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的民运队
1940年10月,八路军黄克诚部南下与新四军东进部队会师后,盐城县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因干部不足,八路军盐城办事处专门开办两期民运总队训练班,为开辟新区培养了一批革命干部。当时,境内为盐属四、五、六、十一、十二、十四等6个区,由原盐城县委副书记、组织部长刘大谟任队长;接着又有30多人分赴十二区,队长先是原盐城县委宣传部部长王大林,后是原县委书记方秉文。第二批于1941年1月开始,陆续派遗民运队100多人,先后进驻四区、五区、六区、十一区。
民运队到基层后,先从访贫问苦开始,了解阶级状况,了解群众最关心,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第一批民运队下乡不久,正逢年关,许多农民无粮过年;第二批民运队到后,正值春荒,农民普遍缺粮,忍饥挨饿。两批民运队的工作均以解决群众粮食为重点,发起借粮和减租减息运动。他们走村串户,对广大贫下中农进行“谁养活谁”的教育,并带着“揭不开锅”的农民到地主家借粮,接着又搞四六分收、二五减租。十四区平泉乡农民在民运队干部方平带领下,一次借粮100多担,安度了春荒。在该区串场河以西七个乡的清算租息运动中,一般的贫苦农民算回租息粮一二千斤,最多达五千斤。有了粮食,群众也就很快地发动起来了。通过减租减息、借粮斗争,培养锻炼成了一批骨干和积极分子,发展了一批党员,并成立了农救会、妇救会、青救会等抗日群团组织,民运队也就此在根据地群众中初步扎下了根。
借枪搞抗日武装是民运队的一项主要工作任务。当时借枪比借粮难得多,因为有枪的都是地方上势力大的地主豪绅。各区民运队依靠骨干一个乡一个乡地搞武装,向群众宣传建立武装的重要性,并对上层民主人士开展统一战线工作,使他们自觉地捐献枪支弹药,支援区、乡游击队抗日。对少数顽固分子,则通过又联合又斗争的办法,向他们宣传我党的政策,用民族大义来感化他们,实在不行,就强行上门去借枪。楼夏庄士绅夏嵩,一人就献出步枪28支,从而壮大了区队武装力量。分工在四区新露乡的民运干部王志行,先后从地主家借出30支枪,在四区第一个建立了乡游击队。一次,新兴场的日伪联合下乡抢粮,王志行带领游击队,把敌人抢去的粮食、衣物、鸡鸭等全部夺回来还给群众,因而取得了群众的信任与支持。经过民运干部的努力,地方武装很快地发展起来。日寇第一次大扫荡前,境内各区基本上都建立了区队,多数乡也成立了武装委员会、模范班、游击队,在敌后树起了一面面抗日大旗。
那时,搞民运工作的同志生活很艰苦,每人每月只发45斤荒粮,90斤伙草及少量菜金,女同志加发点卫生费。在群众家代饭,群众吃什么,他们就吃什么。青黄不接之时,群众一天吃两顿,他们也吃两顿,有时用酱水当菜,省下钱来上交组织,支援抗日战争。外来民运干部中有不少是在城里长大的,但他们一点不摆架子,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群众把他们看成是共产党派来的亲人,称男同志为大爷、二爷,称女同志为二姑、三姑。为了接近群众,有些民运干部还与当地群众拜上了干亲,因此,群众待民运干部比亲人还亲。
那时,工作条件较为恶劣:一是水网地带,隔河绕水,行动不便;二是土匪队多,敌人据点多,随时有生命危险;三是封建势力大,开展工作困难多,尤其是荡区情况更加复杂,民运队还未站住脚,就遭到顽匪的暗算,如第一批到沿荡搞联防的民运干部李平,一到那里就被跟踪的西荡顽匪暗害。十二区民运队队长方秉文,在毗户庵组训民兵时,遭当地土匪袭击,献出了青春。组织上了考虑民运干部的安全,曾决定让他们暂住地主家里,但由于怕群众有顾虑,加上有些地主暗中勾结土匪,民运干部只好流动宿夜,常常一夜转移几次,不让土匪钻空子。1941年5月,随着基层党组织的建立,民运干部分别担任区、乡党组织的负责人。当年夏,日寇发动大扫荡,基层党组织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为了保存实力,根据上级指示,采取一公开二地下办法组织两线斗争,一线是公开领导群众和敌人战斗,一线是转入地下,深入敌后开展抗日活动。
抗日战争胜利后,外来民运干部陆续调离,但建湖人民永远忘不了当年与民运同志结下的革命情谊,没有他们到建湖水乡开辟工作,就没有根据地的发展和巩固。当年的民运队是一支深受老区人民欢迎和爱戴的革命队伍。他们的革命精神,永远在建湖大地上发扬光大。
转自《高作神韵》
- 上一篇文章: 新四军军部驻扎在北左庄的日子里
- 下一篇文章: 活动在敌人的军机要害处(唐秉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