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民间艺苑 > 民风民俗 > 正文

盐城地区民俗(二)

发布日期:2016/4/17 14:55:47  阅读:21415  【字体:
 

第二章   礼仪 习 俗

 

建国前,境内的礼仪习俗繁琐,并随着贫富的悬殊和地位的差异而不同。建国后,随着社会的进步,生养益寿的繁文缛礼日简,红白喜事的迷信色彩渐淡,人际交往、社交称谓趋于真诚大方。总的来说,民间礼仪习俗逐步进化并趋于文明。

 

第一节  生育

 

一、踩生

 

妇女婚后怀孕,家人称之"有喜";孕妇分娩前,娘家人要送衣服、鞋袜、食品和项圈手镯之类至婆家,谓之"催生";婴儿出生时,要请聪明伶俐的男孩走进产房探视婴儿,称为"踩生";婴儿出生后,送喜信至外婆家,称之"报喜";报喜时要送红蛋,且成单数,而娘家应回红绿布加上鸭蛋,表示"压子"。旧时,生女孩不送红蛋,今已打破,生女孩也一样送。

 

二、三朝

 

婴儿出生第三日,谓之"三朝"。东台、大丰县则称为"()"。旧时,民间孕妇分娩不住医院,农村多请收生婆"(即接生婆)为婴儿洗澡。除馈赠红蛋外,主要还要办"三朝饭"请客;北部阜城一带,主人要请客人吃"三朝面""改污(念案')"。上桌的客人除收生婆外万还有送"月子礼"的亲友。至于近邻和踩生者,则请吃糯米稀饭,名日"吃猫咪粥"

 

三、满月

 

婴儿出生满一个月称"满月"。亲友在这一个月内看望产妇送的礼,叫"月子礼"。旧时,农村多送馓子、红糖、鱼肉,贫困人家连烧饼也送。一般为4~6样,俗称为"四样礼""六样礼"。满月时,置酒席答谢送月子礼者,称为"满月酒"。满月后,产妇可带婴儿回娘家(或者外婆家派人来带),此谓"晾《念浪音)尿斑"。外婆家通常要送"满月锁"。农村婴儿第一次去外婆家要在鼻尖上涂一黑点,返回时,改涂红色,俗语日,"黑罩狗子来,红罩狗子去",寓意黑点点改成"大红面子",好养。

 

四、百 日  瓦周

 

婴儿出生后一百天,称"百日"("""")。出生后第一个生日叫过周",都要请至亲好友聚会庆贺。来宾送礼,通常以外婆,姨娘、姑妈为最多。外婆要送整套装,姑、姨以鞋袜为主,俗称"姨娘鞋,铺子(姑妈)袜,一直过到八十八"。现时,独生子女更显宝贵,婴儿不论男女,满周岁时,城乡多数人家都要热烈庆贺。

 

第二节  寿辰

 

一、做生日

 

境内人的一生中,自一周岁后的第二个重要生日就是10岁。以后依此是20岁、30岁、40岁……,俗称"整生日"10岁、20岁还是孩子,通常由舅、姑、姨家发起做。客人赠送礼品,现今城镇以送成衣、衣料或毛线、旅游鞋为多,农村还有直接送红包的。30岁称"年登半甲",境内兴由岳父母家替女婿做生日,俗称"拔穷根"

 

二、交日生

 

女儿出嫁后第一次在婆家过生日,娘家要备寿桃、寿面、鞭炮等礼品送至男方家,以示庆贺。此谓"交生日"

 

三、祝寿

 

1·送寿礼

 

境内人逢50岁以上整生日始称"寿诞"。宾客馈赠寿轴、寿联、寿幛,也有赠送钱币的,谓之"贺仪"。农村多以寿面、寿桃(一种做成桃形的馒头涂点红色)、鱼、肉、鞭炮、蜡烛为礼,吹吹打打送到主家门前,由主家给吹工报酬。来宾进屋门时,一般都要鸣鞭放炮,以示欢迎和表示谢忱。"

 

2·暖寿

 

