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名胜寻芳 > 建湖旅游 > 正文

建湖佛教文化旅游前景看好(李世安)

发布日期:2012/2/6 11:16:17  阅读:4088  【字体:
 

 

建湖佛教源远流长,文化内涵丰富,寺庙自成景观,加上优美的环境,便捷的交通,为地方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唐初,境内就有佛教寺庙,并有8座被列为唐代108大寺之中。建湖佛教文化千年一脉,到了清代已是“无庙不成庄”。“家家弥陀佛,户户观世音”之说,足以说明佛教的普及程度。旧制盐邑400座寺庙,西北乡(今县境)即有260座。被称为“淮东名刹”的泰山寺(俗名西阳村),一寺有6个下院,分布于大江南北,僧徒200多人。每年“三月三”庙会,外地有数万人前来观光礼佛,故有“江北第一大寺”之美誉。本土高僧名道之多,是其他地区所不及。清康熙间,净慧寺原志和尚,被皇帝赐为“净慧禅师”,声誉远播。三教庵静波和尚,年轻时即因深悟禅宗,而被慈禧召见,民国肇建后,出任中华佛教总会副会长。泰山寺德超和尚,曾出任江苏省佛教会秘书长。罗汉院出家的茗山法师,改革开放后任江苏省佛教协会会长、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今台湾台北弥勒内院住持宽裕法师,亦为建湖籍人。他们高超的佛学水平,在学术界和佛众中都备受推崇。

在古建湖众多好的景观中,庙宇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些寺庙,有的“曲径通幽”,殿宇巍峨,自成景观;有的则以寺庙为中心,辅以芦荡风光,小桥流水,景观相映;有的与其他景点比邻,香客游人相夹,人气很旺。寺庙山门前,大都有广场,甚至建有戏台(古称“优台”)和乐棚,供民间演艺之用。同时也是所在地区社火活动的中心,是举办庙会、灯会的主要场地。平素间,清静幽雅的寺院,众多的寺藏文物,也为文人墨客提供习业的方便。清代著名剧作家《桃花扇》作者孔尚任、“扬州八怪”郑板桥曾流连于净慧寺;北海元度、泰州智海等名流均在泰山寺和罗汉院寄居多年,至今犹为人们所传颂。

改革开放以来,太平盛世,经济繁荣,党的宗教政策得到进一步落实。不仅原有的主要建筑得到了修复,有的还重新造塔建殿,铸塑佛像,出现了令人称颂的奇观。历史的沉淀,加上现代元素的补充,使今天建湖佛寺外表更加古朴庄重,内涵更加丰富深厚。至目前,全县已有20座佛教寺庙对外开放。其共同点,就是自然景观和佛教人文景观交相辉映,景点和寺院浑然一体,展现了景中有寺,寺中有景的特点。景观为寺庙增色,使寺庙更加有名。坐落在双湖公园内的罗汉院,园内湖水浩淼,绿地如茵,亭榭凌波,殿角巍峨,公园使寺庙更加秀美,寺庙使公园更具灵性。独具特色的双湖公园与古韵悠悠的罗汉院,正凸现出迷人的风姿,向游客亮出建湖的名片。净慧寺内有千年古塔,泰山寺外就是菩提缘农庄和明代驸马的“望夫台”,南林寺西院有陆秀夫纪念馆,龙王庙附近有“新四军苏中印刷所”旧址,等等,佛教文化与名人文化、红色文化、生态文化融为一体,构成了一道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为张扬佛教文化旅游特色,建湖宗教与旅游部门请来东南大学旅游研究所专家,对县境佛教景区进行统一规划,为佛教文化旅游景区的建设提供智力支持和创新动力。比如,规划延寿寺佛教景区,分为三大功能区,即佛教文化区、长寿文化区及休闲娱乐区。佛教文化区设延寿寺佛教活动区、佛教文化阅览区;长寿文化区以长寿文化为灵魂,围绕健康长寿这一主题及由此引申出的“尊老敬老”,把长寿文化通过具体的旅游项目表现出来,满足人们追求长寿的心理。休闲文化区是将佛教文化中清静养性以及长寿文化中的享受休闲相呼应,满足一些游客来此放松身心、享受生活的需求。在县宗教部门指导下,各寺庙根据自身资源,着力创建“一庙一品”的文化旅游品牌,如罗汉院打茗山文化牌,南林寺打陆秀夫文化牌,净慧寺打古塔文化牌,延寿寺打延寿文化牌,泰山寺打庙会文化牌,清洁庵打测天文化牌等等,用文化品牌来支撑佛教文化旅游的发展。近几年,地方政府不断加大投入,修筑了佛教文化旅游专线,从县城坐班车可直达沿荡边的泰山寺,从盐城做班车可直抵偏僻的净慧寺,便捷的交通,已将佛教景点与其他景点串为一体,既拓宽了旅游空间,又便于解决行、游、住、食、娱、购六要素问题。新近泰山寺、延寿寺都新建了100多间客房,延寿寺生活区可供500人吃、住,无须到寺外租被、席,借桌、凳。

