在香港、九龙帮助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丘东平则帮助筹办“半岛书店”,出售国内外进步刊物。“两广事变”和平解决后,他又回到上海,在鲁迅等63人发起的《中国文艺工作者宣言》上署名,积极参加文学界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活动。抗战爆发后,他随董必武去汉口参加新四军,先在战地服务团工作,后随粟裕率领的先遣队挺进江南敌后。不久,任一支队敌工科长兼陈毅的对外秘书。新四军、八路军会师盐城后,丘东平担任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导主任。
     1941年7月,日伪军对盐阜区发动第一次大“扫荡”。他和孟波、许晴等率领华中鲁艺二队师生转移。途经建湖县庆丰境内北秦庄时,于24日拂晓与“扫荡”的日伪军遭遇。他只身担任后卫,掩护师生突围,不幸壮烈殉国。
     事后,由孟波主持召开了追悼大会。盐城县五区党委和政府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东平乡。现建湖县庆丰镇还下设东平村。
 
 
 
 
 
 
 
 
 
 
 
 
 
 
 
许晴村
 
     许晴村,是当年为纪念在北秦庄突围遇难的革命烈士、戏剧家许晴而命名的村。
     人物履痕    许晴(1911-1941)原名许多。祖籍安徽省歙县,出生于江苏省扬州市。20世纪二十年代末毕业于扬州中学,先在南京从事中共地下党组织的宣传活动,后去北平参加学生运动。30年代初,在联华影业公司五场演员养成所从事影剧工作,曾和白杨等人拍过电影。养成所解散后,在于伶等人组织的“苞莉芭”剧团演出进步话剧。不久,根据党的指示在北平西单开设卿云书店,出售进步刊物,同时参加宋之的领导的左翼剧联活动。1933年,被北平的宪兵三团逮捕,判刑3年。在狱中,他坚信革命终会胜利,改名许晴。曾在卿云书店当过店员的扬沫,以他的妹妹身份,不时带许母去探监,支持许晴在狱中的地下斗争。1936年冬,获释至上海,经于伶介绍在小学校排演儿童戏剧。“八·一三”事变时,他和赵朴初在救济灾区难民委员会工作,后参加上海文化界救亡协会组织的战地服务团,到李宗仁第五战区活动,任歌咏组导演,曾在昆山等地街头演出。继而去武汉卫戍总司令部政工大队和安徽省民众动员委员会工作,为抗敌演剧六队导演过颜一烟的《渡黄河》、洪琛的《飞将军》等话剧,收到良好的效果。李品仙公开反共后,许晴撤至苏皖边区抗日民主根据地,曾任江苏省津浦路东各县联防办事处文教科长。
     1940年11月随刘少奇来到盐城,担任盐城县文教科长,不久调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教授、戏剧系主任。1941年7月日军发动第一次大扫荡,他奉命与丘东平、孟波等率华中鲁艺二队师生转移,24日拂晓,在今建湖县境内北秦庄与日伪军相遇,在组织突围时壮烈牺牲。
     为了缅怀这位多才多艺的革命烈士、教授、戏剧家,1941年9月建阳县成立时,中共建阳县委、县政府决定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许晴村。
 
 
 
 
 
 
 
 
 
 
 
 
 
 
 
 
白果乡
 
     白果乡,因纪念尖墩突围牺牲的革命烈士白果而得名。今为建湖县冈西镇。
     人物履痕   白果(1919-1941)原名邓延熙,字康民,山东省聊城人,出身于知识分子家庭。幼年先后就读于聊城第一小学和省立第三师范附小,后考入省立二中。初中毕业后,考入济南省立第一师范,并积极参加济南各界抗日救亡运动。“七·七”事变以后,他返回刚发生过地震的聊城,投入赈济灾民的活动。同年10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聊城旅外大中学生战地服务团。1938年春、白果参加中共鲁西北特委组织领导的青年记者团,经常为特委机关报《抗战日报》和“民主”机关报《先锋》月刊撰稿,并在范筑先将军领导的山东第六行政区游击司令部总政治部民运科工作。不久,当选为聊城青年抗日报国团团长。同年秋,经中共鲁西特委介绍去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40年初,加入中国共产党,被推选出席党中央召开的党的活动分子大会,见到了毛泽东主席。同年3月,到东北“抗联”举办的东北干部训练班学习,年底结束。1940年春,被分配到八路军一一五师三四四旅六八七团政治部工作。同年秋,随黄克诚率领的五纵队一支队挺进盐阜区。1941年1月任新四军三师政治部宣传队队长,不久调任七旅二十一团三营任教导员。3月,奉调任盐城县十四区(即上冈区)民运队长兼区委书记。
     白果组织能力强,作风细致,会做群众工作,在民运队和基层干部中颇有影响。十四区的建党建政和发展地方武装、减租减息等工作都曾受县委、盐阜地委的表扬。1941年7月下旬,日伪军占领上冈镇,十四区委和区公所机关转移至西吉庄一带。8月23日,日伪军分进合击西吉庄,形成三面包围之势。白果率后卫战士在庄西五叉口阻击敌人,掩护干部群众转移,他直待敌人逼近时,方才开始西撤。加之他不会泅水,骑牛过河,因河宽流急,牛身下沉,他不幸溺水牺牲,时年22岁。
     1941年9月18日,建阳县成立,西吉庄一带划属建阳县三区。为了缅怀白果烈士,中共建阳县委、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决定,将烈士牺牲的地方命名为白果乡。人民公社化时称白果人民公社,现冈西镇下设有白果居委会。
 
 
 