宾客通常于寿诞前一天登门,当晚主家便点烛鸣鞭,寿灯高悬,或纱灯或宫灯,民国前用香油灯(即豆油灯)点燃,民国后改用煤油灯;大门上贴寿联,中堂两边挂寿轴、寿幛,于灯烛辉煌之中。设宴待客,名日:"吃暖寿酒"。建国前,大户人家还上演《郭子仪上寿》等古装戏剧。

 

3·正日

 

指生日当天,晨起点烛鸣炮。旧时,寿星坐在堂中,受儿孙跪拜,平辈、远亲、世交则上前拱手,互相作揖。建国后,叩拜之俗己废,多改为中午办酒筵、吃寿面,在碰杯时表示庆祝之意。民间客人多半在当天午后辞行。现时祝寿仪式从简,一般只有家庭成员或直系亲属参加。

 

四、其他寿辰

 

境内50寿辰称"年登半百"60岁为"花甲"70岁誉为古稀志喜,80岁以上人凡做整生日要提前一年庆祝,名日"做九不做十",并要向邻里亲友馈赠瓷碗,名日"寿碗"。建国后,民间百岁老人和年事很高的离休干部的生日,经常由党和政府出面组织庆贺,以示敬老。

 

第三节         婚嫁

 

一、请媒

 

旧时,境内请媒主般由男方主动,名曰"央媒说合"。若女方亦有意,则双方派人相亲或相访。相亲时,要用圆子或枣子烧茶。做媒成功,男方要备酒席"谢媒"

 

二、发口语

 

女方同意议婚后,即将女儿的年庚八字(即年、月、日、时备二字,合为八字)写在一张红纸上,送给男方,境内称之为"发口语",也称为"生辰八字"

 

三、合婚

 

男方接到"口语"后,要置中堂香炉脚下压3天,待举行敬神仪式后,再用一张红纸,写上小伙子的生辰八字;请算命先生合婚。所谓"合婚",一看年庚,是否可对;二看属相,是否相克。境内流行诸如"从来白马怕青牛,羊鼠相逢一担丢,蛇见猛虎如刀绞,猪与猿猴死对头,玉兔蓬龙难作伴,金鸡对面泪双流"等属相相克的说法。合婚时,根据"可对""是否相克"的程度,把婚姻分为上中下差4(上等类叫天衣婚,中等类叫复德婚,中下类叫收婚,最差的叫游婚),一般人家看到合的是游婚,就不再提亲了。

 

四、红订

 

'经过合婚双方满意后,即可"订亲,今各地旧称"小订"。小订的第一步叫做"红订",即男方用一红纸,叠成3折,一面写上"乾造(即男方)XXXXX时生,中间的一面写上上联("苏才郭福"之类),再用红纸包好,送到女方家;女家则请先生配上"红订",在乾造"旁边写上"坤造(即女方)XXXXX时生",同时对好下联("姬子彭年")。如

 

"红订",俗称"红领帖子",西乡地区又叫"穿庚柬"。穿完庚柬,婚事遂定。

 

五、下礼

 

即男方向女家送彩礼。旧时的彩礼有事先议定的聘金,亦有礼品(一般为食品)和礼布,有钱人家还送首饰盒,内装银镯、金圈、戒子、项链之类,并分别装进担子里(名曰“喜货担子”)。男方下礼出发前,要烧香敬神鸣鞭炮开路。

 

六、回好

 

女方迎接“喜货担子”时,要鸣鞭放炮,招待果子茶,吃“甜酒”,并回赠礼品;食物礼品留一半回一半,并加上糕、粽、团、圆)寓意(高中团圆);另专给新女婿买鞋、帽、围巾等,此礼名曰“上下龙”。如此正式举行订婚仪式叫回好。

 

七、送日子

 

即男方向女家提议商定婚期,境内称曰“送日子”。 先要在纸上写着:“择于x月x日正逢迎娶之期大吉”,扎予礼布上,由媒人传送,女家接到后,置于家堂菩萨前,焚香祷告。自此开始操办婚事。

