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乡近代工业的兴起(李世安)
我县旧为盐城西北乡,历史上长期处于封闭状态,到了19世纪60年代末,开始出现近代工业企业。据现有资料记载,旧制盐城最先出现的近代工厂是清同治八年(1869)镇江商人投资在上冈创办的宏兴蛋厂。
宏兴蛋厂,初称宏兴昌蛋厂,是由镇江商人许炳辉、许炳元兄弟俩投资创办的,厂址在上冈角头街。宏兴蛋厂的创建,诞生了建湖历史上第一代产业工人。全厂初有职工200人,后增至266多人,其中技术人员8人,王佩元(镇江人)、赵仲生(兴化人)先后任经理。全厂设有锅炉、烘干、成品、白铁、冷作、打蛋等车间,专门加工制作蛋制品,平均日用新鲜鸡蛋200篓(合10吨),配以食盐、蜂蜜等佐料,烘制成蛋白片、盐黄、甜黄、飞黄等品种。产品运交洋行出口,远销欧美、日本。为了扩大生产能力,工厂先后多次扩建,在上冈前后经营了七十余年,直至日寇侵占上冈才歇业。其经营时间之长、产品销路之广、声誉传播之远、品牌影响之巨,在盐城近代工业发展史上都是首屈一指的。
清光绪三年(1877),湖垛兴办恒和蛋厂,有职工140人,产品由镇江洋行出口。继而,又开办同德蛋厂,职工也有100多人,生产盐黄、蜜黄和蛋清等产品,日产成品一万多斤,用花鼓筒包装,由与外商联系的上海扬子公司经销于国际市场。同时,吴氏在湖垛开办刨烟工场,有烟刨20多张,职工30多人,将购来的烟叶,去其精,加料,打捆,刨成烟丝,分成大小包,批发出售,盐阜各地设有不少经销处。民国初,无锡机匠来湖垛创办永兴机米厂,有机工10多人。随后,上冈、建阳、高作、大崔等处也相续开办了10多家米厂。其中高作的广源、民生、天丰、大达四家米厂规模较大,每家厂均雇有工人10多名。全盛时,西北乡的油米厂多达60余家,竞争激烈。随着机器碾米业的发展,湖垛又出现了以维修碾米机为主的鑫祥、永丰、荣茂三家铁工厂,有职工40多人。至上世纪30年代初,酿酒工业已普遍开花,西北乡有酒厂(坊)50多家,每家有职工10至20人不等。其时,上冈开始设有电厂(旧称沙明火力发电站),主线长2公里,灯头2000只,供应居民照明,有职工10多人;纺织业使用脚踩织布机,生产小土布。上冈、湖垛、建阳已有织布工场、小型织袜厂、毛巾厂、织带厂。由于近代工厂使用机器生产,代表了先进生产力,因此对当时西北乡商品经济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仅以蛋厂需鸡蛋一例,农民看到养鸡生蛋有出路,境内几乎庄庄有炕孵,户户都养鸡,一直持续了数十年。民国二十五年(1936)成书的《续修盐城县志》在《商市》一栏中,称上冈“盛蛋市”,并说全苏北“仅此一家”。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也带动了小城镇的繁荣。旧制盐邑有“八大镇”,西北乡上冈、湖垛、建阳、高作四镇均被列入其中,占了一半。
抗日战争爆发后,日军侵占了盐阜地区,境内有限的近代工业遭到严重的破坏,有的毁于战火,有的被迫关闭。尽管如此,这批产业工人对以后根据地发展战时经济、兴办自给型工业仍是一支重要力量。民主建政初期,充分利用产业工人的特长,创办了一批服务于军民两用的纺织厂、服装厂、油米厂和枪械修理厂、榴弹制造厂等新型工厂,为粉碎敌人封锁,夺取抗日战争全面胜利作出了应有贡献。
- 上一篇文章: 陈毅赴宴会“四皓”
- 下一篇文章: 高作众乡亲的革命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