 
 
 
 
 
 
 
 
荫文乡
 
     荫文乡,原为盐城县十二区的北梁乡(在今建湖县钟庄乡境内)。后来,为了纪念牺牲在境内的杨荫文烈士而得名。
     人物履痕    杨荫文(1910-1941)建湖县钟庄镇建新村人,贫苦农民家庭出生,15岁随父去上海,以打零工做杂活谋生。1928年,杨荫文在上海曹家渡一带拉黄包车时,党的地下工作者了解杨荫文出身贫苦,为人爽直,愿意为大众办事,便主动接近他,发展他加入党的组织,安排他到麻袋厂做工。不久,他被大家推选为工人代表。一次,杨荫文在领导工人罢工时被捕,判刑四年,后经党组织营救出狱。“八·一三”事变后,杨荫文由沪返乡,农忙种田,农闲做豆腐度日。1940年秋天,盐城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杨荫文与在当地搞开辟工作的民运队取得联系,重新加入中国共产党。
     1941年初,中共盐城县十二区委员会成立,杨荫文任区委委员,参加了民运工作,3月,兼任该区北梁乡指导员。在乡的民主建政、组织农救会、发展党组织、开展减租减息、清匪斗争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既为民众所信赖,同时也为敌人所忌恨。同年夏,日伪军侵入县境进行大扫荡,地方土匪乘势蠢蠢欲动。8月,杨荫文去吴湾了解打坝情况,行至钟庄东北的三官殿附近,遭到土匪的袭击,不幸牺牲。
     为了纪念杨荫文烈士,地方政府和群众将其安葬,并将烈士所在的北梁乡命名为荫文乡。
 
 
 
 
 
 
 
 
 
 
 
左幼乡
 
     左幼乡,原为盐城县十四区的联权乡(大部分属现在建湖县的冈西镇,余属上冈镇)。1941年秋,建阳县成立,为了纪念在此牺牲的联, 权乡乡长左幼,中共建阳县委决定,将联权乡改名为左幼乡。
     人物履痕 左幼(1913-1941)原名左文中,建湖县钟庄镇固桥村人。出身塾师家庭。1933年就读于阜宁职业中学,毕业后,先后在湖垛邮政局、清江导淮指挥部当雇员。抗日战争爆发后,导淮指挥部撤销,回乡务农。
     1940年秋,盐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同年冬,左幼进入中共盐阜地委主办的民运集训班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盐城县十四区(上冈区)联权乡乡长。1941年7月下旬,上冈被日军侵占,并在此建立据点。联权乡靠近敌据点,时常遭受日伪军的骚扰。左幼领导地方武装坚持反“伪化”、反“扫荡”斗争,锄奸反霸,给敌人以有力的打击。同年9月,因汉奸告密,左幼不幸落入敌手,惨遭日伪军杀害。
     事后,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纪念左幼烈士,将联权乡命名为左幼乡, ,将当地小学命名为左幼小学,现冈西镇设左幼村。
 
 
 
 
 
 
 
 
守城乡
 
     守城乡,这是当年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为纪念钟守先和赵成文两位烈士而命名的乡。
    人物履痕    赵成文(1903-1941)建湖县钟庄镇伍港村人。家境贫寒,靠卖糖、捡破烂为生。1940年底,盐城县十二区民运队队长方秉文在南梁乡一带发动群众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发现赵成文为人憨厚,苦大仇深,将他作为骨干培养。1941年赵成文进入区民运干部训练班受训,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被选为十二区农救会会长。7月22日夜,区公所临时驻地毗卢庵突遭土匪袭击时,, 赵成文放哨,身负重伤。经送部队医院抢救,伤势尚未痊愈即要求出院工作。由于亲身经历了被土匪袭击的斗争,他对土匪恶霸势力嫉恶如仇,因此对锄奸斗争立场坚定,不避艰险,亦为当地土匪所忌恨。9月18日,土匪闯入他家,残忍地将他杀害。
     钟守先(1892-1942)建湖县钟庄乡伍港村人,出生贫苦农民家庭。18岁时,随父到上海卖苦力谋生。“八·一三”事件后回乡,靠替人家做糖果维持生活。1941年春参加农救会,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他致力于地方政权建设,负责南梁乡抗日自卫队组建,虽然年近半百,仍同青年一样站岗放哨。同年4月,被选为区农救会委员。在7月22日夜十二区区公所遭土匪袭击时,身负重伤,左腿致残。伤口愈合后,他不遗余力地协助地方干部开展清匪斗争,为土匪所忌恨。1942年4月19日,钟守先在家中正准备入睡,有人敲门,谎称是“自己人”要他带路。他上路不久,发现这伙人形迹可疑,走到伍港口大坝时,便停下了,拒绝带路。结果,被这群谎称“自己人”的土匪杀害。
     两位烈士牺牲以后,为了纪念他们,地方政府分别以他们的名字命名了“成文乡”和“守先乡”。后因两人同为一村人,故在区划调整时,县政府将两乡合并称其为“守成乡”,以示纪念。
 
 
 
 
 
 
 
 
 
 
 
 
 
 
 
 
 
