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汉字再简化(周溯源 张广照)
——让汉字成为易识易写易记的文字
近年来,海内外不断有专家学者呼吁:恢复汉字繁体字。这几年还连着上了全国“两会”的提案,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注。汉字繁简比较,颇富争议,易动感情,人们观点虽异但目标相同,都是为了使汉语更好地为中国和世界人民服务。但笔者认为,从普通群众的使用出发,从语言的工具属性出发,从有利于汉语的推广和发展出发,大陆现在恢复繁体字,不但没必要,也不可能,而且汉字还应再简化。
汉字的工具性决定它宜简不宜繁
汉字是世界上仅存的表意、象形文字,是中国人民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文明之光,也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和载体,对中国灿烂文化有着伟大的贡献。
汉字具有多种特性和作用,工具性是其最根本的属性。工具就要简单灵巧,实用好用,不要繁琐笨重,难学难用。“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创造工具是创新,使用工具也要创新。人们在使用汉字中也在改变着汉字。这是汉字和汉字教学发展变化的动力,永远也不会停止。祖先造字遵循一定的规律和原则,无可非议,但造字要考虑到识字、写字,考虑到实际运用。首创者不可能考虑周全,一步到位,后来者可以继续改进提高。5000多年来,汉字有很大的发展进步,但相对英文来说,易学易记易写的问题至今没有完全解决好。本来识两三千个常用字就够用的汉字,却变成了世界上最难学的文字之一。现在国际社会的“汉语热”日益升温,进一步简化汉字,将更有利于中文走向世界,展现优势与魅力。著名语言学家许嘉璐曾呼吁“大家一起来研究汉字的特点、汉字的优势,充分利用它,发挥它的优势,来迎接挑战”。
简化是汉字进化、优化、美化的必由之路
汉字是字中有字,笔画多的字通常可以拆分成几个字(或笔画相加),笔画多少在识别时没有难易之分,只是在书写时繁简才有不同,而求简求快是书写的自然要求。几千年来汉字演变的趋势,从整体上说是从图画到线条到笔画;从数量上说是从少到多再到少;从结构上说是从简到繁再到简;从字型上说,是从不统一到长扁再到方;从笔画形态上说,是从不规则到弧形再到波浪形再到平弧相间的演变。汉字大变化是社会大发展的反映,反过来又促进了社会的大发展。
汉字简化的动力主要来自民间。汉字的产生从根源和雏形上说,来自劳动人民,但经过采集、整理和加工创造而形成的汉字,则出于史卜之手和达官贵人。文明社会早期只有宫廷和贵族才有文化,他们祭天祀祖征战讨伐需要巫师神汉算命打卦占卜扶乩。商代甲骨文就相对成熟,比较系统。但因一字多形,字形复杂,仅为少数人掌握和垄断,是贵族化的标志。西周末期,民间兴学,文化下移,文字走出史卜之手。越来越多的人识字用字学文化,简化文字便成众望所归。简化的结果,文字的神秘色彩被淡化,字形中包含的原始意义被淡忘,人们越来越把文字作为一个词的符号来对待,象形符号不断向简炼、规则化方向发展,线条化、平直化、简单化是基本趋势和要求。
中国历朝历代官方民间都在进行着简化工作。汉字从甲骨文、金文变为篆书,再变为隶书、楷书。隶书是篆书的简化,草书、行书又是隶书的简化,而简体字正是楷书的简化。楷书在魏晋时开始出现,而简体字已见于南北朝的碑刻,隋唐时代简化字逐渐增多,在民间相当普遍,被称为“俗体字”。今天使用的许多简化字隋唐时就已经出现,如“营”、“寿”、“尽”、“敌”、“继”、“坟”、“驴”等。宋元明清12种民间刻本中所用的简体字多达6240个,与今天使用的简体字完全相同的有330多个,例如:实、宝、听、万、礼,等等。清末民初,政府有史以来第一次公开提倡使用简体字。1935年8月,国民政府公布“第一批简体字表”,收字324个,遗憾的是不久后却又被收回。新中国于1956年正式公布《汉字简化方案》,之后又出版了《简化字总表》:第一表是352个不作偏旁用的简化字,第二表是132个可作偏旁用的简化字和14个简化偏旁,第三表是经过简化偏旁类推而成的1754个简化字,总共2238字。这就是今天中国大陆的用字标准。
20世纪50年代第一批简化字使用后深受群众欢迎,特别是初学文字的儿童和成人。当时河南一位老师向小学生介绍简化字,说“豐”字今后可以简写成三横一竖的“丰”字,孩子们高兴得跳了起来,鼓掌欢呼。天津一位工人说,“盡、邊、辦”这三个字学了半年,写了多少遍,总是记不住,这回简化成“尽、边、办”,一下就记住了。一位农民向在城里工作的姐姐诉苦,说农民常用的一些字如繁体的“農”、“麵”都不好写。姐姐寄了一本简化汉字的书去,弟弟高兴极了,还埋怨她为什么不早些寄来。
