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建湖文史网 > 史志档案 > 备份栏目 > 建湖续志 > 正文

《建湖县志(1986~2008)》第二卷 基础设施:第五章 城镇建设

发布日期:2011/10/17 15:03:54  阅读:6813  【字体:
 
 
      80年代以来,先后进行四轮县城建设规划修编工作。1982年5月,启动和进行城市建设规划首轮修编工作,对县城建设的规划范围、城镇性质、发展规模和推进步骤明确了方向。在搞好县城规划修编与落实的同时,重视抓好开发区和城市配套建设。1992年,县经济开发区建设开始,先后投入10亿元,完成区内“四纵四横”主干道和“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建设。1993年,集中5万劳力开工建设21.3千米长的县城接通204国道工程。1996年以来,县城先后实施“五路一场”、三期旧城区及冠华路等重点拆迁改造工程,完成新世纪大桥等县城主要桥梁的新建和改建任务。2003年,投资1.3亿元,建成9.2万平方米的西塘河风光带。2005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绿化、美化、亮化同步实施。2007年起,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加快推进“一区三园”建设,组织城乡基础设施会战,集中实施双湖路、中环连接线、南环路、盐徐高速接通工程、231省道及黄沙港特大桥等一大批重点工程,迅速拉开50平方千米城市发展框架。1987年,县城建成区面积为4.7平方千米,人口7.5万。至2008年底,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8.5平方千米,常住人口增加到18万,城市化率达40.9%。继2005年建成省级文明城市后,2008年通过复评,2009年又获“全国文明县城”称号。
 
      1986年、1995年和2000年集镇规划先后进行三轮修编,镇村建设快速推进。近湖、上冈、庆丰、颜单等镇被命名为全国乡镇之星、江苏百家名镇、全省小城镇建设示范镇,蒋营镇成为盐城市唯一全国小城镇改革发展试点镇;所有村全部通电、通电话、通自来水、通公交。2008年,建阳、上冈、庆丰、恒济和颜单5个镇完成市级重点镇建设总体规划修编报批,全县小城镇和中心村建设跨入新的发展阶段。
 
      1986年,境内有公路230.55千米。90年代起,加快县境交通建设,先后实施干线公路等级化、“村村通”灰黑化、航道生态化、港站桥涵配套化工程。2008年底,境内公路总长扩增至1661.25千米,高速公路、国道、省道、县道、乡村道四通八达,公路网面密度达1.43千米/平方千米。全县所有镇通黑色公路,所有村(居)通水泥公路,建成农村水泥公路1256.82千米,新建桥涵169座。
 
      境内有大小沟河3000多条,其中骨干河道108条,里下河地区入海的四大干河中黄沙港、射阳河穿越县境。80年代以来,水利建设着重提高抗御各种水旱自然灾害能力,先后实施大溪河、通榆河、戛粮河等整治工程,开挖土方近千万立方米。疏浚河道2000多千米,清淤1600多万立方米。实施联圩防洪,农村建成耕地面积达700公顷以上的圩区25个,县城防洪建成三大圩区,圩堤总长87千米。在遭遇1991年、2003年、2006年特大洪涝灾害和1994年、1997年严重旱情后,建湖县加大硬件投入,进一步完善防汛防旱决策信息系统,至2008年建成基本完备的防汛防旱体系。
1986年以来,邮电通信得到空前发展,现代化通讯体系覆盖全县。通过实施扶贫通电、农网改造、城网改造等工程,全县电力供应状况得到彻底改善,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五章 城镇建设
 
      1986年以来,依据县城总体规划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县委、县政府重视编制各类规划。围绕建设配套设施全、建设品位高、环境质量好的目标要求,重点抓好城市道路、绿化、标志性工程建设,采取旧城改造、搬迁城区工业企业和房地产开发等措施,推进城市建设,人居环境得到改善。2005年,成功创建“江苏省文明城市”。2007年起,围绕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双轮”驱动战略,大规模组织城乡基础设施会战,集中实施一大批重点工程。同时,通过城乡联创,以城带乡,推进小城镇建设,重点加强中心镇、中心村建设,全县镇村面貌得到改观。
 
第一节 机  构
 
      1986年,全县城乡建设管理主要由建湖县城乡建设环境保护局负责。1989年2月,建设、环保分设,成立建湖县建设局,内设人秘、财计、规划、村镇、施工5个股室。2001年机构改革后,局内设办公室、财审科(企管科)、法制科、建工科、城建科、村镇科6个科室。2008年,局属单位有房改办、建管处、拆迁办、开发办4个副科级事业单位,县房管所、上冈房管分所、质监站、绿管所、城建档案馆、图审中心、燃气办、抗震办8个股级事业单位。局属企业有自来水公司、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园林工程公司等。
 
      2008年5月,原县城镇规划办公室从建设局划出,成立建湖县规划局,内设办公室、规划科、工程管理科、法规监察科,下辖规划技术服务中心、城建监察大队。
 
第二节 城镇规划与管理
 
      一、县城总体规划
 
      1.县城第一轮总体规划。1982年5月,县政府委托南京大学地理系编制县城总体规划,11月16日县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总体规划,1985年8月17日经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实施。规划期限:近期1982~1987年,远期1988~2000年。规划区范围:西至后舍庄,东至农药厂,北起杨楼沟,南至长沟大队中心沟,总面积19.8平方千米。城镇性质:以食品、纺织工业为主,具有水乡特色的全县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规模:非农业人口近期为3.5万人左右,远期5万人以内;近期建成区面积4.7平方千米,远期建成区面积8.07平方千米。发展方向:向西为主,辅以向东,控制北部,暂不向南。
 
      2.县城第二轮总体规划。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加之新长铁路将从城北通过,1987年开始对原县城总体规划进行多次讨论调整和完善,1989年初形成县城建设第二轮总体方案,6月提交县第十一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1990年12月26日经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实施。规划期限及范围:规划期为1990~2000年,建成区东至湖东路,西至永太河,南至县皮鞋二厂,北至规划的铁路站场,面积为13.2平方千米;规划控制区北至夹荡港,东至鱼种场,南至李家庄,西至韩圩河,计40平方千米。城镇性质:按第一轮总体规划的城镇性质不变。发展规模:近期至1995年常住人口为9.5万人,远期到2000年常住人口为12万人;建成区总用地13.2平方千米。发展方向:控制向东,适当向南,重点向西,结合发展北部。
 
