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驸马游泰研究取得实质性进展(游育林)
明英宗隆庆公主驸马游泰是我国历史上的杰出人物,在捍卫国家主权、抵御外敌入侵等方面作出过重要贡献。他和隆庆公主的爱情故事广泛流传于江淮大地,望夫台的传说催人泪下,感天动地。然而,游泰籍贯的记载见之于正史十分罕见,能够反映宗族根脉的文物实证更是稀少。长期以来,除盐城交睦庄游氏宗谱外,只有福建《广平游氏世族志》中有关于游泰的记载,为“泰,成化九年,尚英宗隆庆公主。”搜寻游泰史料的工作,游氏宗亲中一大批人都在努力,近年来取得了实质性进展。
最重要的进展是北京琅山村出土的《明故锦衣卫指挥使游公墓志铭》的发现。墓志铭较为完整地反映了游泰第三个儿子游铉(后累进为长子)的生平事迹,可以清楚:游铉(1494-
游泰女儿游芝(
北通州驸马庄在隆庆公主圈地范围之内是游泰研究的再一个进展。明史对公主虽有列传,但所言简略,对隆庆公主的记载也是这样。但是对成化十年隆庆公主向其兄长宪宗皇帝要求圈占武清县草场和滦州及玉田、丰润闲地的记载却十分详细,今北京通州区马驹镇附近有明代为驸马种地形成的村落,名驸马庄。从考证的情况看,驸马庄应在隆庆公主圈地范围之内。在元、明、清三朝,达官贵人举家定居北通州很多,说明游泰封驸马都尉后举家开府京都,迁至北通州。据游氏宗谱记载,游铉生游浃,游浃生游弘道,游弘道生游光表。清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游氏宗谱。族谱叙》记:“驸马嫡系居北通州,支脉犹存,自我皇清定鼎以来,罢职闲居,禄(应为族谱叙执笔者)在未冠时,见驸马公一支之谱。祖父云:此驸马七(可能不准确)世孙(游)光表所记之谱。”可见,至清康熙中期,还有游氏支脉居住北通州的记载。
考证游铉、游芝两墓志,再对照明实录等明史及“立雪堂”《游氏宗谱》、《广平游氏族志》等相关记载,可明确以下几点基本事实:
一、游泰确实为明隆庆公主驸马,《明实录宪宗实录》“癸丑册,皇第六妹为隆庆公主选东城兵马副指挥游杰男泰为驸马都尉授以诰命”的记载和游铉墓志等史料相互印证。可惜的是隆庆公主在和游泰结合6年(成化十五年)就离开了人世,游泰的一女四子皆是隆庆公主过世后妻妾所生。
二、游泰确实为盐城西北乡交睦庄人。游铉墓志记“先淮之盐城人”,并记曾祖父游麟(字应为彦清)、祖父游杰俱世袭。游芝墓志也记“祖杰,为锦衣卫正千户”。因明初实行垦田制,游氏先祖置业于交睦庄,人丁兴旺,为淮东望族是符合历史事实的。盐城除交睦庄“立雪堂”外未见游氏家族堂号,而游铉墓志和“立雪堂”游氏家谱的记载除游黑厮没有提及之外也是一致的。这一史实解决了长期以来不能确定交睦庄为游泰原籍的问题。
三、隆庆公主望夫台的传说是有事实基础的。望夫台的传说在江淮地区流传甚广,版本也不完全一致,从现有史料考证,比较接近事实的应该是:隆庆公主成化九年和游泰结合,成化十五年(25岁)去世。成化十四年(1478年)游泰辞别公主,再次从戎,与父游杰率兵东征,隆庆公主怀念远征的丈夫,经常日夜坐在堂前祈求神灵保佑丈夫早日平安归来,可是听到的消息却是游泰不幸战死沙场,隆庆公主悲痛欲绝,毅然离开京城封地,赶赴游泰的故乡祭典,选择交睦庄附近的射阳河东岸,筑起三丈六尺高的土台,建成飞檐碧瓦的飨堂,堂内专供驸马牌位,另建自住堂舍,日日登台对空遥祭,为亡夫招魂,因悲伤过度,于成化十五年去世。实际上游泰并没有牺牲,战死只是误传,不过等到游泰凯旋归来,隆庆公主已悲极离世。说望夫台的传说有事实基础,理由有:一是游泰确是隆庆公主驸马,隆庆公主对其一往情深;二是游泰原籍确是盐城交睦庄,隆庆公主离开封地,来到游泰故乡筑台遥祭在当时不仅符合礼教,而且也完全具备条件;三是明史表明成化十四年、十五年确实发动了对女真的征剿,游泰身为驸马都尉,深得皇上信任,加之祖辈武传,随父率兵征战是合情合理的;四是隆庆公主确实死于成化十五年(另说死于游芝出生后),时间和游泰征战的情况吻合;五是隆庆公主去世时仅为25岁,为战死沙场的丈夫悲极而死是有可能的,也是符合情理的。
《游铉墓志》铭文从北京传到交睦庄后,游氏宗亲十分重视,专门译成现代白话文,上传中华游氏网,供宗亲研究,还安排专人去北京查勘考察,并与北京文史专家沟通交流,进一步开展研讨发掘,在京的游裕钧会同北京通州区党史办
- 上一篇文章: 纪念馆开馆已接待游客近五千人(王爱槐)
- 下一篇文章: 县政协举行“文史进校园”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