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喜看家乡交通巨变(马智波)

发布日期:2013/1/20 11:05:12  阅读:2916  【字体:
 

 

    我自小居住在有着水乡明珠美誉的建湖“老街”上,可谓地地道道的“城里人”。

 

    那时的“老街”偎依西塘河而建,所有的城市喧嚣和繁华热闹都集中在河畔西侧不足三公里的街道两端。医院、学校、书店、影院、银行、商场、饭店等当时县城最上规模的生活配套设施大都集中于此。临河的交通便利也使得老街上的商业、服务业十分兴盛,许多家庭也从事起了零售批发、餐饮小吃等第三产业,成为了先富起来的一部分人。

 

    由于家住县城,自然有许多乡下亲戚进城办事时前来落脚做客。因此,我总是听闻他们抱怨路上交通不便,言谈中带着些许无奈和失落。

 

    “说者有意、听者无心”,小时候不经常出门的我自然感受不到交通不便所带来的苦恼,只到一次随父母去给三姨过40岁生日时,我才生平第一次切身体会了“行路难”的滋味。

 

    三姨家住冈西镇沿河口村,村里四面环水,几乎没有陆路可走。我们去时,先要到轮船站乘坐“沙丁鱼罐头”式的轮机船,到站后再先后转乘三次水泥渡船,最后才由姨父自己摆渡来接。晴好天气还能勉强出行,如遇风雨雷雪等恶劣天气,不用说走亲戚,连当地村民也只能窝在家里,寸步难行。

 

    在我1994年去扬州上学的时候,全县的道路状况依然没有多少改观。9宽的老盐淮线尽管已是千疮百孔,但仍然是建湖境内最为繁忙的对外等级公路,从县城坐车至盐城一路颠簸就需要2个多小时,加之当时车况普遍较差,身体弱的、年龄大的,如去一趟盐城往往都会有骨头散架、头昏眼花等“大病一场”的感觉。

 

    我妻子老家在建阳镇瓦瓷村老盐淮线“急弯”附近,我也常听她提起,由于设计欠缺和路况较差,“急弯”处三天两头事故不断。有一次,甚至有一辆重型货车由于刹车不及一头冲进了正在午休的居民堂屋里,满车装载的苹果散落了一地,许多小伙伴争先恐后地拿着篮子捡起了苹果。

 

    交通不便严重妨碍着人们的交流,阻碍经济的发展,更影响着人们的安居乐业。

 

    家乡的交通巨变发生在新老世纪之交,那时我刚好分配至交通部门工作,故而有幸亲眼目睹了家乡交通的旧貌换新颜。在国家扩大内需、沿海开发和长三角一体化等诸多利好政策的鼓舞推动下,县乡道路黑色化工程、农村公路通达工程、干线路网达标升级工程、城乡客运一体化工程相继启动实施,全县上下迅速掀起了一股“大办交通、办大交通”的热潮。

 

    通过近十年来的跨越式发展,现今的城乡交通面貌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新长铁路的开通改变了建湖“地无寸铁”的历史,盐徐高速的建成一圆水乡人民多年的“高速梦”;高速连接线、231省道、234省道、204国道改建、盐淮线改造等一批国省干线公路工程相继竣工通车,全县“六纵六横”主骨架路网初步形成,干线道路等级水平显著提升,建湖与长三角发达地区的时空距离逐步拉近,区位竞争优势进一步凸显;同时,泽惠广大农民兄弟的农村公路也真正实现了“进村入组”,无论是通车里程,还是通达深度,我县均位居全市前列,并成为全省首家实现“村村通”的县份,往昔“晴通雨阻”的乡村羊肠小道已成为人们脑海中的记忆。加之近年来,城乡客运一体化步伐不断推进,县客运中心和乡镇客运站建设如火如荼,城乡客运班线整合成效显著.县内客运已全部实现了公司化、公交化运营。以往“晴天车过灰尘起,雨天行人一脚泥。运输车辆进不来,农副产品出不去”的场景成为了历史,一去不返了!

 

    “想致富、先修路”。现如今宽阔的柏油马路修到了村外,水泥路也通到了家门口,广大农民兄弟也真正享受到了像城里居民一样 “出门有路、抬脚有车”的交通便利。“乘车不但便利了,也更加经济实惠了”已成为城乡广大干群的共识。

 

    是什么让我们家乡变化如此之大呢?是党的一系列富民惠民政策,正是在这缕春风的吹拂下,打开了致富发展之门,使家乡遍地盛开文明致富之花,普照和谐发展之光。

 

转自《建湖日报》2012928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