      3.县城第三轮总体规划。1997年3月,县委、县政府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总体规划进行第三轮修编。1998年10月31日通过盐城市规划局组织的专家评审,1999年1月18日经县第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审议通过,1999年12月30日经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实施。规划期限:近期1997~2000年,远期2001~2010年。规划区:包括建湖镇和近湖镇全部,建阳镇的镇区和建南、陈圩、顾坝、杨沟、建北、马厂、建东、冯晏、金桥、胡桥、商家11个村,钟庄镇的南华、建新2个村,面积120.2平方千米。规划用地范围:包括建湖镇的全部,近湖镇的高马、建高、裕丰、太平、镇南、长沟、胜利、近湖、杨庄、东付、东陈、镇北、陈堡、季舍、建港、西葛、蔬菜17个村,建阳镇的建北、马厂、建东、冯晏、金桥、胡桥6个村,面积43.1平方千米。城市性质:建湖县域的行政、经济、文化中心。发展规模:城市人口规模近期13万人,远期20万人;城市建设用地规模近期10.8平方千米,远期18.72平方千米。城市发展方向:向北为主,向西为次,适当向南、向东发展。
 
      4.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全省城市化进程加快,盐徐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开工建设,民营经济快速发展,为建湖城市发展带来新的机遇。2003年,县委、县政府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2004年10月27日盐城市规划局原则通过《建湖县城总体规划(2003~2020)》,2005年3月28日经县第十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审议通过,2005年6月6日经盐城市人民政府批准同意实施。规划期限:近期2003~2010年,远期2011~2020年。规划区范围:近湖镇全部、建阳镇全部,颜单镇和沿河镇位于盐徐高速公路以北的区域,钟庄镇南华村、建新村,总面积约208.7平方千米。规划用地范围:北至新长铁路和黄沙港,西至规划的建宝复线,东至东塘河,南至南环路,总面积58.96平方千米。城市性质:具有水乡特色的工业、商贸城市。发展规模:县城人口规模近期控制在20万人左右,远期25万人左右;县城建设用地规模近期控制在22.34平方千米以内,远期29.14平方千米以内。县城用地发展方向:主要向南、向西发展,适度向北延伸,逐步完善东部。2007年以来,对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进行调整与完善,主要体现在“三环”路网与功能分区、“一区三园”、环境保护、物流中心、村镇建设等方面。
 
      二、专项规划
 
      依据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2005年4月,委托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编制给水、绿地系统、抗震、停车、人防5项专业规划,南京城理人规划设计有限公司编制环境卫生、公共交通两项专业规划,于2005年11月10日分别通过专家评审,此后相继编制住房建设等6个专项规划。
 
      1.住房建设规划。2006年7月,县建设局委托南京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县城住房建设规划,2007年4月通过县政府审批。
 
      2.县城综合交通规划。2008年3月,由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货流、车流、人流、公共交通及服务设施的配置进行综合梳理,编制县城综合交通规划。
 
      3.县城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2008年3月,由江苏省规划设计研究院对县城内各水域的水质、水量进行综合梳理,编制水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4.高新产业园区(江苏省建湖县高新技术产业园)产业发展规划。2008年5月,县规划局委托东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编制高新产业园区产业规划,园区用地面积约26平方千米,总体框架为“一核五片”:“一核”是产业服务功能区,即园区商贸、行政高度密集的区域;“五片”是都市产业区、石油机械产业区、节能环保机械产业区、新光源电子产业区、预留工业发展区。
 
      5.“一区三园”规划。2008年根据新型工业化和城市化双轮驱动战略要求,全县工业用地分为“一区三园”四个片区:“一区”即江苏省建湖经济开发区,“三园”即县高新技术产业园、县民营科技创业园及上冈产业园。江苏建湖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东部,以一、二类工业为主。县高新技术产业园位于城南新区建宝路西侧,盐徐高速公路北侧,依托城南新区同步建设,发展技术密集型的无污染工业。县民营科技创业园(近湖民营工业园)位于县城西北部,以二类工业为主,规划将建阳工业园纳入民营科技创业园,统一管理、集约发展。上冈产业园位于上冈镇镇区南部、204国道的两侧,主要以机械和轻纺工业为主。
 
      6.“三环”路网和功能分区规划。2008年5月,县委、县政府确定县城“三环”路网、五大片区功能定位。“三环”:即由秀夫路、丰收路、滨河路和冠华路围合形成内环;由建宝路、明珠路、明星路和森达路围合形成中环;由231省道、233省道、建宝复线(234省道)和南环路围合而成外环,逐步形成50平方千米的城市框架。县城规划分为城中、城东、城南、城西、城北5个片区。城中片区北至建港沟、南至盂兰河、西至建宝路、东至西塘河,规划通过旧城改造,形成以商业、金融、文化娱乐、居住为主的县城中心区。城东片区东至东塘河、南至女儿河、西至西塘河、北至规划的233省道,包括近湖镇区和建湖经济开发区。规划改造近湖镇区,完善道路网络,为经济开发区提供居住、第三产业等配套服务。城南片区东至西塘河、南至盐徐高速、西至建宝复线、北至盂兰河,规划依托盐徐高速和良好的自然条件,全力打造行政、文化、体育、商务、居住为一体的城市新区及高新产业园。城西片区东至建宝路、南至双湖路、西至建宝复线、北至规划的233省道,包括建阳镇镇区和高作镇部分地区,规划为商业、居住、客运为主的新区,为县城远期主要发展用地。城北片区东至西塘河、南至建港沟、西至建宝复线、北至规划的233省道,规划依托铁路、公路、水路、交通优势建设包括物流、市场的生产型服务业集聚区,整合民营科技创业园和建阳、高作中小企业园,形成工业、服务业和配套居住为一体的城北新区。2008年4月,县规划局委托南京尼克公司根据“三环”路网、五大片区的功能定位重新制作总体规划模型,是年10月完成。
 