福初乡
     福初乡,现在建湖县庆丰镇境内,因纪念烈士邹福初而得名。
     人物履痕    邹福初(1911-1941)山东人。抗日战争爆发后,他在家乡参加八路军,历任排长、连长等职。1940年10月,他随黄克诚率领的八路军五纵队教导一旅南下盐阜区开辟抗日敌后根据地。1941年1月,皖南事变以后,教导一旅编入新四军三师,他担任三师七旅二十一团一营副营长。同年9月,为了加强地方工作,一营编入建阳县抗日自卫总队,邹福初仍任副营长。10月,他率领两个连活动在建阳县二区、五区和六区交界地带(即今建湖县近湖、庆丰、芦沟结合部)。一天凌晨,驻湖垛的日伪军准备到古基寺一带“扫荡”,邹福初根据探得的情报,率部队埋伏于古基寺东塘河东,待机出击。但是,由于敌人的汽艇发出的声响很小,敌汽艇靠岸时亦未发出多大响声。待部队发现敌艇时,架在敌艇舱棚上的机枪已抢先张嘴,部队来不及展开对抗。面对这一突发情况,邹福初当即下令部队后撤,为了掩护部队撤退,身负重伤,不幸牺牲。
     1957年撤区建乡时,中共建湖县委和县政府决定,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福初乡,把当地的乔庄初中改名为福初中学,以示纪念。
 
 
 
 
 
 
 
 
 
天美乡
     天美乡,原为建湖县沿河区的义滕乡。后来,为了纪念滕天美烈士而得名。
     人物履痕    滕天美(1895-1943)建湖县沿河镇富强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为人憨厚。他18岁时就自立门户,承种地主土地生活。1940年10月,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后,在盐城县十一区民运工作队启发下,积极参加民主改革运动。1941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篙黄乡农救会会长、区农救会副会长。建阳县建县后,任八区农救会会长、县农救会委员。1942年春荒,青黄不接,他发动群众向地主借得几百石稻谷,用来解决贫雇农的口粮与种子。在减租减息运动中,他到处奔波,宣传贯彻“二五”减租政策。此外,他还协助公安特派员搞好锄奸工作,并筹资和借枪扩大区乡民兵武装,开展反“伪化”斗争。同年秋,日伪军进行大规模“清乡”扫荡,他3天通宵未眠,将塘河大队(即建阳县总队)一批武器埋藏好。伪军占据东夏庄后,他家耕牛和猪等被伪军牵走,东西被洗劫一空,但他革命决心丝毫没有动摇,还带头送儿子滕竹辉参军,入建阳县总队。
     1943年5月17日,因伪保长告密,滕天美落入敌人之手,被押送东夏敌据点。伪军用针戳、踩杠、开水浇等酷刑,逼他交出共产党员名单和埋藏的枪支,滕天美回答是“要命一条,要我出卖同志和交出武器办不到!”尽管他的牙被打掉,腿被踩断,遍体鳞伤,但他咬紧牙关,未吐露一点机密。次日,残酷的敌人将滕天美押赴刑场,他昂首挺胸,高呼抗日口号,被伪军连砍数刀,英勇就义。
     嗣后,建阳县政府决定将义滕乡改名为天美乡,1960年,今沿河镇曾一度划设为天美人民公社,作为对烈士的纪念。
 
 
 
 
 
 
 
 
 
 
 
 
 
 
 
 
 
 
 
 
智谋乡
 
     智谋乡,原名大缺口,这是以烈士王智谋名字命名的乡,即今建湖县冈东镇。
     人物履痕    王智谋(1916-1943)阜宁县沟墩镇王桥人。自幼家贫,被寄养在姑父家。1934年,他考取硕湖乡村师范,毕业后,在大陈庄小学任教。1946年,盐阜区抗日民主政权建立初,他去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被分配至盐城县二区任区队副队长,后调五区工作。1942年秋,调任射阳县三区(后改为三河、陈坎区)副区长。后任代理区长兼区民兵大队长。他经常带领区队武装,活动在日伪据点上冈、草堰口、沟墩附近,开展锄奸活动,伺机打击“扫荡”的日伪军。一次,王智谋亲率民兵袭击靠渔湾敌据点,生俘伪军16人,缴获步枪12支,手枪1支。奉调射阳县五区后,亲率便衣队10人,潜入四明镇活捉伪军10余人,缴获步枪10支,并将伪自卫团团长当场处决。
     1943年秋,上冈镇伪军窜至大南庄一带抢粮,王智谋带领区队7人,化装成老百姓,当场击毙伪军4人。同年11月9日,草堰口伪军80余人下乡“扫荡”,区队遭袭击,他在掩护区队和民兵撤退时,不幸中弹牺牲。
     1944年初,盐阜行署通令褒扬王智谋,拨款抚恤其亲属,并豁免其家之田赋。1956年陈坎区划归建湖县后,县委、县政府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智谋乡,1958年人民公社化时又命名为智谋人民公社,中学亦被命名为智谋中学。
 
 
 
 
 
 
 
 
 
 
二杨乡
     二杨乡,原为建湖县高作区的长庆乡。后来,为了纪念在反扫荡斗争中牺牲的杨中和杨希植两位烈士,被命名为“二杨乡”。
     人物履痕 杨忠(1923-1944)射阳县海河乡新运村人。出身农民家庭,初中文化。1940年参加革命,次年春进盐城抗大五分校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结业后,被分配到阜宁县益林镇一带做开辟工作,后参军入伍。1942年,他由部队调地方,任建阳县一区长庆乡指导员。该乡当时与日伪据点湖垛镇近在咫尺,其南部几个保已全部伪化,斗争形势极为复杂。杨忠经常带领乡模范班,配合区队打击敌人,清除汉奸走狗,组织发动伪化区群众抗缴伪捐、伪税。长庆乡反“伪化”斗争曾受到区委的表扬。
     1944年1月3日,杨忠和一区区队排长杨希植(沭阳人),在季家埝追击日伪军的反扫荡斗争中,一起壮烈牺牲。一区区长刘捷三作挽联道:“一日失吾双烈士,游击边区少二杨”。建阳县抗日民主政府为了缅怀这两位烈士,在季陆墩举行隆重追悼“二杨”烈士大会,并决定将长庆乡改名为“二杨乡”以示纪念。
 
