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地区民俗(三)
第三章 生活习俗
建国前,境内的普通人家衣着种类单一,主食多以杂粮为主,居住筒陋平房,生活节俭、朴素。建国后,随着工农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传统的生活习惯不断更新,新风俗、新习惯逐步形成,生活中的文明程度日益提高。
第一节 服饰
一、服装
款式 清末,境内城镇成年男子多半穿竹布长袍,腰系长蓝绿长巾,略有身份者,则穿长袍马褂。农民平日多穿大襟上装,故春秋冬季有"对襟衣服不暖和"之说。民国以后,读书人开始穿学生装、中山装。境内妇女,无论贫富,多穿大襟上衣,俗称"大襟褂子",腰系长裙,内穿长裤。出客时,穿的长裙前后有口子,后来时兴裤裙,俗称"八幅罗裙"。其时,不论男女,长裤均为大腰裤,春秋季穿夹套裤,冬季穿棉套裤。
建国后,境内普遍流行中山装、学生装,青年女性时兴穿列宁装,后改穿两用衫。"文化大革命"期间,由学生红卫兵带头,一时军装盛行。中老年或穿军装或着工作服。70年代以来,服装款式变化较大;开始流行小裤管。80年代后,时兴喇叭裤,尔后又风行西装、牛仔服、香港衫、滑雪衫、羽绒服、T恤衫、航空服等。尤其是女性,着春秋衫、紧身衫、百折裙、连衣裙和各种毛线针织外衫等,千姿百态。童装变化较大,除了仿照成人的流行款式外,近年如海军衫、背带裤、中筋裤、蝴蝶裙、小坡风等均很风行,档次亦愈来愈高。
色尚 旧时,境内民间老年人着装,均以蓝黑为主,后来时兴穿中山装时,除蓝黑外灰色成主色、中老年妇女走亲访友或入寺庙敬香,穿黑色丝裙,做家务时,腰间兜上或灰蓝色或紫红的围腰裙。年轻大婶们与湖荡边的渔民、农民妇女喜穿蓝色土布缝制的“竹裙”,上衣则为浅蓝色,称为"嫩竹布"。城镇中青年爱穿蓝色或浅灰色,内衣和夏季上衣以白色为主。"文化大革命"中,穿草绿色军装成为时尚。80年代以来,男女青少年的色尚目益绚丽多彩,妇女儿童以鲜艳为美,男青年们也多着红装,中老年穿紫红色上衣者也逐渐增多。
二、鞋帽
鞋 民国初期,境内大多数人春秋穿单布鞋,或叫“双梁鞋子六重条”,俗称“和尚鞋”,鞋头是平的,以黑色居多,忌讳蓝白二色。冬天穿棉鞋,棉鞋为两片瓦式。雨雪天穿钉鞋,也以两片瓦式居多,厚底,高帮或短帮,外抹桐油,底部钉满圆头铁钉,用以“扒滑”。30年代后,有少数城镇富户人家穿皮鞋或套鞋、胶底鞋。广大农民劳动时赤脚或穿草鞋;平日居家多穿蒲鞋。西部地区蒲鞋用芦花、家禽羽毛和稻草、布条编成,俗称"毛窝子";东部地区盐碱重、土质硬,往往于蒲鞋底加钉木板,夏天则多穿木屐。
建国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布鞋样式向牛筋口、塑料底或橡胶底、牛筋底转化,同时又先后有元宝口胶鞋、解放鞋(球鞋)、塑料凉鞋;高筒胶鞋和旅游鞋问世。目前,青年男女穿中高跟皮鞋,式样、颜色不断翻新,传统两片瓦鞋、圆口布鞋和绣花鞋基本绝迹。
帽 清末民初;境内的地方绅士、地主、富商和官宦,多戴瓜皮帽,少数冬天戴兽皮帽;劳动人民秋冬戴礼帽、毡帽(俗称"箕帽")或"马虎帽",春夏戴草帽,雨天戴"斗笠"(俗称"篷")。妇女多扎头巾"御寒。
建国后,除部分老年人还保留传统帽式外,大多数人喜戴列宁帽、八角帽(又叫解放帽)、工人帽、鸭舌帽、绒线帽。"文化大革命"前后,戴军帽一度相当普遍。70年代末,男女青年开始戴风季帽、太阳帽、旅游帽和各式各样的线帽。其中,又以女式遮阳帽尤多,港台风味渐浓。