       三、详细规划
 
      1.县城中、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5年4月,南京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县城中、南部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12月13日通过专家评审,2006年实施。规划范围:东至西塘河、西至环城西路、南至双湖路、北至冠华路,面积约12.4平方千米。功能定位:森达路以北地区主要以行政办公、商业、金融、文化体育和居住为主体功能的中心城区;森达路以南地区为高档居住、生态休闲等城市功能发展区。人口规模:规划合理人口容量为14.41万人。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环、四轴、八区”结构,“一环”为环城滨河景观带;“四轴”为冠华路、建宝路、湖中路、森达路道路景观轴;“八区”为体育活动区、商业金融区、文化娱乐区、产业研发区、生态公园区、行政中心区、职业教育区和居住生活区。
 
      2.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5月,县建设局委托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县城城北片区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北起新长铁路,南至建港沟,西至建宝复线,东至西塘河,面积约13.05平方千米。功能定位:城北片区为民营工业的集聚地,里下河物流中心所在地为居住与工业综合发展区。人口规模:规划城北片区适宜居住人口约为9.73万人。布局结构:规划城北片区形成“一心、三轴、三片”的功能布局结构,“一心”为城北商业中心;“三轴”为湖中北路生活服务轴、建宝路产业发展轴、明珠路城市交通轴;“三片”为工业生产片、居住生活片、物流产业片。
 
      3.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7年6月,县建设局委托南京市规划设计院编制城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2008年10月完成编制。城南新区位于县城西南侧,南至盐徐高速,北至森达路,东起西塘河,西至规划经一路,面积约40平方千米。以建宝路为界分成两大部分,建宝路以东为新城区,依托双湖公园和行政中心、文化体育中心等城市重大公共服务设施,形成配套功能完善、生态环境优美的行政、文化、休闲、娱乐、居住为主的城市新区;建宝路以西为高新技术产业园,主要依托高速道口的交通优势,重点发展机械、电子等技术密集型产业,建成技术含量高、生态环境好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用地主要采用“两心、三轴、四片”的空间结构,“两心”指围绕双湖公园形成的城市综合服务中心和依托工业用地形成的产业服务中心;“三轴”指沿南环路、经三路形成的两条产业发展轴线,以及沿建宝路形成的城市景观轴线;“四片”指城市综合服务片区、居住综合片区、工业综合片区以及工业配套服务片区。
 
      4.建湖民营科技创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5月,近湖镇委托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建湖民营科技创业园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南起明珠西路,北至站前路,东至秀夫北路,西至环城西路,面积约3.2平方千米。功能定位:城北工业园的重要组成部分,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地,新兴的高新科技研发区,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典范区,园林化工厂的景观示范区。布局结构:规划形成“一轴、四片”的形态,“一轴”是建宝路产业发展轴;“四片”为东南部生活居住片、中部工业生产片、西北物流商贸片、西南研发办公片。
 
      5.江苏里下河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2006年5月,县建设局委托南京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江苏里下河物流中心控制性详细规划。规划范围:东至西塘河,南至明珠路,西至人民北路,北至站前路,面积100公顷。功能定位:江苏里下河地区区域物流中心,具有区域物流、城市配送物流等功能,以及综合运输、货物仓储、货物配载、搬运装卸、物资交易、信息处理、商务咨询等综合服务功能。布局结构:形成“一轴、两片”结构,“一轴”即物流大道与刘家墩路十字交通轴;“两片”即以物流大道为界,东侧为专业物流区,西侧为商贸加工区。功能分区:形成“四区、六心、六场”的功能分区,“四区”即货物转运区、商贸服务区、交易市场区、仓储加工区;“六心”即服务中心、信息中心、专业市场交易中心、仓储加工中心、联运配载中心、商务中心;“六场”即六大专业市场,包括煤炭市场、钢材市场、木材市场、建材市场、粮食饲料市场、农资市场。
 
      6.建港沟南侧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2007年2月,县建设局委托浙江大学规划设计院编制建港沟南侧地块修建性详细规划,2008年5月完成编制。建港沟南侧地块位于县城中部、商业中心区域,东接人民路,南至向阳路,西靠湖中路,北临建港沟,面积约20公顷。依托建港沟滨河风景资源和人民路、向阳路的浓厚商业氛围,规划建成具有建湖特色,富有生活情趣的商贸、休闲、文化、娱乐、旅游和居住为一体的城市综合体。
 
      四、村镇规划
 
      1.镇(乡)域规划。1995年,在完成县城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苏政发〔1995〕81号文《江苏省政府关于认真做好村镇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要求,县政府成立村镇规划编制与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领导小组,在全县开展镇(乡)域规划编制工作。各镇(乡)人民政府相应成立领导小组,1996年5月全面完成规划编制,全县镇(乡)域规划科学界定村镇建设规划区和基本农田保护区,合理预测人口规模、控制人均建设用地,保证一、二级基本农田保护面积落实到位,形成科学合理、节能高效的镇村体系,规划把全县6856个自然村居民点(不含县城)及2933个独家墩、零星户缩并成353个中心村和684个基层村,人均建设用地控制在100平方米以内,节约用地3616.43公顷。1996年6月中旬,成立建湖县镇(乡)域规划技术鉴定小组,对全县各镇(乡)域规划进行逐一过堂、评审,形成鉴定意见,6月29日建政复〔1996〕18号文批准实施。2005年,依托县城第四轮总体规划,14个镇(近湖镇规划纳入县城总体规划)对镇村规划进一步调整完善,至2007年底,全部通过相关审批手续,并予以实施。
 
