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文盲村”今成“状元村”(赵万俊、李世安)
建湖县建阳镇的赵墩村,过去不但经济落后,文化教育也滞后。民主建政前,该村只有几户地主、富农的子女上学读书,劳苦大众基本不识字,文盲占全村总人口90%以上。实行新乡(村)制时,因村里没有文化人,财会人员都是从外村调进,故被称为“文盲村”。
赵墩村民众始终有着学文化的内在要求和强烈愿望。早在民主建政时期,他们就积极支持民运队开展抗日民主教育活动,积极参加村里开办的民校和识字班。村里创建的民办初小,即使在敌人大扫荡期间,也“跑反教学”,一直未有间断。新中国成立后,地方党委和政府更加重视教育,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1950年秋,该村民办初小改为公办完小,校址选在徐老庄。1952年秋,赵墩民校推行速成识字法,使一部分“文盲”变成“半文盲”,不少人甚至摘掉了“文盲帽”。1968年秋,村小增设初中班,改为七年制学校。1976年秋,中、小学分开办理,初中增设高中部。据1978年统计,中学有7个班,377名学生;小学亦有7个班,252名学生。全村共有在校学生629名。进入21世纪,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推进,赵墩村已成了建阳镇的城(镇)乡(村)结合部,原路墩南边几个自然村庄,被划入建阳石油装备产业园,镇村建设步入一体化格局,不少村民迁至规划区居住,加之实行计划生育以来生数逐年减少,学校体制跟着调整,由此村内中、小学先后被并入建阳中心小学、中学,但村民重教崇文风气越来越浓厚。多年来,本村儿童入学率始终保持100%,无一辍学儿童。
1977年11月恢复高考制度,“文革”期间毕业的高、初中和应届毕业生参加全国统一文考。当年赵墩村就有陆继怀、张广彬、赵同奇3人被高校录取,村干部群众敲锣打鼓送喜报上门,成为全村的一大喜事。村看村、户看户,村民们以子女考取大学为荣,人们省吃俭用,资助孩子读书上大学,已成为一种社会风气。之后,村里每年都有几人考取高校。1986年,村里高校录取生即达8人之多,令邻村人刮目相看。村民赵德柱几代不识字,他靠踏二轮车挣的钱,培养出4名大学生。许步秀是个寡妇,丈夫去世后丢下二女一男。大女儿因“文革”浩劫失去读大学机会,她就伴下边两个孩子苦读,靠养鸡、种菜的收入,供兄妹俩从小学一直读到大学,后来儿子娶进门的媳妇也是大学生,邻里都夸她教子有方。
据2010年统计,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全村300多户人家中,共有266人考取各类大专院校,博士学位2人,硕士12人,正、副教授职称27人,有40多人从事教育工作。昔日的“文盲村”,现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状元村”。
- 上一篇文章: 《沈杨村志》简介
- 下一篇文章: 荡东大队:农业学大寨中坚持副业承包与工匠单干(安寻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