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方言语汇 > 建湖方言 > 正文

“囍”字的由来(姜茂友 徐清国)

发布日期:2015/3/1 13:41:09  阅读:2620  【字体:
 

 

说不清从什么时候开始,在建湖城乡流传着这样一个习俗,就是人们在结婚时,总是不约而同地在新房的门、窗和床头、橱子、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等各类新婚用品乃至迎亲、送亲用的车船的显眼处,贴上一张张大红的“囍”字。查《现代汉语词典》,没收这个字,但当地人都把它读为“双喜”或“红双喜”。某卷烟厂还生产过“囍”牌香烟,人们也是读成“双喜”或“红双喜”。那么这个习俗是怎么来的呢?在建湖地区流传着两种截然不同的说法,特辑录如下。

传说之一:

宋朝著名宰相王安石在赶考途中的一天,借宿在一个马员外家。马员外家点了走马灯,门口挂了一副对子的上联:“走马灯灯熄马停步。”王安石默念两遍,不禁脱口赞叹:“这上联出得有水平哪!”

这个上联挂在家门口已有年把二年了,还没有一个人对出下联来,马员外听王安石这么一说,心想:这个人可能学问不丑哩,不然他不会赞赏的。他走上前来相问:“哎,相公,你是做什呢的?”

“不瞒员外说,我是去京城赶考的。”

“你看这个上联如何?”

“出得蛮好!”

“你能不能把它对起来呐?”

“对于这副对子我是很感兴趣的,但我现在是赶考在急,等考试结束,我才能定下心神来对”。马员外认为他说得有理。王安石第二天就走了。

到了京城,考试结束以后,宗师大人一看:这个人的文章不错啊!不知他的品貌口才如何,于是决定面试一下。

“你就是王安石吗?”

“正是。”

“你的文章还可以,现在要通过面试,进一步考察你的捷才如何?”

“请大人命题吧!”

正巧这时,墙上挂的一幅“飞虎图”立轴被一阵风刮得卷了起来。宗师大人见景生情:“就以这飞虎图为题,出个下联你对上联:‘飞虎图图卷虎藏身’。”

王安石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我借宿的那个人家门口的上联,不是正合这个下联吗?“宗师大人,我对‘走马灯灯熄马停步’如何?”

“好!好!”宗师大人一听连声赞叹!

在回家的途中,马员外又跟王安石提起对对子的事情,王安石就把宗师大人出的那个下联对了上去:“员外,我对个下联叫‘飞虎图图卷虎藏身’,如何?”

马员外一听非常高兴,第二天重新办酒,并且请了地方绅士陪他,马员外当面宣布:“我家门上的上联,是选婿联,今天王相公对上,当以小女相配,特请诸君作证。”

王安石一听忙说:“承蒙员外错爱,关于亲事还要回去禀明高堂双亲才能应允。”

正在这个时候,外面喜报到了。两名公差一路打听到王安石在马员外府上,把喜报就报到马员外家了。喜报“王安石高中第一名。”

马员外一听高兴地说:“两喜合一喜,不管怎么样,姑娘与王公子当日成亲。”

王安石接过喜报,又见姑娘才貌双全,而且员外求婿心切,就拿起笔来随手写了个“囍”。从此,“囍”就流传开来了。

传说之二:

从前,有个未过门的女婿在八月半的前一天到丈母娘家去送节礼。丈人在外做生意,丈母娘平时就喜欢东庄打麻将、西庄看热闹,这天又不知到哪块去玩了。

晚上,明月高照,新女婿和姑娘一起赏月。丈母娘、丈人都不在家,新女婿就想和未婚妻子同床。可姑娘不同意,将未婚夫安在东房间休息,自己睡在西房间。

夜里,新女婿睡不着,见姑娘房门关得紧紧的,便想出个绝主意,在被子里扯出一把棉花,点火一烧。布腥味窜到西房间,姑娘以为失火了,便起床开门看看。新女婿趁机溜进了西房。

此后没几天,这男的被朝庭抓壮丁去了海岛,一去二十年未归。再说那姑娘那天晚上竟然怀孕了,她就主动到男方家去过日子了。十个月后,生下一个儿子。这孩子七岁上学,进步很快,二十岁就中了状元。

再说那未婚夫自从被抓壮丁这二十年来,天天想家,怎奈远离他乡,插翅难飞,只好望天长叹。只到官家见这班兵老了,才遣送回家。

他回来这天,正巧新科状元结婚,他整整破烂的衣服,掏尽了口袋,凑了两吊钱,到状元府贺喜来了。在管柜处交了钱以后,又到墙上写了一首诗:

二十年前烧棉花,二十年后才回家。

老子未婚娘未嫁,儿子娶亲先成家。

有人见到这首诗,忙告诉状元。状元看了不解其意,又去问母亲。状元妈妈一听,就对儿子说:“这肯定是你老子回来了!”娘儿俩赶忙出来迎接。

晚上,老夫妻、小夫妻都成双成对了。所以,就在原来的“喜”字边上又添了一个“喜”字,就成了“囍”。从此,这“囍”就流传了下来。

 

 

 

录自《建湖方言》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