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他随老三师北上南下打江山(肖兆力)

发布日期:2012/6/5 20:29:39  阅读:3198  【字体:
 

                                                                                      

人物小传:傅涛,男,建湖县近湖镇杨庄村傅家墩人,1931年出生,1943年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曾跟随黄克诚领导的新四军老三师,从江北打到东北,又从东北打到海南岛,亲历了著名的四平保卫战,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身经百战,屡立战功。

 

       今天,我将傅涛老人的主要战斗历程整理成篇,旨在发扬光大老一辈不畏强敌、顽强斗争的民族精神,缅怀先烈,教育后人,以飨读者。

  

少年北上:背负行囊行军万里

 

1945815日,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历时15年的对华侵略战争,以彻底失败而告终。日本投降后,国共两党是和是打难以定论,根据当时形势分析,中国共产党及时作出了新四军挺进东北、接收日本投降、建立东北根据地、做好两手准备的战略部署。就在这年的920日,年仅15岁的傅涛,成了新四军三师七旅二十团警卫连的一名战士。去连队报到时,连里发给他一支步枪、60发子弹、3枚手榴弹、一把铁锹和其它生活日用品,这些行囊背在身上,有足足的50多斤。

 

经过8天时间的休整,部队于928日开始北上。傅涛跟随老三师从湖垛镇到淮安城,向指定地点一路急行军。途经清江、陇海、山东、河北,再出关进入东北,最后抵达黑龙江。开始,他们每天只需要走6080里路,后来,由于情况紧急,每天要行军100180里路程。

 

“过去的路不像现在,大都是些坑坑洼洼、弯弯曲曲的羊肠小道,雨天道路泥泞更加难走。我人小,身上背的东西又多,一天跑下来,两条腿像灌了铅似的,沉得提不起来,特别是脚底磨起血泡后,每走一步,疼得钻心。宿营后,首先要做的是用热水烫脚、用针挑破水泡和血泡,有时还要用针穿上线或马尾毛鬃刺入血泡里,打一个结作引流,将血水引出来。”提起北上行军的艰难岁月,傅涛老人记忆犹新,娓娓道来。

 

就这样,傅涛跟随着部队断断续续走了好几个月,途中还时常与国民党军队发生遭遇战。北上的日日夜夜,他还是一个15岁的孩子,但始终咬紧牙关,从不叫苦,紧紧跟上行军步伐,终于在规定时间内到达吉林省的四平街。后来,傅涛和他的战友们按照当时北上的行军路线计算过路程,结果累计行程10000多里。

 

冰河铁马:三下江南四保临江

 

东北作战初期,国共双方为争夺黑土地,进行了数次战役。我方兵力虽多,但在四平阵地防御战中元气大伤,撤到了松花江以北。

 

国民党企图通过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计划,调集新编第1、第6军,第52、第60、第71军各一部,向临江地区发起进攻;同时以新1军主力扼守长春、永吉(今吉林)以北、松花江以南各要点,阻止东北民主联军北满部队过江南援。

 

东北民主联军则针锋相对:北满不支,南满出击,南满困难,北满出援,采取南、北满密切配合,集中兵力各个歼敌的作战方针,以南打北拉、北打南拉的战法,迫使国民党军两面作战,首尾不能相顾。于是,三下江南、四保临江就这样开始了。

 

194612月,郑洞国指挥5个师进犯临江,民主联军采用正面阻击,深入敌后的战术,经过10多次战斗,歼灭国民党军7000余人。即一保临江。

 

19471月,民主联军1纵、2纵、6纵和三个独立师,一下江南。他们采用围点打援战术,在张麻子沟、焦家岭歼灭了来援的国民党新一军两个主力团,又将所围之点其塔木攻克。随后,南满民主联军又针对国民党军的进犯,发起二保、三保临江作战。

 

焦家岭,长春东北山顶上的一个村庄,是通向长春、吉林的咽喉,向北满发起进攻的前沿阵地,这里难攻易守,敌军用一个团约3000兵力严把死守,我军以两个师约30000人包围、攻克焦家岭。

 

战斗过程中,大雪一直下个不停,气温降到了零下好几十度。黑夜,敌人把照明弹一个接一个打向天空,地面被映得雪亮一片,敌我双方的动静观察得清清楚楚。傅涛和他的战友们埋伏在洼地里伺机而动。敌人猛烈的火力压得他们抬不起头来,不少将士被活活地冻伤、冻死在阵地上……

 

在这关键时刻,我军迅速调集大炮轰向敌军阵地,炸开了一道缺口,傅涛和他的战友们以猛虎下山之势冲了上去,与敌人展开生死搏斗,很快消灭了驻守敌军,解放了焦家岭。

 

221日,1纵、2纵、6纵和一些独立师共12个师,突然二下江南,歼灭城子街新一军1个团,占领九台和农安。民主联军原想乘胜对德惠发起攻坚,却久攻不下,杜聿明立即指挥4个师北上,打开了小丰满水库,使松花江江水大涨。企图截断民主联军的退路,迫使民主联军在松花江南与国民党军进行决战。东北民主联军没有做他想做的事,而是冒死撤到松花江北。

