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建湖文史资料 > 正文

“老徽班”在西北乡(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6/4/9 17:26:26  阅读:1919  【字体:
 

 

徽剧,发源于安徽,是从“安庆梆子”转化而成“老徽班”的。民国初期之前的一百多年,曾流形于里下河盐阜一带,并成为本地区的主要地方戏。小戏之乡的盐城西北乡,土生土长的“老徽班”尤多,演出较为活跃。

清代中叶,徽剧开始蓬勃发展,流传极广。当年扬州是全国的戏剧中心,很多演艺实力雄厚的徽班都云集于此。乾隆年间,盐城、上冈一带有不少徽籍商人,他们喜爱看家乡戏,在徽商资助下,一批徽剧红伶从扬州来到西北乡。徽剧的历史比淮剧早,演出形式比较成熟,唱、做、念、打表演和音乐艺术基础较深。那时的“淮剧”还处于“香火戏”阶段,不能登大雅之堂。西北乡“香火戏”艺人看中徽剧的优势,纷纷学唱徽戏,徽班演员在唱徽戏之余,也参加“香火戏”和后来“三可子”戏班演出,何谓“三可子”,有多种说法,一种说法是“三可”实为“三河”,因该剧种源于上河、里河、下河地区,故当地艺人行话俗称“三河子”或“三可子”。徽班在“三可子”中夹唱老徽调,被称为“徽夹可”。原先“三可子”戏班是个“草台班”,只能以乡音土调迎合下层社会口味,而不能为上层社会青睐,自从与徽班同台演出,便能兼顾各阶层观众的欣赏要求。因为它的表演比“香火戏”规范化、艺术化,讲究排场,技术高超,故而本地群众称它为“大戏”。

最早到盐城西北乡的徽班是高朗亭(班主)从扬州组建的“三庆班”,世称“里下河徽班”。到了十九世纪末,盐阜地区自行组建的徽班就有十多个,在各地流动演出,境内上冈一处即有苏正中的“兴隆班”,严大罐子弟兄的“严家班”,严维祥和骆步祥的“合益班”,张鸿儒、张鸿才参加的“司大留班”,以及草堰口晏志高的“双胜班”,艺英汇集,盛极一时。在此期间,徽剧与“香火戏”并存,互相依存,很多“香火戏”艺人,平时参加徽班,逢年过节或地方做会,又去唱“香火戏”,并且还将徽剧的一些剧目,穿插在里面表演。有时与徽班同台演出。两个剧种同班哺育,互相兼容,造就了一大批土生土长的徽剧演员。由于演员来源也都是盐阜本土化,其中西北乡的梨园子弟较多,这批艺人后来便成为土生土长的“老徽班”。本地出名的徽班演员有何孔德、何孔标、吕维翔、骆步兴、骆步蟾、时炳南、陈福泰、彭庆友、陈长发等,被称为“西北乡的老徽班”。

后来淮剧的兴起,得益于徽班的催化而诞生,继而又得徽剧艺术的哺育而成长。二十世纪初,不少从事徽班的艺人如演青衣、老旦的陈福泰,演老生的陈长发,旦角的周二娘、晏醉春等相继加入了淮剧行列,这种“酵母”作用,使西北乡“草台戏”逐渐成为一个具有独特个性充满乡土气息而又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淮剧。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