      2.村庄规划和居民点建设规划。全县镇村布局规划遵循“适度集聚、节约用地、有利农业生产、方便农民生活”的原则,1595个自然村确定保留780个规划居住点,118个村庄(近湖镇26个、建阳镇79个,开发区和颜单镇13个)纳入县城总体规划。2007年,完成其中26个规模较大、地形地貌复杂、历史文化遗存丰厚的村庄建设规划,完成130个有建房需求的一般村庄平面布局规划。至2008年11月,506个居住点的平面布局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通过专家评审,12月通过省检查验收。
 
      五、规划管理
 
      根据县城总体规划和不同时期城市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县委、县政府及时颁发有关规定、意见,使县城建设和管理工作有章可循。1986年发布《关于县城个人建造和购买住宅的规定》,1988年发布《关于县城个人建造和购买住宅的规定的实施细则》,1989年和1990年发布《建湖县城镇建设管理规定》和《关于加强县城规划管理工作的意见》,确保县城建设按总体规划实施。1999年,颁发《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的决定》和《关于查处县城规划区违法建设的暂行规定》,2000年制定《县城规划区内违法建设行政处罚实施细则》。2005年12月,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规划建设管理的实施意见》,对县城规划区具体界址范围、规划区范围内的规划编制和有关报批程序、建设用地的规划管理、建设工程的规划管理、违法建设的查处及建设项目定期会办制度等有关事项作出明确规定,为县城规划建设与管理提供依据。截至2008年底,全县共查处违法建设案件1054起,面积13.1万平方米,强制拆除639起,面积2.9万平方米,结案率100%。
 
第三节 城市综合建设
 
      一、旧城改造
 
      1992年,完成1.75万平方米的东出口一、二期拆迁工作,完成13.31万平方米的向阳路两侧的拆迁任务,完成秀夫路与接通204国道拓宽工程的丈量测算和居民搬迁安置工作。
 
      1996年,完成“五路一场”576户、67个单位,近9.2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建成40米宽混凝土路面、双向四车道的冠华西路;兴建路桥改涵,铺设给排水管道;建设秀夫路、湖中南路、湖中北路;投资1750万元建成3400平方米营业大厅、75间营业门面、602个固定摊位的湖中农贸市场。
 
      1997年,实施桥东农贸市场、县制药厂技改项目和建高线城区段等近1万平方米拆迁任务。
 
      1998年,重点实施旧城区一期拆迁改造。实施范围:南起盂兰河,北至电信局北侧小河,东起西塘河,西至新河,拆迁面积15.8万平方米,涉及60个单位、1505户居民。旧城区改造一期工程总投入约2亿元,总用地17.2公顷,按照规划分为6个地块、3个住宅组团,新建各类用房40幢13.3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30幢8.6万平方米,商业用房3.2万平方米,行政办公用房1.2万平方米,幼教用房3500平方米,建设市民广场,占地1.6万平方米。该工程1998年5月组织拆迁,7月全面开工建设,道路、绿化、驳岸、护栏、公厕、给排水、污水、燃气、电力、电信、有线电视等配套设施一次性实施到位。
 
      1999年,实施湖中路、向阳路、兴建西路、人民南路等部分路段拆迁改造,拆迁面积6.26万平方米,涉及56个单位、585户居民。湖中路北至明珠路,南至森达桥;向阳路东至人民路,西至秀夫路;兴建路西至秀夫路,东至明星路;人民南路从顾家大桥以南,新老人民南路之间的三角地带;塘河东路北至建港沟,南至西塘河南湾,并将金融绿地两侧、湖中桥北西侧地段纳入拆迁改造范围。1999年6月,实施拆迁,8月全面进入建设阶段。
 
      2000年,实施旧城区二期拆迁改造。实施范围:东至西塘河,西至人民路,南至电信局北侧小河,北至建港沟,拆迁总面积12.8万平方米,涉及71个单位、1180户居民。旧城区拆迁改造二期工程总用地21.9公顷,建设各类用房17.5万平方米,其中住宅11.5万平方米,办公营业用房5.5万平方米,教育用房5000平方米,总投入2.2亿元。着重建设两大商业片区,向东延伸兴建路,建造新世纪大桥,该工程于2000年4月实施拆迁,6月全面启动建设。2001年2月,建成南区兴湖花苑(兴建路南),2002年7月建成北区世纪园。
 
      2001年,实施明珠路、丰收路、跃进路、塘河东路等部分路段两侧拆迁改造,拆迁面积5.34万平方米,涉及21个单位、391户居民。明珠路东起宁湖桥,西至建高线,全长2.34千米(含克胜工业园区);湖中北路南起明珠路,北至火车站广场,全长1.95千米,道路红线60米;塘河东路南起法院家属区,北至建港沟,全长1.34千米;丰收路东起湖中南路,西至秀夫路,全长550米;跃进路东起新河,西至湖中南路,全长460米。2001年5月组织拆迁,6月拆迁结束。明珠路两侧改造分3个组团开发,建设各类用房9万平方米;丰收路、跃进路、塘河东路拆迁主要是道路红线以内区域,8月开工建设,12月建成交付。
     
      2002年,重点实施冠华路、秀夫南路地段拆迁改造。冠华路拆迁范围东至西塘河,西至县木器厂东侧,南至建港沟,北至按规划确定的拆迁红线,拆迁面积20.3万平方米,涉及53个单位、1205户居民;秀夫南路拆迁改造范围南至森达路,北至汇文路,道路红线40米,全长1.58千米,拆迁面积9770.4平方米,涉及7个单位、32户居民。冠华路拆迁改造工程总用地19.85万平方米,拆迁与建设规划方案由上海远东建筑设计院、东南大学规划设计院和省城乡规划设计院设计,新建各类用房24.2万平方米,总投入约2.5亿元,建成既具欧陆风情,又有水乡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片区。秀夫南路于2002年7月组织拆迁,拆迁范围在道路红线范围内,8月拆迁结束,投入1000多万元。
 
      2004年起,实施旧城区三期拆迁改造。拆迁主要地块是人民路东、向阳路北、建港沟南、西塘河西,白云面粉集团,汇文路一、二、三、四号地,拆迁面积5.26万平方米,新建商业服务、办公和住宅用房6.9万平方米以及滨河绿地和小品景观。
 