 

八、迎妆  铺房

 

:结婚前,女子备好的嫁妆,由男方派人迎回,叫做"迎妆"。旧时,女方备办嫁妆多由男方出钱,女方至多陪"子马脚桶。梳头物桌"之类,极少数大户人家,才陪全套妆奁(境内内俗称“房务”),或者陪女份田,让女儿把田契带走。女方陪嫁物,通常装入男家带来的空箱子里,新娘自己也要放些银钱进去,名曰"压箱"

 

男方迎妆归来收拾新房,境呐称"铺房"。装箱与铺房要请全福奶奶(夫妻双双健在,儿孙满堂之人)兼任。喜床上插"子孙楔",钩结婚被子,帮助新娘梳妆,给新娘开脸等,均由她安排布置。

 

九、催妆

 

婚期前一天,境内称"催妆日"。这天双方均有亲友登门祝贺。所赠钱物,给男方的名曰“出贺仪”,给女家的则叫"'出花仪"。如两家相距遥远,男方可于此日及早发船或发轿。新郎于这天去女家迎亲的,称为"领亲";不去的,谓之"等亲"。男家新郎床铺,要找一男孩陪新郎同宿(或两男童同睡),名曰“压床”。新娘于此日仅以桂圆、蜜枣充饥而少食饭菜,名曰“剀饭"

 

十、正 日

 

也称“'男日",即催妆日的第二天。男家安排的新船或轿要及早动身,礼俗规定正日务必返回。如男女方相距近则不宜早走,即使很早到达女方家,一般也要等到在黄昏前后进门。旧有"盐城人嫁姑娘,摸黑进门"之说。

 

女方离开娘家前,先敬菩萨,由福奶奶给新娘插花、盖头布,名曰"上头"。惜别娘家的仪式开始后:用轿子抬的,必须由父兄或弟弟"抱腰",送上轿子;用船带的,姑娘从母亲房中出来,一定要趿父亲或哥哥时鞋子,到登船时才能脱下,名曰"不把娘家的泥土带走"。阜宁、滨海等地则说是避免触犯地神。开船遇桥便放鞭,如起轿遇有井、庙则鸣炮,意在敬神驱邪。

 

到男方家,轿子停在大门外,或新人船停靠码头,暂不搀新人出来,叫做“捺性子”,鸣鞭放炮后,由福奶奶搀扶新娘下轿或上岸,走在一条铺满芦柴的小路上(有的人家没有准备芦柴就铺砻糠),使新娘鞋子不沾泥土,名曰“步步()财” 。新娘进门/必须先跨火盆,俗称"跨鞍桥",意在驱邪平安。新郎打着伞引路,要手捧公侯老爷(一种木制的神像)到中堂。搀新娘的福奶奶男女两家各拿一匡线(男红女绿),连后把红绿线绕到男女头上,名曰"一线到头"。此时,另有人点烧钱粮纸,烧香敬菩萨,在鞭炮乐声中,两新人跪下来叩头,一拜天地,二拜高堂,夫妻互拜,拜堂后送入洞房。看新娘时,先让公婆进去,而后是娘舅、表叔等。至于邻里乡亲,先是全福人看,最后一般人看。看新娘时,福奶奶要用红烛光照着新娘子脸,说"请新贵人高升",新娘则站起来低头施拜。凡上辈亲友看新娘时要丢封子,统称"上拜钱"

 

十一、搂猪食缸

 

境内农家婚礼勤俭特色较浓。西乡农民娶亲于正月当晚还有搂猪食缸的习俗。即新娘拜堂后由福奶奶领至锅灶先敬灶神,后动用火叉,象征住地搂几下猪食缸,福奶奶则在旁边说些诸如"火叉一响,黄金万两""食缸搂得稠又稠,养只猪子大似牛"等吉利话。

 

十二、吃暖门酒

 