 
 
 
 
 
洪章乡
 
     洪章乡,是为了纪念王洪章烈士而命名的乡。
     人物履痕    王洪章(1898-1944)建湖县建阳镇陈圩村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自幼爱打猎,练成一手好枪法。年轻时,参加洗穆团(含建阳镇西北一带)的地方自卫武装。盐城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以后,各区乡组织建立地方抗日武装,王洪章参加六区洗穆乡自卫队。曾在半里路外打了两枪,把从西荡来当地抢劫的两条土匪船“铃铛米子”打的粉碎,吓得惯匪弃船逃命。
     建阳县立县后,一区区委任命王洪章为湖丰乡民兵中队长。他亲自动员子侄、儿媳多人参加民兵中队,乡中队共21名战士,王氏家族成员几乎占了一半,故有“王家将,父子兵”之称。1941年秋,盘踞在沿荡的国民党挺进纵队的土匪武装200多人,窜至湖丰乡一带抢掠骚扰,王洪章率领民兵予以袭击,打死打伤匪兵11人。次年5月,湖垛日伪军至建阳一带“扫荡”,一名日酋在屋顶用望远镜瞭望,被王洪章一枪击中。6月13日,湖垛伪军支队长王志良带领伪军到湖丰乡“扫荡”,遭到王洪章父子的伏击,王志良当场被击毙。1943年建阳县政府授予王洪章“民兵英雄”称号,并奖给一支小马枪。
     1944年4月4日上午,湖垛伪军数十人到五区冯沟一带“扫荡”。王洪章配合五区区队,击毙伪军3人。未几,伪军后续部队一个连赶至,枪炮齐发,王洪章不幸腿关节中弹负伤。区队同志和他的长子要背他后撤。他断然说:“你们赶快撤,我反正不行了,留下了断后,不然大家都走不了。”王洪章只身卧伏坟堆,阻击来犯敌人,为区队后撤赢得了时间。伪谍报队长孙某(抗战胜利后归案伏法)亦是有名枪手,他发现对方是王洪章,并知已负伤,便绕至坟堆后面,击中王洪章的腹背。王洪章不甘为敌生俘,毅然举枪自殉。此役,王洪章先后击毙伪军7名。敌人为了泄愤,将尸体肢解于湖垛。湖垛市民则私下夸赞王洪章是英雄,是硬骨头。不久,《盐阜大众报》发表专题文章悼念他。上世纪五十年代中期,中共建湖县委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洪章乡(今近湖镇境内),以资纪念,王洪章烈士的牺牲地和他的家乡陈圩村都建有烈士墓。
 
 
 
 
 
 
 
 
 
 
 
 
 
 
张萍乡
     张萍乡,现在建湖县原芦沟镇境内,因纪念烈士张萍而得名。
    人物履痕 张萍(1921-1945)原名印云熙,江苏省赣榆县人,出生于贫农家庭。1939年秋,在灌云县参加革命,任淮属地委组织部长冯国柱的警卫员。1940年10月,调中共盐城县委担任通讯员。不久,入盐阜地委举办的民运干部训练班学习。1941年4月,被分配到盐城县十四区上冈一带搞民运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3月,任建阳县三区信义乡指导员兼党支部书记。该乡邻近上冈日伪据点,斗争艰苦。他积极发展民兵自卫武装。在区地方武装检阅大会上,他领导的信义乡民兵中队荣获第一名,区委奖励步枪4支,子弹百余发。由于张萍在敌斗争中不但英勇果断,而且讲究策略,善于用政策感召和争取汉奸、伪军弃暗投明,所以后调三区区队工作。
     1945年春,中共建阳县委组建武装工作队,张萍任队长兼指导员。他经常带领武工队队员活跃在上冈,湖垛日伪据点附近,寻机打击敌人。同年5月,张萍率领武工队到五区活动,在芦沟河北与“扫荡”的日伪军遭遇,展开战斗。因武工队使用的短枪,射程较近,加之所处地形不利,他在移动位置时,不幸腹部中弹而牺牲,年仅25岁。1957年,建湖县人民委员会决定将烈士牺牲地命名为张萍乡。
 
 
 
 
 
 
 
 
 
