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机上的红色记忆(谢红光)
当人们来到建湖县恒济镇建河村谢氏家祠内,一架70年前的简陋印刷机,就会把我们的思绪拉回到了那战火纷飞的年代。
1944年春,遵照毛泽东同志关于“每个根据地都要建立印刷厂、出版书报,组织发行和输送机关”的指示,中共苏中二分区(即现在的扬州、泰州地区)委在宝应县临广洋湖南岸的柳堡村建立了《人民报》印刷厂,并于当年6月12日出版第一张《人民报》,当时日寇尚未投降,但国民党军队已经开始进攻解放区,形势日趋紧张。为避免敌军骚扰,根据当时建河村地处射阳湖北芦苇荡边,便于隐蔽转移等有利条件,上级决定,当年秋天农历的
当时因为是新四军着装的人,新四军承办这个印刷厂的,工人尽是新四军的人员,群众说法叫“新四军印刷所”,实际上是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及印刷厂。印刷厂起初就设在谢氏宗祠内,后又扩展到庄子东头的龙王庙。印刷机是铅印半自动式的,虽说还是靠人工脚踩印刷,但在当时物质极其匮乏的年代,这已经是相当先进了。
谢氏家祠当时是四合院,因为当时庄上尽是柴草房子,经常出现火灾事故。这四合院是砖瓦结构房屋,北边三大间摆放印刷机械,脚踩的几台机子,南边一幢是伙食房和宿舍,两面厢房一边是编辑室,一边是纸张等材料库。三十几个新四军官兵,除了住在祠堂的十多个人外,其余就住在祠堂的东边几户是半瓦房的人家,是柴草盖有砖头墙的四五家,一家堂屋里二边搁两个铺,睡上四个人。就这样,中共苏中二分区委的机关报《人民报》及印刷厂,就在这样一个芦荡边的小村庄度过了它最为艰苦的岁月。
全体办报人员,夜以继日、辛勤工作,保证了三天一期的《人民报》正常出版。印出的报纸由村里党组织和村长安排群众用小船撑到宝应县陶家林的分发处。运送时船上用柴草或稻草将报纸捆在中间。建河村印刷所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及时向广大军民报道前后方的重要新闻,极大鼓舞了二、五两个分区,乃至苏皖边区军民的斗志。驻扎在建河村谢家庄的印刷所,更是功不可没。《人民报》报社及印刷所的同志,和当地的村民也建立了良好的关系。当时村里有个姑娘谢晋柏,和新四军印刷所所长陈辉谈恋爱,后来在解放苏南后结婚,并在陈辉家乡江阴落户,谱写了一曲“建河版”的《柳堡的故事》。期间,军民团结协作,游击办报,鱼水情深。军民互赠用品、同台演出、救死扶伤、帮助生产等,谱写下许多“军爱民,民拥军”游击办报结情缘的动人故事。
随着国民党军队对苏中地区围剿力度的加大,使得当时的交通几乎被阻绝,原在建阳的“苏北日报”被迫转移,因此该报纸的发行范围,又改为供给《人民报》,建河村的《人民报》印刷所承担的任务更为繁重。《人民报》辐射范围的不断增加,也让在建河村的印刷所在对敌斗争中面临更大的危险。敌军占领西射阳期间,几次用船将印刷机械搬到芦荡深处的邵家圢子进行印刷,保证正常出刊。
1947年,解放战争进入胶着状态,斗争也日趋激烈,在建河村印刷所和《人民报》报社也因此中断刊字印刷,改为油印。当时将印刷机涂油后沉入谢家庄和小黄土沟交界处的邵家圢子河中隐蔽起来。1948年形势好转,又将隐蔽和沉入河底的印刷机打涝出来,恢复了《人民报》的铅字印刷。并和五分区(盐阜地区)的《前进报》合并出刊,辗转到解放了的兴化县城。1949年1月,我军解放扬州城后,印刷厂和报社随分区机关进驻扬州。1950年又随地委从扬州迁到泰州。1951年实行工业化,印刷厂式命名为“国营泰州人民印刷厂”。1984年泰州人民印刷厂建厂40周年,时任建河村党支部书记谢红光曾应邀参加庆祝活动。
沧海桑田,今昔巨变,如今的建河村,早已不是过去的穷村僻壤,但这里的人,从来没有忘记曾经在这里战斗、工作过的印刷所的同志,和传颂至今的动人故事、革命历史。2003年建河村人依靠群众自愿集资,在原印刷所的地址上重建了“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及印刷厂旧址”。
2006年,“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印刷厂旧址”被建湖县人民政府批准列为文物保护单位。2009年,又被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并成为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和平生活的阳光早已普照神州大地,印刷技术也已一改70年前的原始状态,走上了现代化的印刷之路。然而,建河村《人民报》印刷所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对过去那段烽火岁月的苦涩回忆,更多的却是战争年代那些印刷工人们,为了共产主义信仰、置个人生死于度外的宝贵精神财富。就让我们好好地继承这笔财富,继续书写中华民族灿烂而又伟大的文明吧!
谢红光,男,1945年11月出生。历任建河大队(村)大队长、支部书记,盐城市海浦联运公司经理兼党总支书记职务。现为盐城市海浦联运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中共苏中二分区委《人民报》及印刷厂旧址管委会主任。
- 上一篇文章: 关于1945年寻找总团经过的回忆(孟文)
- 下一篇文章: 江阴要塞起义的前前后后(唐君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