三、容饰
发型 清代,境内男女普遍蓄长发,男蓄发辫,女盘发髻。辛亥革命后,男性中、老年剪辫为平顶头、圆顶头、光头(俗称"和淌头"),青年则剪西装头(亦称"分头"),小孩剃"桃子头,女性中。老年仍保留梳髻习贯,青年则普遍剪齐耳短发,俗称"二道毛"。
建国后,男性剪平顶头,和尚头已少见;女性除老年外已无人梳髻。"文化大革命"期间,男、女大都剪为短发,发型简单划一。80年代后,发型变化较大,男性青年喜留鬓角长发,烫发,染发较为普遍,发式有青年式、游泳式、自由式、有缝式、无缝式等;女性中,青年普遍烫发,发式主要有波浪式、花瓣式、爆炸式、奔式、瀑布式、双花式、单花式等。
饰物 建国前,境内城乡家庭经济情况较好的妇女,大多佩有头簪、头钗、耳环等饰物;富裕人家女子佩戴项链、胸花、胸针、戒指、手镯,儿童则佩戴锁片、项圈,也有的富户人家以子为贵,给男孩耳戴耳环、颈戴项圈、腕戴手镯,胸挂"长命锁"等。这些饰物多半视各自家庭的经济条件,分别以金、银、玉、珍珠、玛瑙等制成。
建国后,佩戴饰物的风气渐趋简化,一些金银饰物多半用以收藏之用。"文化大革命"期间,佩戴饰物之风基本绝迹,城乡一些青年女子以镶金牙、戴手表为时髦。80年代后,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耳环、耳坠、项链、戒指、手镯等金银手饰再次流行,并日趋增多。
第二节 饮食
一、日常主食
建国前,境内东部沿海地区以杂粮为主食,称为"粗粮",一日三餐,习惯为"两稀一干",中午的干饭多为大麦、玉米糁子,早、晚稀饭则为大麦(或元麦) 、玉米糁子,遇有荒歉年份或冬闲与青黄不接时节,一日三餐皆为稀粥,并掺杂萝卜、山芋、山芋干、青菜、南瓜等,以节粮渡荒。有的人家还往往一日两餐。正常年景,中等以上人家的中餐,可有普通素菜和少量荤菜;而多数人家的副食品多为萝卜、瓜菜之类,除逢年过节外,难得能吃上点荤菜,居民生活十分贫苦。
建国后,全区城乡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东西地区逐步以大米为主食。乡村农户逢农活集中时,除一日三餐外,大多还辅以"早茶"、"接饷"(亦称"吃下午")。50~60年代后,由于农村耕作制度的变革,东部地区除偶尔调节口味外,已基本不掺粗粮。70年代以来,由于粮食产量大幅度上升,农家终年以米为主食,并佐以面条、馍头、包子、面饺之类。80年代以后,亦有为数众多的乡村农户像城镇居民一样,改一日两稀一干的习惯为两干一稀,早餐除稀饭外,伴以米饼、烧饼、油条等,中、晚两餐,多为一菜至数菜一汤,禽蛋、鱼肉之类为平常人家的副食品。
二、小吃 点心
元宵 以糯米粉搓制而成。不少人家在搓制过程中,要加豆沙、芝麻粉、油酥、青菜、肉等不同馅心,入水煮熟后即可食之。
春卷 以野荠菜、肉末,或韭菜、肉丝,加上少许茶干末制成馅心,再以特制的面皮包卷,然后用油炸食。食之香脆鲜美。现时境内城乡,每年春节至清明前后,食春卷十分普遍。
藕粉圆子 它以藕粉和甘果肉五仁(桃、杏、枣、瓜子等)为馅心原料,经精心制作而成,外呈咖啡色,具有圆滑透明、柔软细嫩等特点。食之香甜爽口,沁人肺腑。
鱼汤面 它以鲜活卿鱼、猪骨为主要原料,辅以熟猪油、姜葱、黄酒等佐料,制成白色鱼汤,再以鱼汤做成白汤面,鱼汤面汤稠似乳,面白细匀,鲜而不腻。
