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地名志 > 正文

人生的一面镜子(冰棱)

——访陆秀夫纪念馆

发布日期:2015/2/21 8:52:52  阅读:2663  【字体:
 

陆秀夫是南宋时期的历史名人,宝祐年间与文天祥同年进士,又与文天祥一起抗击元蒙。祥兴二年,南宋与元蒙在崖山最后决战中失利,陆秀夫背起幼帝蹈海殉国。家乡建湖对这位民族英雄一直祟敬有加,几年前,家乡人在其读书旧址兴建了陆秀夫纪念馆。早就想去看一看了,今天才得空暇。虽天气有些阴沉闷热,却丝毫不减我与女儿的雅兴。

沿着柳树依依的河堤,转弯向南,一条石板小巷将我们一直送到纪念馆。有好几个百姓坐在石板小巷两边聊着闲话。

到了“陆秀夫纪念馆”牌坊,向东是一个侧“忠烈堂”的建筑,向西是一侧叫“景忠书院”组合庭院。我们决定先去看一看“景忠书院”。

一、雕塑沉思——读书理由

“景忠书院”由“陆氏读书精舍”以及“陆秀夫读书亭”、碑廊及雕塑等建筑物组成。走进“景忠书院”,令我们眼睛一亮的是一尊汉白玉少年陆秀夫读书的雕塑。我乘机教育女儿,你看,你有陆秀夫一半用功就不错了,不管谁来了,他头也不抬一下。女儿大笑,你没把你的女儿当成木瓜吧?

说陆秀夫读书头也不抬,自是笑话。但陆秀夫小时学习很用功却是有据可查的。据说,陆秀夫三岁时,为避元兵入侵,随父母移居镇江。十三岁时,又返回原籍,寄居在建阳镇的酺神殿读书精舍内读书。因为家贫,没有钱买油点灯,陆秀夫就借酺神殿的佛光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十五岁时他应乡试得贡补太学牒,十八岁魁省元,十九岁与文天祥同榜中进士。

陆秀夫之所以能读好书,我想,关键是他明白为什么要读书。他曾写过一首有名的《题鹤林寺》诗:

岁月未可尽,朝错屡不眠。

山前多古木,床上半残编。

放犊饮溪水,助僧耕稻田。

寺门久断扫,分食愧农贤。

诗中可以看出,少年时代的陆秀夫就对劳动人民怀有深厚感情。显然,他读书的动机要比我们有些书呆子高尚得多。更不像有些人,读书就是为了考上学校最终求得高官厚禄艳福,出来后,动辄还搞些贪赃枉法的勾当。

二、凉亭变迁——公道天存

雕塑的南边,有一座秀丽的四角飞檐凉亭。我们走上去,一块“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的石碑被一个玻璃罩罩着。让我们想不到的是,这块石碑居然藏着很多故事。

宋亡以后的元朝,陆秀夫自然被打入另册,限于当时历史政治背景,人们对他颇多隐讳。

元被推翻后,到了明代,陆秀夫被谥为“忠贞公”,并在故里建阳镇竖立“丞相故里碑”,同时建立景忠堂、景忠坊,将陆秀夫当年捐资兴建的木桥改名为“景忠桥”。明代万历四十七年,又追谥陆秀夫为“忠烈公”,在建阳镇建立了忠烈堂,在陆秀夫读书处遗址上兴建了景忠书院。陆秀夫当年在酺神殿的读书精舍原址,被命名为“宋陆忠烈公读书外”,并立碑传世。到了清朝咸丰八年,陆秀夫又被配祀孔庙。

遗憾的是日军侵华炮火,使这些建筑荡然无存。据说,日本小鬼子特别忌恨人们去这地方祭祀陆秀夫,特害怕老百姓将陆秀夫尽忠报国的精神传承下来,他们能毁则毁,能烧则烧,最后,能留下来的就剩这块“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的石碑了。

2003年,经几位热心人倡议,经过各方支持,以这块“宋陆忠烈公读书处”纪念碑为主要依托,在陆秀夫读书处旧址上,兴建了这座纪念馆。

陆秀夫纪念馆从无到有,从毁灭到重建,一波几折,却颇能说明一个问题:公道自在人心!男人活在这个世上,做人做事做官自是很不容易,难免不受诋毁与误解,这个时候,你真需要一些淡定的功力呢!不过,你要相信,如果你拥有真谛,你就不怕没有再生的机会!人民、人心自然会给你一个说法的。当然,那些想用高压封堵人们嘴巴与思想的行为,也会如蜉蚍撼树一般,可笑而不可量也!