 
德辉乡
 
     德辉乡,因纪念革命烈士申德辉而得名。该乡现在建湖县草堰口镇境内。
     人物履痕 申德辉(1917-1945)字安仁。建湖县草堰口镇路庄村人。家世务农。1936年毕业于上冈小学,同年考取南京栖霞乡村师范工读班,与进步同学交往甚密。次年冬,日军入侵南京,他辍学回家。两年后,又考取高邮乡村师范。1940年暑假期间,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盐阜抗日民主政权建立,他经组织安排去盐阜地区举办的民运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被分配到盐城县十四区(上冈一带)任区财粮员。1941年9月,建阳县成立,任建阳县三区公安特派员。他经常化装潜入草堰口、上冈敌据点,搜集情报,执行锄奸任务。当时日伪军的自卫队,谍报队,经常利用夜晚偷袭我地方干部。申德辉选拔三区各乡民兵骨干,成立反黑摸队,他兼任队长,多次击败来犯的日伪军,使敌人夜晚龟缩不出。1942年秋,他奉命率领武工队,在四区区队的配合下,深夜袭击新兴场日伪据点,当场处决了5名汉奸,并多次带领武装人员在上冈、草堰口、石桥头、廖家庄等敌据点附近开展反“伪化”斗争。1944年秋,升任县公安局副局长。
     1945年2月6日,申德辉回家探母,被当地隐蔽的汉奸发现,密告上冈据点伪军。敌人临近时,申德辉边开枪还击,边向西撤,不幸被捕。敌人将他解送到上冈伪军第四军第四十师师部。伪强化治安委员会及四十师军法科对他进行威胁利诱不成,便施各种酷刑,妄图逼他交出建阳县敌工部设在伪化区的内线关系,申德辉坚贞不屈。党组织派他母亲以探监名义去上冈与申德辉取得联系,以便营救。他对母亲说“忠孝不能两全,儿子是为民族谋解放的,报国何惜此身,宁可死后留名在,不叫死后落骂名”。他要母亲转告党组织,敌人必将置他于死地,不要对敌人有幻想,以分散斗争力量。5月,申德辉被送至盐城伪军第四军军部。伪军法处长亲自审问,严刑逼供,仍一无所获。同年11月初,即盐城解放前夕,申德辉惨遭伪军活埋。牺牲前,他给党组织写下遗书。云“令人恨者,革命尚未最后胜利,而死于敌人手中,希望同志们努力完成伟大革命任务”。在其留给母亲、妻子的遗书中,希望他们不必过于悲哀,他是为民族、为人民而献身的,并叮嘱“为完成我未完成革命事业,望将儿玉才更名父志,女儿玉花更名为解放”,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正气,对后辈寄于殷切希望。
     事后,中共建阳县委追任申德辉为模范党员,并将烈士家乡更名为德辉乡。
   链接轶事        
申德辉烈士两封遗书
 (一)
     母亲及兄弟妹等鉴:
     今日已是旧历九月二十八日,我军胜利西至,但我恐不能逃出这些恶魔手中。万一不幸,希望按照我春天之信进行一切,务不要违背吾愿。
     母亲,我实在对不起您为儿之辛苦,儿今不能报答您养育之恩,是为了革命。望您不要过分伤心,您哭,吾在九泉之下也感难过,务望保重身体要紧,教育二孙成人,以继儿志,为父报仇。信妹,明年要劝其用心读书,望你上进,其余诸叔兄弟等,请时劝家母,照应门庭要紧,这是我对各位之最后要求。情长时短,不尽多言,万一这次还能出狱,重回乡里,这是吾等之最大希望也。
                                                              儿   德辉亲笔
                                                              九月二十八日
 
 
 
(二)
向明、刘彬、曹荻秋三位同志并请转
建阳县党政负责同志:
     我自被俘以来,已经九个多月了,受尽敌人的一切之非人酷刑,为着革命不惜肉体痛苦,为着人类解放,只有牺牲个人。今日虽我军兵临城下,我等非常高兴。但是,我们已在法西斯强盗手中,恐难逃此阶段。万一有幸出狱,真吾阶级之幸,吾等之大幸也。
     今特留书致各位同志,以表吾等最后斗争之决心。望能给吾家留一点纪念,使教育后人,继承余志,我虽居九泉之下,绝不忘党的教育之恩,敬祝我党革命早日成功。这次万一身遭不幸,吾深知革命是要流血的,绝对含笑以赴,只有我家庭老母为我奔波数月,我心难忍。同时还有弱妻幼子,务望当地负责同志照应,这是我对党的最大要求。如负责同志有时间,望到家母处劝其不必悲伤,哭之无益,好好教育子孙,为继吾志而努力。如吾之子,恐其失学、失志,最好进公立学校就读,可改名父志,这是我对其今后之最大希望。请将我的家书专人送往。今之恨者,革命尚未取得最后胜利,而死于阶级敌人之手中。希望同志们努力,完成伟大的革命任务。共产党万岁!
                                                           难友申德辉最后泪别
                                                         十二月二日下午写于狱中
 
 
 
 
 
 
 
 
 
 
 
 
 
 
 
日晖乡
 
    日晖乡,现在建湖县上冈镇境内,因纪念祁日晖烈士而命名。
    人物履痕  祁日晖(1918-1947)学名祁有章,1917年农历12月16日出生于草堰口镇桃源村(原祁堰村)七组。因家庭贫困,幼年只读过几年私塾,便辍学在家,帮助父母料理农务。在其父的支持下,参加了革命活动。1941年2月经盐城县十四区联权乡乡长左幼推荐,到盐城民运班学习,并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集训3个月回乡从事抗日宣传活动,积极组建乡模范班(乡民兵中队),开展抗日游击斗争,保田保家乡。1943年秋任联权乡民兵中队长 ,后任乡长,1944年底升任建阳县三区民兵大队长并参加区委。他经常彻夜不眠,带领民兵活动在通榆公路线上,剪电话线,拔电线杆,毁路、打坝,狠狠打击日伪军扫荡,屡立战功。1945年秋,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盘踞在盐城的伪军孙良诚部负隅顽抗,他带领区队200余人配合主力部队攻打盐城,歼灭了驻袁家庄一个营的伪军。解放战争爆发后,他担任冈西区区大队长,成立反“摸黑队”,带领区队民兵多次伏击占领上冈和草堰口的国民党军和还乡团武装,使敌人闻风丧胆。1947年3月23日,驻上冈国民党军和还乡团下乡扫荡,在伏击战中不幸左腿中弹负伤,因失血过多而牺牲,时年30岁。中共建阳县委在冈西区召开追悼大会,把烈士牺牲地的上冈乡改名为日晖乡,以示纪念。
 
