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口是世界最罕见的古泻湖遗迹原貌——大自然雕琢的得天独厚的风景区和保护区(王兆唐)
建湖县九龙口是江苏省4A级风景名胜区,是保存完好自然生态湿地保护区,科学美称:江苏省古泻湖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它不是一般湖荡的美化装璜,而是鲜为人知,得天独厚,有深度内涵。九龙口的亮点、个性和特色,是古泻湖这张王牌,它是世界最罕见的古泻湖遗迹真面貌,是国内保存最完美的最大古泻湖,是江苏省最理想的古泻湖天然实验室。这都是名符其实,这才是提升认识,有完美理解。清醒了特殊性就更热爱、想往九龙口,游赏大自然风光,看看古泻湖的遗迹。众多自然景观,令人陶醉:泻湖景色、九龙嬉珠、神话传谈、生物奇遇、绿波泛舟、晨雾轻纱……。
九龙口是里下河水乡明珠,位于东经119°35′,北纬33°24′,位于长江、淮河之间,西部有地势稍高的洪泽湖与高邮、宝应湖群,中部为射阳湖荡,东部有数条古贝壳堤与现代滨海平原分开。与三市四县交界,有7000多公顷芦荡,以芦苇为主的一望无际的青纱帐,金滩银荡也是名不虚传。在1990年9月24日美国专家R·贝特(中名巴金汉)用英文写下观感,当场中国科学院王远学者译成中文:“美丽神奇的九龙口,是世界上罕见的……”;当年还有美籍日本人教授田松雄也考察九龙口地质、植物,非常赞美。
九龙口“神奇”在哪里?神奇在古泻湖的成因和发展。谁会想到“沧海桑田,海枯石烂”,地质地貌的千变万化,这是科学事实。那精彩动人科学传说故事,不是神话,更不是莫须有的空血来潮。黄海曾是大平原,距今10—7万年间,形成黄海湖,距今7—4万年间,由于气候变暖,海水后退,形成黄海平原,距今4—3万年间,又成汪洋大海,距今1.2万年间,现代黄海的轮廓基本形成。海水后退、淡化,在海湾处九龙口便形成封闭型里下河古泻湖。
九龙口至东边上冈镇50多公里都在古泻湖范围,现在到黄海西海岸约200公里之距。这古泻湖经历海湾——泻湖———淡水湖沼三个发育阶段。第一阶段已万年以上,古黄海的海岸线示意图,我县境内是大海湾。第二阶段泻湖期,已有0.7万年以前,形成半咸半淡水称泻湖,维持了两千多年的历史。第三阶段淡水湖沼,也就是现阶段,已有四千多年历史,由于海岸继续向前伸展,湖水继续淡化,最后形成今日淡水湖泊。这是现在的九龙口啊!据C14测年(C为碳,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原子测试)形成年代为5600——7000年间。
九龙口古泻湖遗存的地质地貌,作为世界和我国泻湖发生发展的佐证。而古海湾测示图上,至少在五、六千年前,县境为黄海的一个浅水海湾;还发现古贝壳残骸堆积物及生物化石;九龙口现有出海通道,这也是海陆变迁和古泻湖形成的佐证。九龙口的九条河,上游有六条进水河,下游三条出水河,下泄水经戛粮河、射阳河入黄海;另外通九龙口及戛粮河的途经县城的盂兰河、建港沟(现已更名为神台河),流入黄沙港,也是出海通道。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县境内多处发现麋鹿(四不像)角化石,证明历史上确实存在个大草原、大森林;九龙口东部有数条古贝壳堤,又发现几米深的古贝壳堆积层,还发现蚬子化石(古贝壳化石一种),经专家鉴定,其年代万年以上。这段贝丘遗址,可能是远古时代大海波涛的杰作;或是古代祖先为了防止湖海水泛滥,利用贝壳筑的海堤。此外,在上冈榆西村发现大鲸鱼遗骸,活体长26.30米,重约30吨;在沿河镇长新村发现古代烧盐的器具。这些都说明现在我们居住在古泻湖堆积平原的陆地以前,为海洋的象征。