三、碑廊诗文——生死叩问

观摩了石碑,我们又去参观碑廊与精舍,碑廊勒石了不少名家诗文,有些诗文颇令人惊醒。

诗人流沙河有一联:“宋灭无降帝,陆沉有秀夫。”

杂文家何满子诗道:“败走崖山宋祚终,负王蹈海尽孤忠。于今七百余年后,犹仰英灵振颓风。”

碑廊虽然不长,但却集中了来自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的名家诗词书法作品,可谓洋洋大观。精舍里还收藏着陆秀夫不少的遗著和手迹(影印)件等。

读了这些词文作品,脑海里老是一个问题在盘旋,这就是一个老生常谈的生与死的问题。崖山一战,南宋运终,宋降将张弘范曾厚颜无耻地在崖山北面一块奇石上刻“镇国大将军张弘范灭宋于此”十二字。不想到明朝时,即被削去,改书“宋丞相陆秀夫死于此”九字。张弘范灭宋的功绩,可能除了专业的历史学家能了解外,平民百姓估计也鲜有了解的,但宋丞相负王蹈海的铮铮铁骨却常常作响于贤人志士的心头。

藏克家说,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有的人活着,他已死了,真是将这一历史事件早就做了注脚。

文坛老宿冯其庸诗曰:“飘摇社稷一线危,生死存亡日月悲。留得乾坤正气在,清波一跃是奇男。”陆秀夫就在这一跃中得到了永生。据说汪精卫也被称为当时四大美男之一,可被日本收买偷生做了汗奸,他则成了有名的臭男人!谁念到这个名字都要唾上一口沫!不为别的,就因为骨头轻了几许。

四、忠烈堂前——情义考量

走出景忠书院,我们来到了“忠烈堂”,这是纪念馆的一个主体建筑。在忠烈堂的正厅内,供奉有一尊高近3米的木雕陆秀夫坐像。坐像峨冠博带,神情俊朗,儒雅中透出一丝坚毅与刚强。

参观了正厅,我们又去两边的厢房,厢房里分别陈列着陆氏生平事迹的图片及文字资料,陈列着从盐城、澄海、崖山、南澳、深圳等地征集来的陆秀夫纪念建筑彩色图片。

看到陆秀夫出使元蒙图片,女儿有些不解,她问我,忽必烈多英明啊,陆秀夫为什么非要跟了南宋八岁的卫王赵昺,他可是一个小毛孩,跟着他有什么好果子吃?投降算了。况且,良禽择木而栖,贤者自然要择主而从了。

女儿才上初中,显然,我不能以民族气节等冠冕堂皇的话将她打发了。我头脑转来转去,依旧找不到答案,于是,给她打了一个比方,我问女儿,假如爸爸变成了穷光蛋或一病不起,妈妈是不是要弃爸爸而去?你是不是要弃爸爸而去?女儿不作声了。

史传,陆秀夫夫妻情深,两人从未红过脸,舐犊情深,从不轻易打骂孩子。但面对元军围上来,他毫不犹豫地仗剑逼妻儿下海,最后自己背负少帝纵身跃入碧波中。

据介绍,有关陆秀夫的遗存,广东潮州、潮阳、福建莆田等全国不少的地方,都建有陆秀夫的衣冠冢。在盐城有陆公祠,内悬有张爱萍上将题写的“海嶽忠贞”横匾。可见,人们对这位人物的敬仰与爱戴不是偶然的。

我想,原因不在别的,就是因为他是一个真正有情有义的男人!

 

参观完陆秀夫纪念馆,踏在回家的路上,想不到风忽然狂起来,雨象盆一般泼了下来,我与女儿来不及躲,身上全部被淋湿了,一阵从未有过的清凉传遍全身。

我问女儿,现在还有来时的躁热么?她摇摇头。我对她说,这场雨来得太好了,它涤去我们许多不需要的浮躁与虚荣,让我们懂得一个人该如何去经营自己的生命!

如果历史是一面镜子,陆秀夫难道不是我们的一面镜子么?

 

转自《塘河》杂志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