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冈宋氏逸事(李世安)
清代,上冈宋氏是名闻淮南、富甲一方的大盐商。从康熙中叶起,宋氏家族在盐业经济舞台上活跃了200多年,堪称建湖历史上首富。
宋氏在上冈发迹,得从“插草为标”的那个圈地时代说起。明清时期,海岸日渐东移,在上冈临海地带新淤的大片滩涂上,芦草丰盛,土地肥沃。清康熙年间,朝廷为增加赋税收入,皇上降旨:谁纳税,这些土地就归谁开发利用。其时,安徽歙县有个大地主叫宋道勋,最早获悉这一信息,即盘点家产,筹足资金,来到盐城西乡的上冈一带纳税圏地。圏地范围:东至浪响三十里,西抵盐城界,北至阜宁界,范公堤以东新淤的大片滩涂大多被插草为标,纳入了“宋家大圈。在众多掘宝的盐商、大贾中,宋道勋把握了契机,端走了第一桶金。
由于海岸不断东移,范公堤以西的海滩因潮汐不至,卤气日淡,煎盐生产难以为继,急需向堤东新淤的滩涂转移,“宋家大圏”便成了生财宝地。宋道勋凭借对这片土地的垄断权,放手从事盐业生产经营。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先后在这片滩涂上建起北七灶(上黄沙灶、下黄沙灶、新坍灶、老坍灶、老厦灶、费洼滩灶、潮通港灶)和南十灶(柴坝灶、三尖港灶、格头股灶、陈家井灶、柴洲灶、大洼灶、勾沙洼灶、十三崩灶、东岔灶、三岔灶),灶亭相连,自成场区。其宋氏的灶地规模,在淮南11个盐区(场)中为最。
宋氏发迹后,开始重视上冈的市井建设和发展社会福利事业。首先把上冈方圆三里内的地盘全部买下,用来扩大镇区面积,并大兴土木,捐资整修北大街,兴建西大街,在镇东西两头建造歇脚亭和圏门。又在东、南、西、北四条大街交汇处,独资创建角头街,建有上千间市房,除自家经商外,还租赁给其他商家在此经营,使其成为市井繁荣、店铺林立的商业中心。角头街既是宋氏的经商之地,也是宋氏家族的住所。宋氏宅第宏敞,不仅大厦高堂,且有园亭楼榭之胜。祖屋大门面街,前后门分别有“前有砂墩(灯)高照,后有泰山相脉”之意。庭院错落有致,雕梁飞檐,一派富丽堂皇。值得一提的是宋道勋的次子宋端甫,人称宋小郎,为人精明能干,极善经营,就连建筑也都在行。比如盖房子需要多少木材,多少砖瓦,铺路要多少条石,他都能精确地计算出来。体现历史、文化特色的角头街,布局工整,格调雅致,都是按照他的设想去构建的。他一生未娶,又无特殊嗜好,把精力全用在兴家立业上。每次运盐外销,他都嘱咐空船返回时捎回木材和砂石,以备修桥铺路,于是便有了座座石桥,有了角头街,有了楼台殿阁,有了绵绵延伸的条石路面通向鳞次栉比的房宅。
自古徽商好儒,宋氏在经营致富后,总是希望子弟能够业儒仕进,显亲扬名。乾隆十三年(1738),宋端甫纳资捐了个四品衔的红顶花翎,在盐商中更是大红大紫。宋家传到宋尔瑚这代,有兄弟7人,人丁兴旺,经营范围越来越大,生意做到大江南北,宋家开出的银票,南、北二京通用。宋氏的可贵之处,就是富而仗义,主动帮扶穷人。每年青黄不接之时,宋家就献出稻谷办粥赈;遇到荒年,便开仓放粮,赈济贫民。清咸丰六年大旱,发生大饥荒,从山东、河南逃荒来的大批饥民拥到上冈,宋家随即收留饥民,供衣供食,使这批饥民才死里逃生。至今,人们仍然念念不忘当年宋氏赈济时的慷慨……
明初,两淮盐运使在盐城北十八里的新兴镇设立新兴场公署,置场大使(民国初改称场知事,十七年改场长),管辖本场十七灶,职司督催完成煎额,征收、报解折课。清乾隆三十年(1765),新兴场公署因旧宇倾斜,宋小郎主动要求将公署移驻上冈,并由他捐资重建。场大使当然答应。宋小郎就在角头街西南选择一块地,仿盐运使衙门格局,建起头门、大堂、暖阁、办公大厅和内宅,共7进99间半,很有气派。场公署驻进后,原驻新兴场的盐商,为盐务接洽方便,也随后搬去。会馆、客栈、博场、戏台、社学及庵堂庙宇应运而生,上冈成了新兴场兴旺发达的延伸,既为地方带来经济的繁荣,又将文明古镇的美推向了极致,上冈一跃为盐城“八大镇”的首镇,成为盐城灶区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随着时事变迁,宋氏家族也经历了由盛变衰的过程。据上冈耆老告诉笔者,宋氏后来衰败的主要原因:一是被废煎放垦的形势所逼,宋家灶地三文不值二文的被贱卖,时大纲公司、通兴公司的垦地,多为宋氏原来的灶地;二是宋氏后来生了几个不争气的后代,未能保住勤劳俭朴的家风,到了宋尔瑚的下一代子孙,开始抽大烟,逛窑子,过着花天酒地生活,使家财大受耗损;三是受兵匪的骚扰。正如俗谚:“家当多大祸多大。”辛亥革命前,驻上冈的耿华堂“缉私营”,经常找宋氏麻烦,索取钱粮。后马玉仁在东海扩建“马公滩”,基本也是索取的宋家土地。到了1938年,日寇侵占上冈,宋氏经营的角头角,包括其祖宅,全都被敌焚毁殆尽。从此,宋氏家族离开了上冈。
历史已翻开新的一页。今天的上冈已成为县域副中心,它的繁华已超越历史上任何一个时期。然而,昔日宋氏家族倾力建设上冈和所做的善举,将永远受到世人的传颂。
- 上一篇文章: 铁打的红色堡垒(李世安)
- 下一篇文章: 草堰公社民主理财活动亲历记(游育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