新郎、新娘进房后,福奶奶安排他俩先喝"富贵茶",后吃长寿面,再饮暖门酒。此时,福奶奶往往会夹些鱼、豆腐之类给新娘,新娘饮酒象征性地以嘴唇靠一靠酒杯。酒桌上通常需在两边各置染红的鸡蛋1只,当中用红头绳相连,表示永不分离。

 

十三、闹新房与捣窗户

 

境内俗规,"闹新房不分大小",参加婚宴的平辈或小辈亲友,常涌入新房,似取闹新娘为乐。通常"文闹"是动口不动手,且限于新娘本身,而"武闹"则涉及公婆和叔公等长者,常使公婆狼狈、新人难堪,此刻必由另一位长者出来调停,安排另一些平辈亲戚拿着红筷子,捣窗户纸,先戳四角,后捣中间,边捣边喊"喜词",成为闹新房的最后一个高潮。

 

十四、三朝

 

正日的第二天,今城区一带称为"三朝"(依次还有"七朝""十三朝"等,直至"满月"),新娘要下厨做菜。农村,称这天叫"小三朝",由福奶奶给新娘"绞脸",俗称"开脸";先让新郎在新娘头上拔三根头发,绞完后再教新娘咬鸡蛋,最后以"透壳黄,养儿郎"的顺口辞作结。

 

十五、瞧朝

 

新娘成婚数日后,请娘家人来拜会婆家人,谓之"瞧朝"。乡间俗曰"会亲",有的地方又叫"分朝"

 

十六、回门

 

婚后,新娘带着新郎首次回娘家,谓之"回门",旧俗"满月回门",也有三朝、七朝或十三朝回门的。满月前,新娘不到邻舍串门。民间要求新娘手制裤、袜等新衣,有"要得富,做条裤,要得发,做双袜"之说。如果不是满月后回门,新娘必须带新郎当日赶回婆家,谓之“月内不空房”。

 

现时,婚嫁已无上述繁文缛节,一般多为自由恋爱,男方到了法定年龄,双双到所在地区的民政部门办理结婚登记,领得结婚证后便构成合法婚姻。婚龄青年大多选取元旦、春节、国庆、"五一""五四"等节假日举行婚礼,有的还采取旅行结婚;工会、青年团、妇联等社会团体有时还联合组织婚龄青年参加集体婚礼,提倡婚事新办。文明结婚,结婚仪式也日益简化。但近年结婚讲排场、比阔气之风较为严重。

 

第四节   丧葬

 

一、送终

 

旧时,病人快咽气时,家人要为其沫浴、理发、更衣、修指甲。对男性病人理发曰"剃头",请理发师做,只剃前额,不剃后脑,名曰"剃后发"。更衣又称"穿老衣",如属寿终,则又叫"穿寿衣"。有条件的人家,寿衣要做有"五领三腰"(即上衣五件,下衣三件)。病重垂危,抬出来叫"上廷床"。儿孙在外地的,尽快催回。家人买好"千张纸",通常为十二刀,悬于屋梁上。

 

二、停灵

 

上高   病人断气,境内称"归天""走了"。家人将尸体从病床移至堂屋,民间多卸下屋门一扇,男左女右置于其上,名曰“上高”,陈尸必头南脚北向,面部必盖有四方形白布一块,名曰"蒙脸布"。头足两处各点一盏豆油灯,境内西区名目"长头灯",而东区则叫“长明灯”。足下放置两块砖,名日"稳脚砖"。头前供一碗饭,或三酒盅米,名日"倒头饭"

 

报丧  旧时,人死后,家人须立即向亲友报信,俗称"报丧",又叫"把信""送死信"   三、守灵

 

陪睡  旧时,人死后不能立即安葬,要停尸堂中,至少三天两夜。孝子孝孙日夜守护,即使夜深,也不能离开。如此守灵,民间俗称“守孝陪睡”。 

 