由“豐”到“丰”,简化了15笔;由“辦”到“办”,简化了12笔;由“麵”到“面”,简化了11笔。假如按平均一天写500字,每个字平均少写10笔计算,一人一天则少写5000笔,平均按每秒写2笔计算,则可节省2500秒,即42分钟,一年节省255小时,相当于32个工作日。从七岁上学,到六十岁退休,则可节省大约5年时间。所以,不要小看在书写时这分分秒秒的费与省,亿万人、亿万次的累积就是一个天文数字。有人说,汉字的难写难认难记影响了中国的发展速度,不是没有道理的。今天虽然电脑广泛使用,大大减少了书写的劳动和时间,但有些书写不可代替,仍然费时费力。
汉字简化不仅省时省力,还会改变人们学习的心理和态度:一见钟情和望而却步,差别甚远。初学者的困难、心境和感受是我们最应该了解和体谅的。当年周恩来总理谈到简化字推广时,曾语重心长地现身说法,“像我们这样的知识分子,跟汉字已经打了几十年的交道,当初写了别字给老师责备甚至打手心的事在记忆中已经渐渐淡薄,因此觉得繁体简体都无所谓,对于简字不热心,甚至还觉得不顺眼,思想上有抵触”。他赞扬李烛尘赞成把“燭”字简化成“烛”,把“塵”字简化成“尘”。专家要多从群众需要出发考虑问题,在传承中进化,在进化中传承。
简化的汉字不仅易写,而且多数也更美了,简化与美化得到了兼顾。著名文字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有光先生说,认为书法一定要写繁体字才好看并不尽然。书圣王羲之行书“兰亭序”有324个字,其中102个是简化字,占总数近1/3。历代大书法家写简化字者甚多,许多简化字就是他们创造出来的。
简化字在海内外华人中也是颇受欢迎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以及联合国现在也都使用简体字。华文圈中使用简化字的人占绝大多数。电脑的出现虽然使人用手写字的机会少了,但手写仍有必要,仍有大量的手写相当长的时间不能被替代,因此,简化的步伐不能停止。比如常用汉字中就有如“藏”、“囊”等还是笔画多不好写,写出来也是一片墨迹黑疙瘩,既不易认也不美观。人们期待着某些字进一步简化。
汉字还有再简化的空间
汉字从产生以来的每一次简化,都是汉字的瘦身健美,使之更易学更易写更美观,有力地促进了文化的发展。当然,个别字如何简化得更好、更科学一些,尚可再讨论、再斟酌,但汉字简化的方向和趋势是应该坚持的。
今天中国和世界正处于一个历史性的大变革时期,汉字不但不能恢复繁体,而且还可以再简化,这是因为:
第一,简化的必要性。文化既是历史厚重的积淀,更是现实的一川活水。活在现实中的事物才叫传统,无人用无人爱的东西是古董不是传统。发展是事物的生命,简化是汉字的正途。除了中国人之外,现在越来越多的外国人需要和喜欢学习汉字。但有些字包括最常用字还很不易写,比如“谢谢”这个初学者就需要说和喜欢用的词,写起来却很费劲。类似情况还不少,国家语委公布的2500个常用字中10画以上的就有1081字,15画以上的就有145字,这些字写起来麻烦,写出来也显得壅塞挤压,既不美观,也不方便,亟待简化。
第二,简化的可能性。祖先发挥聪明才智,造字有了规律,但并不是限制我们创新,后人站在前人的肩膀上,应该发挥聪明才智,发现新的规律,有新的创造与改进。新中国第一批简化字就创造了不少新形式:比如省略原字形中部分结构,以剩余部分作字(條-条);改变汉字局部达到简化(如觀-观,变声旁,骯-肮,变形旁,棗-枣,局部换符);整字换符(東—东,行草楷化,蓆—席,异体选用);改变构造材料或造字方法(涙-泪,变形声字为会意字)等。这些改法都有根据有创意,简化并不突兀。比如繁体字的書、畵、晝很难分清,而简体字的书、画、昼,则一目了然,孰优孰劣不言而喻。鲁迅先生曾形象地说,鸞、鑿这两个字,“去叫孩子写,非练习半年六月,是很难写在半寸见方的格子里面的”。字造得这么复杂虽有其历史原因,但今天来看,已没有这种必要,只有简化才能精致灵巧,清晰疏朗,易学易用。
第三,已有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即整体规划,广泛征求群众意见,专家集思广益,总结提高。这些年来民间创造和使用了不少新的简化字,有的很智慧很好看,已经成熟。1977年的“二简”方案不宜全盘否定,其中有部分字简化得好,可以正式使用予以推广。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如果问计于民,包括征求海外华人的意见,一定会有很多精彩的简化方案,让汉字易识、易记、易写、易学。
转自《 光明日报 》2013年02月19日
- 上一篇文章: 建湖方言中的禁忌(金之愚)
- 下一篇文章: 姜茂友做客《最美乡音》展示盐城方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