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文史动态 > 正文

《光明日报》发表文章,强调必须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

发布日期:2011/10/30 14:28:00  阅读:3008  【字体:
 
 
    2010年6月6日《光明日报》发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靳辉明的《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对这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同时也是许多人在各种思潮冲击下糊涂起来的问题,该文在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给予了明确的回答,可以说有着振聋发聩之效。有人指责此文有“典型的封建主义唯我独尊文化专横特征”,我以为正说明靳文击中了某些思潮的要害,当然靳文就这一课题还应该有更深入的剖析,特别是要敢于直面各种怀疑,敢于从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去释疑。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强调:“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同私有化和单一公有制的界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同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界限,社会主义思想文化同封建主义、资本主义腐朽思想文化的界限,坚决清除各种错误思想影响,始终保持立场坚定、头脑清醒。”该文认为,在这“四个界限”中,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更具根本性,它为划清其他几个界限提供了思想指导和理论依据。对于马克思主义,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有一个全面、准确地理解的问题。最重要的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把握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掌握由一系列基本原理构成的马克思主义科学体系。在判断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问题上,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全面性和整体性观点。该文这些观点应该说对于我们正确地坚持马克思主义是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的,不过,正如开头所说还有些问题应该展开讨论,而不必采取回避的态度。
 
    一是马克思主义自身的发展过程,当马克思、恩格斯创立唯物史观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时,他们对于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他们对于建立社会主义与共产主义的方法途径,等等,是怎样的观点;当经过十九世纪中期欧洲大规模工人武装起义包括建立巴黎公社一系列实践之后,特别是至十九世纪晚期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这些方面的观点又是什么,对这些我们应该如何认识。
 
    二是西方“宪政”的内涵,西方“宪政”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上,这都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还是应该认真地加以分析比较,这其中有几类,各类又有着什么样的差异,这些差异对于我们有无启示,如果说有,又有着什么样的启示。
 
    三是列宁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的关系,俄国选择马克思主义的必然性的分析,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继承与发展过程中的选择与调整,斯大林主义与列宁主义的关系,列宁主义与斯大林主义对中国思想界的影响,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苏联东欧演变的沉痛教训应该怎样认识。这些问题的理性分析会使人们更容易理解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的区别。
 
    四是中国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百年屈辱,百年抗争,百年求索,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社会主义,这样选择的必然性毛泽东同志曾经作过生动的描述,在当年因为人们亲历了那个时代,亲历了那个过程,无疑是从心底里认同这样的选择,坚持这样的选择。几十年后的今天,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那样的曲折,又面临着改革开放中各种思潮的冲击,这样的选择的必然性,就需要反复讲,深入讲,这样才能使今天的人们从这种选择中看到其必然性,认同这种必然性,坚持这种必然性。真理的力量在于真切地讲明道理。
 
    附:《自觉划清马克思主义同反马克思主义的界限》一文对当前反马克思主义的几种主要观点和倾向的剖析。
 
    其一,宣扬马克思主义“过时论”,否定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
    其二,主张全盘“私有化”,根本否定社会主义制度。
    其三,宣扬西方价值观,否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其四,鼓吹西方的宪政,否定社会主义根本政治制度。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