 

松花江冰面上,几尺深的积水夹着冰块,如野兽般向战士们发起挑战。头顶上,敌人的飞机疯狂地扔这炸弹,在松花江面上溅起团团水柱。

 

时间就是生命!一声令下,傅涛和他的战友们奋不顾身地冲进冰河。年仅15岁的傅涛因为个头矮小,差点被江水淹没。危急时刻,骑在马上的张天涛政委冲傅涛喊到:“小鬼,抓住马尾巴!”傅涛紧紧抓着马尾巴,咬着牙忍受冰水的刺痛,随着江水的浮力,终于到了江对岸。

 

民主联军已经撤到江北,可杜聿明紧追不舍,派出了部分兵力突入江北。林彪立马命令部队杀个回马枪,发起了三下江南。国民党军大败,8788师大都被歼灭。三下江南胜利结束。不久,南满民主联军也取得了四保临江的胜利。

 

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役历时105天,共歼灭国民党军40000余人,收复城镇11座,粉碎了国民党军南攻北守、先南后北的战略计划,迫使其在东北战场由攻势转为守势。

 

黑山阻击:记忆中的辽沈战役

 

1947年,东北民主联军更名为东北人民解放军。经历了三下江南、四保临江、血战四平等战役后,东北人民解放军已经拥有野战部队70万人,地方部队30多万人,而国民党于此地部队仅有55万人,卫立煌正规军仅48万人,而且兵力已经收缩到沈阳、长春、锦州等孤立据点,正处于或守或撤的两难境地。于是,19489月,中共中央军事委员会命令东北野战军发起辽沈战役。傅涛当时在东北人民解放军第六纵队16师卫生部担任司药工作,与其他两个纵队联合参加了黑山阻击战和辽沈战役的全过程。

 

19481025日,傅涛随部队到彰武地区执行一项特殊的战斗任务。为了不让敌人发现部队行踪,在夜幕的笼罩下,解放军从河坎下面、河沟子里、小树林内悄悄穿行,途经厉家窝棚火车站、姚家窝棚、张家窝棚、朱家窝棚,36小时行程250多里路,有如神兵,突然到达彰武地区,堵住了廖耀湘指挥的西进兵团的后路。廖耀湘兵团10多万人,团团包围着傅涛所在的161万多人,妄图把解放军消灭在包围圈内。敌人疯狂向内打,傅涛他们拼命向外反击,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人在阵地在、誓死与阵地共存亡”,傅涛和他的战友们喊出了响亮的口号。经过20多个小时的殊死搏斗,敌我双方伤亡都很惨重:1646团的1236等连队,每连由原来的180多人,打到最后,每个连只剩下几个人。

 

战争是残酷的。坚守彰武地区的解放军英勇抗击着“西进兵团”的连续猛攻,在战斗的最后关头,团政委张天涛、团长吴纯仁和幸存的战友们依然冲在最前沿坚守阵地,团政委张天涛不幸中弹,壮烈牺牲。他们的英勇壮举,为主力部队从锦州东进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危急时刻,增援的兄弟部队及时赶来,将敌人团团包围,形成内外夹击之势。傅涛在抢救伤员的间歇,端起冲锋枪追赶逃命的敌人。追赶途中,傅涛突然听到轰隆一声,从敌机上扔下的一枚炸弹在他身边10米处爆炸,没等他回过神来,已经被埋在一层厚厚的泥土里,他抖落掉身上的尘土,立即继续追赶着敌人。在这次战斗中,傅涛不仅较好地完成了部队的抢救和保护伤员等任务,还打死打伤敌人无数,抓获70多名俘虏,受到了吴见仪部长的特别表扬。

 

廖耀湘部队见从黑山、大虎山逃跑已不可能,停止对黑山的进攻,于当晚向营口、沈阳撤退。26日,解放军6个纵队20万人完成了对“西进兵团”的合围,当晚发起攻击,进行分割围歼,激战至28日晨,全歼国民党军第九兵团及5个军部、12个师共10万余人。

 

 

南下先锋:横渡长江解放中南

 

三大战役结束后,国民党将残余主力撤退到江南,准备负隅顽抗,卷土重来。国民党在从湖北宜昌到上海的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部署了约70万人的兵力。另以海军舰艇120余艘、空军飞机280多架支援作战。他们幻想依凭长江天险和海空军优势,阻止人民解放军渡江南进。

 

针对国民党的战略布局,中央军委决定,由刘伯承、陈毅、邓小平、粟裕、谭震林在淮海战役期间组成的总前委在渡江作战中继续担任总前委。19493月,总前委根据中央军委意图,制定了《京沪杭战役作战纲要》,决定组成由粟裕、谭震林、刘伯承分别指挥的东、中、西三个突击集团,在江阴至湖口间500余公里的地段上,有重点地分路突破国民党军的江防;另以第四野战军先遣兵团在武汉正面钳制白崇禧集团,策应第二、第三野战军渡江。傅涛被编在127师,配合二野、三野率先渡江,经阜城、南宫、南乐、南封、淮阳等地向鄂东地区前进。

 

“打到南京去,活捉蒋介石!”

