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文史建湖 > 正文

《双舍传奇》背后的故事(彭淑玲)

发布日期:2012/7/19 14:52:29  阅读:2605  【字体:
 

 

七月十四日下午, 邵云老先生的《双舍传奇》首发式结束后,在县新华书店四楼的会议室举办了邵老的作品座谈会。县政协副主席唐张新、郭永霞出席了研讨会。

 

参加这次作品座谈会的有老作家,青年作家,邵老的亲人与好友,还有全力支持该书出版的县政协文史委、县文联、县国土局、地税局、冈西镇等单位的负责同志,还有在发行过程中全力支持的县教育局、文广新局、广播电视台、新华书店及大润发等单位的同志。座谈会由文联主席徐守忠主持。

 

这样的一次讨论会,让我们更加感性、更加深刻的了解到作品背后的故事。与其说是座谈会,不如说是一次作品的阅读理解课。

 

座谈会上,徐守忠主席首先介绍了邵老,邵老出生于1941年,盐城农校毕业后回家务农,任过生产队长,后落实政策,分配在农业局下属单位,但一直没有离开过生产第一线。这部稿子写于1962年前,因为种种原因,一直到现在才出版,整整等待了五十年时间。

金之愚老先生是邵老的老师。金老说,这本书已经读了六遍,邵老的生活阅历非常丰富,种过地,办过厂,跑过供销,给他的写作提供了丰厚的源泉。写作上,基本是白描手法,有章回小说的古意,看了第一章就想看第二章。

 

这不是一部普通的稿子,稿子的命运如它的名字一样,也充满了传奇色彩。金老说,这部作品当时寄到江苏人民出版社,结果稿子给丟了,后来出版社送了50本稿纸作为补偿。这本书是邵老一字一字重新写出来的,修改过程中,哪怕一个标点、一个字,都很认真对待,旧时代人的那么细致、认真的生活态度,是我们永远学不来的。

 

在文学路上,邵老是一个耐韧的坚守者。邵老的哥哥说,邵老特别能吃苦,特别有心观察生活。原来的书名叫《沿河春晓》,读这本书,能读到他们那个年代人生的许多故事,这些遥远而琐碎的故事,是需要很用心才能收集来。

 

座谈会中,政协唐主席插了一个花絮,听邵老的女儿说,邵老在改稿的过程中,连血压都高上来了。

  

作家杜乃彤参与了这本小说的后期修改整理工作,杜乃彤说,他与邵老,已经成了忘年交的朋友,在书稿的整理修改过程中,邵老一直保持着严谨、求实的作风,还有那番常人难以想象和承受的苦功。人生七来古来稀,邵老的为人,让他相信书上的一句话,只要有心,永远不晚,深深为老人对文学梦的执着追求而感动。

 

政协唐主席说,邵云邵老的实践告诉我们,我们这一代人要有时代责任感。所谓江山代有才人出,才人应有责任感。邵云邵老便是富有责任感的才人。用长篇史志小说的形式来记载建湖的历史,通过建湖的历史来展示时代的大背景,让读者有所醒悟,让执政者有所启发与警戒。这便是时代责任感。对我们而言,在《双舍传奇》正式出版发行时,除了拥有一份自豪,还会对邵云邵老,对全县的作家们寄予更多的希望,希望有更多的优秀作品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整个座谈会气氛非常活跃,轻松愉悦。与会的同志都谈了自己对邵老及这本书的感受。多数是围绕着邵老的书,还有邵老的执着精神与生活态度来谈的。震撼,是青年女作家纪云梅提出的一个词,这个词,被一次次的转用着,一个七十岁的老人,执着这么多年,为了一本书,这样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学习。

  

家乡,是一个让我们无限珍惜并感动的词语。这是一本关于建湖本土的书,写的是冈西镇一个叫双墩的村子的故事。这本书以家乡为老师,以自然造化为老师,以历史变迁为老师。打开书,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强烈的地域色彩扑面而来,没有一丝矫揉造作,浑然天成。邵老是家乡苦难岁月与土地的巡游者、关注者和记录者。正如徐守忠主席说的话,邵老的文章,能读出建湖方言的味道。

   

这次座谈会,是一个学术价值很高的研讨会,也是一个情感沟通的交流会,交流中,有一种温馨的、润物细无声的感动。这样的座谈会,会给建湖新一代的文学爱好者带来成长的方向与动力。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