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民间艺苑 > 民间故事 > 正文

陆秀夫的传说

发布日期:2011/10/18 10:43:49  阅读:3801  【字体:
 
 
 
                       一、喜得书灯
 
    陆秀夫的高祖父从楚州辞官到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定了居。这长建里就是现在的建湖县建阳镇。他父亲陆方春选建酺神殿北边一块幽静的地方,也就是现在建阳医院那里,立了一个读书处。供幼年陆秀夫在里面读书。
 
    有一年除夕的晚上,陆方春召集一家人分年彩,分压岁钱,也把陆秀夫从读书处喊来,问他要什么,陆秀夫说:“我什么都不要,就要读书。父亲哪,你能给我办一盏好油灯伴读,我就心满意足了。”
 
    他父亲听了这话,非常高兴,认为秀夫少有大志,将来必定是个有作为的人,就请了个铜匠为他特制了一盏小巧玲珑的铜灯。
 
    陆秀夫十分喜爱读书,也就十分喜爱这盏铜灯。就在这盏铜灯下面,寒暑不停,废寝忘食,把四书五经读得倒背如流。
 
    不久,陆秀夫被父亲送到镇江去读书,后来他从外地回家时,将自己的读书处,献给乡里儿童为书房;又将自己的书灯捐出来,并备下豆油数桶,供乡里儿童夜读。
 
    明朝万历年间,乡里为了把陆秀夫的苦读精神传于后世,就给他的读书处立了一块石碑,名为“宋陆忠烈公读书处”。这石碑现保存在建阳镇文化站。把他幼年读书用的铜灯,命名为“酺殿书灯”。遗憾的是,日本鬼子占领湖垛期间,到建阳镇“扫荡”,把这盏书灯抢走了。
 
                       二、爱吃御饼
 
    陆秀夫非常爱吃御饼。什么是御饼呢?其实很普通,就是建阳镇的米饭饼。因被皇帝夸赞过好吃,所以称为“御饼”。建阳镇上的米饭饼,面质好,又软又暄,又甜又香,吃起来别有风味,人人爱吃,十分畅销。目前,一条不长的小街,竟有二十多家经营米饭饼,早市还供不应求。
 
    据说,陆秀夫小时候,妈妈的奶水不足,喂过好几种糕点,都不服肚。唯有喂米饭饼,既肯吃,吃下去又不闹肚子。这样,就逐渐养成他爱吃米饭饼的习惯。
 
    陆秀夫上学的时候,常常用米饭饼来当饭。一次,他的哥嫂到读书处,找他回去吃午饭。这时,他才想起午饭还没有吃,笑笑说:“午饭已带在身边。”说着,就从怀里掏出米饭饼吃起来了。后来,他到外地读书,每当回家的时候,就请哥嫂做些米饭饼,晒成干子,带到外面食用。每次应试,都用米饭饼做路粮。
 
    陆秀夫做官以后,也常用米饭饼当早餐,也曾用米饭饼招待贵客。皇帝也亲口品尝过他家的米饭饼,并把米饭饼列为早膳中不可缺少的食品。皇帝为了吃到正宗的建阳米饭饼,特地把建阳米饭饼师傅请到京城。从此,建阳米饭饼就享有“御饼”之称了。
 
                              三、造墨水桥
 
    南宋景炎年间,陆秀夫被贬到潮州讲学。一次,他回建阳故里时,看到酺神殿他小时候的读书处三面环水,只有一条小船摆渡。乡里儿童上学很不方便。他就与哥嫂共议,捐出资金,兴建木桥一座,名为“墨水桥”。意思是过桥进书房,就可以“喝墨水,长学问”了。
 
    明朝万历年间,又重修此桥。因陆氏系景忠堂,故改名为“景忠桥”,作为纪念。
 
    由于南北建港沟的开凿和疏浚,酺神殿读书处立于四河环抱的龙角上。这四河就是走马沟、洗衣泥沟和南北建港沟。因这四河的环抱,形成水流改向,景忠桥下就出现了“双涧倒流”的水景奇观。并有诗为证:“景忠桥下夕阳低,流水潺潺似马蹄。人影霞飞天共涌,渔舟斜泊绿杨西。”至此,景忠桥畔游客如云,留连忘返。
 