馄饨 以肉糜为主要原料,辅以蛋清、油盐、姜葱等佐料制成馅心,再以特制面皮包成形似猫耳朵的棍饨,入沸煮熟后,佐以调料即可食用。
粽子 以新鲜肥大的芦叶,将淘洗后的糯米包裹而成。现时,城乡居民在包粽子时,往往都要在糯米中掺和些配料,如赤豆、花生、蜜枣、精肉等,食之有味可口。境内包裹粽
子除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期间外,逢结婚、建房、生日、满月等喜事,也要包糯米粽子以回赠亲朋邻里。城乡居民逢子女入学考试、就业等,有吃棕子的习俗,此所谓"一吃就中",还有的将糕点与棕子搭配一起同时进食,喻意"考中"·"高中"。
家常饼 以面粉拌水稍稍发酵后,经文火蒸制而成。遇到节日、生辰日或农忙季节,家家煎做家常饼。
糖麻花 糖花用料讲究,制作精细,其状如双龙盘旋,小巧玲拢,色泽赤红鲜亮,素以香甜、酥脆闻名。入油而不腻,甜中有香。
大糕 它以优质糯米粉、纯洁白糖、精制油脂以及特级蜜饯精制而成,具有色白、片薄、滋润、细软、卷得起、放得开等特点。口味香甜,营养丰富,老少皆宜。现为春节期间待亲朋来访的必备糕点,取其"大吉大利;步步高升"之意。
三、特色菜肴
伍佑醉螺 市郊区伍佑特产。1981年被国家旅游局列为土特名产。伍佑醉螺系选用海滩中个大、肉厚、不淀沙的鲜泥螺,经清水浸泡后,加入曲酒、赤砂糖等佐料拌和,数日后装罐密封而成,具有壳软透明,酒香浓郁,咸甜适度,细嫩鲜美的特点,为佐酒佳看。
大纵湖醉蟹 市郊区大纵湖乡特产。曾在国际南洋劝业会上获一等奖。大纵湖醉蟹系选
用大纵湖产个大、膘肥鲜蟹,以优质曲酒、米酒、精盐、花椒、大料等进行浸泡醉制而成。它外观似活,肉质细嫩,风味独特,醉味浓郁,香气沁人。现已成为高档佳品行销海内外。
生呛条虾 为境内传统名菜。系选用清明前回游的幼虾,剪去虾须,用冷水洗净沥干后放入盆内,再以曲酒、精盐拌和杀菌去腥,尔后调以酱油、香醋以及红腐乳汁、白椒粉、蒜末、姜末等佐料,淋上芝麻油即可食用。现仍为酒宴佳肴。
白饨鲻鱼 取海产鲻鱼洗净后,置入长盘中,用猪板油丁、熟火腿、水发香茹片、笋片、酱瓜末等配料,在鱼上摆成花卉图案,再加入适量黄酒、精盐、白糖、葱末、姜片等佐料后,上笼以旺火蒸至成白蒜瓣状。入席时,去葱末、姜片后,淋上麻油即可食用。食之清香四溢,色味俱全。
鲈鱼汤 取灌河中下游海淡水交界处生长的四鳃鲈鱼煨汤,其肉质洁白肥嫩,汤汁呈乳白色。食之浓稠粘唇,清香似桂花散气,色、香、味可与松江鲈鱼相媲美。
炒文蛤 将文蛤劈好洗净,加黄酒、姜葱等佐料,以猛火爆炒片刻,再加炒好的韭菜或芹菜拌和即可食用。其味鲜美可口,素有"天下第一鲜"之美誉。
蟹黄羹 将蟹煮熟后,去壳取肉,并取蟹黄,下油锅煎炒后,将粉丝切碎,再掺以生粉等,煮沸后装碗,撒上花椒粉,滴上麻油,其味鲜美无比。
红烧鳗鱼 将鳗鱼洗净切成段,下油锅煎炒,再配以酱、糖、醋等佐料饨熟。其肉质细腻,味道鲜嫩香醇,营养十分丰富。
冰糖扒蹄 将一整猪肘洗净,下锅煨至八成烂后捞起,甩刀在其面上划成鱼纹状,再下锅配以冰糖、酱抽等佐料,将其煨烂,尔后装碗入席,其肉既烂又粘,汤汁浓而不腻,食之香甜鲜美。
八宝鸭子 鸭子宰杀去毛后,于屁股处挖一洞,取出内脏,尔后将猪、鸡、鱼等肉丁和白果、栗子、莲子、枣子等拌和填入鸭肚内,再用针线将洞口缝合放入笼内,蒸烂后盛至盘中。食时只需筷子拨弄,便会纷纷脱落,与其肚中的八宝物混在一起,各味纷呈,鲜美甜润,
四、喜庆筵席
婚丧喜庆,主人设宴,来宾出礼,为境内传统。亦有逢年过节之时,互相设宴请客的,此谓"春酒。;或"春卮"。
