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何为“敲竹杠”(姜茂友徐清国)
建湖人常常把勒索钱财的行为称作“敲竹杠”。《现代汉语词典》P1020也有这个词,它的解释是:利用别人的弱点或借某种口实抬高价格或索取财物。与建湖方言的意思差不多,看来这个词已经用得很普遍。那么,为什么有这样的比喻呢?“敲竹杠”一词到底是怎样产生的呢?参考上海文化出版社《咬文嚼字》小丛书2001年第5期倪培森同志的文章,觉得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可以参考:
第一种说法,源于鸦片战争后的上海“十六铺”。当时,上海成为对外通商码头,中外客商云集。地处上海外滩的十六铺码头是国内各路客商的交汇地。一些外埠的小商贩,白天在十六铺经商,夜晚为了节省开支,就在码头附近的路边或屋檐下打地铺过夜。这在客观上就为警察局的巡捕和一些地痞流氓提供了“生财”的机会。他们常常以维护治安为由,向小商贩们勒索钱财。小商贩们斗不过这些巡捕、地痞、流氓和地头蛇,但又怕血汗钱被抢去,就动脑筋把铜板、银元、纸币偷偷地藏在挑运货物的竹杠里。可时间一长,巡捕和地痞们知道了内情,每每先用棍棒敲敲商贩的竹杠。怕吃眼前亏的小商贩们,一看他们敲竹杠,就胆战心惊地、知趣地、识抬举地从杠棒中倒出些银两递上前来,再说上一大堆好话,以求消灾。长此以往,“敲竹杠”便成了强行勒索的代称。
第二种说法,源于清朝禁烟期间的浙江绍兴码头。清朝末年,官府查禁鸦片甚严,为了瞒过水关的检查,某些水运客商将烟土密藏在竹篙或竹杠之中。有一天,商船航行至浙江绍兴码头,水司衙门官员上船检查,未发现偷运烟土情况,正待放行。一位师爷吸着长筒旱烟上船办理纳税手续,他信手在竹杠上敲了几下,倒出烟锅里的烟灰。客商吓得心惊胆战,以为被师爷看出什么破绽,慌忙掏出银两,悄悄塞给师爷。开始师爷是无心的“敲”,船商却是有意的“给”。时间一长,事情传开后,官员、师爷们都熟谙了其中的奥秘,他们每行检查就事先敲敲竹杠,立马就有人送上银两来。天长日久,人们就把“敲竹杠”同“依仗权势,勒索钱财”划上了等号。
第三种说法,源于旧社会四川抬滑竿的脚夫。四川山多,旧社会有钱人上山要坐两人抬的滑竿代步,这也为贫苦百姓开辟了一条谋生之路。有些滑头的人想从坐滑竿的人身上多捞点油水,便合谋行动。滑竿抬到半山腰,其中一人敲几下竹杠棒,两人便停下滑竿想出各种理由向坐竿者提价。山高皇帝远,坐竿人无法可想,只得答应加钱并如数付清。这虽然只是一种小计谋,但毕竟多少有些强行勒索的意味,时间一长,坐竿的人们也都精明起来,事先互相提醒,当心敲竹杠呀,或是事先与抬竿的人理论好:“说定多少钱,不许中途‘敲竹杠’呀!”久而久之,人们便把“敲竹杠”当着强行提价的代名词了。
第四种说法,源于旧社会店老板暗示伙计提价。当年,不少城市里的店铺老板都善于察言观色,凡见陌生顾客或买货心切的顾客,便敲响竹筒,暗示伙计提价,敲一响便提一成,敲两响便提两成,最多敲三响。时间一长这个秘密被昭然若揭,“敲竹杠”这个普通的词汇便落下一个抬高价格、向顾客索取钱财的臭名声。
录自《建湖方言》
- 上一篇文章: “杀千刀”的小考(姜茂友 徐清国)
- 下一篇文章: “大哥大”原来是黑话(姜茂友徐清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