      2008年,丰收东路、供电公司北侧、兴建西路、永胜内燃机厂、建湖高级中学西侧拆迁22.78万平方米,涉及19个单位,1891户居民。
 
      二、城南新区建设
 
      2006年,县建设局、交通局、近湖镇对城南新区着手组织征地、拆迁和道路建设。双湖路拆迁36户,拆迁面积7234平方米,2007年7月开工,10月竣工,路长1.4千米,总投资2000多万元。
2007年9月~2008年底,相继对城南新区的5条道路、双湖公园西湖、南环西路、中环连接线、建宝路西侧3条道路、双湖公园东湖一期工程组织征地拆迁,共拆迁749户,拆迁面积13.8万平方米。2008年4月,建设南环路,拆迁61户,拆迁面积6710平方米,5月开工建设,总投资1.36亿元。2008年5~12月,湖中南路、秀夫南路、严桥路、崔墩路、环城西路相继开工建设,总投入1.03亿元。2008年8月,城南新区双湖公园开工建设。
 
      三、城市配套设施
 
      1.供水。1991年12月,建湖县自来水厂更名为建湖县自来水公司,负责县城自来水生产、供应,兼营自来水安装、维修和水卫器材销售。1994年8月前,县城生产、生活用水主要采用地下水源,先后开凿19口深井,分布于镇西、镇北、近湖、桥东、湖中等地,属循环供水。1993年,建设地面水厂一期工程,1994年8月18日投入运转,总投资1400多万元,日供水能力达2.5万吨。2004年9月,建设二期工程,日供水能力提高到5万吨。地面水厂建成投产后,有4口深井处于日常维护状态,用于地面水厂停电或停产时备用。在县城主次干道埋设100毫米~800毫米管径的主管道,总长129.1千米,支路和巷道一般埋设15毫米~80毫米管径的支管道,长303.9千米。县城范围内供水普及率达99%,全年供水总量1200万吨,供水用户达4.45万户,其中居民家庭4.18万户,集体单位2700多户。2007年,在建阳镇境内戛粮河新阳大桥南侧200米东岸,建设县城自来水第二水源。取水泵站占地0.25公顷,第二水源与地面水厂之间铺设1条800毫米管径的混凝土输水管道,管线途经建阳镇、近湖镇8个村,总长约13千米。2008年6月建成,项目总投资1800万元,日供水能力5万吨。
 
      根据省物价局、省建委《关于调整城市自来水价格的通知》和市物价局供水价格平衡会议精神,结合建湖实际情况,县城自来水价格自1986年以来先后调整8次。
 
19862008年建湖县城自来水价格调整情况
 表2-1
单位:元/立方米
年份
居民生活用水
工业用水
1986
0.25
0.34
1995
0.67
0.80
1996
0.75
1.04
1997
0.94
1.45
1998
1.05
1.50
1999
1.10
1.55
2003
1.85
2.20
2005
2.25
2.60
2007
2.45
2.85
 
 
      2.供气。80年代后期,城镇居民家庭开始使用液化石油气,2000年起建设管道燃气。2005年7月,成立县燃气管理办公室,隶属县建设局。
 
      建湖县华阳燃气有限公司。前身系建湖县液化石油气供应站,1988年2月由县房地产开发公司筹建,建有液化石油气储罐4只,储气能力175立方米,年销气量600多吨,用户5000家左右,气源主要是南京炼油厂、扬子乙烯工程、胜利油田和中原油田等地。1990年12月,更名为建湖县液化石油气公司,从县房地产开发公司划开,作为独立法人,隶属县建设局。2000年6月,改制为建湖县华阳燃气有限公司。至2008年,华阳公司储气能力增至375立方米,供应居民生活用气6万余户、工业用气近百户,年销气3600吨。供气区域为近湖、庆丰、建阳、高作、钟庄、宝塔镇,供气门点19个,集采购、运输、储存、充装、抽残、供应一体化,成为全县罐装液化石油气供应主渠道。
 
      建湖中油管道燃气有限公司。2001年9月筹建,2002年1月建成供气,储气能力1600立方米,2008年销售燃气55.01万立方米,县城住宅小区配套开户9082户,点火用气居民有4950户。公司先后在秀夫南路、秀夫中路、汇文西路、滨河路、冠华路、兴建路、太平路等路段铺设中压管网18.38千米、低压管线31.65千米,安装调压箱35台,其中区域11台,楼栋24台。
 
      3.排水。1986年以后,新修的道路主干道均埋设600毫米~1000毫米管径的双向排水管道,次干道均埋设300毫米~600毫米管径的单侧排水。县城主干道5.8千米长的湖中路改成600毫米管径双向排水管道,秀夫路从森达路到明珠路段长3.8千米,埋设600毫米管径的双向排水管道。太平路长2.7千米,2006年道路新建设时一次性埋设600毫米~1000毫米管径双向排水管道。向阳路相继铺设3千米长600毫米管径双向排水管道,兴建路从西塘河至秀夫路长约1.6千米,埋设单侧排水管道,2007年兴建路维修时又改造部分管道。冠华路经过几次改造在道路两侧均埋设600毫米~1000毫米管径的排水管道。汇文路从西塘河至秀夫路段长1.65千米,单侧埋设400毫米管径排水管道,秀夫路至新建宝路段长1.2千米,埋设管径600毫米的双向排水管道。朝阳路、徐东路、新杨路、建港路、丰收路、跃进路、花园巷等排水管道改造,均铺设单侧排水管道。至2008年底,县城排水系统已基本形成循环排水,达到雨后路面无积水。
 
     4.县城防洪排涝。80年代以来,县城防洪区域逐渐扩大,设施逐步完善。至2008年底,防洪区域东至东塘河,南至女儿河,西至戛粮河,北至十字河。经过多年联圩抗洪的规划建设,逐步联并成三大圩区,即城东圩区、城南圩区、城北圩区,以黄沙港为界形成城东圩区,由开发区和近湖镇管理;以建港沟为界,向北为城北圩区,由近湖镇和建阳镇负责管理;建港沟向南为城南圩区,由近湖镇负责管理。圩区总面积71平方千米,圩堤总长87千米,兴建防洪闸93座、排涝站51座,排涝流量70立方米/秒,平均排涝模数0.99,超过农业圩区排涝模数近1倍。
 
