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委及县政府机关的变迁(唐光真)
县委会才成立时在高作西北乡,时间不长,就搬到结缘堂和观音堂(又叫北大庵),观音堂紧靠西塘河,堂前有一条东西小河(就是北护城河),东接西塘河,东边紧靠沟嘴子的地方有一座桥,名叫永安桥。位置就在现在育红小学南边些,桥的东边有家油米厂,老板姓李,油米厂东就是西塘河了。当时还有一个渡船口,是个三角渡,渡船从河西和河东(现为食品公司)及其南岸之间来回摆渡。结缘堂在永安堂的西南,两个堂相隔不远。当时机关分得也不是太细的,大家能住下就行了。永安桥下的河已填掉好多年了。
观音堂很大,一进门是一个大天井,天井北边是一座大殿,大殿也很大,天井西边的平房是厨房,一个大锅台,一排有好几口大锅,锅堂朝南,用石灰刷的锅衣子,听县委会管理员田步高说,锅是县委会支的。县委会1946年搬到洋桥街中堂巷以后,我们各区的人到县委会开会就住永安堂大殿里。按区,就地用稻草打地铺。一般开会每个区所属乡的指导员、乡长、妇女主任、农会主任、治保主任都要来,这样一个区就有几十个人呢,像我们高作区有13个乡、1个镇,区长、教导员及财粮、治安、妇联大约70多人,但我们高作区的人在永安堂好像只住了一个角。我们吃饭就在大殿,各自的住地,把稻草抱了堆起来。记得住在里面时,我写过一个小调,名叫《送军鞋》,发表在《盐阜大众报》上,有不会写的字就问别人。后来观音堂和结缘堂都做学习班了。1946年县委会和县政府搬到洋桥河东,现公安局所在地。
后来,县委会搬到洋桥街中堂巷(因为巷内有个澡堂),地方很大,有好几年。中堂巷位于现人社局向北的位置。(日本鬼子占领期间,徐育棠同志那时还很小,她听说有个日本人,估计是个小头目,被称为太君的,此人的老婆住在中堂巷里,后来这个女的死了,是用木材烧掉的)。中堂巷两边分别是机关、食堂和宿舍。那时大多数人办公室带宿舍。中堂巷是东西巷,县委会站岗的就在西巷口头,面朝西。中堂巷北边一顺三个院子,大门都朝南。平房都比较高大,不是普通的平房,是过去有钱人家的,一个院子一家,谁家的不知道。从西巷口进,第一个院子,靠西墙三间平房门朝东,是县委办公室,紧靠西北角三间也是平房比其它平房还要高些,东头一间开的门朝南,打通成一大间,是会议室。第二个院子,靠西墙门朝东三间平房,南房王大林办公带住宿,北房吴仲明办公带住宿。靠北墙套在里面有三间附属的小房子门朝南(比正常的房间要小好多,在东房开个门朝南),是警卫员和通讯员住的。第三个院子,大门西边靠南墙三间平房门朝北,西边一间高德元的,东边一间丁德仪的,中间一间是谁用的记不得了,这三间房各开一个门朝北。靠北墙三间平房门朝南,是工会、农会的,各有一个人办公、住宿都在里面。东南角有两小间,很小,门朝北,其中一间是二层小楼,楼梯直上直下,是妇联会的,共有5个人,4个人住宿也在这里。院子西北角也有两间,与东南角小楼相对,但要大好多,与正规房子一样大小。也是底层两间,有一间是二层楼,楼梯弯弯地上去,是共青团的,也是5个人,这5个人都住在里面。过了一段时间后,考虑安全,第三个院子的大门就塞掉了,从西边墙上与第二个院子打通,都从第二个大门进出。第三个院子的东围墙向东是杨同轩家开的饭店,门向东开朝街心。中堂巷子南边,西头只有一个大门,大门西边靠墙院子,两间小房子,实板门的,门窗都是格子的,里面的隔墙都是木板的,西头是我住的,门朝南。东边一间门朝东,是事务长的,紧靠食堂。向南大约一公尺有两间小屋门朝东,紧贴西南角围墙,向东两公尺就是厨房。紧贴这两间房子的北半边,有一间钉头屋,门朝南开,墙不共用,但靠得很近,因此朝南的门与朝东的门靠得很近。