戴孝  死者晚辈亲属,接到丧讯后即穿素色衣服、鞋帽,以示哀悼。旧时直系亲属,要另做孝服穿戴,谓之"戴孝"。如系死者儿子须头戴麻布帽,腰扎稻草绳,身穿白布长衫,脚穿草鞋;儿媳散发,身着白衣,头顶长麻布,鞋头缝上一块麻布;女儿、孙女身披一块长白布(已出嫁者头顶一块长白布) ;女婿、孙女婿头戴白竹布帽。唯曾孙身穿红衣,头戴红布帽(或在白布帽上加缝一块红布或布球)  

 

吊丧  亲友闻讯前来哀悼,称为"吊丧"。因旧时吊丧多带纸钱(又称冥钱,俗称"毛昌纸)来,故境内又称此举为吊纸。境内俗规,凡亲友来吊丧,孝子要走出门外,到半路上跪接、叩首;客人向死者致哀,孝子及其他下辈均得陪跪。俗说:"死娘老子,膝盖弯子当路走。"孝子还要不断地焚烧寿纸,否则,将被指责为"不孝顺""不懂规矩"

 

铺堂  旧时谓人死后,阴魂要到土地老爷处报到,故于守灵的同时要由儿女、媳妇、孙子等去土地庙烧香、铺堂和送饭。铺堂又叫送铺,即送柴席一张至土地庙置于供桌下面,在地上铺些稻草,以示给亡灵安身;并盛满三酒盅米饭,由长房孝子用捧盘送于庙内。境内俗规,凡铺堂、送饭者,走去与回来,不能走同一条路。

 

制棺  境内惯用土葬,相沿成习。人到老年,尚未得病就预先请木匠打好棺木,谓之"寿材";称活着时所制的棺,叫做"喜材";人死后被抬进棺材,称为“穿材”(北部滨海一带则称为"上材")

 

四、入殓

 

整容  入殓前,为死者洗脸、揩身,谓之"整容"。如死者眼未闭上,即由长子揉眼,使之螟目。女尸由女儿、儿媳或侄女整容。

 

收殓  死人入棺时,旧时为丧葬高潮,要请僧道打击乐器,吹鼓手配以喇叭,全家人嚎哭。入棺后,主丧人将死者蒙脸布揭开,点燃红纸捻,由家人亲友边看边绕棺木一周,名日"看全福"

 

糊哭丧棒 旧时,人死后即根据儿孙人数制作哭丧棒,一般以24根芦苇(寓意二十四孝)为棒芯,外糊白纸。代表儿子的外面用毛的,代表孙子的用光的,代表重孙(方言,即“曾孙”)的用红的纸裹,代表灰孙(方言,即“玄孙”)的须用红白相夹的花棒。市区西部流行糊哭丧棒要一代长于一代的俗规;市郊南部地区还在孙子棒上加以区分,如长孙半光半毛,次孙只光不毛等等。

 

封丁  家人亲友看完"全福"后,即开始封棺。旧时一般要请阴阳先生参与其事,首先确定棺位方向,由死者儿孙剪下头发少许,放入棺材的主钉眼内(主钉眼是木匠制棺时留好的,于棺的位置亦有男左女右之别;主钉是铁匠打的,男为八锤钉,女为扁头钉)谓之“封丁”,也称"挽丁"。如死者无儿孙,就请近门侄儿封丁,也有女婿封丁的。旧时,认为封丁为送终的标志,能享有遗产继承权。故有遗产而无亲生子女者死亡,其近亲族中常有人为争夺遗产而争封丁。因此,旧时封棺还必须请族长或娘舅家出面"执丁",主持公道,使死者"安灵"

 

五、安葬

 

出棺  旧时,死者在家停尸三日后才能出棺,豪绅、官宦之家收殓后要停数日乃至数年,且焚香供饭不断,称之为"殡柩"。而一般人家笃信"入土为安"之说,人死后即请风水先生选择墓地。过去墓地多择于自家田地或族祖墓地,所以境内又有人称出棺为“出田”,盐城县亦称入土为“上墓”。出柩时,亲朋先行祭祀,孝子孝孙则跪于阶下,棺材抬出门后,家人将床席迅速搬出掷于别处,孝子孝孙们披麻执棒紧随其后。今滨海、阜宁、响水几县,亲朋好友以竹杆撑住挽障、被面,浩浩荡荡,动辆上百人,吹手列队于前,哀乐声响不绝于耳。