      5.污水处理。2005年以前,城镇居民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主要通过排水管合流排放,就近排入水体。2002年,县政府投入6000多万元,修建城北污水处理厂,铺设污水管道总长达41.28千米,2005年7月投入运行,日处理污水能力为1.5万吨。居民生活粪便处理主要依托小区化粪池收集,铺设管道,定期清运。截至2008年底,县城东方御花园、泽园理想城、清华苑等16个新建规模小区,修建化粪池485座。
 
      四、城市道路、桥梁
 
      1.道路。县城道路建设逐步形成方格网状道路系统,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3个等级。2006年,先后铺设湖中南路、太平路(宇航路)、新世纪大道延伸等水泥混凝土路面,实施建设路、姜成巷等10多条支路、后街巷道的硬化工程,全年新增水泥混凝土路面23万平方米。县城道路总长达101千米、192万平方米,道路硬化率达98%,循环、畅通的道路网络基本形成。2007年,规划建设县城3条环形路网,先后完成双湖路、湖中南路完善、湖中北路人行道改造、太平路延伸和丰收路等主要道路建设工程。2008年,开工建设兴建西路、丰收东路、湖中南路、秀夫南路、二环连接线等道路,并实施人民路出新改造工程。至是年底,县城道路总长125千米,面积210万平方米,人均道路面积11平方米。城区逐渐形成“七纵六横”的13条主干道网,“八纵十横”的18条次干道网络,县城交通状况得到进一步改善。
 
2008年建湖县城主要道路
 表2-2
路名
起止路段
总长(米)
宽度(米)
排水(毫米)
建成时间
人民路
森达路-明珠路
3800
20
600单
1999年
湖中路
火车站-明珠路
2700
20
600
2001年
明珠路-双湖路
5270
40
600
2000年
双湖路-沈舍路
3490
40
600
2008年
秀夫路
森达路-明珠路
3800
40
600
2001年
双湖路-沈舍路
3350
40
600
2008年
太平路(宇航路)
森达路-冠华路
3100
30
600
2006年
建宝路
冠华路-高速路口
8000
40
2007年
向阳路
建宝路-滨河路
2600
40
600
2004年
明珠路
建宝路-新世纪大道
5200
40
600
2001年
冠华路
建宝路-新世纪大道
5250
40
600
2002年
汇文路
建宝路-明星路
4200
20
400单
1998年
森达路
建宝路-人民路
2000
30
600单
1998年
双湖路
建宝路-湖中路
1950
40
600
2008年
明星路
明珠路-汇文路
4000
40
600
2001年
滨河路
冠华路-丰收路
2000
20
600单
2002年
中环线(森达路延伸)
明星路-人民路
3290
40
2008年
 
      2.桥梁。根据县城发展规划,跨建港沟桥梁逐步改建为平桥;跨西塘河的桥梁考虑通航需要,均按设计标准建成钢筋预应力桥梁,县内其他桥梁亦根据市政道路通行标准,建成相应的板涵和钢筋预应力桥梁。
 
2008年建湖县城主要桥梁
 表2-3
桥梁名称
桥梁结构
始建年代
跨度(米)
宽度(米)
设计荷载(吨)
位于路段
建港桥
梁板桥
1978
60
20
汽-20挂-100
秀夫路
建港沟桥
梁板桥
2006
60
30.6
城-B
宇航路
建中桥
梁板桥
1980
45
20
汽-15挂-60
人民路
建北桥
梁板桥
1973
90
40
汽-15挂-60
冠华路
建湖大桥
梁板桥
1973
80
20
汽-15挂-60
汇文路
湖中桥
梁板桥
1994
60
40
汽-15挂-60
湖中路
神台桥
梁板桥
1976
46
20
汽-15挂-60
滨河路
太平桥
梁板桥
2006
33
30.6
城-B
湖中路
森达桥
梁板桥
1995
20
40
城-B
湖中路
新世纪大桥
梁板桥
2000
190
40
汽-20挂-60
兴建路
 
      五、城市交通
 
      1.县城公交。1991年1月19日,县陆运公司在县城新开1路公共汽车,由县陆运公司出发,途经建湖县中学、百货大楼、粮食局、建港桥再回到县陆运公司,双向运行,各站点设简易站标,3个月后因多方原因停运。1995年5月,由县环宇集团成立公交公司,筹资100万元,购置中巴车14辆,于当年8月1日恢复县城公交营运,后因道路功能不完善、线路设置不合理等原因,公交公司经营严重亏损,是年底,县城公交时断时续。其后,县公交公司及个体中巴车辆参与公交营运,2000年底,参运车辆60辆1200座,先后开通县城至郊区站点8条公交线路,分别是:1路老李庄—李家庄,2路建阳镇—水上二村,3路花炮厂—剑牌公司,5路建港桥—庆丰镇,6路森达花园—热电厂,7路火车站—镇南,8路砖瓦厂—建阳镇,9路中捷市场路西(建港桥南)—唐东。2001年12月,县城公交车经营权转让给浙江省建德市绿源现代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建湖县兴建公交客运有限公司,2002年8月,首期40辆中巴车投入营运。2005年,县城市公交由县交通局划归县城管局管理,编制城市客运交通专业规划,制订公交发展方案,在城郊结合处的中巴站内设立4个公交停车场,实行城市公交与农共中巴车对接,公交线路延伸到周边4个近郊镇村,在市区建立28座标准公交亭,达到主干线每千米1座,建立62个招呼站点。2005年、2006年,县城公交运营很不正常。2007年2月,县收回城市道路经营权,5月重新公开出让,县环宇集团获得县城公交营运权,经营期限12年。2008年底,县城有公交车50辆,运行6条公交线路,分别是:1路老李庄—长沟村,2路信得石油机械公司—齐心桥,3路森达路口—鸿达阀门公司,5路双湖公园—庆丰观音阁,6路唐东村—火车站, 8路县二中—建阳镇卫生院。2008年,完成2条城乡公交一体化线路上6对12座候车亭建设。
 