境内筵席,旧时崇尚维扬菜系,有鱼翅席、海参席、羹膘席等之分。其申鱼翅席、海
参席为上等,较罕见,羹膘席较为流行。筵席上,最普通的为"八大碗",一般为"八碗八碟",有的酒席菜着多达二三十道。旧时不屑上席的甲鱼、馒鱼、野兔、狗肉等,现时已成筵席
上最受欢迎的菜看。席上的烟酒亦趋向较高档次。
境内各种筵席的座次十分讲究,每席有上下之分。方桌一般横缝对门的里座为上。其左侧为首席(俗称"上座"),通常以咸蛋或皮蛋冷盘为标识,右侧为次席(又称陪席) ,多桌同时举行,以左上靠里对门为首席。圆桌一般以直对门中间里座为首席,其左右分别为陪席。
定席位时,一般以年辈份长、年龄大、职务高者坐首席,专门邀请的则以主客坐首席,然后以年龄、辈份、职务等从高到低按序入座。如属婚丧喜庆等家宴,各亲属中,以舅父母为长,姑父母次之,入坐时,虽也兼顾年龄长幼,但一般是按辈入座,期间还要注意父子、郎丈不对坐。此风现时已从简,许多人家操办筵席已不拘旧礼,但让长者、老者、老师、贵宾坐上席之风仍存。
第三节 居住
80年代初,城镇居民大多数住上砖木结构的瓦房,有少数住上楼房。农村住房主要为泥墙草盖,一般门朝向东南或西南,多以三间为一单元,中间称"明间",两侧为“房间”(亦有条件稍差些的人家一边为房间,一边为灶间),房间前通常开有小窗以通气透光。居左房间为上首,为父母居住,待儿子成年结婚后,父母则要让出住于下首;再有儿子结婚,父母还得让出住进锅屋。房间内的床靠后墙放置,男东女西分头入睡。小窗之下一般放置梳头小桌,以利妇女就亮梳妆。房门多半要挂一条布帘,上端配置一块彩色布与之相衬的"穗子"。"明间"主要用于待客或家人聚餐等(条件稍差人家多在"明间"砌灶)。富裕人家不仅房屋数量较多,而且有的为土墙瓦盖顶或砖木结构。另有一种门开在山墙上的竖式草屋,俗称"丁头屋"或"丁头舍",其前两间为"明间",后一间为卧室。极少数贫困户盖不起房屋,用芦笆搭成"人"字形,一头堵上作后墙,一头开门。
进入20世纪90年代,城乡经济发展加快,住房条件池随之变化。城镇居民住房由砖木结构平房逐渐发展到两层或三层楼房,不断出现新的楼房居民住宅区,有一部分人家还建起了庭院,水、电、卫生等设施相应配套。有的人家室内还悬挂有名人字画,庭院则种花养鸟,其环境整洁优美,面貌焕然一新。农村住房按照住宅规划,多为砖瓦结构,宽敞明亮。不少的农户建起"庭院小楼",造型别致;颇具时代特色。对于贫困农户,省市县政府共同出资 万元,帮助建筑房,从 年~ 年,省市县共 出资 万元,为 户贫困农民建房 万平方米。
第四节 行旅
20世纪90年代前后,自行车遍及城乡各户,轻骑、摩托车开始流行,为数不少的个体户甚至买上了机动车辆,外出徒步而行的极少。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至2007年,随着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除了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出行仍用自行车外,经济条件较好的农户还逐步增添电动助力车、摩托车,有一部分居民购置轿车,出行更加方便。
第四章 生产习俗
20世纪90年代前后,境内城镇居民以二三产业为主,农民以农业为本,兼营别样。自古以来,形成一些生产习俗,世代相传。
第一节 烧盐
一、盐盘大圣