 

入土  至墓地后,仍由阴阳先生选定方位,曲抬棺人(乡间称此业叫“扶冢”)挖好坟坑,孝子孝孙们投以钱粮纸、黄元或芦柴稻草于坑内四周焚烧,谓之"暖坑"。最后,孝子们要入一次坑,余者绕坑边一周,即可入棺;定向定位后,由孝子孝孙抛入钱币数枚,抓一把土撮至棺上,即开始填土;初成墓形,再于坟前插上哭丧棒,供四碗饭菜。

 

复山  入地后三日,嫡系晚辈再去墓地,焚化纸钱,供饭祭菜,修整坟墓,称为"复山"(也有人写成"复三")。农事繁忙,为节省人力、时间,在入土的当天去修整坟墓的也有,西乡一带称之为“跟山复”。旧时,出殡送葬,妇女不能参加,而复山时,女儿或侄女则可随同前往,俗规女儿或侄女要用衣兜泥沙绕坟一周,并撒土于坟上/称之为"缮阴屋"

 

六、祭礼

 

烧七  老人临终断气前,儿孙即停止理发,媳妇也不得绞脸,叫做"留七头""人死后,每七天为一个“七”,自头七至七七,逢七均须烧纸祭祷,谓之“烧七”。若人死之时刚好是农历初七、十七或二十七日者,则称为“犯七”。如犯头七,要在坟基插7面祭斜角小旗,二七则插14面,余类推。边插边祷告曰:"风来旗里躲,雨来伞里蹲。"还用黑纸剪面伞形,插于坟头,以示护卫死者。

 

六七  烧七祭奠仪式中,以六七最为隆重。是日,亲友大集申,剃"七头",由死者女儿、侄女或孙女办饭菜祭奠,俗称"换饭"。旧时,这一天还要请和尚道士念经,放焰□,做佛事,以超度亡灵。

 

除灵  境内民间死人丧期为3年。在这期间为死者设灵牌,家人身穿孝服,室里陈设须为素色。过年贴春联,第一年用白纸写,第二、三年用蓝纸或黄纸,内容多为"守孝难为礼,思亲兔贺年"之类"。第三年大寒,俗规三冬末过之时,即邀亲友,请僧道,念经,祭祖,凡殡柩未入墓安葬,或与先死者共墓的,称之"合葬"。最后,将死者灵牌烧掉或置于家堂菩萨左侧的“神龛”》内,这叫做"除灵",俗称"捧牌子"。除灵后,家人亲友脱去孝服,于腰间系一红布带,妇女头上戴一朵红花,名曰“服孝”。

 

建国后,移风易俗,推行丧葬改革。50年代起,开展平坟深埋、不留坟头活动,利用荒滩瘠地建立集体公墓。60年代后,相继建立火葬场,土葬普遍改为火化。丧事也逐步革除旧的迷信习俗;用戴黑纱代替披麻戴孝,用骨灰盒寄存代替棺木土葬,以放哀乐开追悼会缅怀故人,寄托哀思,代替和尚道士"念经"、“放焰口”。80年代后,滨葬习俗一度出现大操大办现象,封建迷信活动时有抬头。

 

第五节    交际

 

一、交往

 

旧时,境内民间的人际交往,等级观念浓厚,官民之间、贫富之间交往甚少,亲朋邻里之旬则注重礼尚往来。交往中,礼节繁琐,套语颇多。下级见上级、百姓见官员,须行跪拜礼;口喊“大人”;熟人相遇,抱拳拱手致意,口说"你早""你好"等;至亲好友来往,主人亦须至门外相迎,先躬身行拱手礼或相互握手,并说:"欢迎光临""有失远迎"等客套话,然后引至正屋就座,双手捧茶敬烟。接客期间,不得打骂小孩,不看钟表,以兔逐客之嫌。走亲访友作客时,须着“出客衣裳”,通常还携带茶食、糖果、糕点等小礼,馈赠主人或主家小孩;春节期间外出拜年,还要"包喜钱"送给主家孩童,遇有生日满月、婚丧喜庆、乔迁之喜等,亲友须向主家馈赠钱物/俗称"出人情"。人情一般往"要略高于来",但如果""先于"",则""有时又高于"",如此往来、来往,水涨船高,"人情"渐趋提高,故民间有"人情大似债,头顶锅盖卖"之说。