 
 
 
 
 
 
 
 
 
二、名将遗闻
     根据全国革命遗址普查收录范围要求,他们属于非共产党领导的抗日爱国将领。同样,他们是中华民族的精英,也是建湖人民的骄傲,应当载入革命史册。
                 
 
 
 
 
 
 
 
 
 
功过由人说到今
                     ——记马玉仁烈士
     马玉仁(1875——1940)是苏北历史上颇有影响的传奇式人物。他从农民、武夫、盐贩到哨长、团、旅、师长、军长,直到被追赠中将军衔。反复于国民革命,浮沉于军阀混战,身经百战。解甲归田后,热心围垦开荒,兴修水利,发展工商。晚年请缨抗击日寇,在阜宁县九区新吴乡(今射阳县陈洋镇新条村)壮烈牺牲。
     旧址印象    马玉仁墓位于建湖县高作镇高群村(原荣群村)西塘河畔。原占地约5亩,墓的四周立有水泥栏杆。据传,这方墓址系马玉仁生前所择。“文革”期间遭遇毁墓掘尸,现已夷为农田。其子与妾(王氏)的两座墓在马玉仁墓的北侧,现存砖砌外廓。
     人物履痕     生活所迫  强卖私盐
     马玉仁原名曰能,字伯良。原籍盐城县建阳六区介沟乡马家墩(今建湖县高作镇陆沟村马家墩)。少年时随父贩少量私盐,常被官府查获,备受凌辱。十五岁时,因帮邻人打死一名土匪,外流他乡,拜师习武。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参加县级武考,名列小牌第八,后因清廷废除科举制度,重操贩私盐旧业。在运盐时常遇官兵缉查,总觉力薄,先与盐贩陈正丸等串联,组成饥民盐船,后又参加庆帮(又称青帮、红帮),形成十来条船的贩盐船队。船队配有土枪、土炮、大刀、匕首,还有五子钢枪,遇到缉私盐的官兵,敢于公然对抗。不久因事激怒两江总督刘坤一,被传檄通缉。马玉仁经人疏通投靠徐宝山。徐宝山本是长江下游的大盐枭,被清政府招安后,任两淮缉私营统领。徐宝山一见马玉仁喜不自胜为其改为玉仁,意即玉成好事,促其成仁,委为伍长,不久升任哨长(排长),续又任领哨(连长)。徐宝山为清廷效命,采取剿抚并施的办法,以靖“盐匪”之乱,马玉仁于其间立下功劳。
 
参于军阀   几番浮沉
     辛亥革命后,马玉仁调任三营管带(营长)。清廷旧官僚张勋复辟,徐宝山部被授命攻打江北浦口,马玉仁随同作战,自告奋勇率队突破,因功擢升十五标标统(正团级)。1912年5月15日,马玉仁因剿匪有功,获袁世凯一等金色奖章。1913年,马玉仁致电袁,愿为效力。袁世凯遂下令升他为混成旅旅长,授衔陆军少将。8月20日,马率混成旅由六圩渡江,克镇江,攻南京,血战十昼夜,打败国民党人黄兴部队。在军阀混战时期,马玉仁凭一身胆量,冲锋在前,先后获若干“殊荣”:北洋政府陆军部擢升他为陆军中将;冯国璋代理大总统期间,江苏督军李纯委令他为淮扬镇守使,使辖14个县;1923年10月,曹琨当大总统,封他为衡威将军;1925年1月,段祺瑞的临时政府任命他为淮扬护军使兼江苏陆军第三师师长;孙传芳占领南京后,于1925年10月封他为联军第七军司令长官,统率苏北各师、旅。因孙传芳疑忌他军事实力,1926年春,马有条件离职。
     1930年4月,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冯、阎委任马玉仁为第十六军总指挥兼二十七军军长,要马自己扩充军队。6月,马到合兴镇(今射阳合德镇)、中兴桥、南津口一带,收罗兵丁,放纵部队劫掠民财,从合德向西,进入盐城西北乡(今建湖县)东郑庄一带掳掠,时称“闹马党”。同年9月,国民政府江苏省保安处长李明扬在苏北绅士迭次请求下,派保安部队北上剿“马党”。马被击败,左腿中流弹,右食指被打断,逃至大连养伤。国民政府下令通缉,并没收马玉仁在高、宝、兴、淮、盐、阜等地的所有土地和财产。1932年马玉仁通过关系与南京政府交涉,始发还部分财产返回原籍。
 
兴垦农业  发展工商
     1932年下半年,马玉仁以马东滩(原张謇大纲公司大部分土地)为基地,开始经营农商。先后在清江(今淮安)、高邮、宝应、兴化、盐城、阜宁等地,买下田地近10万亩,仓库40余处,庄汉多达数百人。他决心以张謇为镜,兴水利、分条田、划区域、建仓房,将大片荒地开辟为新兴的棉区。从1932年到1935年,花了3年时间,疏浚黄沙港之后,广招佃户。从海门、启东陆续移民几百户。马实施新垦区条田化、河网化,脉络相通,纵横成网,便于淋盐洗碱,排水防涝。
     马玉仁努力兴办工商,他将南津口中心小街所剩的30多间楼房租给商贾经商,又砌了一座铅皮盖顶的小菜场,一座新浴室。浴室有普通客座、有雅座,装有彩色玻璃,能容纳百十人,为当时盐阜地区所少见;又开办容纳数十人的大饭店,聘请名菜师掌勺。南津口子那时繁华一时,曾有“小上海”之称。马玉仁又在二区仓房,用30多间房子,办起小型轧花厂,有48部轧花机,又在上冈镇办过小型纺织厂,拥有20多台纺织机。1936年,还在盐城县前街办一座泳新浴室,与西城门的西新浴室媲美。
 