境内自古地僻海边,民乐渔盐之利。自汉立县至民国时期,在响水县境,均住有众多灶民。他们以烧盐为生。烧盐要用盐灶,灶上置一特制的铁锅,当地人称之为"锚"(直径为120厘米、深30~40厘米的一种平底铁锅)。相传,境内煎盐的发明者曾被皇帝封为神,盐民们称之为"盐盘大圣"。因此,每年的农历三十晚上,烧盐的盐民们都必须到烧盐的锅灶旁,敬献酒肉刀头,焚烧黄元、香烛,并对着"盐盘大圣"的画像顶礼膜拜。
二、盐过生日
境内俗规,农历正月初六为盐的生日。烧盐从选场开始,晒灰、炼卤直到煎烧成盐,与天气好坏关系极大。盐民们于这二天总要起早贪晚观看天色,如果晴空万里,阳光灿烂,或者晚霞遍天,都预示当年年景很好,盐民们必定要庆贺一番,预祝丰收。
三、不送灶 少禁忌
盐民靠烧灶煎盐为生。旧时,盐民们一日不煎盐就一日吃不上饭,故他们视盐灶为命根,即使过年,也绝不送灶。他们认为送了灶就等于丢了饭碗。境内盐民在制盐过程中,晒灰、挑灰、扒灰,劳动强度很大,不仅男人们干,还需女人们帮着干,故在盐民阶层中,歧视妇女的禁忌极少。
第二节 捕鱼
一、开网门
境内渔民从事渔业的历史悠久,按地域和生产方式可分为海洋捕鱼和内河捕鱼两种。内河捕鱼称"取彩",海洋捕鱼才称"开网"。每年的正月初头,海滨渔民即准备出海。出海前,为求满载而归,响水口渔船老板按当地俗规则是祭祖龙王::购猪头、公鸡各1只,放于船头,用公鸡的血自船头分两行滴下,名曰"挂红";还将鸡血和鸡毛一起粘于桅杆根部,焚香、烧纸、叩头,鸣鞭放炮。
二、选日期
渔民对选择开船日期很重视。琼港渔民习惯以农历每月初一、十六两日为最好,谓之"六潮水",含六六大顺之意;其次是"二潮水",即农历每月十二、二十七日两天;再次为"四潮水",即农历每月十四、二十九日两天。有两个潮水一一农历每月十五、十七日两天(俗称“五潮水”)是绝对不能出海的,因五潮水的"五"与"舞"谐音,渔民们认为,只有翻船倒海,人在水中才会"舞",平日称"五潮水"为"半潮水",绝不开口讲"五";"七潮水"等于"吃潮水,也是坏字眼,改称"草滩潮水"。还有一个“八潮水”,农历每月初八),因犯了“七七八八”的忌,也算不上好日子。
三、开船酒
选定日期后,出海前还要在船上举行祭祀仪式。事先购买一份“汛头纸”,供奉龙王、关帝、船神。通常出海渔船上都有“菩萨窝”,置于船老大独宿的后舱内,有木头刻制的小菩萨,也有泥捏的观音娘娘。敬过船神后聚餐喝酒,按俗规,这一顿非吃不可。上桌的鱼必须是整的,鱼头要朝西。白内河渔民每年开始下河捕鱼前,也要在船舱中举行祭祖仪式。一般是船主跪于船头,烧香烛,焚黄元纸(俗称"元宝"),放鞭鸣炮敬"河神"。
四、第一网
网撤开后,第一次起到鱼(渔民叫"掏鱼")要拣两条放在船头旁,一边烧香叩头(当地叫"敬香"),一边用这两条鱼放在船眼睛上"铎"一下,嘴里还说"叫你看见鱼"。如果网得很多,就放鞭炮答谢船神。
五、接港
渔船满载而归。进靠岸边叫"接港",一般于当潮的第二天。以每户为单位,一般由女人们来接。旧时,不准妇女上船,渔网、船绳也不准妇女跨越,故男人们在船上,穿衣不多,有时进港靠岸也不穿裤子。当地俗谚有渔民接港"女的前面背,男的光身推"(推小车,过去为木轮车,今用胶轮车)之说。
六、报喜
旧,时,每年第一次春鱼进港,要装一大篮子,由两名渔工送到老板家报喜。老板收到报喜鱼后,要向家堂菩萨敬香叩头,鸣鞭放炮,并招待渔工吃饭,另给二三十枚铜板作为"喜钱"。
第三节 下秧
一、敬“刀头”