      2.县城出租车。县城出租车发端于1996年,首批核准投放出租车100辆,由县交通运输管理所负责行业管理,1998年移交县公安局管理。1999年成立环宇、长城出租车公司。2000年,出租车管理划归县城管局。2004年初,出租车公司化经营取得突破,县城市客运管理处按照“统一车型、提升形象”的原则,完成对原有220辆黄色面包出租车更型,投放千里马和桑塔纳出租车251辆,其中个体出租车151辆,环宇出租车公司50辆,长城出租车公司50辆。2005年8月,成立建湖县个体出租车协会。2006年,成立建湖县城客运人力三轮车劳动者协会,对160辆客运人力三轮车和1778辆电动三轮货车进行规范与管理。 2008年底,全县有出租车251辆。
 
      六、无障碍设施
 
      2003年,在西塘河风光带建设中,首次铺设盲道和残疾人通道。此后,在新建的太平路、向阳西路、冠华路、湖中路人行道铺设压模砖或大理石盲道和残疾人通道。2005~2008年,对湖中路、兴建路、向阳中路人行道进行改造,其中湖中路(向阳路—森达路)人行道铺设大理石方板,兴建路(滨河路—秀夫路)、向阳中路(人民路—秀夫路)人行道铺设压模砖,并分别设置盲道和残疾人通道;对市民广场人行道进行改造,铺设压模砖,设置盲道和残疾人通道。至2008年底,县城主干道铺设盲道和残疾人通道长33.4千米。
 
      七、绿化美化亮化
 
      1.绿化。80年代,县城绿化主要由县委、县政府发动机关、学校和居民,在河堤、道路、庭院等闲置空地栽植树木,县市政公司绿化工程队负责管理。1992年10月,建湖县绿化管理所和建湖县园林建设工程公司成立,隶属县建设局,负责县城园林绿化建设、管理和执法工作。2000年,绿化实行建设与管理分开,绿化工程公开对外招标,由中标单位施工,管护期满后,交县园林建设工程公司负责日常养护,绿管所负责考核、管护指导和行政执法等工作。2006年始,驻城单位和居住小区的绿化建设依法履行图纸审查和配套综合验收工作。
 
      1995年,县城绿化进行专项规划并纳入城市总体规划。1996年10月,南京农业大学完成编制并通过专家审查论证,10月27日经建湖县人民政府同意实施。2005年,县建设局邀请江苏省城市规划技术咨询中心对县城的绿地系统进行新一轮规划,确立“水乡生态园林城市”目标。是年11月,《建湖县城绿地系统专项规划(2005~2020)》通过专家审查论证,2006年8月31日经建湖县人民政府同意实施。规划重点突出三轴、双湖、内河景观环的开放空间系统。三轴为湖中路、西塘河沿河景观和建港沟沿河景观形成的绿地系统景观轴;双湖公园设计景观风貌区;内河景观环,即城区主要河道两侧控制20米~50米宽的滨河绿化带,局部放大做成块状公共绿地,构筑城区主要公共绿化系统,串联各公园、绿地开敞空间,形成完整的网络体系。主要绿地与广场有:90年代建成的向阳苑、金融绿地、森达绿地等,2000年以来建成的市民广场、希望广场、西塘河风光带(塘河公园)、御花园广场、金基东方广场、振亚国际广场等。2008年8月开工建设的双湖公园,占地达115公顷,2009年建成启用。
 
      2.美化亮化。2002年10月,县建设局与城管局委托南京绿色照明有限公司和南京艺术学院对县城湖中路(明珠路—森达桥段)进行亮化设计,并形成亮化文字说明和效果彩图,县亮化工程领导小组,指导沿路各主管部门、单位按方案实施。2005年创建省级文明城市期间,组织编制县城湖中路、冠华路、向阳路、兴建路、人民路、秀夫路及西塘河风光带等7个路段的沿街建筑美化亮化方案,整个工程涉及63个部门、单位,共350余幢建筑,系建湖县城力度最大、范围最广、标准最高的一次美化亮化工程。由上海大学亮化专家进行重点设计。楼宇用泛光灯、轮廓灯、激光灯,桥梁用泛光灯、LED轮廓灯,驳岸用七色变换LED轮廓灯,绿地用庭院灯、草坪灯、泛光灯,并在重要节点处增设大型景观灯,形成点、线、面相结合,平面与立体相结合的亮化效果。同时,由南京华业建筑设计院、盐城市建筑设计院和盐城铭城建筑设计院对湖中路、向阳路、兴建路及人民路等4条道路的沿街建筑进行立面改造方案设计,编制亮化方案,使建筑的立面色彩、造型与灯光有机结合。
1986年,县城区共有路灯1200多盏,路灯控制器23台。1995年7月,成立县路灯管理所,隶属县建设局,由县供电局代管。县路灯管理所对旧城区一、二、三期改造后和新建的道路、广场、园林景点、风光带等地域安装路灯。至2008年底,县城共安装路灯2.4万盏、专用变压器43台。
 
第四节 城市管理与执法
 
      一、管理体制
 
      1996年以前,城市管理工作由建湖镇负责。1996年,成立建湖县城市管理办公室,正科级单位,直属建湖县人民政府。2001年7月,成立县城市管理局,内设办公室、市容管理科、户外广告管理科和法制宣教科4个科室,负责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户外广告、城市客运交通和非机动车管理等工作。2002年3月,县环卫处(原隶属建设局,副科级全额拨款集体事业单位)、县城非机动车管理所(原隶属近湖镇,为镇属、规费征收、全民事业单位)、县城市客运交通管理办公室(原隶属公安局)划归县城管局。2002年4月,成立县城市管理委员会(简称城管委),为城市管理议事决策机构,县有关部门根据工作需要,派出执法人员参与城管委的日常工作,实行联合执法。2005年,设立监察室、西塘河管理办公室。2007年11月,县城管局通过省城管执法队伍规范化创建验收。
 