大门东边是饭厅,饭厅的东墙紧贴东围墙,饭厅大门在正中开的,门朝南。厨房的南墙紧贴南围墙,厨房没有饭厅长,门朝东开,东边到围墙空二间房子大的地,是天井,食堂西南角是厨房。(这里记述的是县委会才搬进中堂巷时房子的使用情况,后来有变动)。第二个门在巷子东边中间些,门不大,是个澡堂子,紧靠食堂东墙,门朝北,澡堂是原来就有的,县委会搬来后,澡堂正常营业。澡堂东面还有开店的店面,门朝东,朝大街,即老街。那时县政府仍在洋桥河东,就是现公安局的位置,原来是日本鬼子的窝,里面还有水牢。大门朝南,房子比较高大,后来靠西边又建了五间新房子,正常大小,大会议室在西南角,也是后建的。老三反时我们在那里开过会。
再后来县委会扩大,县委住在中堂巷那里嫌紧了,就在西边搭了小桥,跨过小河西(护城河)砌了6间房子,就在现人社局的位置,卫生科在这里办过公。文革后卫生局也在这里。
后来在护城河西建了湖小的新教室,共五排,每排三幢,西边两幢、东边一幢,每幢10间,青砖小瓦,屋基垫高约50公分,外走廊,走廊外口一色的圆木柱子,有20来公分粗,大红漆漆的。县委会就搬到河西了。以湖小的教室为主,教室北边还有好几排平房,都是一般的平房。人民路原来就有,但不叫这个名字,路很窄,弯的。县委会搬过来后,这条路的两边都是机关用房,没有院墙。过了一段时间,建了围墙,只有南边有门,后来才开了北大门,相当于现在人民路的中间,但南北两个大门不在一条线上,南门偏西,北门偏东。中间一条路,分东西两部份,西边是办公室,东边主要是会计室、食堂等后勤单位。
大院子西半部主要是县委和县政府所属单位的办公室,第一排由东向西是劳动工资福利部、工业部、工业局、财贸部、财政科。第二排农工部、宣传部、计委。第三排只有两幢,单位记不得了。第四排、第五排是县政府的,县长办公室在第五排,组织部也在第五排(后来搬到第一排东边)。
五排房子的北边也有好几排普通平房,妇联、贫协、工会等就在此处办公(一直到现工行城南分理处后面,后来逐步拆掉建了宿舍)。
大会议室是后建的,就在农业局前面,现科技楼后面。后来改做门诊室了。
大院的东半边院子都是平房 ,院墙上有两个圆门,里面的平房一排两幢,但不整齐,前后不在一条线上。现人社局位置有二幢房子开头是常委室,都是门朝南,前面一排比较高(因为地势高,看上去就高了),后一排三四间,有小会议室,还有是宿舍,常委室东南角有个小院子,顺着护城河边一排房子,是跟着河的走向建的,不是直的,弯弯的,门朝西,是小厨房。靠北边三间门朝南是食堂,厨房后墙就是护城河了。食堂西南角大约三公尺也建了三间门朝东(也圈成一个小院子)。
常委室东头有几间小房子,比常委室低好多,旧式的格子门窗,房子小小样样的,虽小,但看上去比较齐整,王鹏书记来后,他家住在里面。
常委室向北是行政科和大食堂。从北边的一个圆门进,圆门向北共两排平房,一进门的一排平房门朝南,是会计室等,东山头向北一条路通大食堂和厨房,大食堂比较高大,靠北边,食堂大门朝北,大门靠西边,有五六间,厨房在食堂的东北角靠护城河边,厨房的大案板就放在护城河边。猪圈在厨房东北角,门朝南,正常养2-3头猪,猪圈还晒到太阳。后来东边院子里的房子,除了大食堂和会计室,都改为宿舍了。
文化大革命后期,南北不通,群众有意见,毛育人书记要求把南北门开通,才有了中间的一条路,原来南北是不通的。路打通后,就成为两个院子,仍然是西边院子大。西边院子就在现大门的位置,就着办公室留了一个小门进出,八十年代末建了现在这个大门。
文革后,第一排生产指挥部。后来机构改革,生产指挥部分成工办、农办、财办等单位。