境内范公堤以西地区,明清以来以产水稻"为主。一般在每年清明前开始浸种。三至五天后"捂种,捂六至七天即向秧畦﹙俗称“秧田”﹚撒种。撒种前,先把已浸捂出芽的稻种"折"在田边。准备刀头肉一块,置于盘中,上插3只筷子,盘旁放1把菜刀,另备馒头数只(或炒米1碗),用红纸裹着一些葱蒜,在秧池边插柳树枝为神,然后焚香,点烛,放鞭炮,烧黄元。有的人家还用"黄元把子"(即用黄元纸斜捆于杨树枝上)插于秧畦四周;也有人家,教小孩手提灯笼,围绕秧畦田边走一圈,以示敬天敬地,祈求神灵保佑秧苗茁壮生长,然后开始撒种。
二、开秧门
小秧长成后,在分插时第一天起秧,叫“开秧门”,东台堤西一带开秧门时要在秧田附近放置木盘,内盛米团、大葱、猪肉,点香烛,放鞭炮,祭天地。如此时有村友乡邻来抢米团,即认为大吉大利。今郊区和建湖县境,在开秧门这一天,还要请帮助栽秧的亲友吃"开秧酒"。
三、庆完秧
旧时插秧,一般要由男孩"领头趟";二趟以下,不分男女老幼,依次下趟,"如接后者栽插速度超过前者,则称为裹粽子"而不叫"包屁股";一块田插完后,还要用一把小秧窝于田角边处,称为“稻折子”(即稻囤之意),预祝丰收。一家的秧田都插完了,栽秧手们便用手抓烂泥砸主人,以庆"完秧"。主家最后也相应招待好一些,此举谓之"关门秧"。
第四节 造船
一、开工
境内东临黄海,渔盐之利和商贾交通均需造船业与之适应。因内河、海运相隔百里,故造船的礼仪俗规不尽相同。旧时,民间造船一般需按主人的姓氏、属相、生日时辰,对照天
干地支选定良辰吉日开工。开工那天,主家要到商店里买回"和合二仙"的画像张贴起来,焚香烛,敬天地,然后设宴款待木工,称为"开工酒。
二、上栏
境内称造船为"钉船"。先钉船底,海边渔民称"摆底",并美其名曰"镶龙骨"。钉好船底后,木工开始钉船"帮,称之为"上栏"。"上栏"如同建房子的"上梁"一样隆重,亲友备礼前来祝贺,主家要用酒、肉、香烛敬家堂菩萨,鸣鞭放炮,设筵招待亲友和木工。
三、开眼
又称"闭龙口",即船体基本钉成后,在船头的"嘴部"镶一块板。此板事先由领班木匠做好,上面镜刻"万事如意"或"福禄寿喜财"几个字,并用油彩画上一对眼睛,眼睛的外口钉上红绿布,是为闭龙口。主人在木工镶钉时,要用猪头和花鱼(整的)作为"刀头"敬菩萨,鱼嘴里衔一张红纸。主人叩拜时,领作木工贼好。吉利话有"一帆风顺"、"满载而归"等,其他木工则附和应答。
四、起名
东台县海滨溢民钉船,起名风俗很奇特。按俗规,船体完工后,船名不得由主人自取,而是由领作师傅在执斧嵌缝时,随口叫出,名曰"排斧钉船,一斧定名"。所谓排斧嵌缝,就是用麻丝和油灰相拌,塞于船板与船板的隙缝间。嵌缝时,木工由一人起头,数十人列于船旁用排斧打麻,叮叮咯咯,有板有眼。排斧以后就是定船名,由领作师傅操板斧时随口叫出,名为"一斧定音"。木工取船名时常依据船主人品、财势大小和招待木工的好坏,有取名为"金元宝"、"米囤子"、"虾米缸"的(吹捧主人富有) 。有取名为"八碗菜"、"肉缸子。、"豆瓣汤"的(依主人的招待而定)。对主人印象好的取名为“大同泰”。;反之,则取名为"奶奶怪"、"慢慢忍"、"渗水粥"、"死讶包"等。现时,渔民造船对起名已不再那么随意,船主具有一定的自主权。
五、接水
新船嵌完、油好后推船下水叫"接水"。接水时,船身披红挂彩,船主烧香叩头,鸣鞭炮,燎黄元,敬"龙王"。对前来祝贺的亲友,主家设宴款待;对前来帮忙推船的邻居,主人赠送馒头、糕饼。此风俗在西部内河地区同样流行。
第五节 砌 屋
一、破土