 

现时,交往礼节已逐渐简化,见面行握手礼或点头致意礼,无甚多的套语闲话,一般仅说"你好""你早"之类的文明用语;告别时握手或举手说"再见"即可。只是"出人情"之风有增无减。

 

境内农村,还有一种一家有事百家帮忙的良风,如建房乔迁、""""喜事等,邻里之间是不请自到或随请随到。

 

二、称谓       

 

1·亲属称谓

 

长辈  曾祖父母和外曾祖父母,口语中称老太爷、老太太,或称外曾祖父母为外老太爷、外老太太;祖父母,北部地区称爹爹、奶奶,南部地区称嗲嗲、奶奶,外祖父母称外公外婆或外公爹爹、外婆嗲嗲与外婆奶奶。父亲、,岳父或公公,城镇多称爸、乡村大都称嗲、大爷;母亲、岳母或婆婆,城乡均称为妈妈或姆妈,伯父母、叔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爷、大妈() 、二爷、二妈等,其中,年龄最大的伯父母多称大爷(),而年龄最小的叔父母则多

 

称为老爷、老妈;姑父母一般依次为大姑爷、大姑,二姑爷、二姑等,其中,年龄最小的姑父母通常称为老姑爷、老姑;舅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舅舅、大舅姆() ,二舅舅、二舅姆(),其呻年龄最小的舅父母称老舅舅、老舅姆() ;姨父母一般依次称为大姨父、大姨娘,二姨父、二姨娘等,其申年龄最小的称老姨父、老姨娘。

 

平辈  兄嫂一般依次称大哥、大嫂,二哥、二嫂等;弟媳一般呼名,亦有称弟弟、妹妹;姐姐、姐夫一般依次称大姐、大姐夫,二姐、二姐夫,亦有称姐夫为哥哥;妹妹一般依次称大妹、二妹,妹婿通常在其姓前加"",如"小李",“小张”,等,对妹妹、妹婿也有直呼其名的。堂兄弟、堂姐妹及其配偶的称谓与上述相同;表兄弟、表姐妹、姨兄弟、姨姐妹及其配偶的称谓亦与此相同,有时则在前面分别加上"'""字。

 

儿女结亲后,亲家双方父母互称亲家公(爹)、亲家姆()。境内夫妻也有随自己的子女称自己的长辈或平辈的习惯。这实际是对其子女起一种示范教导作用。

 

2·.大社交称谓

 

日常生活交际中,对年龄差距较大的长者,乡村多称作老爹爹、老奶奶;城镇则多称为老先生、老师傅、老同志、老太太;对年龄相仿的,乡村多称大爷、大妈或大哥、大嫂,城镇则多称为师傅、同志、大姑、小姐等;对年幼的,乡村称为小大爷、小老爹、小弟弟,小姑娘、小妹妹,城镇多称作小朋友。

 

在工厂企业的职工之间,对直接带自己的师傅,通常只称师傅,而对其他师傅则往往要在前面加上对方的姓氏,如"李师傅""王师傅"等。

 

学校学生,建国前多称老师为先生,称老师的妻子为师娘,建国后统称为老师和阿姨;老师对学生则直呼其名。

 

境内民间另有一种拜干亲的习俗,干亲双方通常互称为"干爸爸""干妈妈""干儿子"

 

"干闺娘"。干亲之间的往来,是一种无血缘亲戚关系的往来,一般或出于某种政治、经济上的需要,或为相互联姻之前奏,或有恩于人。现时,拜干亲的习俗已不很普遍。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