投身抗日  壮烈殉国
     抗战爆发后,蒋介石委任马玉仁为“苏北沿海抗日第一路游击司令”。1938年6月,马玉仁迅速从上海洋人开的鸿发公司购买了一批武器弹药。打着“游击司令”的旗号,到处招收人枪,马玉仁的游击司令部设在安乐港吴壮飞的庄圩内。安乐港位于射阳县合德、中兴桥、陈家洋之间,没有主要的水陆交通大道,而且有许多草滩尚未开发,小港汊也较多,地形复杂,便于隐蔽,也便于进退,是个打游击的好战场。马玉仁任司令,其外甥计雨亭任副司令,下设4个直属大队,1个侦察队和1个小刀会。直属队共有六七挺弯把子轻机枪,每人一支老枪,常“息壳”,子弹每人20发左右。马玉仁在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坚持抗日,大半年时间与日军作战20余次,其中比较激烈的有7次。第七仗,也是最后一仗。那是1940年1月3日(农历冬月二十四日)。陈家洋镇日军集中100多人,从陈家洋出发向南“扫荡”马的5个仓房,包围安乐港司令部,企图将马玉仁的抗日部队一网打尽。马命令中队长嵇德俊、马益武率十多人跑步抢占制高点,阻击敌人向东南进军。他到达“三合尖”(今陈洋镇杜兴村、新条村部分土地)东侧,敌人已逼近制高点,马部暴露在簸箕形的开阔地上,敌人火力很猛,相距不足400米。两军相持中,日寇射中他一条小腿,腹部又中一弹,因伤势太重,光荣牺牲。马玉仁遗体几经转折,运到他的老家高作,葬在西塘河边(今建湖县高作镇荣群村四组东北角上)。
     上海《申报》这样报道了马玉仁牺牲的消息:“苏北民军司令马玉仁氏于本月三日午,在阜宁九区新吴乡三合尖率部与日军肉搏殉难,苏省府即呈报中央当局,请为抚恤,并表扬马司令抗日事迹。”当时阜宁朦胧一带士绅曾集会为之追悼,兴化县长李一诚送来挽联,联曰:
        功令总动员、视死如归,后死安能知死所;
       偏师抗顽敌、毁家纾难,先生早不计生还。
     民国三十六年(1937)国民政府以蒋介石名义,发给马玉仁家属一份“荣哀状”,表彰马玉仁抗日殉国事迹,3月14日追赠少将,6 月18日复追赠陆军中将衔。
 
 
 
 
 
 
 
 
 
 
 
