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专业志 > 正文

文化工作者与“半台戏” (陶柱)

发布日期:2013/9/7 18:05:16  阅读:2414  【字体:
 

 

  回忆五六十年代的群众文化活动,如繁花一片,姹紫嫣红,田头处处有歌声,村村镇镇有演出。县城平时有调演,年终有会演,真是百花齐放,熠熠生辉。那时的群众文化工作者,经常要深入基层指导排练。

 

 六十年代初,县文化主管部门向群众文化工作者提出每人要有“半台戏”的要求。在田头工地或群众文化活动中同时进行。这“半台戏”是对群众文化工作者的“考验”,节目要求自编自导自排自演。每次文化工作会议“半台戏”作为会议的一个议程。先看“半台戏”表演的如何,逐个过堂一个不漏,好的受表扬,差的要补课。我还记得那时“半台戏”的几个“演员”,文化馆长扬进的打竹板、百坚的独角戏,陈学仁的对口词、快板,我和几个不上数的“演员”自拉自唱,虽然不好,但总应付过去了。最具特色的要数吴浩然同志的盘碟合奏。说起吴浩然的盘碟合奏,还有一个令人捧腹的故事。有一次公社在一个大队召开现场会,吴浩然也在那里做现场准备,只带几支笔和刷子等书写工具,未带演出用的乐器和道具。会前领导要求先演出后开会,当时老吴慌了,一样没带,怎么演出?回站里拿又没时间。他在现场周围转了一圈,发现一户人家在做喜事,桌上堆满了大大小小的盘子碟子,老吴一看,有了,这不是很好的道具吗。于是他拿了碟子,根据现场会内容编了几段唱词,一手拿着碟子一手拿着筷子,依照“洪湖赤卫队”的“手拿碟儿唱起来”,边敲边唱,配合现场宣传队的演出,受到在场领导和观众的大大赞赏。从此,老吴的“半台戏”盘碟合奏出了名。

 

 “半台戏”不像大戏那样的严格要求,要有完整的剧本,要有特定的场景、服装、道具,它是就地取材,现作草现烧窑。但它有一个特点,不拘形式不讲究舞台,可以用旧瓶子装新酒的方式反复进行。“半台戏”是配合中心工作最方便的一种宣传手法,所以当时的“半台戏”你只要掌握两种形式(当然越多越好)就可以解决问题了,那个时期的中心工作不像现在单纯,一时一个特色,比如水改旱、下旱秧、栽秧要栽对六颗等等,年年季季有新的要求,有新的生产口号。必须通过一定的形式才能宣传到群众中去,使群众接受。这就是当时的服务中心,群众文艺工作者只有紧跟中心,才能受到党委的重视,得到群众的欢迎。

 

 “半台戏”的时代过去了,它虽未被保留下来,但在群众文化工作的史页上还是需要略书一笔,不至被遗忘。

 

                作者系建湖县冈西文化站原站长 

2012912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