今日建湖佛教寺庙,不仅是信教群众活动的场所,而且正成为游客选择的文化旅游的目的地。游览佛教景区,已是风生水起,建湖佛教文化旅游前景看好。

 

[链接]

庙会文化

庙会是我国传统文化、传统民俗的一部分,源于古老的祭祀活动,与佛教寺院以及道教庙观的宗教活动有着密切关系。同时,它又伴随民间信仰活动而发展、完善起来的。

县境庙会活动历史久远,真正定型、完善则是在明清时期。旧时,由于自然灾害频繁,人们就将希望寄托在超自然的神身上,一些信徒便到寺庙里求神拜佛来祈福消灾。随着宗教活动的世俗化,这类活动常由民间俗众出面协商举办。在宗教举行各种节日庆典时,民间的各种社会组织也主动前往集会助兴。这样,寺庙、道观场所便逐渐成了以宗教活动为依托的群众聚会场所。集会时众多的人流又形成集市,所以庙会也被称做“庙市”,指因宗教活动而形成的商业贸易市场。

古建湖的庙会,被称为宗教型庙会或祭祀型庙会,其会期根据世俗的宗教的节日而定。所谓宗教节日,往往指的是神佛的寿诞之日,比方说泰山娘娘的寿诞为农历三月初三(也有称此日为西王母娘娘的寿辰),因此新阳村泰山寺每年会期就是定在农历三月初一到初三。届时,四面八方的信徒会如期赶往寺庙,参与顶礼膜拜;也有根据俗众和贸易需要确定会期的,称为多内涵型庙会。上冈过去每年都按行业举办多内涵型庙会,如同现今各类文化节一样,使庙会活动的商贸气息随着群众性、娱乐性的加强而相应增加。

建湖是小戏之乡,又是杂技的主要发源地之一。过去民间艺人大都是在庙会上卖艺谋生,这里最大限度地集中了民间小戏、舞蹈、杂技表演,是民间艺术的摇篮。古建湖民间的庙会红火,是与草根艺人的推助分不开的。十八团(今庆丰镇)是建湖杂技的老家,每年重阳节前后,都要举办一年一度的杂技庙会,亦称马戏会,会期半个月,会址设于古基寺。届时凡流散在外地的十八团艺人都要赶回古基寺祭祀东岳大帝和本行祖师爷。祭祀仪式过后,便是杂技、魔术表演,各个马戏班(团)推出武艺高手,各显神通,观众逾万,极一时之盛。建阳镇的庙会名闻遐迩,从明代起就盛行办庙会,正月十五、十月十五做三官会;五月十三做圣帝会,五月十八做都天会,每到会期,商贾云集,万人空巷。解放后庙会停止,改为逢“五、十”赶大集,专门进行贸易活动。

改革开放以后,恢复了传统庙会活动,并向个性化,多元化方向发展。泰山寺的“三月三”迎神赛会,盛况不减当年。每次上会逾四、五万人之多,甚至海外有些好奇者也慕名赶到这里逛庙会。恒济镇建河村每年都要举办几次文化庙会。一个村单舞龙队、腰鼓队即有十几支。每次庙会,都有舞龙顽狮、打腰鼓、秧歌舞、小演唱、体育比赛等节目,人们载歌载舞,笑逐颜开。在这里。庙会已成为地方性的民众节日活动。逢年过节各寺庙都要开庙。2012年春节期间,境内各地年味十足、特色鲜明的庙会纷纷启动,把龙年新春装点得热闹、祥和。

作者:佚名   来源:本站原创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