                       四、九龙殉难
 
    元军进逼崖山。陆秀夫率领船队退至一个地方。那时朝廷上下,里里外外,就靠陆秀夫支撑,这一日,他劳累至极,昏昏沉沉。就在那似睡非睡的时候,忽听见一位仙人对他说:“当今宋室江山,全在陆公一人肩上了。你要死命守住十龙,宋室江山或可恢复。”陆秀夫一下子惊醒了,问这是什么地方,有人报说:“这地方叫九龙。”陆秀夫把梦中仙人之语说给大伙,大伙说那就赶快向南去找啊。陆秀夫觉得刚才仙人指点:守住十龙,宋室或可恢复,于是就命船队向南开发。
 
    可是,向南开呀,开呀,竟是茫茫一片大海,哪里有十龙的影子。这时陆秀夫一想,九龙那个地方不就是十龙吗?九龙加上皇帝一龙,不正好是十龙吗?于是命令船队即刻掉头往九龙开来。可是,元军已经蜂拥而来了,九龙回不去了
 
    陆秀夫见大势已去,事不可为,就仗剑驱赶妻子和儿子投海而死。然后,他走到小皇帝跟前,跪哭着说:“国事于此,陛下当为国死。德皇帝受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哭毕,肩负幼主,怀揣玉玺,投海而死。当时,跟着跳海死的,有数万之众。
 
                    五、九龙口祭奠
 
    陆丞相在九龙,怀抱幼主赵(bǐng)投海而死之后,故乡人民深深怀念他。
 
    意想要用一种隆重的仪式祭奠陆丞相。在何处祭奠呢?到崖山吧,路途遥远;就在建阳镇上祭奠吧,又未免不慎重。大家伙想,陆丞相因为离开了九龙而最终失去重振宋室的机会,在船上跟敌人战斗到最后投海而死,因此,要找一处能体现九龙神韵的水荡地区祭奠才好。那时,长建里周边到处都是荡滩,但要找到这样的地方也并非易事,大家在八八六十四荡里找开了。一找找到沙家庄西头的九河口,就好象是天赐一样,九条河通向四面九方,中间有个小岛。沙家庄荡边,还有一座迎龙庙。不用说,没有比九河口更适合祭奠陆丞相的了。
 
    如何祭奠呢?建阳人民挑选了七七四十九条大船,请来西阳村和收成罗汉院七七四十九个和尚,在沙家庄九河口做了七七四十九天道场,隆重祭奠陆丞相。同时,又在庙里祭奠幼主帝。
 
    从此,人们每年都在这里祭奠这位负帝蹈海的陆丞相,这个九河口,也改为九龙口了。
 
附记]陆秀夫,字君实。楚州盐城县长建乡长建里(今江苏省建湖县建阳镇)人。公元1236年生,幼年攻读勤奋。十九岁与文天祥同登进士榜,宋末为丞相。元军破崖山,负幼帝怀玉玺,投海而死。终年44岁。
 
    采录者:唐光来  男  五十八岁  大专文化  建湖县新华书店退休干部
 
    采录时间:一九八七年七月
 
【编者注】
    ①此故事刊载于《中国民间文学集成·盐城市故事卷》(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89年12月),本网录载时作了修改,最主要的修改是两处,一是九龙殉难中对十龙的误判作了调整;二是增加了选择九龙口作为祭奠地与上一个传说中误离九龙的内在联系。
    ②唐光来,江苏省建湖县高作镇人,著有《中国史志零札》(中国文联出版社,2007年)。
    ③酺神殿,古长建里的一座神庙。酺,pú,又作“步”,降灾之神。《宋史·礼志六》(卷130)云,此祭起自周代,宋庆历年间有臣子上书:“螟蝗为害,乞内外并修祭酺。”据李世安主编《建阳居委会街道志》,酺神殿,当作菩神殿,位于景忠岛上,俗称西方庵,建于唐代。主殿供奉一尊弥勒佛,塑像有8米多高,为苏北一绝,大殿左侧供立蚂蚱神像。每逢会期,即将蚂蚱神像抬出游行,以表敬祀,祈求其不要为害乡里。1942年,抗战期间被拆除。
    ④西阳村,位于建阳镇新阳村境内,本名泰山寺,又名东岳庙,唐贞观年间建设,主建筑1942年毁于日寇炮火。1986年修复。
    ⑤罗汉院,原址位于建湖县九龙口镇(原蒋营镇)收成村小街东首,为盐阜地区“九寺十八院”之一,1942年毁于日寇炮火。1986年在县城太平庵旧址恢复,1996年在县城太平路东侧重建,2010年迁入县城南侧双湖公园西园新址。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