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文史通讯 > 西塘书话 > 正文

《串场涛声》序(陈建新)

发布日期:2016/5/16 10:49:42  阅读:2295  【字体:
 

 

盐城,一方红色热土,一座英雄之城。刻骨铭心的红色历史是这座城市的深刻记忆,血肉和信仰铸就的丰碑是这座城市的精神渊源。

 

穿过岁月的积淀,触摸盐城璀璨的红色历史,倍感光荣与自豪。早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一批在上海、南京等地的盐城籍进步青年,接受了马克思主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们回到家乡,开启民智、唤醒民众、传播革命思想、发展党的组织。1927年,中共盐城第一个基层党组织建立,盐城的革命活动就此星火燎原。78年前,抗战炮声隆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为坚持抗战,共同完成中共中央“发展华中”、“开辟苏北”的战略目标,跃马挥戈挺进苏北,于194010月在盐城白驹狮子口胜利会师,从而开辟了苏北抗日民主根据地。19411月皖南事变后,新四军凤凰涅槃、浴火重生,中共中央决定在盐城重建新四军军部,中共中央华中局、新四军军分会、华中党校、鲁艺华中分院、江淮银行等机构亦相继在盐城成立。铁马金戈、烽火硝烟中,新四军成为华中抗日战场的中流砥柱,盐城亦成为华中敌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各界人士座谈会、“三三制”民主建政、盐阜区首届临时参议会,盐城呈现和衷共济、共建抗日大业的和谐气象。大批全国知名学者文士从江南、从大后方冲破重重封锁,云集盐城,使得盐城的抗战更加如火如荼、浓墨重彩。刘少奇、陈毅、粟裕、黄克诚、张爱萍、洪学智等领导同志都曾经在盐城这块土地上指挥抗战,留下了光辉印记。

 

战火纷飞,血,曾那么真实地浸透了我们脚下的土地。“转战数年间苏北鲁南洒遍热血,空余千古恨呼天叫地唤不回烈士忠魂。”他们是风华正茂的学生,是美丽的少女,是文坛的明日之星,是山一样的父亲,是父母盼归的儿女,可他们为了民族的存亡,甘愿血洒疆场、舍身取义,黄海为之浪涌,大地为之动容。盐阜大地把他们的英名和事迹锲入永恒,永远铭记在中华民族的光辉史册上。

 

千年的串场河,是盐城人的母亲河。串场河涛声盈耳,讲述着这个城市的渊源和生长,讲述着这个城市的血脉与灵魂。记录那些催人奋进的抗战历史,再现当时的精神与辉煌,缅怀那些为捍卫民族尊严而热血倾洒的革命先烈,是串场河人的使命和责任。正是:

 

串场河水水长流,依旧涛声震敌酋。

今忆黄淮鏖战日,一书心血记春秋。

 

付梓在即,承嘱作序,敬为小引,时在乙未年仲夏。

 

20158月于盐城

 

(作者为盐城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江苏省近现代史研究会理事)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