故园有幸埋忠骨
                    ——记陈中柱烈士
 
     在盐城市区西北,新洋港河与串场河交汇处的东南畔,有一座大型综合性园林——盐城人民公园。园内古树参天,绿荫蔽日,亭台水榭,曲径通幽,还有种类繁多的珍稀禽兽和四季飘香的盆景花木。盐城烈士陵园就座落在秀丽的盐城人民公园内。
     址貌一览    盐城烈士陵园建于1957年,1980年进行了扩建,占地共95亩。陵园内建有烈士纪念塔。塔基为高1,65米的正方形平台,纪念碑高17.5米,正面镌刻“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八字镏金大字。碑前为悼念广场,四周松柏长青。碑后建有烈士墓33座,安葬了陈中柱     、赵敬之等75位革命烈士。他们有的是在抗日战争中壮烈牺牲,有的是在解放战争中为国捐躯,有的在新中国建立后为国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94年12月,盐城烈士陵园被命名为“盐城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物履痕      断头将军陈中柱
     2005年9月3日,中国人民纪念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各项重大活动在北京隆重举行,党和国家领导人、各界代表、抗战老战士、海内外爱国人土、抗战将领和国际友人及遗属万余人参加了纪念活动,其中陈中柱烈士的夫人王志芳老人应邀来京参加了各项纪念活动,并受到了中央领导的接见。60多年过去了,陈中柱将军为了民族的生存,不畏强暴,坚贞不渝,大义凛然,冲锋陷阵的英勇气概仍历历在目。
     陈中柱,幼名为让,字退之,1906年10月生于盐城草堰口,1925年到上海一家电车上售票,以谋生路。1927年北伐军进入江苏,陈中柱返回家乡,参与筹建国民党支部和农会组织,与地方土豪劣绅作斗争。大革命失败后,转赴南京,由堂兄陈独真介绍入江苏警官学校学习。1928年秋转入南京军官研究班深造,1930年毕业后编属黄埔军校第六期。1931年分配到国立中央大学任军事教官。1932年与王志芳在南京结婚,1933年后在天津北宁铁路、江苏津浦铁路等处任职。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陈中柱以徐州、鲁南为基地,组织铁路员工、学生、群众成立战地服务团,被委任为军事委员会战地特种工作团第三总队少将团长。台儿庄战役时,他率部深入敌后,打击汉奸、破坏敌人通讯和军运,配合主力作战。是役后,日伪军不甘失败,再次围攻徐州,为了避敌锋芒,抗日主力总队撤出,他率领的特工三团仍留在徐州以东一带,与日寇展开艰苦的游击战争。
     1938年底,陈中柱受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李明扬的委任,任苏鲁皖边区游击总指挥第四纵队少将司令。纵队驻扎在淮阴西坝、王营,共有兵员2000余人。1939年春,他率部至安徽灵壁县,在戚家围一带与日军激战一场,有力地打击了日寇的嚣张气焰。
     1939年秋天,陈中柱率部到达泰州,在苏北从事敌后抗日游击活动。他治军有方,部队纪律严明,打仗勇敢,战斗力很强,深得李明扬总指挥的信任。陈中柱还非常重视抗日文化宣传工作,在泰州先后创办了报刊《新群报》和《战地新闻》,在新苏中学、先锋剧团宣传抗日时,他鼓舞爱国青年和群众投身抗战,有时还亲自到新苏中学演讲,支持剧团编排演出抗日节目。
     1940年夏,陈毅与李明扬在泰州达成合作抗日协议,陈中柱参加了谈判。他很钦佩陈毅的远见卓识,派人运转一批军需物资赠送给新四军。黄桥战役时,他信守诺言,顶住韩德勤的压力按兵不动,支持了新四军实现黄桥大捷。当年秋,李明扬委任陈中柱兼任江都县长,他组建了县保安团,加强地方武装,与新四军联防,共同抗击由扬州出来骚扰的日伪军。
     1941年2月,李长江率部叛国投敌。陈毅派陈中柱好友赵敬之去泰州,与其密谈合作抗日。陈中柱表示誓死不当汉奸,与李长江分道扬镳,率领四纵队转战于泰州、东台、兴化一带,与新四军共同抗日。 同年6月1日,日、伪军五路分进“合剿”陈中柱部的防区,四纵队陷于敌人的重重包围之中。他率部苦战3昼夜,部队伤亡惨重。在突围时,陈中柱冲在最前面,不幸身中6弹,壮烈牺牲。日军打扫战场时,发现了陈中柱的遗体,将他的头割下来送到泰州领赏。当地老百姓用门板钉一口棺材将他的尸体掩埋,坟茔旁插一块木板,上写着“陈中柱将军”。王志芳带女儿赶到后,刨土开棺,看到陈中柱溢满鲜血的无头尸体,心如刀绞,决定冒死向日军要头,宁可拼上一条命,也要把将军的人头要回。于是,王志芳雇了一条小木船将陈中柱尸体运到泰州城下,她带着女儿进城向日军要头,几经周折,终于从日军头目南甫襄吉手中要回将军的头颅,请人将头颅与尸身缝合后葬在泰州西门外西仓桥下。
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在南京为陈中柱召开了追悼会,并追赠陈中柱陆军中将衔。1987年,江苏省人民政府又追认他为革命烈士,陈中柱的遗体由泰州迁葬到盐城烈士陵园。并在家乡草堰口镇堰东村二组建造了烈士墓。
     链接轶事   
草堰口初中命名为“中柱中学”
     陈中柱将军牺牲后,其遗孀王志芳女士侨居到澳大利亚,1987年2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正式追认陈中柱为革命烈士。时隔58年,1999年5月王志芳女士由海外回乡探视,深感家乡对陈中柱的厚爱。为了教育和培养年轻一代,决定每年捐出1.2万元人民币资助草堰口初级中学,作为学生奖学金。为此,2010年4月,经省、市批准,建湖县正式命名草堰口初级中学为“建湖县草堰口中柱中学”,以资纪念。
 
 
 
 
 
 
 
 
 
 
后  记
    
     经过半年的笔耕运作,8万余字的《红色记忆水乡行——建湖县革命遗址普查成果集锦》一书正式与读者见面了。
     建湖是一方红色热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特别是经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洗礼,留下了许多革命遗址、英雄人物业绩等感人故事。这些遗址和业绩,不仅成为建湖人民永远不能忘却的红色记忆,也是传承建湖文化的平台和载体。通过这个平台和载体,发展可贵的红色旅游资源,开展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教育,提升广大干群思想文化素质,推进建湖各行各业的和谐发展是十分有益的,基于这个目的,我们编辑出版了这本书。
     本书以“建湖县全国革命遗址普查登记表”为基础材料,充实大量的历史和文献资料编写而成。在题材的剪辑和结构的编排上,我们作了认真的思考和尝试,即全书按革命遗址普查的七项内容分成七大部分,并设置了篇名。采用以点写事写人的纪实手法,完成每篇文稿的撰写。文中分设小栏目,从遗址点切入,接述史事、交代结果。凡遗址点存在的设“址貌一览”,原貌全改或荡然无存的遗址设“旧址印象”;遗址发生的历史背景,写事的设“史事经纬”,写人的设“人物履痕”;交代结果的或写与史事相关的事与人视情设“链接轶事”或“关连人物”栏目,以图拓宽史料容量,拉近读者与历史的时空距离,增添可读性。这里需要说明的,我们设的“旧址印象”栏目,包含了我们的一个心愿,即希望将来开发红色旅游的时候,可依据我们提供的“旧址印象”重修旧址,如“建阳县委、县政府成立地”、“刘少奇夜宿北当典”等。在行文措词上,由于介绍的对象不同,史事发生的情况不同,大多以简洁明快为主,略带文采,力求史料翔实,行文活泼。当然,以上所说,仅仅是我们的主观愿望,实效如何,须待读者评判。
     我们的编辑工作得到了县领导的重视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各镇、区党政办为我们提供了许多宝贵资料和工作上的方便,以及选录的文献资料作者们的支持,在此,我们一并表示由衷的感谢!
     由于我们的水平有限,书中疏漏和谬误之处,恳请广大读者不吝赐正。
 
                                                 编者
                                                   二0一0年十二月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