烘炉子(沈书潭)
烘炉子也叫铜箩子,据我所知,差不多乡下家家都有,传家之宝,也是姑娘出嫁时的嫁妆之一。是用铜浇铸而成。据考证,青铜器时代是人类文明的表征,距今己有五千年历史,先秦时代前人们就用铜制造岀兵器、乐器、各种用具等。所以,烘炉子也一定是在铜器发展过程中应运而生的产物。
烘炉子很精巧,有点像现在买菜用的小提蓝,下面像个小花钵、中间呈菩提状、上面有个提手,方便提携。烘炉子有盖,盖上有许多排列整齐的小孔。这小孔让里面的火灰透一点气,不至于封死缺氧,所以,不仅仅是一般的修饰,也是有一定的科学原理。
小时候的冬天很冷,一进入了隆冬,刺骨的寒风一刮, 气温下降得厉害。茅草房的屋檐下挂着长长的冰挂。塘、沟、河流水面上结着厚厚的冰,人们衣薄身寒,整天蜷缩着身子,在寒风中瑟瑟发抖,老人小孩子只好躲在避风朝阳的墙脚下晒太阳,唯一的取暖工具:烘炉子。
一般情况下,先将锯沫子、大糠等放入烘炉子底部,再在生火做饭的土灶塘中取一些带余烬的稻草灰、柴火之类放到上面,使其缓慢闷烧。也可以调节温度,要想热一些,掀开盖子,用板子拨一拨,将其火灰与稲壳等很快接燃,如果烫了,就用板子把两边灰压一压。
烘炉子可抱在怀里暖一暖身子,可放在脚底下温一温脚板心。晚上睡觉前可温暖一下冰凉的被窝。雨雪天,鞋子衣服湿了,还烘一烘潮湿的鞋子与衣衫。
然而,最有趣的是放寒假的日子,妈妈每天掏好烘炉子让我们自已取暖玩耍,我们坐在家门口一边晒太阳,一边烤自己的“美食”。把家里存放的蚕豆或者玉米粒放埋进烘炉子的灰烬中,然后耐心等待,突然“嘭”地炸裂声,溅飞出几点小火星、溢出一股豆类特有的清香。那是最令人开心快乐的时候了。当豆子爆裂后,还藏在灰烬中,要以最快的速度把它“抢”出来,否则爆熟的豆子就会烧成炭黑。有时,同时爆裂的豆子太多,那场面才真叫人手忙脚乱,在这种情形下,小手是不怕烫。烤熟的豆子等还冒着热气、散发着诱人的清香,吃在嘴里、美在心里。回想起当时的情景与滋味肯定超过现在 “麦当劳” “肯德基” 里的“汉堡堡” 和“炸暑条”。
时间过去了这么多年,烘炉子这个陪伴人类几个世纪取暖的器具,终于退出了历史舞台,彻底消失在人们的视野里。现在大家小户都有各种新颖的取暖设备,然而烘炉子在我的记忆中从未消逝。每年冬天,我就想起童年的乡村,想起充满温暖的烘炉子,想起烘炉子给我们童年带来的一种特有的快乐。还有那从烘炉子中弥漫出的焦香味。
小小的铜箩子,在那贫寒的日子里,温暖了我的童年小手小脚,更温暖了我童年那颗稚嫩的心田。那种浓浓的暖暖的而特有的感觉留在童年的记忆里,永远萦绕在我心头。
转自《塘河》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