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儿童团团歌》(刘恩华)
这是一九四一年“新安旅行团”传播并唱响,苏北抗日根据地的《儿童团团歌》。七十一年过去了。当年团歌的音乐旋律、歌词常在我脑海中回荡。“六一国际儿童节”到了,构起我这个“老顽童”对童年往事的回忆。
一九四一年九岁那年我上小学。有一天上午,校长吴文龙先生领着两位穿着深灰色制服的新四军年轻的战士走进教室,向同学们介绍:这二位同志是荡东区委派来我们学校的新安旅行团团员。他们跑遍全国十多个省宣传抗日。这次是从大后方广西桂林跋山涉水来到苏北抗日根据地的。他们受新四军陈毅代军长重托,来我们学校组织发动儿童团参加抗日活动,打鬼子!我代表学校师生表示热烈欢迎。教室内报以热烈掌声。男战士向前一步立正行军礼:“我叫刘海俊”。我看一眼,瘦高个,大约十六七岁。接着女战士向前一步行军礼:“我叫黄明”。身材不高,年龄十五岁左右。刘海俊、黄明名字和他们的爱国精神感染了我并留下难忘的印象。从此,我们学校打破往常平静,活跃起来,扭“秧歌舞”,唱抗日救亡歌曲,到处一片欢乐。
有一天夜里,乡政府通讯员敲窗告诉我说:“新安旅行团”在孟庄(现建湖县恒济镇)举办荡东区儿童团骨干培训班,通知我与我大哥刘恩荣一同参加。我高兴得一夜未眠。次日一清早,母亲忙帮我们打背包。兄弟二人跨包步行六里来到孟庄。培训班门前送慰问品人群一波接着一波。一位六十多岁老奶奶手拄拐杖,送来二斤肉和面条,情景十分感人。这次培训班为我的成长产生了深远影响:懂得共产党领导抗日救国道理,幼小心灵种下了爱党爱国种子。学会了很多抗日救亡歌曲和歌颂共产党、八路军、新四军的民歌小调,以及比“秧歌舞”更新鲜的舞蹈。有了这点本钱,扬州刚解放时,我便成了扬州城最活跃的积极分子。
培训班最后一天,选举产生大队长一人、副大队长四人。选举开始,十几位候选人在一排长椅上坐着,每人身后放一只碗。投票人每人发一粒大蚕豆和四粒小豌豆。大蚕豆多得者当选大队长,小豌豆多得者当选副大队长。我们依次向碗内投豆。接着是新当选的大队长发言。发言后,他举起一面红旗——红旗中心绣着娃娃脸头像的红旗,宣示:“这是我们儿童团团旗。”大会在高唱《儿童团团歌》声中结束。下午举行结业联欢。回沙村后,乡政府在任舍村搭台开乡民大会欢迎我们。“新旅”负责人左林讲话鼓励我们。我们进行了汇报演出。从此,我们高举团旗,唱着团歌,活跃在抗日解放区,演广场剧,与八路军、新四军联欢扭秧歌,到各村宣传抗日,到新四军后方医院慰问伤病员……度过了充满阳光的幸福童年。
几十年过去了。我一直思念为我带来幸福童年的“新安旅行团”和“新旅人”左林、刘海俊、黄明,你们在哪里?1952年上海《大公报》刊登“新安旅行团”在上海天蟾舞台演出大型歌剧《赤叶河》,见报后,让我高兴了好多天。2005年在淮安广播电视报编辑张玲玲帮助下,我找到了黄明、刘海俊。黄明写给我。她感叹“一曲《儿童团团歌》你能准确无误地记得,几十年没有忘记,太难能可贵了!”是的,我没有忘记“新旅人”,思念几十年我找到了亲人,了却了心愿。而让我更难忘的是那面鲜红的“儿童团团旗”和在我心中唱了七十一年的《儿童团团歌》。
转自《盐阜大众报》2012年5月26日 第三版
- 上一篇文章: 忆上冈张氏的细乐(夏瑞庭)
- 下一篇文章: 建湖的桥(查文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