境内称建房为"砌屋"。民间砌屋为大事,故砌屋过程中格外重视一些俗规。旧时,民间砌屋都要请阴阳先生选定房址,再选吉日良辰行"奠基"之礼。一般人家都要鸣鞭炮、点香烛,敬天地以后才破土动工。从50年代末到"文化大革命"期间,此俗渐废。近几年来,随着农村中传统的习俗、信仰和仪式的恢复,新一代的阴阳先生也在建房中活跃繁忙起来。
二、跑梁
新房砌至平檐口时(即上桁条前),主人的亲友前来送礼庆贺。礼品多为现金、糕馒食品或镜匾之类,此举俗称"跑梁"。
三、上梁
竖柱上梁是砌屋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要选择黄道吉日,而且都在清晨或夜晚进行,以防仇家说不吉利的话。上梁前,由掌工师傅(一般为木、瓦工中各产生一名代表)找两枚"顺治铜钱",配以红绿布条,压于中脊两端,当中则贴上大红的"福"字或"立业干秋"、"吉星高照"作为"横幅",两侧中柱贴上"上梁喜逢黄道日,竖柱巧遇紫微星"的楹联。上梁时,掌工师傅站于梁上,一手执斧,一手捧盘,盘内的糕、棕、馒头等食物随意抛下,并高声说着吉庆话;每说十旬,下面的人要齐声应一次好。邻居、小孩可任意抢取食物。同时,主家要给工匠师傅塞红包,向庆贺的人敬酒散烟。
四、贺搬
新房落成后,主人择吉日良辰搬进新居,亲友、邻里前来送礼庆贺,谓之“贺搬” 。主家设宴招待,表示谢意,叫“吃进宅酒”。
80年代后,随着农村、城镇新建房屋质量的提高,跑梁或贺搬的贺仪日见丰厚,馈赠电视机、收录机等贵重礼品屡见不鲜。
第六节 砌 灶
一、支灶
这是民间对砌灶的俗称。旧时,城乡均用砖头和石灰沙浆泥等砌成锅灶,以烧柴草为主。柴草锅灶砌于锅屋内,通常由灶台、灶壁、烟囱和锅门口4部分组成。支灶一般根据家里人口多少和甩途决定灶台大小,平列二口铁锅,称为二眼灶。锅膛外面于灶身当中凹砌1~2个洞穴,用以取热烘干鞋袜、小儿衣裤、尿布等衣物。
二、灶壁
锅台向上至烟囱间为灶壁,有些人家于灶壁上饰有鱼和万年青图案,过年则张贴大红的福字。灶壁上方的侧面多用来贴灶君菩萨像,或专门砌成"东厨司命府"。
三、炕灶
新灶支成后,邻居、亲友赠以鱼、肉等表示庆贺,主人则甩新灶烧煮设便宴招待,同时答谢砌灶的师傅(通常为泥瓦匠),俗称"炕灶"。
第七节 造桥
一、选定桥址
旧时,建造大型桥梁,要先请阴阳先生选定桥址,确定桥向。桥面中线忌对民房,否则民房就会"受冲"。动工前10天由当地绅士购置工具赠予工匠,并给一定数量的钱钞,谓之"保命钱"。自此,建桥期间所发生的一切安全事故,地方上概不负责。
二、开工祭祝
开工之日,备猪头三牲,公鸡、鲤鱼、香烛等祭鲁班、祭河神。祭祖时,点烛上香、鸣放鞭炮,并当场活宰一只公鸡,将宰杀公鸡的第一滴血滴在主桥桩上,第二滴血滴在打桥桩的夯上,以求神保佑。是日,举办开工酒,招待建桥工匠和乡董、庄主或捐赠钱物的大户。
三、闭龙口
桥基本建成后,在桥的正中位置留一块四寸正方的木板(谓之龙口板),从桥的两端拉一根红头绳于中间,桥上摆设祭品,点烛上香,鸣放鞭炮。此时,找一穷汉或乞丐(事后给以赏钱与用过的供品)从桥上第一个通过(传说第一个通过的人活不到三年)。趁此人通过龙口桥时,木工执斧将红头绳剁断,用四根铁钉将龙口板钉好,谓之"闭龙口"。
四、剪彩通行
桥完全建成后,举行剪彩仪式,先由主工匠站在桥中,手托方盘,向四方抛馒头、米糕,喊好喝彩,然后由当地绅士剪下彩球,以示开始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