神话传说,也反映九龙口是大自然的雕琢,不是人工造作。“九龙嬉珠”、“九青龙搏斗胜黑蟒”造就出九龙口,有人说广东靠香港的“九龙”是条旱龙,而江苏“九龙口”是条水龙。九龙口是大海的女儿,这就是黄海龙王的女儿,迷恋在九龙口这块珍珠地,再也不肯回娘家。作者曾有绝句一首:“青纱帐里九龙口,大海女儿恋母情。古泻湖呈三步曲,湖堤贝壳证鲜明。”天上神羊下凡,欢乐地歌唱,领头羊望着天空行走,歪歪斜斜,她一步步走,后面就出现一条条河,九龙口的九条河走出来了,戛粮河、射阳河也走出来了。通向大海故是九弯十八曲。另外神话中九龙口区域的收成,原是盐渎县城,是泥城墙,第一任县官孙坚在此。一天凤凰受晦气影响,便把这县城叼衔到盐城现址地方,盐渎故址变成今日的“收成”。神鱼打鼓,形成九龙口的滩涂高地,有个高地就叫“鱼打鼓”。鲨鱼戏水小沙庄,九龙讨伐大鲨鱼。
30多年来我与九龙口同呼吸共命运,这期间受县领导重托,多次考察九龙口,设立科研项目,认真调查研究。首先建立县级保护区到省级保护区,便参加县里考察,又随同省里9个学会专家考察,以及陪同中国农科院、美国专家考察。一草一木都历历在目,踪迹留在九条河道和滩涂上。建立完整的80万字九龙口古泻湖资料档案,翻开案卷,如同寻宝。不会忘记,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研究所颜景松和郑长苏两位湖泊专家,在1987年8月4日和5日考察九龙口,其谈话与古泻湖专题学术交流作记录,又搜集古泻湖资料,其资料都保存下来。我采集九龙口千种野生植物和昆虫,进行分类鉴定,植物群落分布,制成主要野生植物104种标本,专家们都认可,写成技术报告,采用在省9个学会1988年7月向省科协、省政府申请保护区报告上,也细心协助完成这个申请报告。美国博士巴金汉专家,看到写的九龙口古泻湖藻类群落分布报告,不远万里来此考察。九龙口生物物种很多,预估10多万种,真是天然物种的基因库,加上古泻湖地质地貌,是科研、教学好场所。作者完成数篇论文和文章,在国内和美国、英国英文刊物上刊登,在国际学术讨论会上介绍。尤其从事九龙口两类生态系统项目研究有成果,主要是保护好这古泻湖。一个是古泻湖水域生态系统,另一个是农田生态系统,研究两者关系协调统一,保持生态平衡和生物物种多样性,保持古泻湖水清和物种繁盛,杜绝工业污染源,更要是农田农药不能流入泻湖荡区,防止鱼类、鸟类、野生植物死亡,切断食物链。要减少农药使用,搞有机农业、搞生物防治来治虫灭病;以虫除草的研究也很有进展。芦苇是防治污染的很好野生植物,但要复壮更新。另外千万不能围垦,还要退田还湖,万万不能缩小古泻湖面积。要有执法巡查人员,制定保护公约,永久保护好古泻湖地质文化遗产,保护好这颗水乡泽国的明珠;再则要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做好规划建设,更加锦上添花。
我似乎是一只蝴蝶,迷恋九龙口古泻湖湿地的奇花丽葩。酝酿多年填这首词,倾吐它的亮点、个性、核心主旨,唱出新景点和情感……
蝶恋花·九龙口
古貌泻湖银泊荡,神话传谈,天地凤凰唱。
春去秋来青绿帐,芦花蒲草烟波浪。
滩地岛楼高步上,万顷长空,水鸟飞翔畅。
快艇驰梭清碧漾,游人抱腹朝天仰。
- 上一篇文章: 谈谈古镇的八景(李世安)
- 下一篇文章: 五谷树(彭淑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