1978年时,第一排由东向西,组织部档案室、知识分子办公室。计委。科委、财办、地震办。第二排组织部、宣传部、档案馆,后档案馆所在地改建三层档案楼。第三排小门、经委、机关党委、收发室、打字室、劳动局、宿舍。第四排县政府。第五排县政府、农业局。第四、五排之间在靠东头的地方是平房会议室。
后来卫生局在县院西北角建了一座二层楼,每层10间,内走廊。楼前二排平房。因和县委招待所相邻,县委招待所在人民路的东西两侧都有,路东有五排平房,就和卫生局调换,卫生局就搬到路东平房,小楼及两排平房调给招待所。
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四排向北拆掉了在中间建了一幢办公楼(就是现发改委、经贸委大楼),80年代初建成,三层半,四楼只有东边有一个大会议室。建好后还没使用时,各单位领导都参加了一个会议,回来传达了上级要求,要求各单位讨论,如何处理这幢办公楼,并报讨论结果。原因是此楼的建造用途与使用不符,原来以建职工宿舍的名义打的报告,但实际按办公楼设计施工的。讨论时,大家都认为此楼虽然以职工宿舍名义建的,但结构不适合住家,再楼的位置在大院中间,如果作为职工宿舍,位置、结构都不合适,也不方便大院管理,如果现在安排职工住进去,以后肯定还要搬出来,那时,楼的内部还要整修,才能做办公室,与其将来麻烦,不如现在不改变用途,仍做办公室。所以大家都不同意将此楼作为宿舍,但希望县政府在条件允许时着手建造职工宿舍。后来县政府就搬到二、三楼,一楼是妇联、共青团、人事局、纪委。现在楼前的水塘就是当年建楼时取土留下的。
南门身底上,县政府划给科委建科技活动楼,其时省科委为支持各市县建科技活动楼,采取立项资助的办法,只要地方政府配套给钱,省科委就由条件处立项,除了给钱还给玻璃、钢材、木材计划。计量所也有类似情况,他们也在找地方建房,就和科委当时的领导提出,省、市计量所都隶属科委,将来县里肯定也会划给科委的,既然将来是一家,现在楼就建在一起,建好后,办公室的分配由科委定,两家合在一起建,楼还能大些。结果科委同意后,他们又去找县领导,要求南门划给计量所建,后来真的调给他们了,县里重新划了现在的地给科委建楼,当时是苗圃,科委开工前还付了青苗和树苗费,因为付了钱,所以树苗舍不得扔掉,特地移到一起,留着楼建好后绿化用。楼建好了,用这些树苗在楼的前面围成树篱,还有一棵雪松,栽在楼前花池里,栽的时候只有1米多高,后来长的又高又大,楼和树之间的间距太小,树就斜斜地向东偏着向上长,长到有三层楼高,到2001年移栽到楼的西边草地上,后来不知所踪了。现在科技活动楼前的一排杉树就是当时保留下来的。根据县政府大院内的统一规划,就只有向西的几棵保留至今。八十年代机关大办公司时,科委就在院墙东边沿人民路建了三小间门面房,当时找的一个建筑公司不大,由他们找人设计,结果门面房建好后,才发现他们只管前面齐,墙是斜的,房子南头窄,不成形,内部也不太好用。当时科委是以科技市场名义建的,得到县委书记袁世珠的肯定,房子建好后公司她还题写了“技术市场”。袁书记还要求装潢一定要有特色,要科委派人到盐城看建军西路一家店门面装潢,回来后专门购买了镜面玻璃,玻璃贴好后,由于施工单位没用过这种材料,没充分考虑玻璃的重量,门面上面压的太重,后来又返工。科技市场开业时市科委主任谷容先等领导剪彩。因为办了公司,县科委就开了东门,和大院隔断。信访局原来在县科委前面,后来拆掉,到路东重建期间,科委的门面房及一楼的二间办公室就由信访局使用。
- 上一篇文章: 试析盐阜区新四军廉政文化建设中法治的发展与作用(于书华)
- 下一篇文章: 投奔“三路二团”(季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