 

“大炮名姓蒋,蒋是运输大队长!”

 

炮车、汽车、坦克上面,横贴着格外醒目的大幅标语,伴随着10多万大军,威风凛凛、浩浩荡荡地行进在路上,前不见首,后不见尾……

 

战争局势瞬息万变。在武汉和大别山地区,驻守着白崇禧指挥的几十万人马,一旦东进,将对南下的解放军造成极大威胁。为了确保早日成功渡江、解放中南,傅涛和他的战友们争时间、抢速度,一路徒步急行军,每天要赶路100多里,先遣兵团40天前进1300公里。当部队行至江西省万载县的万载山上,解放军与白崇禧的军队发生遭遇战,双方战斗激烈,死亡惨重。为了及时救治伤员,年仅19岁的军医傅涛,肩膀上扛着100多斤重的药品箱,在上山途中,药品箱突然滑落,严重砸伤了自己的左脚,但他强忍脚痛,咬着牙继续参加战斗。

 

万载山遭遇战,打退了敌军的阻挡,127师来到黄冈江边北岸,寻找到船只正准备渡江,敌人炮火不断。解放军集中几十门重炮,狠狠打击敌人的炮阵地。

 

解放军用木帆船做主要渡江工具,傅涛和他的战友们发扬英勇顽强、有进无退的战斗作风,不顾国民党军陆海空协同下的拦击和多次反扑,千帆齐发,于22日胜利地突破国民党军近千里的江防阵地,并争取江阴要塞守军起义,控制了江阴炮台,封锁了长江。国民党政府在其江防被全线突破后,于4月22日下午仓惶部署总退却,并企图在浙赣路和上海地区组织新的防御。国民党政府的许多机构仓皇迁移广州,代总统李宗仁于23日上午逃往桂林。胜利渡江的人民解放军,23日晚解放了国民党反动统治的中心——南京。南京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22年反动统治的灭亡。南京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分路向南挺进。中、东两突击集团东西对进,迅速在皖南郎溪、广德地区包围歼灭南京、镇江逃敌5个军,并在5月3日解放杭州,进逼上海。西突击集团分多路向浙赣路齐头并进,追歼逃敌约10万人,先期截断浙赣线。

 

  1949514日晚,傅涛他们的127师,终于在湖北黄冈成功强渡长江,全歼了江南岸的守敌。

  

木船打军舰:解放海南岛

 

解放海南岛,是我军解放战争中规模最大的跨海作战。

 

海南岛又称琼崖,与雷州半岛隔海相望。两岛之间的琼州海峡,最狭窄处有66华里,水深60米。海南岛面积有3.4万平方公里,住着约300万的汉、黎、苗、回等各族人民。蒋介石为了保住海南岛,将10多万军队、一个海军舰队、一个空军大队驻守这里,特派一级上将薛岳担任防卫总司令。薛岳倚仗其海、空军优势,组织了环岛立体防御,并用其本人的别名命名为“伯陵防线”,企图阻止解放军渡海登陆。

 

傅涛回忆说:“打海南岛时,攻岛部队是第四野战军的127师,经海训后,分乘88条木帆船,先遣强渡琼州海峡。士兵多来自东北,是些不识水性的‘旱鸭子’。”

 

1950331日晚10时,先遣团的船队从雷州半岛徐闻县博赊港起航,悄悄向海南岛方向疾进。当船队行至海峡中间时,风突然停止,所有木帆船停滞不前。由于船桨有限,尽管大家拼命地用铁锹、枪托或手脚并用地划船,船也只能缓缓前行。就在这时,突然发现前方有两艘敌舰,一边向天空发射照明弹,在照亮海面发现目标时,一边疯狂地向解放军船队开枪开炮、横冲直撞地开了过来。

 

“军舰向我们的小木船左右夹击驶来。随着炮火声、机枪声响起,两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好多战友牺牲了。我举枪瞄准敌舰腰部,一梭子弹出膛,击中敌舰要害,顿时,敌舰火光冲天、燃烧起来,两艘敌舰被吓得掉头就逃。”傅涛说。

 

“咱们的小木船打退了敌人的大军舰!”战士们欢呼起来。

 

一会儿,海面上空又飞来了敌机,不停地往解放军的船队机枪扫射、投炸弹,很多船只被击中并开始渗水,战士们一边舀水,一边划船,奋力向岸边靠拢……

 

“那一仗打得真叫一个漂亮,可以说是短兵相接,海上拼刺刀。我们赢了,敌人被我们不怕死的精神给镇住了!”傅涛老人说。

 

  经过彻夜激战,傅涛和他的战友们全部登上海南岛预定地段,强攻成功!51日,海南全岛解放,共歼敌3万余人,创造了世界海军史上“用小木船打败大军舰”的奇迹!从此,五星红旗插到了海角天涯!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