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货单”的变化(李世安)
上了年纪的人,都晓得过年(春节)前要打“年货单”的事儿。所谓“年货单”,就是将过年所必不可少的年货写在单子上,然后照单子去店家购买。我这里提的年货单,不包括鸡鸭鱼肉和面食糕点。随着时代的变化,年货单内容也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
在民间,过年是最重要的节日,以往就是再穷人家也要办些年货,大户人家打年货单要用担子挑,一般人家年货单也少不了有灶牌(灶王爷像),写春联的红纸、挂乐,祭祀家神的香、烛、钱量,初一的开口糕和开门鞭炮,摇钱树(松枝)上的花生、白果(加色用),财神把上的花皮,做麦面饼的食碱,蘸糯米圆子的白糖,甚至还要为前来拜年的乡亲备点香烟、花生、糖果,以及小孩子的玩具。人们从年货单上就可以触涉到民俗的土气,触涉到年的味道。
解放后,人们安居乐业,更加注重年货单的份量。地方供销部门早就做好安排,按民俗需要备好年货,基本上是应有尽有。饮水思源,翻身亏的是毛主席,年货单上第一项就是请张供在中堂上的领袖像。当年的农历也是不可少,上面有一年二十四季的节气表、农事安排、农谚、科技种田方法,还有婚姻法、卫生知识等,一本在手,眼界大开。至今,我身边还保存着一本1952年的农历。那年春节我特别高兴,年货单上有我上学用的书包,一直让我揹到小学毕业。天地炮(双响)、大对烛、京香、红灯笼也进入寻常百姓家。正如我家春联所写,是“处处春光好,家家气象新”。
文化大革命时期,提倡过革命化春节,年俗属于“四旧”,没人敢提年货单的事。再说当年又是计划经济,有限商品,只能按计划分配,粮食做的糕果,还要交粮食计划才能买回来。记得60年代后期至70年代初期,春节每人只供应半斤糕果、二两白糖,每户一斤石碱、半打火柴、半斤火油、两包香烟。前后几年相差有限。门上不用春联,只贴“忠”字和“公”字,也有用毛主席语录来替代春联的。不谈拜年,不提“发财”二字,见面最多说声“新年好”,否则就与斗私批修挂上钩。那个年头,过年如过关,根本感觉不到过年的气氛。
改革开放后,经济繁荣,市场活跃,年俗文化丰富多彩。人们再也不愁没钱打年货单,没处买年货了。“怀旧、洋气、土气”三种系列年货任你去选购。最先进入年货单的是明星挂历和各种年画,以及印有“恭禧发财”、“财源茂盛”、“万事如意”等吉庆语的报条。春联也不用写,都是买印好了的。一般人家开门鞭有几千头、上万头,还有人家放花炮(焰火)、烧斗香,连跳财神的也上门了,年味十足。进入新世纪,年俗文化更是红红火火,不但有品种多样的糖果、水果,还有产于国外的葡萄酒和橄榄油,电脑、彩电、空调、电冰箱、洗衣机等大件也被纳入年货之内。最近几年,时尚“绿色年货”、“环保年货”、“健康年货”。为了减少污染,烧斗香、放满天飞爆竹的越来越少,大量争购甜食和油腻食品的更是不多,年货单上绿色食品多了,水果多了,花草盆景多了。时代不同,人们对年货的亲睐有所变化,追求的是生活质量,是年的文化,是浓浓的年味。
- 上一篇文章: 喜看家乡交通巨变(马智波)
- 下一篇文章: 盐阜抗日第一校——海南中学(李世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