      二、环境卫生
 
      1997年,县环境卫生管理所更名为建湖县环境卫生管理处(简称县环卫处),负责县城环境卫生保洁与管理、环卫公共设施建设与管理、对县城规划区范围内环境卫生实施监察、执法、协调与指导,为驻城企事业单位提供有偿服务。2002年12月,对县城后街保洁实行市场化运作,组建民办保洁中心,成立4个保洁站(后增至9个)。2008年,县城中心区域列入正常保洁的主干道23条,面积210万平方米,后街巷道338条,面积27万平方米;保洁沟河54条,面积42万平方米;全年清运处理垃圾6万余吨。现有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场1座,位于颜单镇李夏村,1999年、2005年、2008年分别完成一、二、三期工程,占地面积11.53公顷,总容积75万立方米,日处理能力达150吨。
 
      三、市容市貌
 
      2001年9月,县城市容管理实行“门前三包”责任制、区域路段包干责任制,执法模式由集中整治向长效管理转变。对县城流动摊点疏堵结合,以疏为主,设置夜市排档4处、临时摊位疏导点16处、报刊亭34座。2004年,出台《建湖县城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实施细则》、《建湖县城市容环境卫生责任区管理实施办法》。2006年,开展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创建活动,城乡联创,各镇开展镇容管理示范路(达标路)创建活动,经过3年努力,建成镇容管理示范路2条,达标路14条,2007年湖中北路建成省级“市容管理示范路”。
 
      1.户外广告。2002年以来,先后出台《建湖县城户外广告管理暂行办法》、《建湖县城户外广告设置技术规定》、《县城沿街门市门头横幅广告发布秩序规定》、《建湖县城户外广告设施安全管理实行管理办法》、《关于进一步加强县城户外广告宣传管理的方案》等规范性文件。2006年编制《建湖县(湖中路)户外广告设置规划》,2007年编制《建湖县户外广告设置规划》。每年均进行户外广告专项整治行动,户外广告管理从无到有、从无序到规范。截至2008年底,累计拆除不规范户外广告万余块,户外广告发布秩序更加规范,设计制作水平和品位不断提升。
 
      2.市容整治。2002年4月中旬~5月中旬,对县城9条主次干道乱设市场、乱摆摊点、乱停放车辆、乱贴广告、乱倒垃圾等问题突击整治,公安、建设、工商、交通、卫生、环保、城管7个部门分段督查,取缔占道经营摊(群)点,查处流动占道经营三轮车,对沿街门市出店经营进行治理,清除墙面、建筑物和电线杆等处乱贴广告,拆除乱搭摊篷,处理反映小区加工家禽、养禽养畜、噪音、有毒喷漆和大排档夜市、喇叭扰民等信访举报和县长热线、城管热线交办事项。2004年,县城管局会同工商等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加强县城流动摊贩管理的通告》,对湖中路露天市场集中清理整顿,规范建筑垃圾和工程渣土的运输处置程序,组织夜间巡查。2008年管理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开展4次专项整治行动,长效管理措施逐步落实。
 
      3.水上整治。2003年,县城水上环境专项整治活动历时1个月,清理县城15条内沟河的1285条杂船,其中就地销毁51条,迁移安置360条,分步安置874条。2006年,对仍然滞留在建港沟的103条杂船强行集中清理,净化了水上环境。
 
第五节 中心镇建设
 
      一、规划
 
      1986~1987年,根据省建设委员会要求,全县完成各集镇区控制性规划,规划期限为10年(1986~1995),经县政府组织规划论证小组进行技术论证,审批同意实施。1995~1996年,根据国家颁布的《建制镇、集镇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要点》和省建设厅要求,委托东南大学规划设计研究院、南京建筑工程学院规划设计院、苏州环保学院规划设计院对各镇镇区总体规划进行第二次修编,用近2年时间完成全县各乡镇集镇总体规划的编制,规划期限为15年(1995~2010)。1996年底,县政府邀请省、市主管部门专家进行论证评审,当年县政府发文批准实施。2000~2004年,根据国家建设部关于加强重点中心镇规划修编的通知和省建设厅要求,被列为省重点中心镇的上冈、庆丰和蒋营镇的总体规划进行第三次修编,分别邀请东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盐城市政规划设计院进行修编,于2004年全部完成,规划期限为20年(2000~2020),并通过省、市专家组论证,县政府、县人大审议后报省建设厅和市政府批准实施。2000年,县邀请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对省级风景名胜区九龙口总体规划进行编制,并获省建设厅批准实施。2005年底,完成全县15个集镇26条主街道、15个住宅区、15个工业集中区、10个公园绿地的修建性详规。2008年,列为盐城市重点镇的上冈、建阳、恒济、颜单、庆丰5个镇全部完成总体规划的第三轮修编。
 
      二、组织实施
 
      1986年以来,全县集镇建设按照规划,加快建设中心镇基础设施、工业集中区,各中心镇的规模不断扩大,功能日趋完善,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已初步建成一批省、市新型示范小城镇。1995年,上冈镇抓住被国家建设部列为全国500个小城镇建设部级试点镇的机遇,采取聚集资源、银企支撑、争取扶持等举措,对旧镇进行改造,建成区公共建筑面积144万平方米,开发建设庙东新村、镇东、府前、供电、阀门、冈南、康宁等10多个住宅小区,总面积近50万平方米,对旧镇区20多条下水道实施改造,铺设管道长达30多千米。1997年、1998年分别被盐城市、江苏省评为“新型示范小城镇”,1999年被省建设厅确定为全省30家重点中心镇联系点。庆丰镇建成区面积达4.19平方千米,被评为“盐城市新型小城镇”,是江苏省百家试点镇。2008年3月,蒋营镇被国家发改委列为第二批全国发展改革试点小城镇。
 
作者:佚名   来源:不详
查看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

    验证码: *